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大树将军冯异的绰号是何意义
冯异为人谦逊,从不自夸,出行的时候与别的将军对面相逢,就带开马车让 路。他号令分明,带领的部队行止进退有矩,在东汉部队中最有纪律。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坐在一起,总是争说自己的功劳,冯异却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制定作战方案时,也喜欢在大树下思考。所以尊称他为“大树将军”。 冯异(?-公元34年),字公孙,汉族,颍川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东)人,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列武成王庙。每当打仗时,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着他。光武帝也时常夸赞他。
冯异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早年在王莽的新朝军队效力。任颍川郡郡掾(文书之类的小吏)。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縯起兵。冯异奉命监护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据城抵抗汉军。冯异出巡时,被汉军抓获。当时,他的堂兄冯孝及同郡人丁綝、吕晏当时都在刘秀军中,共同保荐冯异,冯异说:“老母现在城中。如能释放我回城,愿将所监五城献上以报您的恩德”。刘秀便放了他。冯异回去后,劝苗萌一同投顺刘秀。刘玄更始元年(23年),建立更始政权,刘玄任更始帝。刘秀率军由南阳攻取颍川,进攻父城。冯异、苗萌大开城门,献上牛酒。冯异又推荐不少同乡、干吏加入刘秀的队伍。
《后汉书•冯异传》说,刘秀的大哥刘縯(字伯升)被更始帝杀害之后,光武不敢在表面上显露出自己内心的悲伤,每次自己独处的时候,他就不吃酒肉,在枕席之上也有哭泣的痕迹。冯异单独来叩头宽解他的悲痛心情。光武制止他说:“你不要瞎说!”冯异又趁机私下向光武进说道:“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现在刘玄的将领们恣肆横行,暴虐无道,到处掳掠,百姓失望,无所依从和拥戴。现在您专任一方的军事政务,该广施恩德。正因为有夏桀、商纣的昏乱,才能有商汤、周武的功业;正如人们经过长期的饥渴之后,得到饮食,就更容易满足。应该尽快分别派遣官员属吏,前往各个郡县,审理冤案,广布恩惠”。 也就是说,冯异劝刘秀收买人心,招揽人才,发展自己的势力,为壮大自己早做准备。
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诸将都不同意。当时,刘玄的左丞相曹竞、他的儿子曹诩为尚书。冯异劝刘秀与他们结交。刘秀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后来在曹氏父子的建议下,更始帝派刘秀镇抚河北诸郡。冯异乘机让刘秀快速、多派官吏,巡行各郡县。清理冤狱、广布恩泽,施惠百姓。刘秀采纳了他的建议。到达邯郸,派遣冯异等分乘驿车巡行抚慰所属各县,审查囚犯罪状,问候鳏寡,逃亡的人来自首的免罪,冯异暗中逐个记录二千石长吏同一条心的和不肯亲附他的人的名单汇总报告给刘秀。
更始二年(24年),有一个名叫王郎算命打卦的,诈称是汉成帝刘骜的儿子刘子與,在邯郸起事。刘秀率部众自蓟城(今北京)疾驰南下,到达饶阳治下的无萋亭时已是深夜时分。当时天气非常寒冷,大家非常饥饿和疲劳,担任先导的冯异早已煮好豆粥在驻地等着。第二天,刘秀对诸将说:“昨得公孙(冯异)豆粥,饥寒俱解,应该感谢冯将军啊”!刘秀大军到了河北南宫,又遇到大风雨,刘秀率领大军到道旁空舍中避雨,冯异又亲自煮麦饭为大家充饥。俗语“肚饥好下麦仁饭”由此诞生。刘秀到达信都后,授冯异为偏将军,命他到沧州河间一带招兵买马。由于冯异善于安抚百姓,很快扩充了不少人。此后,冯异随刘秀击破王郎、大败铁胫农民军,平定河北,因功被封为“应侯”。
