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凡事亲力亲为的管理者,是不是走不远
- 职场上,凡事亲力亲为老好人的领导,和只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哪个更好
- 哪些方方面面,可以看得出一个人已经活明白了
- 怎么理解曾仕强曾说:喜欢把什么事都讲清楚的管理者,没有大出息,不能重用
凡事亲力亲为的管理者,是不是走不远
题主问凡事亲力亲为的管理者,是不是走不远?我的答案是取决于企业发展阶段。为什么?因为:首先若是在公司初创阶段。作为管理者必须亲力亲为。因为:一是可以从亲力亲为中学习管理公司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二是可以摸索本公司业务运营流程管理规律,以及内设管理部门职能的设置与銜接关系。利于简化业务环节,堵塞管理漏洞,避免职能重叠与管理制度设计的非闭环现象出现;
三是可以建立起基本人脉关系的基础框架。办个公司需要多方面与社会相关部门打交道。这些事必须自己出头,亲自去交涉体验。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相应的人际关系等。
其次在公司发展阶段,随着公司规模体量的增大,内设机构的完善,员工队伍的扩大。客观上管理者已经难于做到亲力亲为了,主观上也没有这个必要了。因为工作重心转移到掌控全局,把握方向与协调关系等重大事项上面了。
总之,凡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就像图中植物一样,应该仔细观察,认真分辨到底是一种还是两种植物。
职场上,凡事亲力亲为老好人的领导,和只掌控全局、操控下属的领导,哪个更好
如果用教条的思想来考虑问题,是无法胜任管理工作的!如果你现在是基层的员工,采用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非常有可能会对自己的领导下错误的结论、评价!
既然谈管理问题,请朋友们一定要耐心一点,您必须要适应层层拆解的分析与思考过程!一、领导好不好,最核心的考察要素是:那种管理风格能够创造的价值更大
领导好不好,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什么算是“好”?这个不好确立标准的。因此我们只能说哪个领导能够带领团队创造的价值、效益更大!企业经营,是要以创造价值的大小来衡量管理者的。因此,身为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员工说你好不好,或者其他人怎么评价都不是问题。自己能够给企业、老板创造多少价值——这才是自己立足的根本。
明确了这一点,后面的探讨就变的更容易理解了。
二、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也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之所以说“适合”,是因为各个企业的情况差异太大了!如果非要坚持某一个管理理念,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掉的!
老鬼拿实际案例来说明:
一个非常弱小的公司,人才招聘不会太顺利。因为真正有水平、有实力的人才不乐意选择弱小的企业进去工作。在这个阶段某个部门的员工很可能整体战斗力、能力比较差。这种情况下,你让领导怎么办?领导如果只是做授权、指挥的工作,能行吗?
整个团队都很弱,你授权了也指挥了,也很可能无法完成部门的业绩指标啊!比如一个销售部门,没有业绩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发不了工资、奖金。企业就生存不下去!
此次如果领导不能亲力亲为甚至主动承担一部分销售工作,很可能企业坚持不了多久就死掉了!别拿销售理论说事儿!别说亲力亲为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企业需要的是尽快的先生存!此时,亲力亲为的领导就是好领导!
而如果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中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健全了。无论基层的管理团队还是基层队伍,都拥有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此时的管理者如果再事事亲力亲为,则会彻底搞乱企业的正常运营。
因此,那种领导更好,一定是要根据企业、部门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评价的!绝对不是某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的!
三、管理工作,一定是要结合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来综合权衡、综合评价的!
身为管理者,不是学术研究人员,因此时时处处以实际情况作为管理决策的出发点。
而且身为管理者,最大的忌讳是:动不动就拿长期发展、持续经营、伟大企业为目标来思考问题!
因为现实的企业经营是残酷的。而且中国多数企业的现状大家也是清楚的。因此,多数企业的管理者首先思考的是:让企业现在活下来!让企业这个月、下个月、这个季度、这半年活下来!只有活下来了,才能谈长远!否则就是坐而论道!
老鬼曾经听到过很多基层职场人对于自己的老板、领导的评价,动不动就说这里不对、那里不好,这个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那个不利于企业的人才培养、某行为会导致企业未来.....某思想会让企业无法作大做强......
听着都有道理,好像真的是在为企业的未来着想,是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成为数一数二的伟大企业。可实际上呢?企业首先需要的是:现在这个关口要过去!如果现在的关口都过不去,那就没机会谈未来!
任何企业的成长史,都是在一次次犯错中,一次次的舍与得的权衡中、一次次的错误经历中走过来的!从实际出发才是最接地气的!
