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道德经》中前面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而后面讲与善仁,如何理解
-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 如何理解老子所言上善若水和天地不仁
- 大明王朝中胡宗宪面对九县决堤,为什么说了句:“天地不仁”
-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问题出在万物自己身上吗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面有很大一段话,原文是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能否解释为天地将万物视为自己的祭品,所以才说它不仁,你怎么看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前面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而后面讲与善仁,如何理解
其实说天地不仁,就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也
无所谓爱。天地没有任何意、想分别,它不
必作意(即起心动念,它没有念,没有想,没
有识),它听任万物自生自灭,乾坤运转,周
而复始,道遍一切处而无需言表。
圣人也一样,无所谓仁,无所谓爱。听任百
姓繁衍生息。自养自活。
圣人之道,本来就是不矜不伐,为而无争,
成而不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上善若
水,下流自处,柔弱而刚强,如天无言说。
这样治国安民,实乃无为而有为!无为自
化,无欲自朴,虚其心,实其腹,就是最
高的治国之道,就是最圆满的社会。这就
是至善至仁了。
如何理解“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我们需要看下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这里需要先明白一个词“刍狗”,草编的狗,祭祀之用。
祭祀时大家都非常恭敬,不敢触碰,祭祀之后就会丢弃一边,视如草芥。
2、橐籥,也就是风箱,它的特点是里面是空虚的,当然古人认为好像什么也没有了,但是鼓动起来里面似乎却永远有东西,所以才“不屈”。
3、刍狗和风箱有什么类似之处呢?或是有什么相反之处呢?
刍狗本是草,想要荣耀,却最终被丢弃。风箱不鼓荡,东西好像还在箱内,一旦鼓荡,东西好像被逼无奈出来了。
道家主静,以无为而无不为。仁义也是如此,是不是越想仁义,仁义离自己越远呢!
4、当然,我们还可以更深层次联想:也许天地、圣人就需要明白这一关系,那就是有和无、虚和实的关系。进而才能以万物为轴,以百姓为轴,懂得“有无”的妙用!!!
一家之言,还望批评关注!
如何理解老子所言上善若水和天地不仁
要辞职了,我对不起培养我的领导们,他们很伤心,我感觉,很对不起,我回家了,不在外面瞎晃了
大明王朝中胡宗宪面对九县决堤,为什么说了句:“天地不仁”
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万物,并没想取回报酬。意思天地万物和那个丢去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与不好,天地看待万物一样的,一切随自然发展而发展。
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谢邀作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语出老子《道德经》
祭祀活动中,用草扎的狗叫刍狗,活动结束就扔掉了,是废弃之物。
什么是仁?通常理解为仁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被儒家定义为一种道德标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说天地并没有为自已缔造一颗仁爱天下万物的心。只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让万物自由生长,万物与人是平等的。人以万物一样自由生存,遵循自然规律从″有″到″无″。不受天地的干涉与支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问题出在万物自己身上吗
这句话的意识不是这么理解的。这不是在说万物都是狗,不是在指责天地,也不是在指责万物,这句话的含义,老子表达的是他的宇宙观,以及对人世的价值观。翻译成我们都懂的语言,就是:
对于宇宙(天地)来说,世间我们认识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刍狗。大家都没有谁比谁高,谁比谁重要。
其实这个思想休谟也表达过。休谟说:
对于宇宙来说,人和牡蛎没什么分别。
而现代天文学家也有言:
宇宙没有责任要对人类有意义。
其实这背后表达的哲学思想都差不多。人作为一种动物,一种生物,一种物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茫茫宇宙之中,不是什么万物之灵,人和狗,也没有什么分别。宇宙不需要回答人类的追问,就是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特殊的目的,是不是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不是有特殊的地位,是不是就是和刍狗,和万物都不一样——
老子和休谟都告诉咱们了,咱们没什么区别。
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虚无主义。
尼采将虚无主义定义为:使世界,特别是人类生存没有意义,目标,可以理解的真相和本质价值。
虚无主义作为哲学意义,为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认为世界、生命(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