攻破王朗后不久,刘秀汉军宣布脱离更始帝刘玄。更始帝派大将、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与河南太守武勃等率三十万大军镇守洛阳。刘秀为巩固在河北的统治,尚在河北亲自率大军剿平地方武装,无法亲征。面对更始帝的挑衅,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统率河内、魏郡二郡驻军,共同抗御朱鲔、李轶。冯异探知朱鲔与李轶不和,致书李轶晓以祸福,指出刘玄政权已危在旦夕,而刘秀势力则蒸蒸日上,劝其“觉悟成败,亟定大计”。李轶曾与刘縯、刘秀兄弟同谋起兵,情谊深厚,后来依附刘玄,参与杀害刘縯。因此,李轶虽知长安已危,欲降又“不自安”,在回书中表示,愿同冯异交好,希望通过他能和刘秀恢复旧好,为自己留一条归降的退路。冯异利用这个时机,北攻天井关,攻取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市)两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虎牢关)以东十三县,并将这些地区豪强割据势力一一平定,归降者十余万人。更始帝河南太守武勃率兵讨伐归降刘秀军的河南诸县,冯异率军渡过黄河,与武勃在士乡(今河南洛阳东)展开大战。李轶紧闭城门不救。武勃被冯异斩杀。
击败武勃后,冯异上奏刘秀封李铁为官。为进一步激化李轶、朱鲔间的矛盾,刘秀故意将李轶与冯异通信的内容泄漏。朱鲔闻知大怒,派人刺杀李轶。冯异与寇恂合兵一处首先击破朱鲔手下苏茂部,然后率兵再次渡过黄河攻击朱鲔。朱鲔势孤,得不到李轶的增援。只好逃回洛阳。冯异军直追至洛阳城下,围城一周而归。不久,刘秀称帝,为光武帝,年号建武。
汉继帝(赤眉军拥立的皇帝)刘盆子建世二年、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赤眉军、延岑军与邓禹争夺长安,赤眉军兵败被迫撤离长安,退往关东地区。赤眉、延岑军扰乱三辅(今陕西中部),这些郡县中不少官僚、大户拥有自家的军队,大司徒邓禹没有办法平定他们。刘秀派冯异代替邓禹出征。亲自送他到河南,送给他车马和一把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对冯异说:“三辅地区饱受王莽、更始政权的折磨,现在又遭受赤眉、延岑军马的暴虐,黎民百姓饱受战乱,没有可以依靠与倾诉的对象。这次征讨,不是占地杀人,主要为安抚百姓。我们不少将领不是不善战,而是有抢掠百姓财物的毛病。你本来就是善于统御士兵的,要多考虑整顿队伍,不要再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了”。冯异叩头受命,领兵西进。冯异军所到各处严明纪律,秋毫无犯,很具威信。冯异和赤眉相遇于华阴,相持两个多月。双方斗智斗勇,交战几十次,赤眉军将领刘始、王宣等不敌冯异的汉军,率五千多人投降东汉。
这夏天,光武派遣众将前往陇地,被隗嚣打败,光武于是下诏让冯异到栒邑增援来歙。冯异军还没来得及到达,隗嚣乘胜派他的部将王元、行巡率领二万多人下陇地,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冯异闻讯,加紧行军、抢先占据栒邑。将领们都说:“敌兵士气旺盛并且是乘胜而来,不能和他们争锋。应当屯兵于有利地形,慢慢想计策”。冯异则认为:“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就想乘势深入。如果他们夺得了栒邑,就会使三辅动摇,这是我担心的。兵法说‘进攻不足,固守有余’。现在先占据城邑,以逸待劳,不是和他争锋,反而占据主动”。于是率兵悄悄占据城邑,关闭城门。偃旗息鼓,像往常一样。隗嚣行巡不知情,直奔栒邑。冯异乘其不备,突然击鼓、举旗出战。隗嚣军惊慌失措、四下奔逃,冯异追击几十里,终于将他们打败。这时北地豪强头领闻知,背叛隗嚣前来投降。
建武九年(公元33年),东汉征虏将军祭遵去世,刘秀命冯异代理,统率原祭遵部队。等到隗嚣死后,部将王元、周宗等立隗嚣儿子隗纯,继续总兵占据冀县。蜀帝公孙述派遣部将赵匡等前来援助隗纯。冯异此时兼任天水太守,率军多次与蜀军赵匡作战,赵匡等被冯异一一斩杀。第二年(公元34年),冯异与诸将商议攻打落门(今甘肃武山东)。战役尚未展开,冯异突发疾病,病死于军中。刘秀得知后,哀痛异常,命厚葬,赐谥号为节侯。“大树将军”,后来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关于冯异的典故、成语还有“披荆斩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等。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命人绘制二十八功臣像,挂于南宫云台,冯异名列第七。
东汉武帝刘秀评价:“将军之于国家。义则君臣。恩犹父子”。明大臣归有光说:“光武承王莽之乱,奋迹南阳,恢复旧物,则有邓禹、吴汉、贾复、寇恂、马援、冯异、岑彭、来歙之徒宣其力”。现代著名史学家称他:白寿彝:“冯异既有文才,也长于武略,不仅战功卓著,在云台诸将中名列前茅,而且治理郡县也是很有成绩。其为人谦退不伐,居功不傲,是难能可贵的”。
