×

司马光砸缸背后的黑暗真相

司马光砸缸背后的黑暗真相(司马光砸缸,砸坏的缸谁赔偿)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9 17:23:35 浏览5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司马光砸缸,砸坏的缸谁赔偿

司马光砸缸救人砸坏的缸由谁赔偿?

司马光老泪纵横说了一句:人心不古啊!当年我为了救人一命千百年来又拿坏缸说事,难道一个人命还不如一个缸值钱?当今人们把赔偿都算计到骨头缝儿里啦,啥事都把赔偿放在首位难到现在除了钱就没了人情吗?这样的话你们消防队为群众救火把屋里浇的一片狼藉被救的用戸是不也该找消防队赔偿?人人都有顾虑还怎么弘扬正能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什么人性可言?见义勇为还要被担责谁还扯这犊子!现在楼上楼下都不知声没往来人变的冷漠了没有大杂院时把钥匙放在邻居家互相关照的情结,互相总抱有一种不信任的目光。人学奸啦……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人已经掉进缸里,在这情急万分的时候,只有砸缸,砸缸才能救人,除此没有其他的办法,倘若拖延的话,缸里的生命就没有复生的迹象,所以说,抢在时间面前该是上策。

司马光砸缸是真的吗

历史上应该有此事,司马光七岁左右,在和小朋友玩耍时有位姓上官的孩子掉进水缸,司马光机智、冷静的砸破缸救出小朋友。据说,河北上官祠堂还有这一段感恩记录。

如何验证司马光砸缸的真实性

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司马光编了一部旷世巨著《资治通鉴》,却一定知道他小时候砸过一口缸。

但是前不久,收藏家马未都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对这个典故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进一步提出历史没有真相的道理。因为马先生是器物学专家,他明确地告诉观众,以北宋的工艺水平,烧制不出来大到足以容下一个孩子的水缸。

其实在这之前早有人也提出了怀疑,因为以缸的坚硬程度,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力量就能砸破的。

那么,《宋史》中是怎么记载的呢?“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可见,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缸的体型较大,壁呈坡形,底部到口逐渐张开。由于应力向外,所以很难烧制。而瓮是大肚子,底部和口部都向内收缩,烧制时应力向内,没有后来的缸坚固。这说明了司马光当年砸的是瓮,而由于后世缸瓮不分和顺口的关系,说成了司马光砸“缸”。

但是,《宋史》说的话就一定真实吗?司马光出生于北宋1019年,《宋史》成书于元末1345年。相隔三百多年,就像我们现在再去编纂康熙年间的历史,能保证它有几分的真实性?尤其是这种人家小时候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因为从瓮的形状来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掉进去的,瓮的用途也不是装水。对史书始终持以怀疑精神,是一个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表现。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知道的都是古人告诉我们的历史,永远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历史。而所谓历史的真相,就是一条条规律,一个个道理。

司马光砸缸背后的道理,就是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要善于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没有必要去研究它的真实性,当然这也研究不出来。

史书告诉我们的,都是历史大的脉络走向,而细枝末节的事谁也保证不了它的真实性。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陈寿和罗贯中所描绘的三国时代大致的走向都是相同的,但在细节上却有很大的差异。《三国演义》许多精彩情节都确定是虚构的,但谁又敢说《三国志》的细节都确定是真实的?

最后要说的是,司马光对后人最大的贡献是《资治通鉴》,而并不是砸破了一口缸。

司马光砸缸背后的黑暗真相是什么

你想怎么黑就怎么黑,反正当时就几个孩子在场,一个大人也没有。有些人就喜欢信黑暗的话,不黑不高兴。

司马光砸的是个什么“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因为太过耳熟能详,人们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一些疑点。近年来,有学者从缸的器形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对“司马光砸缸”提出质疑,认为司马光砸的应该不是“缸”。那么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宋代水缸难以溺死孩童

  缸是我国古代常见的容器,它下窄上宽,敞口,体积有大有小。小的缸多为文房用具,置于室内;大的缸多为水缸,常摆放于庭院中央。古代水缸的主要用途是汲水、灭火,水缸里还可以养鱼、养花,这也是中式园林的一道别样景致。

  老水缸存世量很大,比如著名的山西乔家大院,院落里大水缸随处可见;在号称中原第一宅的河南马氏庄园里,同样摆着数口盛满水的大缸;在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紫禁城里,水缸就更多了,足足有308个。

