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
太宗李世民
(公元599~公元649年)
在位时间:公元626~公元649年
曾用年号:贞观
谥号:不详
庙号:太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598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出生。
公元617年,李世民和兄长李建成等人共同怂恿父亲起兵,正式打出反隋的旗号。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公元629年,唐朝击败突厥族武装,统一了北部边境。
公元631年,日本派来第一批遣唐使。
公元640年,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公元649年,李世民因服食丹药中毒暴死,时年52岁。
人道恶高危,
虚心戒盈荡;
纳善察忠谏,
明科慎刑赏;
奉天竭诚敬,
临民思惠养。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帝京篇》中的诗句。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俗话说:“一俊遮百丑。”李世民曾残杀骨肉,逼父退位,后来又企图长生不老而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这都是李世民身上最丑恶的一面。但毕竟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文功武略,样样不缺,经过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唐朝初年便出现了贞观之治。有了这么多“俊”,就那么些丑恶的东西,也就慢慢地转了性,竟成丰富了李世民的形象。人无完人,有那么点瑕疵,也不用过分追究了,试想一下,如果让李建成做皇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在今陕西武功县一个官僚贵族家庭。李家自西魏开始就具有显赫的政治背景,李渊又与隋文帝是姻亲。作为世代显赫的将门之后,李世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尚武习俗的熏陶,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剑战攻伐和文韬武略。因此,青少年时代的李世民就养成了“善于骑马,好弄弓矢”的习惯,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李世民不但喜爱骑射,还喜欢浏览兵书战策,少时就熟读了《孙子兵法》,并且能够用孙子之言与父亲李渊讲论用兵布阵的策赂,深得父亲的喜爱。
李世民的童年是愉快的。不料,在他八岁那年,杨广谋杀了父亲隋文帝,成为皇帝。从此,天地为之剧变。兴土木,造宫殿,连续三次远征高丽,真可谓“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此时的李世民,和全家随父亲职务的调动,到过许多地方,逐渐形成了他意志倔强、豪放刚烈的性格,养成了爱动脑筋和善于思索的良好习惯,遇事头脑冷静、处置果断。
这时,隋末农民起义已经爆发。公元611年,山东邹平县农民王薄率先发动了武装起义。一时间,各地农民起义也风起云涌,隋统治阶级内部各种势力也开始分崩离析。公元613年,重臣杨素之子杨玄感发动了大规模反隋起义,给予隋炀帝政权以沉重打击。两个月后,反叛被镇压下去,但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已此起彼伏,隋王朝摇摇欲坠。
公元616年,李世民随父亲来到山西太原,参加镇压毋端儿领导的农民军,使李世民受到了初步的军事锻炼。公元617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随父赴任。
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炀帝困守江都,危在旦夕,隋王朝已经注定即将灭亡。穷途末路的隋炀帝惶惶不可终日,对大臣们无端猜忌,动不动就将大臣或处死或贬抑。李渊也受到隋炀帝的猜忌,早就有取代隋朝之心的李渊也准备起兵反隋,但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这时李世民仗义疏财,私下结交义士、侠客,赢得了不少有识之士为其出谋划策。当时的晋阳县令刘文静和晋阳宫副监裴寂都是李世民的莫逆之交,他们与李世民一道多方劝说李渊尽快起事,李渊终于下定决心。公元617年农历五月,李世民协助父亲李渊除掉了隋炀帝派来监视他们的亲信,在晋阳宣布起兵,正式打出了反隋的旗号。
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妹夫柴绍也先后率领一部分队伍从河东、长安秘密赶至晋阳会师,使起义力量迅速扩大。随后,李渊建立了左、中、右三军,李世民被任命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统军。然而,李渊出师不久就遇到了隋将宋老生的抵抗。由于遇上阴雨连绵,军饷未到,突厥援军也迟迟不来,李渊失去信心,准备退回晋阳另作他图。李世民劝住了父亲,使李渊坚定了信心。在攻打宋老生的激战中,李世民血染战袍,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击溃了宋老生。
此后,李渊又率军东进,又遇到隋将屈突通的顽强抵抗,李渊部队内部意见不一,李世民力排众议,建议主力绕过屈突通,迅速向长安进军。李渊再次听从了李世民的这一大胆建议,还命令李世民沿途收编各路归附李氏的地主武装,李世民的西路军迅速发展到十多万人。攻下长安后,李渊先将隋炀帝的孙子杨侑立为傀儡皇帝,以便号令天下。然后在关中积极发展势力。公元618年5月,李渊正式即位,国号为唐,李世民被任命为尚书令,改封秦王。从此以后,李世民就以秦王的身份活动于政治舞台,叱咤于陇西、关东。
唐王朝建立后,政权还不十分稳固。在隋末的政治舞台上,李氏的实力并非最强。谁能顺平形势,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谁才能最终取得胜利。但是,李渊称帝后不便再亲自挂帅出征,皇太子建成也需要留在京城协助父皇处理各项政务。因此,指挥和领导统一战争的重任就自然地落在了秦王李世民的身上,开始了他历时四年多的艰苦卓绝的统一战争生涯。
秦王李世民的第一个对手是盘踞在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薛举。当时,薛举拥兵80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此患不除,李渊就不敢东出潼关,进兵关东。公元618年11月,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讨伐薛举。经过两次激烈的交锋,终于荡平了这一割据政权。当时,国内尚有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强大的军阀势力和农民军势力,北方突厥汗国更加强大,在唐的北部扶植了占据朔方(今陕西横山)的梁师都和占据马邑的(今山西朔县)刘武周两个傀儡。刘武周南下攻唐,一时间声势浩大。李渊放弃河东,退守关中,李世民予以反对,并主动请缨大败刘武周。李唐王朝转危为安。
此后,李世民又转战中原,公元620年7月,大军逼近洛阳。窦建德出于自保,亲率10万大军增援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李世民正确地判断了军事形势,衡量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毅然扩大了战役范围,果断地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攻城,一路由他带领,进驻虎牢(今河南汜水),挡住了窦建德的去路。次年五月,决战虎牢,窦建德兵败被俘,王世充走投无路,举城降唐。李世民一举战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两支劲旅的战役,充分显示了李世民的机智果断以及出色的军事胆略和指挥艺术。
