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历史上潼关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突破潼关便可以占领中原图谋天下
- 潼关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曹操为何不惜举国之力征讨马超
- 潼关是一处战略要地,历史上与潼关有关的战争都有哪些对历史有何影响
- 风陵渡距离潼关不过7里,为何从未有人从此攻破潼关
- 潼关古诗译文
- 明末如果崇祯不逼孙传庭出潼关,而是坚守潼关,能不能顶住农民军
-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朗读节奏划分
- 山入潼关不解平,读音
-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
历史上潼关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突破潼关便可以占领中原图谋天下
历史上的潼关乃兵家必争要冲,?多次大规模的战役发生于此处,大秦帝国岀函谷关夺河西之地也赖?此关。历史上最?明的莫过于安史之乱时的潼关保卫战了。封常青由于河南战败,被老眼昏花,乱成一团的唐玄宗处斩,?令老将哥适汗领十余万大军据险而守,潼关乃险关要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唐玄宗不顾哥适汗的对应策略,以蛋击石,自丧天朝百余年的大好河山,主动岀击大败而退,以至长安失守,真乃祸国殃民之罪槐祸首。抗日战争时日本帝国主义也多次岀击潼关要塞,被胡宗南的几十万河防部队打败。确保了西北一隅据险而安。
潼关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曹操为何不惜举国之力征讨马超
《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根据以上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实行假道灭虢之计,想要打着讨伐张鲁的名号,吞并凉州。他马超联合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很快包围了潼关。
此时,曹操非常震惊,虽然有“防守专家”曹仁在潼关,也不放心,于是亲率大军支援潼关,讨伐马超。那么,潼关到底有多重用,曹操为此不惜倾国之力,讨伐马超呢?个人认为潼关是三秦锁钥,长安门户,潼关在,长安安,潼关失,长安危,而马超也是西凉悍将,值得曹操亲自征讨。
潼关地理位置重要性
其一,潼关是三秦锁钥。
潼关,位于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占据潼关,就能扼守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它是关东进出三秦的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已经取代先秦时期的函谷关地位。潼关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其二,潼关易守难攻。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东汉末年设置此关,大约是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潼关是是关中的东大门,就连清朝乾隆皇帝游历到此,也深深感慨潼关之险峻,还在城楼外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
其一,西凉马超铁骑骁勇善战,非曹仁所能阻挡。
西凉民风彪悍,尤其是骑兵,来无踪去无影,天下无双。想当年,西凉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关东十八路诸侯,才勉强把董卓赶跑,也没有彻底消灭董卓西凉兵。现在不只是马超一个军阀反了,而是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个势力反了,声势浩大。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排名第五,比燕人张飞还高一个名次。曹仁虽然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可是和马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曹操对于马超还是非常忌惮的,在马超反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杀掉在京城的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可知,曹操不敢把事情做绝,想以此威胁马超,甚至和马超讲条件。而演义中所描述的,因为马腾、马休、马铁等人被曹操所杀,马超才举起反叛大旗的,这和正史上有一定的差距。马腾等人被杀,是因为第二年,马超在凉州卷土重来,攻克陇上诸县才被捕杀的。《后汉书·孝献帝纪》相关记载如下 :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韂尉马腾,夷三族。因此,曹操是怕马超的,为了万无一失,于是不顾年事已高,率军出征,亲自排兵布阵,将马超、韩遂联军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换做其余人叛乱,是不需要曹操亲自带兵征讨的,派一员上将,即可平定。
