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各自以什么闻名?战国七雄,你最喜欢哪一个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8 17:39:14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战国七雄各自以什么闻名

战国七雄能脱颖而出除了自身实力,自然也有其不俗之处。

齐国:稷下学宫

论军事,齐国不得不提,姜太公之后著名的战略家田穰苴是齐国人,写出《孙子兵法》的孙武是齐国人。在魏武卒依然强盛时,齐威王果断派遣孙膑与田忌两战,消灭魏武卒精锐,把魏国从小霸的状态打下来。

但是比起稷下学宫来说,这些都不足论。战国时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如果这个时代有一个缩影,那就是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兴盛时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学派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等,而先后汇集众多天下贤士,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申不害)、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鲁连子、驺子、荀子等都曾到稷下学宫。

这里可以不治而议,针对的都是当下的热点,还可以讲学收徒,这里不仅是齐王的智囊团,也是当时最繁荣的学术中心,比魏文侯时期的西河之学繁荣多少倍。

燕国:黄金台与老牌诸侯国

燕国,有点尴尬,也许是地理位置太靠北,大部分时间有点默默无闻。但是燕国确实战国时期最老牌的诸侯国,韩赵魏出自晋国,秦国源自周平王,齐国经历了田氏代齐,楚国分封也晚于燕国而且最初爵位也只是子爵。

燕国另一件著名的事莫过于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

燕昭王继位之前,燕国刚经历子之之乱,齐国破城,掳掠财富。在残垣断壁之上,燕昭王接过烂摊子。

为报仇雪恨,燕昭王受千金买骨的启发,筑黄金台招揽贤士,于是乐毅、剧辛、邹衍等天下贤士纷纷前往,燕国逐渐强盛,后由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破齐,一雪前耻。

可惜也是昙花一现,燕昭王时候,燕惠王继位中了田单反间计,齐国复国,燕国再次沦为末流。

直到荆轲刺秦,燕国才勉强有了点传奇。

韩国:天下强弓劲弩尽出于韩

韩国作为七雄中的末席之一,曾经有劲韩之名。

而其由来得以于韩国拥有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宜阳铁山。在青铜器与铁器交接的时代,拥有宜阳铁山的韩国有先进的冶铁技术,所以初期的韩国的弩与剑让其他国家羡慕又畏惧。

即便是令人生畏的秦弩,也是有韩弩的影响。

魏国:魏武卒以及变法黄埔军校

魏武卒的大名,无需多提。

在战国初期,吴起给魏国打造的重装士兵武卒,大杀四方,威名赫赫,魏秦阴晋一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 创造了步卒五万人,破秦五十万众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魏武卒是战国初期精锐与彪悍的代表。

变法黄埔军校是老妖赠与魏国的称号。

战国七雄中率先展开变法的是魏国,领先一步的魏国迅速富强起来,吸引了各国人才到魏国。

而战国时期变法影响力最大的人物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或在魏国变法,或受魏国影响。为从魏国流失的治国人才更是枚不胜数。

赵国:胡刀骑士与赵酒

赵酒在《大秦帝国》中可是大名鼎鼎,那历史上确实如此么?《邯郸县志》记载:“酒务泉,在城西十里,水甘冽,昔赵王于此酿酒。”有了酒务泉的水,赵酒在战国时期被列入珍品。

当然赵国最有名的不是赵酒,而是赵武灵王之后的胡刀骑士。

赵国所在之地本就面临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所以赵国边境军队的战斗力颇强,从赵国军队名将辈出可见一番。

但是赵国最强的战斗力还是在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北方众多胡人以及领地纳入赵国,赵国因此有了优良的产马地与骑兵。让赵国成为山东六国此后抗秦的顶梁柱。

楚国:楚文化与传统强国地位

楚国的强国地位是从春秋争霸时期就开始。

彼时还没有韩赵魏,而是晋国。在整个争霸活动中,齐桓公开了头,但是真正的主角是晋国与楚国,至于另外两大国,齐国与秦国分别于两国保持长期的友好以制衡。

楚国另外一点比较著名的当属楚国强烈的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特色,也因为如此才有了浪漫的楚辞。

还一个最典型的特点,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令尹,总览军政大权,而其他各国都是相。