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许多评论者认为达达主义、解构主义、朋克这些运动都是虚无主义性质的,虚无主义也被定义为某些时代的特征。如:布希亚称后现代性是虚无主义时代,有些基督教神学家和权威人士断言现代与后现代由于拒绝上帝而是虚无主义的。
尼采将基督教称为虚无的宗教,因为它不关注现实生活,而在乎假设的死后生活。他认为虚无主义是人们意识到“上帝已死”所导致的,并强调人们应通过重新赋予生活意义来克服它。
海德格尔将虚无主义称为“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剩”,并认为虚无主义基于将存在缩减至纯粹价值。
这才是这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哲学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后面有很大一段话,原文是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今,经常能在一些场合里听到这句话。
这句话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
原话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無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
其实这句话我在自己的头条号文章中专门解释过,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来看看《如何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前后对应,其实前面那句话是打个比方,后面那句话才是老子想要表达的意思。
熟读《道德经》的朋友应该能够知道,老子很喜欢采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讲道理。
因此,我们先来看前半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可以理解为大自然。
刍狗:原意是草扎的狗,主要用于祭祀。在文中,刍狗的意思可以引申为牺牲品。
前半句话的意思就是,大自然如果不和谐,天下的万物都会成为牺牲品。
这句话是老子打比方,因此不需要每个字去解释,只要能明白大致的意思即可。
重点是后半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代指负有教化万民的责任的人,也可理解为君王,或者圣贤。
不仁:前半句我们没有去解释这个“不仁“,但在这后半句,一定要对这个“不仁“做一个解释,此处的“仁“不同于儒家思想的“仁“。在这里,我们要用老子的思想去体会。这个“不仁“就是与“无为而治“相对的意思。
关于老子的“无为“,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解释过,无为就是顺应“道“的规律和趋势,不刻意人为去改变。“无为而治“就是顺应道而进行行动。
那么,“不仁“就是“逆道而治“。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就是,君王如果不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法,逆道而行,那么天下的百姓都要成为这种政策的牺牲品。
其实这句话是老子在劝诫君王和辅佐君王的圣贤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顺应天时地利,抚恤民心,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势,去强制推行政策。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位三清山玉虚峰神秘隐居老道长,给我讲解什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有一次我去道教名山三清山游玩,那三清山果然清秀灵动,真不愧是道家名山,游历了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仙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
我游完诸道观,便觉,此山中如此云雾缭绕、松柏丛生,想必必有高人才是,难得来了一趟,何不去访访。那时天色尚早,便独自走往山中小径,走不多时,听得一阵歌声,那歌唱道:
天地仁不仁,刍狗生不生,返本归自然,自然有妙神,妙神不足道,清虚无二门。
我听得这歌有点玄机,便循声看去。
见一小道士正在采药,我欣喜上前,问他“道长,在下参见高人。”
那道士笑道:我不过是道观里采药的小道士,衣食尚不得周全,哪里算得上高人。
我说:道长莫要推辞,你方才所唱那歌,言辞之中透着玄机,非高人不能唱出。
他说:这歌是山里的老道长教我的,你要是寻高人只好去寻他,且沿着这条道,往玉虚峰一直走,见有一老猿守候之处,便有着落。
我将信将疑,他也告辞而去。
我便寻着路一直往前,走不多时,忽然云雾缭绕,见一老猿,默默守候在青藤老树之下,竟似盘坐一般,微闭双眼,我不敢搅扰。便悄悄而过。再过十步,见一木房子,房子外有位老道士正在种菜。
我看这老道士,身穿一件破烂缝补的旧道袍,须发皆白,样貌普通,满脸褶子,并无什么仙气,倒是土里土气。我只好过去。行礼,说了来意。
老道长笑道:哪里有什么神仙高人嘛,我在这里几十年了,也没有看到神仙。
我说:方才我听那位小道长唱歌,歌词里明明很有玄机啊。
他说:你倒是有点悟性,你听到什么玄机了?
我说:我不懂玄机,主要我不懂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呢,其实很多时候被大家误解,误解的方式有很多,你要说错了吧,也有他们的道理,但你要说对吧,其实又有点距离。
天地不仁是个啥意思,这四个字,不是说天地没有仁德,而是说
: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
为啥天地不刻意以仁而立心呢,老子的时代,很多人认为天地是有善恶是非的,是有仁德之心之性的。你要说有吗,当然有,它包含了仁德之心性,或者说它能生发仁德之心性出来。
可是它却从不以此立心。天地,也就是自然之道。这个自然之道,是清虚至极,无量无边,并且不正不邪的。
我问:那我们不是说,天地有正道吗?