其二,曹操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为了确保潼关万无一失。
潼关是关中平原的门户,守潼关意义重大。如果潼关丢失,曹操将会失去关中平原,损失惨重。想要保住关中平原及西京长安,首先得保证潼关万无一失。曹操本来是想借道,讨伐尚未归顺的汉中张鲁,结果引起马超、韩遂等军阀的强烈不满,还因此发生了战争。曹操担忧潼关,怕曹仁兵少,阻挡不住马超军队。
曹操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演义中,曹仁防守潼关不到十天,就丢了。因此,曹操不得不筹集粮草,亲自带兵征讨马超。他刚开始,也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最后,曹操采纳贾诩的反间计,成功离间马超和韩遂,这才击溃马超,取得成功,保住潼关。
总结:潼关是关中平原的门户,潼关在,关中安,潼关失,关中危。因此,曹操为了保住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马超。双方在潼关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最终以曹操完胜告终。曹操看到了潼关的重要性,它是三秦锁钥,想要保住关中平原,必须守住潼关。因此,他亲自带兵征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支援潼关,击溃马超等十部联军。
潼关是一处战略要地,历史上与潼关有关的战争都有哪些对历史有何影响
提到潼关,熟悉中国历史的大都不陌生,这个地名在历代战争中都曾高频率出现过。围绕着他打响的战争,也是数不胜数。
潼关初设于建安元年,曹操将首都迁到许昌以后,便设置了潼关,并废弃了存在几百年的函谷关。从此以后,潼关就取代了函谷关,成为关内外的最重要的雄关。十六年后,曹操和马超、韩遂的关西联军会战于此并将其击败,从而奠定了他统一西凉的基础。
一百年后,五胡乱华开始,永嘉三年,匈奴人建立的汉国在潼关与西晋大军合战,这一战最后的结果毫无悬念,腐化不堪的晋军被汉军打的一败涂地。随后,就是无比屈辱的永嘉之乱,五胡乱华的大幕拉开,三百年的大动乱也就此开始。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潼关作为关中的门户,都极其受重视。永嘉之乱后二十年,汉已经分裂为前后赵,双方多次在潼关会战,最后以潼关被破、前赵灭亡告终。随后,前秦、后秦又数次在潼关爆发战争,东西魏、北齐北周也围绕着潼关反复争夺。而南方的东晋、南朝要北伐、要攻进长安,也必须从潼关打进来。潼关,也留下了桓温、刘裕的足迹。
潼关最著名的两场大仗,还是哥舒翰在此与安禄山的战役,以及李自成和清朝的战役。在高仙芝、封常清被逼死以后,哥舒翰被迫带着老弱残兵出关与安禄山交战。只不过,刚一出关,哥舒翰就被以逸待劳的安禄山军包了饺子,本人也被活捉,潼关也自然地失守了。
九百年后,已经仓皇撤出北京的大顺军,和跟着后头紧追不舍的清军在潼关再次大战。毫无疑问的,这场仗再次以大顺军惨败告终。从此以后,中原沦陷已成定局。
进入宋朝以后,由于长安不再是首都和经济中心,潼关的作用也逐渐下降,终于到如今,只成了一个普通的县城而已。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风陵渡距离潼关不过7里,为何从未有人从此攻破潼关
提及风陵渡,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金庸老先生在《神雕侠侣》中,所写到的郭襄和杨过初遇的故事。
一见杨过误终身。
风陵渡真实存在于黄河河岸岸边,同时和潼关隔河相望,距离非常近。
先放一张图,看一看为什么不能从风陵渡直接进攻潼关: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风陵渡的归属要属于河东战区。
河东战区这块地方,在古代王朝中,它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这块战区大抵以河津、运城、河东为中心,恰好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战略要冲。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河东战区经常受到战火的波及,成为了各大势力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
顾祖禹曾经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谈及到了河东地区的情况:
“秦、汉以降,河东多事,襟带河、汾,翼蔽关、洛,推为雄胜。”在王朝板荡之际,河东战区是关中平原、洛阳地区两大地区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域,而长安、洛阳又是汉唐以前王朝的政治重心,夹在这样的两个政治中心,河东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了解了河东战区的地位位置,我们就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没有人会选择从风陵渡进攻潼关。
前面的地形图相信大家已经对风陵渡一带的地形有所了解。