春秋诸国君主称号中常用的桓,穆,昭,襄,哀,灵,庄,景,悼等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君主相称并不会称在世时的别国君主什么齐桓公、秦穆公之类的,这种称呼是对已逝的君主的一种称呼。对还在位的君主,都是以国名相称的,比如秦国的君主称为秦王,楚国的君主称楚王。
至于我们现在如此轻松随意地称呼春秋诸国的君主,齐桓公、秦穆公、楚昭王……这些君主称号中都带有不同的桓、穆、昭、襄、哀等字眼,这是因为这些字都是对君王们的追谥。
在我们中国古代以及中国的朝贡体系中的附属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都会对君王、诸侯大臣、后妃等有社会地位的人在他们死后,综合他们的生平事迹,为人风评和品德素养,给予一个含有嘉奖褒贬的谥号,也就是追封的字。在古代,名声是一个人重要的荣誉,这种追谥是对一个人一生的评判,因此追谥对君王和大臣们能起到一个警诫的作用,防止自己在为官为臣、为帝为王期间为非作歹而获得一个恶谥。而获得一个好的追谥却是对一代君王和臣子们生平功绩最大的肯定,也是他们最大的光荣。
谥号一般分为四种,分别为上谥、中谥、下谥和私谥。
上谥是表扬、赞扬类的谥号,如岳飞的“武穆”,周文王的“文”,周武王的“武”,都是对他们的一种称颂。
中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意思是你这个人的生平没有多大的功绩也没有多么坏的恶行。或者你的生平遭遇令人同情。如谥号“愍”,便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的意思。
下谥则是贬义的谥号,我们熟知的就有周幽王的“幽”,周厉王的“厉”,还有隋炀帝杨广的“炀”,这些都是恶谥,是对他们的批评。
前三种是朝廷给予颁发和赐予的,具有官方认证,而私谥则是民间私底下议定的,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百姓的看法,一般是由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他们的门生、亲戚之类议定的。
那春秋诸国君主的谥号中的桓、昭、襄、哀等追谥是什么意思呢?
1、桓: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
2、穆::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肃和曰穆;圣敬有仪曰穆;粹德深远曰穆;肃容持敬曰穆;容仪肃敬曰穆!
3、昭:容仪恭美曰昭;昭德有劳曰昭;圣闻周达曰昭;声闻宣远曰昭;威仪恭明曰昭;明德有功曰昭;圣问达道曰昭;圣德嗣服曰昭;德业升闻曰昭;智能察微曰昭;德礼不愆曰昭;高朗令终曰昭;遐隐不遗曰昭;德辉内蕴曰昭;柔德有光曰昭!
4、襄: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
5、哀: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
6、灵: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神曰灵;极知鬼神曰灵;不遵上命曰灵;德之精明曰灵!
7、庄:兵甲亟作曰庄;睿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真心大度曰庄;好勇致力曰庄;威而不猛曰庄;严敬临民曰庄;履正志和曰庄;维德端严曰庄;恭敬端肃曰庄;端恪临民曰庄;端一克诚曰庄;齐敬中礼曰庄;执德不矜曰庄;德盛礼恭曰庄;严恭自律曰庄;严恪有仪!
8、景: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布义行刚曰景;致志大图曰景;繇义而成曰景;德行可仰曰景;法义而齐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9、悼:肆行劳祀曰悼;中年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未中早夭曰悼!
以上这些只是九个在追谥中比较常见的谥号,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追谥的源来西周时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谥号已经数不胜数,如果有兴趣的朋友,欢迎讨论和分享你所知道的,你所喜欢的追谥或者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