谨记:管理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功夫,不是机械的某些教条、原则、理念的严格执行!
以上供参考。
欢迎【关注】老鬼,每天分享职场、销售、口才、人脉类实战内容。越多分享,越多收获!
哪些方方面面,可以看得出一个人已经活明白了
1、远离烂人烂事,不交无用之人,负能量的人和给自己带来不好情绪的人,都列入黑名单。
2、骨子里不会再相信任何人,不会再掏心掏肺对任何一个人太好。
3、喜欢独处,开始享受独处带来的乐趣,不再合群,挤不进去的世界也不会去硬挤。
4、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5、一个人活明白,最重要的特征是,知道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与任何人无关。
6、不再渴求任何人的认可,也不再期待别人的赞许,默默做事,低调努力,闷声发大财。
7、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不会让自己总是有不好的情绪,因为所有的重大疾病,都是因为自己曾经有过一段崩溃的时光,心情不好的时候,多出去走走,不要让自己闷着。
8、不再把亲戚朋友看得太重,不会把他们太放在心里,只关心和关注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其他人其实真的都影响不了自己的生活,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9、在别人的世界里可有可无,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
10、开始安静下来,远离世界的喧嚣和浮华,安静地学会过自己的生活,专注自己,少研究别人。
11、不嫉妒,不羡慕,不攀比, 不强求,不争辩,让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12、没有炫耀的愿望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沉淀下来,不再卷入内卷中。
13、明白自己只是为自己而活着,而不是为了除自己以外的人而活着。
14、把人际关系看得很淡,习惯所有关系的渐行渐远,所有人的忽冷忽热。
15、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而不是优秀是因为想有一天出人头地,做给别人看的,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
怎么理解曾仕强曾说:喜欢把什么事都讲清楚的管理者,没有大出息,不能重用
曾老的原话是这样说的:爱好把什么事都表明白的管理者,不大连夜长进,不克不及重用。
中国式的文化里,比较讲究“隐”和“藏”的智慧,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中国式管理的一贯作风,在这种环境下,曾老的话是有道理的。
但凡事没有绝对,不是什么事情都不能讲清楚,有些事该讲清楚的一定要讲清楚,管理者自身首先要有辨别事物的能力,什么事应该讲清楚?什么事不该讲清楚?他心里一定要有数,这样才能带领团队向上发展。
1、管理者要明白什么事应该讲清楚?
管理者在团队中通常是扮演车头的角色,正所谓“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的兴衰荣辱,很大一部分决定权在于管理者,所以管理者的辨别能力很重要,要明白什么事应该讲清楚?以下三个方面应该讲清楚。
(1)任务目标是什么?
管理者在下达和分配任务时,一定要告诉下属你期望的目标和结果是什么,并且确保他听懂和理解了你的意思,这样他才能有的放矢,做正确的事并且把事做正确,你也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中国式管理和外国式管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领导在布置任务时,喜欢说“这事我只说一遍,你听清楚了”,“这事我都说了三遍了,你还不懂吗”……总之不喜欢重复,重复多了还喜欢生气发火,高估下属的理解能力,喜欢让他去猜测。
而外国的领导在布置任务时,总是说“你理解我的意思吗”、“你听懂了吗”、“你把我刚才说的事重复一遍”……总是不厌其烦向下确认,他可以重复一遍、两遍……n遍,直到下属完全理解。
这是中外管理的差异,各有优势和不足,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2)完成期限是什么?
管理者在下达任务或安排工作后,一定要向下属确认完成期限,即什么时间能交出结果,这个时间可以让下属自己说,你来定夺,双方达成一致后,你就不用操多少心去管了,只需要隔段时间问下进度,等待结果就可以了。
为什么要定期限?因为人都有惰性和拖延心理,如果你不设定期限,他就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下去,就像我们小时候做寒暑假作业一样,不到最后两天是不会做的。
拖延症真的会把一个人给“拖死”,所以你必须要给下属讲清楚完成期限,借助外部的力量和压力来减少他的拖延。
(3)奖惩措施是什么?
奖惩措施也是必须要讲清楚的,正所谓”恩威并施,奖罚分明”,讲清楚奖赏是为了让下属做事有动力,讲清楚惩罚是为了让下属做事有压力,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下属才可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做事情,而没有任何外部力量的加持,很容易做着做着就没劲了,只追求把事情做完,不追求把事情做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而当你讲清楚了奖惩机制后,相当于前面有人在拉,后面有人在推,下属就不得不认真干了。
2、管理者要明白什么事不该讲清楚?