秦国作为最后一统天下的国家,不用说了

战国七雄,你最喜欢哪一个

齐楚燕韩赵魏秦!齐国排在第一!!而且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一直人才辈出,纵横谋略的正是齐国。

▲齐国

齐刀币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战国七雄第一位!由在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中功勋卓著的姜太公,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建立了齐国!至春秋战国时期,一个王权急剧衰落的时代,自然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此时的齐国在齐桓公姜小白统治下,国力在春秋时期达到了极盛。对外,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凭借极盛的经济军事实力,东征西讨,打响了春秋争霸的第一枪;对内,齐桓公心胸宽广,知人善任。从整个国家的大局出发,放弃个人的恩怨,坦然接受鲍叔牙的建议,拜曾经欲射杀自己的仇人管仲为相,并尊其号曰仲父。

至战国初期,尤其是齐威王时期。齐威王更是励精图治,重用正直清明的即墨大夫,剪除佞臣。积极纳谏,任用邹忌为相,并积极接受邹忌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广开言路,对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建议,给予重赏。

国力的昌盛也在军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孙膑、田忌等一大批武将相继被发掘出来,并被委以重任,齐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魏齐争霸,大战马陵,魏国铩羽而归,魏惠王不得不求和齐威王,两国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魏国霸权衰落。

魏齐争霸,齐国大获全胜,齐国又一次进入了全盛时期

战国时期,燕国几乎屡战屡败,为何却能位列“战国七雄”

大家好,珍珍儿的新新今天跟大家聊聊战国时期的燕国为何能够位列战国七雄。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大家都知道,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历史从春秋进去战国时期。珍珍儿的新新在前面的文章中专门分析了战国七雄的实力排名,简单来说战国持续近两百年,每五十年各国实力就会有较大的变化。而燕国虽然在整个战国时期打战总是被虐,不过也还是有过乐毅率五国军队攻齐的辉煌。下面,珍珍儿的新新就分析一下为何燕国能位列战国七雄。

一、老牌正统的燕国
燕国是由武王姬发的亲兄弟召公受封建立的,血脉纯正,和由大臣姜子牙建立的齐国、放马的下人受封建立的秦国比起来,真正是皇亲国戚了。同时,燕国从公元前1044年建立,一直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国祚持续了800年,见证了整个周朝的兴衰覆灭,而且一直都是相对独立、不受他国支配的主权国家,怎么着也能在诸侯国中排上号。

二、疆域辽阔的燕国
燕国的疆域,在最开始受封的时候,除了武王另一个亲兄弟周公所受封的鲁国面积最大,面积大的就数燕国的疆域了,虽然燕国的地理位置偏北,而且大多是苦寒之地,但是燕国位置靠海,资源相对丰富,而且燕国一直肩负着抗拒北方戎族入侵的重任,在多次对外扩张中,领地更是扩大了不少,最鼎盛时期,疆域包括了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辽宁、吉林南部以及朝鲜北部部分地区,更是在燕昭王时期北击东胡,大获全胜,夺取了辽东的广大地区,极边甚至伸过今鸭绿江以南,燕国在疆域上一跃超过赵齐越魏四国,仅次于秦楚,在列国中位居第三。

三、重视人才的燕国
燕国有了辽阔的土地,就有了发展的基础,加上燕昭王时期,国君重视人才,高筑黄金台吸引天下贤能,名动天下的乐毅便在此列。后来燕国经过系列改制和发展,军事和经济都有较大发展,更是在乐毅的统领下连下齐国72城,齐国国君出逃,齐国几乎被灭。这样的战绩,足以说明燕国的国力和战力有资格与天下诸侯争雄。

四、懂得制衡的燕国
春秋时期,天下诸侯170余,在互相的兼并中,到战国时只留下十几个,燕国能够顺应大势,不被他国所灭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说明实力不俗。进入战国,天下大势逐步向归一发展,但燕国能把握住局势,在实力比自己强的大国间周旋,即使最终被灭时面对强大的秦国也能奋起抵抗,燕国和其他诸侯国比起来,表现并不差。
总的来说,燕国除了在乐毅统帅下大败齐国时风光了一阵再没有什么抢眼的地方,但作为资历老、血统正、地盘大,还懂得制衡的诸侯国,其位列战国七雄也是实至名归的!