风陵渡的地势要远远抵御潼关所在的那一块山垣,虽然潼关的位置几经变迁,不断从山垣上迁移下来,最终伫立在了黄河河岸边。
可是,即便是已经迁移到黄河河岸边的潼关,风陵渡方面的威胁也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我们可以看一下潼关所在地的地形:
没错,可能很多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潼关城所在的地区,是没有较大的平原缓冲区域,这也意味着大军一旦从风陵渡冲击潼关,无法找到一块合力的落脚点,整个大军反而会因为前方堵塞而混乱不堪。
潼关对于风陵渡而言,其实就是一块家门前的钢板,踢不得,踹不动。
更多的时候,潼关的作用在于抵挡洛阳一点的入侵势力,并不是为了抵挡河东势力而修筑。因此,河东势力在选择进攻的时候,关中平原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地区,只要拿下关中,潼关的威胁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大多数守将都会望风而降。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河东势力在进攻关中平原的时候,共有三条通路可供选择:
从龙门渡渡过黄河
从蒲坂津渡过黄河
从风陵渡渡过黄河
这三条关中通路,因为龙门渡的位置靠北,很多时候可能大军还没有逼近关中平原,前锋军队就已经被击垮,这条通路也很少有人会选择由此进军。
大兵团作战,作为忌讳将战线拉伸太长,这样不仅无法对于关中地区造成有效的打击,还在很大程度上瓦解自己大军的战斗力。
从这里来看,蒲坂津毫无疑问是最为主要的进攻渡口,从这里进攻,河东的军事力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关中平原的腹地,瓦解关中平原的统治力量。
当然更多的是会选择以主力突破蒲坂津,而以奇兵从龙门渡、风陵渡进行突袭的方式进行多方位的进攻部署。
风陵渡在很多人眼中,可能真的是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黄河渡口。可是,曾经的风陵渡经历过战火的荼毒,王朝的更迭也曾将这里践踏的满目疮痍。
曾经的那段历史虽然早已经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可风陵渡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也承载了太多的物是人非,兵戈战火。
潼关古诗译文
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原文】《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解:懂得
【作者】清朝诗人谭嗣同。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谭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区北正南路98号,始建于明末清初,主体原占地21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故居南北朝向,全木结构,工艺精美,古朴庄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风格。
明末如果崇祯不逼孙传庭出潼关,而是坚守潼关,能不能顶住农民军
孙传庭在明朝末年绝对一员名将,崇祯九年他自请出任陕西巡抚,当时陕西巡抚绝对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农民军就是兴起于陕西,到崇祯时已成燎原之势。坐这个位子就是在与农民军交战的第一线,不是被农民军杀死就是因为败仗被崇祯杀。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时,崇祯给了他六万银子,说,今年给你六万两,以后没钱了,随你怎么干朝廷不干预。这怎么干啊?就是这个孙传庭拿着这银子没发给官兵,而是带领官兵开荒种地,第二年有粮食了,吃饱肚子了。孙传庭开始重新招兵,他招募三千士兵。是他在子午谷活捉闯王高迎祥,也是他打的李自成剩下十八名骑兵逃亡商洛山,正要进山围剿时,这时东北皇太极率兵进关,崇祯下令调洪承畴孙传庭带兵到北京擒王。后来孙传庭因为得罪了崇祯而被下狱,一关就是好几年。到后来崇祯实在没人可用,把孙传庭从监狱赦出,出任陕西巡抚,可这时候的李自成不可同日而语他已经佣兵号称百万,这虽然是个虚数但二三十万是有的。这时孙传庭去陕西招兵重新训练新兵,但已经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了。这时,关外松锦大战惨败,十三万军队覆没,名将洪承畴降清。这时崇祯在关外只剩下吴三桂的四万兵马守孤城宁远,整个山海关外只剩这一只孤军。而关内可用的兵马只剩左良玉的二十万人马,和孙传庭的几万人马。左良玉的军队又被称为官盗,他的部队烧杀抢,就是一群活土匪,而左良玉不听朝廷号令,崇祯根本指挥不动他。所以崇祯能用的机动部队只剩孙传庭。这时明智的选择时孙传庭死守潼关,不让贼寇入陕西。让他在河南折腾,河南大旱几乎人吃人,农民军没粮食,不出半年必乱。可惜崇祯此刻像一个输钱输急眼的赌徒,手里只剩这一点筹码,他拿出最后一点筹码希望翻本。逼孙传庭出战,孙传庭大败,也敲响大明丧钟。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