李世民统一全国的卓著功绩,使他威信日高,权力日重,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在迅速增长。李世民还在晋阳起兵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利用自己特殊地位和条件,收罗了大批谋臣猛将,逐渐组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集团。李建成非常妒忌李世民所取得的军事地位和政治地位,也很担心李世民会跟他争夺皇太子的位置。为了维护自己的皇位继承权,李建成也大力搜罗人马,又与弟弟齐王李元吉结盟,共同对付李世民。因而围绕着王位继承问题,形成了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世民为首的“军功党”,他们互相倾轧,明枪暗箭,愈演愈烈,直到公元626年李世民的先发制人才结束了这场皇室斗争。
这时,突厥入塞围攻乌城,李建成便请求唐高祖让李元吉北征,唐高祖答应了。
临出征前,太子东宫的王至暗中投靠了李世民,他把李建成和李元吉企图趁李世民给李元吉饯行时,趁机下手的阴谋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闻言大惊,终于痛下决心,采纳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的建议,先发制人,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经过密谋,李世民于当天夜里进宫,向唐高祖告状,并求得唐高祖下令第二天一早,召兄弟三人一起进宫对质。
第二天早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奉旨进宫,他们带着几名家人来到玄武门时,发现李世民已在门前等着他们。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事情不对,赶紧拨转马头,准备回去。李世民骑着马追来,李元吉慌忙转过身来,拉开弓,就想射杀世民,但弓弦还没拉开,李元吉就慌里慌张地把箭射了出去。李世民很轻易地躲过了,马上拉弓搭箭,将跑在前面的李建成一箭射死,李元吉吓得没命地骑马狂奔,结果被李世民的心腹尉迟敬德射杀。太子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两千余人闻讯赶来,与李世民的士兵混战在一起。李世民下令将士守住玄武门,并让尉迟敬德进宫,逼迫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将国事委托给李世民处理。两个月后,李渊被迫退位,李世民随即登基称帝,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最爱的妃子是谁
最爱长孙皇后不管那些电视剧怎么拍,我还是要说李世民最爱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活了36岁,李世民对她的恩宠不断,一共生了7个孩子,是李世民老婆中生孩子最多的,长孙皇后死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在宫里修建了一个高台,好遥望昭陵。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七个孩子都非常的宠爱。对长孙皇后大儿子李承乾史书上有记载::“甫八岁,特敏惠,帝爱之”;“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意思是非常的爱,虽然李承乾最后因为谋反被废,但李世民还是非常的喜欢,李世民得知李承乾死后,他专门为李承乾罢朝。对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李泰也是非常的喜爱,史书上记载::“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其宠异如此”;“魏王泰宠冠诸王”;“时魏王为太宗所爱”。皇子成年后依例要去封地,可李泰并不“之国”。意思是李泰非常的聪明,李世民特别的宠爱,是众多王子中最受宠的,王子成年了,就要去自己的封地,而李世民恩准李泰不用去封地。对长孙皇后的小儿子李治就是更加的宠爱,长孙皇后死的时候李治才9岁,李世民破天荒的自己抚养李治,当时宫中的规矩是皇子和公主都是由奶娘抚养,李世民亲爱抚养李治,说明实在是太宠爱他了,最后李世民还传位给李治,李治就是历史的唐高宗。对长乐公主也是非常的宠爱,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太宗之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长乐公主死后,长乐公主之墓没有遵照妃子、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破格使用三道石门。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对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也是非常的喜爱,豫章公主死后太宗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因此,群臣悚动不安。对城阳公主:出嫁前,太宗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马周谏止。对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皇后去世后,与胞兄李治同为唐太宗亲自抚养。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唯一一位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就死了,唐太宗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身体瘦弱不堪。大臣们劝慰他时,李世民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恸。”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背后的眷眷父爱令人扼腕。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李世民下诏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对小女儿新城公主:太宗最幼女、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初封为衡山公主,在贞观年间首封公主的帝女中年龄偏小(其异母姊临川公主首封已十八岁),足见太宗对新城的宠爱与重视。很多电视剧里李世民最爱的是杨妃,杨妃是隋炀帝的女儿,生了两个儿子李恪和李愔。史称大杨妃,李世民还有个姓杨的妃子,史称小杨妃,小杨妃生的儿子叫李福,她死后,唐高宗李治追封她为贵妃,这也是算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位杨贵妃了。史书上对大杨妃的记载很少,就是记载她耳坠子李恪的时候,顺便提了一下她,“恪母,隋炀帝女也。”出自《旧唐书李恪列传》[①],聊聊一语道出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李恪生母显赫的出身。其后《新唐书李恪列传》[②]中证实道:“……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后面多认为指代李恪)”杨妃是正史记载中隋朝皇帝隋炀(明、闵)帝杨广第二个女儿,就是记载了她的显赫身份,史书上没有记载李世民对她是多么的宠爱。她有很多的谜团,她当公主的时候封号是什么,她的生母是谁,什么时候死的没有记载,葬在那里也没有记载,李世民封她为什么妃子也没有记载,她是什么时候嫁给李世民也没有记载,以什么身份嫁给李世民也没有记载,如果她真的是李世民的宠妃,为什么史书上对她的记载这样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