关注珍珍儿的新新,为你带来更多历史趣事。欢迎大家多多转发、留言、点赞支持!珍珍儿的新新最近在写#中国古代最著名的100大军事统帅#,欢迎大家多多捧场!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怎样评价战国七雄

七雄论

何谓七雄?秦齐楚燕韩赵魏是也!

七雄之中,魏文候志大高远,用李悝变法而内修政治,用吴起为将而整军强兵,遂成战国最早之雄主!可惜的是后来的魏主狂妄自大,用人唯亲,而逐渐衰落!

赵武灵王眼光不凡,雄心壮志,知耻于中山,胡服骑射而强军,成就赵国百年基业!

秦赵之战,廉颇御敌有方使秦军却步,后因不平而亡于楚,庞瑗领兵胜敌数次后而不用,李牧中兴于赵而被反间计所害,赵终亡唉!

韩昭侯开辟法家治国之先河,用申不害内政修明,外强于军,韩国小康之治因于此!申不害所取成效引起其它诸侯国恐慌,或军事围剿或外交攻奸,终使韩国改革中途夭折!

楚庄王一鸣惊人传千古,用孙叔敖而国强有问鼎中原之故,棹王用吴起而改革与秦争霸于天下!

后因楚平王利令智昏,才有张仪三欺楚,子胥含怨而赴吴,屈子投江而怀忧,楚离灭亡不远唉!

齐王好宾客,聚贤才,晏婴,田忌,孙膑……才有齐国后雄于诸候!

燕王用乐毅才能使燕国得以续存!

秦较于其它六国,起步晚,自秦穆公以来,秦王以图存自强为之志,以吞六国为之心,奋发图强,广招人才,如商鞅,白起,张仪……以至后来吕不伟!

七国之比拚,是雄主之拚,拚政治格局,拚国策方略,是柱国之臣的人才的比拚!

七国之中,率先改革的魏国最先强起来,最弱的韩国用最先进治国之术强国驭民,而后强盛的齐国是用人得当而雄居一时,楚燕赵亦如此……

六国的灭亡,是六国雄主或自图续存或只是霸天下,其属下柱国之臣相互攻奸而主无法辩识,造成上下理念不同,怨言由生,离心离德,何能发展强大?

秦之较之六国,秦臣有吞天下之谋秦主谋之!臣下有吞天下之勇秦主用之,臣下有吞天下之才秦主尽之,秦雄主不仅是霸天下而是吞天下之志!上下同心,且秦雄主用人别具一格!臣下有分歧而主能识,理念相同,目标一致!共同努力,这是秦主取胜之原因!

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

战国七雄只有六个国家灭亡了,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什么最先灭亡

韩国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一分为三而来,虽为战国七雄之一,实力却较为弱小,夹杂在各强国之间,北为赵国,东为魏国,南为楚国,西为秦国。且韩国作为秦国东进的第一个障碍,也是最先灭亡,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呢?

一、韩国实力弱小的原因

韩国虽为七雄之一,但是国土面积和实力却为七国中垫底的存在,早年间韩昭昭侯和秦孝公分别任用申不害和商鞅变法,申不害重用“术“而商鞅重“法“,申不害变法没能让韩国成为强国,因为他的变法不彻底。而商鞅的变法让秦国一举成为七国中的强国,韩国只能在列国的夹缝中生存,所以也是帅先灭亡的一个原因。

二、韩国地理位置成为其帅先被灭亡的原因

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素有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夙愿,而且秦国采取的逐个击破,慢慢蚕食的政策,先有张仪的连横之策,后有范睢的远交近攻之法,使秦国国力和领土不断扩大,而韩国是挡住秦国东进的第一个障碍,不灭韩国秦国则只能永远守卫那函谷关内的寸土之地,所以当秦国强大之时,势必首先攻取韩国。

三、韩国的软弱也成为其灭亡的原因

在秦赵长平之战前,韩王担心秦国的虎狼之师攻伐,于是想直接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以期得到赵国的庇护,然而长平之战时韩国并未帮助赵国,后来赵国战败,韩国也自身难保,所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韩国的软弱也是其灭亡的一大原因。