  提起水缸,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司马光砸缸”。现代人大多没使用过水缸,在人们的想象中,水缸应该是比较巨大的,所以才会导致孩童溺水。那么古代的水缸究竟有多大呢?以故宫的“太平缸”为例(这种水缸又称“门海”),其口径为1.6米,高为1.2米。在明清中原地区的水缸中,“太平缸”算是比较深了,其他大多数水缸深度尚不足1米,孩童即便落入其中,也很容易够到缸沿爬出来,而不会溺水。
 故宫太平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发生在宋代,据考古发现,宋代水缸的高度多在1米以下,比如杭州白马巷南宋制药作坊旧址出土的水缸,口径为1米,深为0.8米;而宋代陶瓷窑址出土的水缸口径普遍在50厘米左右,高度也在50厘米左右。由此看来,北宋庭院中水缸溺死孩童的可能性并不大。

  至于古代水缸为什么不高,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取水。此外,较矮的器形便于拉坯,在烧造时也更容易成形。

  砸的是“瓮”不是“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虽广为流传,但“缸”的深度并不足以溺死孩童,这一点引也得到马未都等学者的认可。如果“司马光救人”的故事是真的,那又是什么导致了危险发生呢?有学者经过考证,发现了“司马光救人”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北宋诗僧惠洪著有《冷斋夜话》,内容为论诗,间杂传闻琐事。书中卷三之“活人手段”中提道:“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即儿童)中,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这是此故事迄今所见最早的版本,内容与现代流行的版本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汉代陶瓮

  瓮是个什么东西呢?据了解,瓮与缸的器形有些相似,缸壁呈坡形,底部到缸口逐渐张开;而瓮一般是大肚,瓮壁呈一定弧度。简单来说,缸口一般是向外敞开的,而瓮口则是向内收敛的。瓮的形状特殊,动物放在其中不会轻易逃出,所以古人还用它来养蛇。

  如果司马光砸的是“瓮”,那么故事里的情形就不难理解了:孩童失足落入盛满水的瓮里,由于瓮的器形呈一定弧度,且器口较小,孩童在水中慌乱挣扎时接连触壁,无法找到出口,眼看就要溺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司马光以石头砸破瓮壁,救出孩童。据了解,在后来的一些史料中,也有“司马光砸瓮”的说法,由此看来司马光砸的确实是“瓮”而不是“缸”。

  那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又从何而来呢?据考证,“砸缸”一说出现于清朝,例如清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出版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二册中就有:“温公(司马光)俯取石,急击缸。缸破水流,儿不得死”这样的文字。民国时期,各种白话版本与童谣版本纷沓而至,“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逐渐被描述得绘声绘色,并单列出来成为儿童启蒙的必读之物。

  对于“司马光砸缸”一说流行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很明显“司马光砸缸”比“司马光砸瓮”更合仄押韵。

  品赏古代珍贵瓮器

  在古人眼里,瓮与缸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使用方法上看,缸与瓮虽然都可以用来盛水,但缸偏向于陈设,瓮更偏向于厨具。从材质上看,陶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更加坚固的石质以及金属器具取代,而瓮却一直保持着陶器的本色。有个成语叫“瓮牖绳枢”,就是说拿破损的瓮做窗户,形容家里穷,可见瓮是古代百姓生活里常见的器皿。

  瓮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1950年,甘肃临夏积石山县三坪村出土了一件彩陶瓮,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和图案,引得无数参观者惊叹,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彩陶瓮属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代表作,被命名为马家窑文化旋涡纹彩陶瓮。瓮高约46厘米,口沿有4只提耳,平口、短颈、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系泥制红陶。陶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花卉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带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带最宽,是主体花纹。彩陶瓮通体共有4个波浪式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一个点旋转,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

  古代瓮的存世量很大,但先秦瓮比较少见,比如现藏于温州市东瓯国历史陈列馆的战国印纹硬陶瓮,高约52厘米,口径24.9厘米,底径21.7厘米,保存完整。此器侈口、卷沿、短颈、圆肩、深腹,腹下敛收,平底。瓮颈部拍印斜方格纹,间饰篦划纹,纹饰较模糊;器身遍饰斜方格纹、回字形方格纹和米格纹,间饰篦划纹,纹饰清晰;肩部塑贴对称锚形附加堆纹。瓮材质为夹砂红陶,胎质坚硬,器形硕大,制作规整,装饰繁密,是南方地区较少见的战国大型陶容器。

  “司马光砸缸”虽与事实有所出入,但仍不失为一则好故事。了解了“缸”和“瓮”的区别,下回您和孩子讲这个故事时,可讲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宗合)

西安晚报》 2019年04月28日 》 版次: 《05》 收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