他说:正道是人心所立,天地哪里有什么正和邪的分别。用我们道家的话说,它是清静的。清净的,怎么会有个仁和不仁呢,它是没有分别性的。
这就是自然。所以我们说道法自然,不刻意立仁德之心。当然,不立仁德之心,也就不立不仁之心。
这个不仁二字,是不以仁的意思。不以仁......后面就可以延伸很多了,不以正,不以邪、不以善不以恶、不以美不以丑,凡所有二元对立的天地都不会刻意以之。
这是为啥呢?本元上,天地就是如此,不是它非要这样,而是它本来如此。
如果你修行,最好就是契合它这个本来如此,你就不会走偏,凡是你心念所取,附着在二元对立的分别上,你就陷落在仁与不仁里颠倒颠,出不来了,出不来就是不清静。
所以说,天地不仁,即天地本来无有仁与不仁,清静无为,自然而然。是人心以仁与不仁而发心执着,自然就有阴阳善恶的分别了。
我问:以万物为刍狗呢?啥意思?
他说:刍狗到底是什么,很多说法,有的说是祭祀用的草狗,有的说是一种蝼蚁虫类。不管是什么,都可以看出来,老子说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如此,都一样,没有分别。
天地之道,万物皆由其演化,这个演化的万物,看似是有分别的,但回归到天地的本源上看,它没有分别。
刍狗,是代表什么?代表自然生灭。
扎起来,到燃烧掉,从诞生到消失,天地并没有任何干涉,万物的生灭,同样都在天地中周而复始的进行着。
周而复始,是刍狗的特点。每次祭祀都拿来弄一次,一次一次的生灭,也是万物运转的特点。生生灭灭周而复始,然而天地却以这个不生不灭的本元,来演化这些周而复始的生生灭灭。
我们从这个话里可以看得出,天地并非是万物的主宰,它不控制万物,它虽然是生演万物,却不主宰它们。
它显现它们、演化它们,为他们的生灭演化提供本体。有天地,就有万物,有万物,就能体察到天地。所以我们修行,就可以从觉察万物而至契合天地。
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儒家讲的格物致知。格物何以能致知呢?
因万物都由天地演化,归本溯源,都可以契入天地之道。所以格物,能够致知,是真实不虚的。佛家讲,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禅宗祖师可以睹桃花而悟道,也是这个道理。
万物为刍狗,刍狗也通万物,万物是相通的。
天地不刻意立个仁心,而是清静无分别,但它支撑和演化着万物万事的生灭变化。
天地有以万物为刍狗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什么?叫道生一,一生万物。在佛家叫真空妙有,儒家叫万物一体。
所以儒家提出一个天人合一。
孔子在论语里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孔子这句话,就是明确清晰地表达,什么是天人合一,人是如何才能契合这个没有分别作意,自然而然的天地之道的。你要合,而不是违,要道法自然,而不是违逆自然自己作意。
看看那句与鬼神合其吉凶,注意哦,不是趋吉避凶哦,是合其吉凶,这是什么道理?你可以体悟体悟。
所以啊,咱们修行呢,修的就是这个契合天地的自然之心。不刻意作意,不妄加分别,我们道家叫守拙,抱朴,守一。这样才有清静态。才能真正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啊,不是说伸出手发出一道光,头上冒烟登仙而去,渡劫了,霹雳了。那是神仙电视剧着魔了。
天人合一是世上最朴实的一个状态。
朴实到杂念不乱、毫无做作,朴实到踏实本分、绝无矫揉;朴实到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骂娘骂娘。
朴实到,双眼只看眼前路,双手但做当下活。见境不作分别意,一思一想归清净。
人一旦自然了,不刻意了,就不起执着的心思了,即使喜怒哀乐也照旧,吃喝拉撒也如常,赚钱追梦、打工顾家,样样事来样样事自然,不头上安头,不画蛇添足,不多此一举,不节外生枝。
这才是合乎天地最本质的道体,正所谓与天地合也。
我听到此处,恍然大悟,起身拜谢老道长,老道长摘下一颗白菜,送给我说:你来一趟,也是缘分,我送你一颗白菜,你就记得,时时保持此心清静,如此白菜,清晰分明,甘甜怡然。
便告辞下山,那颗白菜吃下肚去,果然十分清爽。
(此文观点属于一家之言,有很大局限,仅供参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能否解释为天地将万物视为自己的祭品,所以才说它不仁,你怎么看
我看过《百家讲坛》,
曾仕强教授在里面讲过这个问题。
他讲解的意思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意思是好多人的误解。
真正的意思是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
万物跟刍狗一样,
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老天最讲究公平合理。
天理昭彰,天不藏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天究竟饶过谁?
天高地厚,天地有仁。
身在天地间,
每个人享受一样多的阳光、空气,
即使是你缺少的别的地方也要给你补上,
大自然最讲平衡法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
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
刍狗: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作者简介: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