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天府之国的称号是指四川还是陕西为什么有的头条大V说陕西才是天府之国
众所周知“天府之国”就是现在的四川,指的是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其实“天府之国“最早说的是陕西,因四川都江堰的建成,陕西的“天府之国“被四川取代成为专利权。
“天府“最早出现在秦朝,而秦朝定都陕西长安(现在的西安),就是因为陕西关中平原是“天府之国“。关中平原即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地区,介于秦岭和渭北山系,西起宝鸡,东至潼关,面积达到3.6万平方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陆海“、“天府“,在秦朝修建郑国渠之后,关中关原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陕西“天府之国“由此得名。
在秦朝“天府之国“的称号的确指的是陕西并非四川,秦朝时修建的郑国渠也是号称中国的大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公里,灌溉面积达4万倾,加之咸阳一带密布河网水系,让关中平原成为富庶之地,天府之国。随着四川都江堰水程建成,四川取代了陕西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灌溉面积比陕西郑国渠面积更大,举世闻名,万代受益。风调雨顺,粮食大增,更是富庶之地“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约26万平方公里,而汉中平原只有3.6万平公里,人们就认定了四川才是“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是指哪里
当我们说到“不毛之地”时,往往就会想到另一个对立面的成语“天府之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天府之国”指的可不是一个城市或一个省,而是一片地区;而且不止一个地区获得这个荣誉称号,前后有八个。且让我们按照资历深浅一一道来。
NO1,关中地区,最早的“天府之国”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这片汉中、代马、关河、巴蜀之间的“天府”就是关中,是一片渭河及其支流泾河、洛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秦朝修建郑国渠后,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一时间富甲天下,因此这“八百里秦川”历史上一直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NO2,北京小平原,一千多年后实至名归
还是苏秦,他鼓动燕文侯争霸时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
燕国当时处在现在的河北、北京、辽东一带,苏秦讲到的燕东指的就是北京小平原。这片“沃土”过去一直被称为苦寒之地,跟天府之国有点差距,所以一直也没得到广泛认可。
若干年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这片沉积多年的苦寒之地真的成了天府之国,皇城边边,开发力度大,当然也就名副其实了,成了明清政府的重要粮仓。
NO3,成都平原,粉丝最多的“天府之国”
《三国志·蜀志》卷五载诸葛亮语曰:“益州险塞, 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蜀、广汉、键为三郡,既除水害,又得灌溉,成都平原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这片巴蜀土地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成了沃野,而到了唐朝,成都平原也成了独一无二的“天府之国”,独占鳌头。
NO4-8,也有5个小兄弟也戴过这顶帽子
“湖广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
除了上述三位,在古代还有几片地方也被称之为“天府之国”,但他们实力还是差一点,有点撑不住“天府之国”这块大牌子,所以也就不怎么出名了。
江淮以南地区,在北宋时期因为水运交通的发展,经济贸易、农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太原附近因为太原一直是北朝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所以这里也是五代时期的天府之国。
明朝时期海运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福建沿海一带经济贸易的繁盛,闽中地区也成了富裕之地。
盛京(今天的沈阳)是清帝国的繁盛之地,清最早曾建都于此,广义上盛京地区还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内的整个东北地区。
汉中地区(汉代,今陕西南部)大汉王朝从此地兴盛于全国,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最后说一下,汉中平原和关中平原不是一个地方,一个渭河一个汉江,秦岭南北。
四川省指哪四个川
谢邀请!四川省大家都知道吧,四川省名字的由来是不是指四个川,我们平常熟悉的有北川和西川,但是却没听说过有东川和南川,那另外有两个川指哪里呢?
因元代的时候,利州的一部分划出去了。1997年,夔州地区也划出去了。于是,今天的四川,就只剩下“益州”和“梓州”两川了 。
四川省的川,其实指的是山川,而不是河川。四川从前有四个“路”:益州路(成都一带)、利州路(汉中地区)、梓州路(三台)和夔州路(重庆奉节)。四个地区合称“川峡路”,于是又叫四川。
所以,四川省指的四个川是:东川(今昆明市东川区),南川(重庆市南川区),西川(今成都市),北川(绵阳市北川县),合称四个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