有关潼关的第一次历史记载是曹操与马超的战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等屯潼关。”不过,最后曹操虽然打胜了,却留下了“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美谈”。
潼关位于名为麟趾原的黄土塬体上,和函谷关所在的稠桑原一样,麟趾塬也是顶面平坦,且从秦岭延伸下来直到黄河岸边。所不同的是,函谷关位于稠桑原之中,而潼关则位于海波550米的麟趾塬之上。
麟趾塬东侧是名为远望沟的深沟,西侧是名为禁沟的深壑。二者沟中都有水,在水流和雨水的反复冲刷下变得壁如刀削。潼关初建时,从函谷关方向来的敌人想要经过麟趾塬必须先登上塬顶,再下禁沟,然后顺着潼水走到潼水、渭水和黄河三水交汇之处才能进入关中。所以汉潼关就建在了下塬的必经之路。
但是,一般而言,但凡守卫重要城市首先靠的就是外围的关隘,仅仅凭城拒守总是不明智的。所以想要登上潼关拒守的塬体必须要经过潼关第一道门户——金陡关。即使打破金陡关,前面还有一条名为黄巷坂的窄路。想登麟趾塬,只能通过黄巷坂。这条路和函谷道一样,南面紧靠高原,北面和黄河之间有一高岸隆起,形成了南依高原,北临绝涧的形势,中间唯有一孔道,宽仅数米,仅容单车,也是丸泥可塞。当地人亦称之为“五里暗门”,“五里”言其长度,“暗门”形容其险峻。因为道路奇险,所以非常适合伏兵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潼关吏》中这样描述潼关东门外的险要:“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沿着黄巷坂上了塬体,才算来到大boss潼关面前。但是这还不算完。大boss潼关背后还有一个查岗的原配时常盯着潼关的一举一动,这个原配就是禁沟。通过潼关城后,下了塬体就来到了禁沟。
禁沟,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秦岭,南北长约15公里。禁沟沟底经过长期雨水冲刷,形成了一条宽30米的坡道,成为通往潼关城后路的一条军事要道。由于禁沟向南可以直抵秦岭,并通向武关方向,倘若敌人自武关方向来,就会绕过潼关直接进入关中,因此禁谷的防御是潼关防守的重中之重。作为潼关防守的配套,在禁谷山谷两侧建有十二个关隘,称作十二连城,因唐朝时禁止行人通行,所以才取名为“禁沟”。
禁沟两侧烽火台已经渐渐湮灭
到了隋朝,在汉潼关以南大约4里处,位置大约在城北村与杨家村之间,因为雨水与沟中水流的长期冲刷,麟趾塬出现了一条沟道,上达禁沟,下抵塬体,当地人称此沟为“坑兽槛谷”。为了控制这条新的通道,隋朝在该沟道上口北侧修建了新潼关。于是,汉潼关被称为潼关南城,隋潼关被称为潼关北城。
到了公元691年,也就是唐朝武则天时代,潼关遇到了和汉函谷关一样的问题,那就是黄河水位下切。汉朝初建潼关,因为黄河紧贴着塬体流淌,要想通过潼关只能登上麟趾塬,但随着黄河不断冲刷,河道不断加深,河床不断下降,原来的河床已经裸露了出来,形成河滩,从而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行人从黄巷坂出来,不必再登塬,直接从河滩上过去就行。
如此一来,麟趾塬上的汉潼关就成为了摆设。因此唐政府就给潼关挪了地方,从塬上移到了河滩,新修建的唐潼关在黄河河谷南侧一个晚近形成且海波在400米左右的低台地(麒麟山高阜)上,南距麟趾塬汉潼关约2公里,同时也把原来经汉潼关走禁沟的旧路废止了。
最后,附上《山海关志》中的一句话足可说明潼关的意义,“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朗读节奏划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他晚年目击人民的苦难,写了一些揭露社会黑暗、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格调较高。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其中之一。
山入潼关不解平,读音
“山入潼关不解平”的读音是:shān rù tóng guān bú jiě píng。出自清代谭嗣同的《潼关》。
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释义:
自古至今,高天的滚滚云涛团团簇拥着这座城,一任猎猎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
奔腾的黄河流入平坦广阔的原野仍嫌受拘束,连绵的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山坡羊·潼关怀古拼音
shān pō yáng tóng guān huái gǔ yuán zhāng yǎng hào
山坡羊 潼关怀古元 张养浩
fēng luán rú jù bō tāo rú nù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shān hé biǎo lǐ tóng guān lù
山河表里潼关路,
wàng xī dū yì chóu chú
望西都,意踌蹰.
shāng xīn qín hàn jīng xíng chù
伤心秦汉经行处,
gōng què wàn jiān dōu zuò le tǔ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xīng,bǎi xìng kǔ,wáng ,bǎi xìng kǔ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