以下三个方面不应该讲清楚:
(1)方法和途径不能讲。
管理者在讲清楚目标和结果后,剩下的就要尽可能的让下属自己去发挥,放手让他们去干,你不要插手太多,也无须操心太多,只需要定期检查和等待结果就行了。
老话讲“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和途径,如果你干涉太多,反而会束缚他们的思维和手脚,限制他们的创新与创造,结果你累的不行,他们毫无成绩。
其次是,会滋长他们的懒惰心理、不思进取、不知敬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你事无巨细都说出来了,员工就不愿再动脑筋,会过度依赖你,他们自身的潜力和创造性就无法激发出来。
这其实是一种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最后养成的员工就是:教条性执行、不主动思考、依赖指令做事。
(2)困难和阻碍不能讲。
管理者要学会“报喜不报忧”,有什么好消息好兆头,要积极大胆的分享出来,以此来激发下属们的信心,让他们有干劲和希望,觉得大有奔头、未来可期。但是遇到什么坏消息、困难、阻碍就尽量不要说出来。
一方面,在给下属布置任务时,不要说出可能存在的阻碍,以免造成下属的畏难情绪,不敢接受任务和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不要大范围扩散坏消息,以免造成公司内部的不稳定,这些事,藏在心里自己消化和内化即可。
(3)内幕潜规则不能讲。
这个世界有两套法则,一套是放在嘴上说的,一套是放在心里想的,有些事只可做而不可说,有些事只可说而不可做。像“内幕”、“潜规则”这一类比较隐晦的事情,就不要说出来,而要让下属自己去体会。
因为这些事,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是不方便说的,或者说在常人看来是难以启齿的,这时你就不要明说,说了会有损权威和面子,不利于后期管理,而要用暗示的方式让下属明白,以达到彼此心照不宣的结果。
3、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管理者与领导者不同,在一个公司里,只有像副总、总经理、董事长等级别及以上的,才算得上是领导者,属于公司中的极少数,把握着公司的命脉和方向。
而管理者是公司的中坚力量,他的上面是领导层,下面是职工层,对上要对领导负责,对下要对职工负责,起到地是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领导者是负责战略的制定,管理者是负责战术的执行;领导者要带领企业做正确的事情,管理者要带领大家把事情做正确;领导者是元帅,管理者是将军。那么,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接受任务,制定计划。管理者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做好相关工作的安排和计划,比如,目标的分解和规划,人员如何分配分工、需要协调哪些资源、有哪些注意事项、应急预案是什么……等等,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后,才可以正式开展工作。
第二、以身作则,参与执行。管理者重在执行层面,需要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监督和检查,而不能像领导一样动口不动手。甚至于很多时候,管理者要亲身示范,起到带头作用,比如碰到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时,下属们可能无从下手,这时管理者就要亲身示范,并把下属教会,不能当甩手掌柜。
第三、定时检查,做好督促。管理者把任务安排下去后,要让员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之后就不必再过多操心和插手了,让他们自由发挥和发力,最后就只需要在关键时间、关键节点做好检查跟踪工作,做得好的给予鼓励,做得差的及时指正。
第四、连接资源,寻找后援。管理者带领团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简单的、复杂的、棘手的、奇葩的……各种问题都有,如果你纯粹靠自己团队的力量,有些事情可能搞不定,这时就需要寻求上级领导、其他部门的帮助了,作为管理者,此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协调,确保工作的正常推进。
第五、带领团队,完成目标。管理者带领团队,一定要以目标为终点,以结果为导向,只有把目标完成了,你前面所有的努力和付出才更有价值和说服力。领导往往都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因而不要找借口推责任。带好团队,紧盯目标,达成结果,是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第六、反思复盘,总结经验。一件事情做完了,并不代表就此结束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只会带领团队把事情做完,还会带领团队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做事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做得好的地方,保留下来,下次继续发扬,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时改进,避免下次再犯。
第七、给人机会,成就他人。作为管理者,不但要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底下的人考虑,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下属,尽可能的给他们展示的舞台和升职的机会,下属若得到了发展,他会感激你,以后你又多了一个统一战线的人,要记住成全别人也就是成全自己。
写在最后:
世间的道理,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曾老话有他的道理,但也要分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作为管理者,平日里管事的时候,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该讲清楚的一定要讲清楚,不该讲清楚的就不要讲清楚。总之一句话,没有绝对,只有相对,偏信则暗,兼听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