结论

韩国的灭亡有其自身的软弱和弱小等内在因素,也有其地理位置等外在因素,但是韩国能被第一个灭亡,总有其自身的弊病所在。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简述一下战国七雄的灭亡顺序

韩国(前230年)→赵国(前229年,其残余势力逃至代郡,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魏国(前225年)→楚国(前224年)→燕国(前222年)→代国(前222年)→齐国(前221年)→秦朝(前207)。

秦国是如何一步步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

1.公元前247年,13岁的秦太子政即王位,由于年幼有权臣吕不韦执政。

此时华夏大地真正的只剩下秦、齐(2个超级大国)、楚、赵、魏(3个一流国家)、燕、韩(2个二流国家)七雄。

2.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干掉权臣吕不韦和太后的男宠嫪毐,任用尉缭和李斯等客卿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3.前236年,趁赵、燕两国战争。派王翦攻取了赵国的阏与、轑(liǎo)阳、河间、安阳等邑,漳水流域自此为秦国所有。

4.前234年,秦又大举向赵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5.前231年,魏国被迫将部分土地献给秦国,韩国也将南阳之地献给秦国。

秦国一统天下的驱使势在必行,秦国也开始了灭六国的征程了!

6.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韩王安,以其地为颍川郡,韩国灭亡(六国亡国一,立国173)。

7.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迁(六国亡国二,立国174年)。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至代郡,自立为代王。

8.前227年,秦将王翦、辛胜攻燕,燕、代联军抵抗无果,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

9.前226年,秦军攻入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听代王的馊主意,以太子丹人头献秦求和。

10.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出兵平定叛乱并处死了韩王安。

11. 前225年,秦派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河南开封市),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六国亡国三,立国178年)。

12. 前224年,秦大举伐楚,楚无力招架;前223年,王翦攻陷寿郢,俘获楚王负刍,绵延800的楚国灭亡(六国亡国四)。

13.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国江南之地;王贲攻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六国亡国五),回师攻代,虏代王嘉,赵国残余势力亡(代国亡,立国6)。

14. 前221年,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齐国灭亡(六国亡国六,田齐立国186)。

至此“六国毕,四海一”,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秦王政称“皇帝”,是中国历史第一位皇帝,称为祖龙。

六国统一后,秦始皇的开疆扩土行动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他没有停止疆土的开拓,前221年,秦向福建进军,前220年在闽越人活动的区域设置了闽中郡;

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

前214年,秦平定岭南,在百粤地区设立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

始皇帝不仅完成统一六国的重任,还向南开疆拓土,奠定了以后历朝历代的版图!也怪不得大诗人李白会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后世称始皇帝为千古一帝。

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使天下屈从实行严刑峻法,秦二世胡亥即位后重用赵高,国内矛盾加重,六国旧贵纷纷复起,最终在项羽和刘邦的带领下灭亡秦王朝。

秦王朝统一天下15年,历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三世。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战国7国灭亡顺序

战国7国灭亡顺序,如下:

1.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

2.公元前229年,赵国灭亡。

3.公元前225年,魏国灭亡。

4.公元前225年,楚国灭亡。公元前223年,击破项燕,全面占领楚地。

5.公元前222年,燕国灭亡。

6.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

7.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朝灭亡。

战国时候的七雄分别对应现在哪里

战国时期的七雄地图分布是由秦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魏国和赵国组成,秦军秦国在现在的陕西省一带,燕国在现在的辽宁省和河北省之间,齐国为山东省一带,魏国在现在的河南省一带,赵国在现在的河北河南省之间韩国夹在秦国、魏国和赵国之间,现在的山东和河南之间,楚在湖北和湖南等江南地区。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国家为什么会获得如此称呼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到了战国的时候,铁制农具可以说就已经普遍使用了。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使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的提高了,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经济都迅速的增长。

在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各国之间的兼并斗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逐渐的出现了士大夫阶级,一些诸侯逐渐被士大夫所控制。比如说原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后来就被瓜分了,分成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这样再加上楚国,燕国,齐国和秦国。战国就形成了七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共同支撑的局面。这七个诸侯大国为了能够统一全国,都在进行军事上的改革和经济上的改革。

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但其实力与影响力皆远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均为七雄所灭。在这七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降秦,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进围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经过十几年的休整,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