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文学水平和史学价值最高的是哪部,最低的是哪部?如何去读《二十四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4 10:57:52 浏览26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二十四史中,文学水平和史学价值最高的是哪部,最低的是哪部

二十四史中,文学水平最高的是《史记》,最低的是《元史》。《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元史》速成,文字陋劣,编纂草率。

如何去读《二十四史》

谢谢邀请。 九月十二日把《二十四史》加入书架,已经六个多月了。因杂务缠身,始终未能阅读。这几天利用几个晚上大致看了一遍,收获良多,感悟颇深。毛老人家说,人不通古今,就像牛马穿了衣服一样不伦不类。作为高等动物,不了解古今,不熟悉地理,甚至连基本的知识都知之甚少,要很好地生存,恐怕还是有点费力,起码生存的质量不高。

我认识不少大学生,有一部分不喜欢历史,一部分不喜欢地理,结果不知道朱元璋是何许人也,南京是哪个省的省会。从这点小事上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忽视了历史,不熟悉地理,恐怕想拥有理想的工作都比较困难。

毛老人家一辈子喜欢看书,《二十四史》看了一辈子。里面精彩的点评可谓伟人高识,让人茅塞顿开。

在摇晃的公交车里,写下这段文字,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二十四史》里的许多人物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希望在适当的时候,能和大家共同探讨。若如是,则是我人生中的又一大乐事。

二十四史为什么没有秦朝

“二十四史”里边确实没有《秦史》,但是一部《史记》就已经囊括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史记》中就有《秦本纪》以及《秦始皇本纪》,另外单独给魏冉、白起王翦、范雎蔡泽、李斯、蒙恬等等秦国或秦朝历史人物作了传记。除此之外,《史记》还记载了秦汉之间楚汉争霸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可以说,秦朝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已经记载得比较周祥了。

而秦朝焚烧了六国史书,并且本国也不再设置史官,这的确让秦朝及先秦很多历史出现了断裂,但也幸亏汉朝初年就出现了司马迁这样伟大的史学家,也真算是继绝学了。

另外,“二十四史”指的也并不是二十四个朝代,比如刚才说的《史记》,还有《南史》《北史》《三国志》《五代史》等,另外《新唐书》和《旧唐书》,《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都属于“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上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从汉武帝时期的《史记》到清乾隆时期的《明史》,注意,《清史》不再二十四史范畴之内。

这个概念是陆续形成的。唐代之前,有所谓“前四史”的说法,也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涵盖的历史时期从上古到汉武帝)、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汉时期)、南朝刘宋范晔的《后汉书》(东汉时期)、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到了北宋时期,又加入了十三部史书:

《晋书》,唐代房玄龄 等 著;

《宋书》,梁代沈约 著;

《南齐书》,梁代萧子显 著;

《梁书》,唐代姚思廉 著;

《陈书》,唐代姚思廉 著;

《魏书》,北齐魏收 著;

《北齐书》,唐代李百药 著;

《周书》,唐代令狐德棻 等 著;

《隋书》,唐代魏徵 等 著;

《南史》,唐代李延寿 等 著;

《北史》,唐代李延寿 等 著;

《旧唐书》,后晋刘昫 等 著;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 等 著;

它们连同“前四史”,合称“十七史”。明代又加上《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时再增入《明史》,合称“二十二史”;不久又增入《旧唐书》、《旧五代史》,最后经乾隆帝钦定为“二十四史”。

到了近代,赵尔巽主编了《清史稿》,并入“二十四史”,这时合称“二十五史”;后来又加上柯劭忞撰写的《新元史》,最终成为“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二十四史包括的有: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扩展资料:

《二十四史》中的名言: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晋书·符登传》意思是: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晋书·周岂页》意思是: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宋书·江夷传》意思是: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滑稽列传》意思是: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刘般传》意思是: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杨震传》意思是: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出自二十四史中的《汉书·董仲舒传》意思是: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意思是: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出自二十四史中的《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有没有人熟读了《二十四史》的,是个什么体验

应该说,从识字开始,我就在读史了。因为祖父、父亲都爱买书,尤其文、史、哲方面的。十三岁能背《孙子兵法》,十五岁能背《李太白与杜工部全集》。几十年下来,应该是不止二十四史,基本都读过了,但不敢称“熟读了廿四史”。

后来我搞的工科,但对古籍感兴趣,业余时间也爱看当代哲学、西方经济学、中外文学,甚至打谱、翻医书。年青时喜欢作文泼墨,中年后更愿意啃史著了。也属于“由文入史而经”的半路和尚。

我觉得,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仅是撰史的前提,也是读史的基础。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不能独立思考的人,中国古代史不仅读不下去,强勉读也不会有什么收获。能从凝练的文言中悟出诸多信息和内涵,确非语言能力那么简单。

而且读廿四史是个寂寞而痛苦的历程。言其寂寞,就算你古文功底再好,也有太多字词需要琢磨。甚至得花大量时间去翻《尔雅》《说文》《玉篇》《集韵》《广韵》等工具书,尤其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一天十六小时,不吃不喝,能解对几段话就算很了不起了,因为很多学者也未必全对,甚至高邮二王。唐后尤其宋后的文字多浅白,可能是因为五胡等融入中原,汉家文化有断层吧。同时显得先秦史、两汉史尤为艰深,也是治史的文化学、文字学基本功。

所谓痛苦,在于得体味太多的兴衰、征服、杀戮、迁徙……,更在以你不能以个人情感去左右,一切都得归于冷漠、审视和因果,变成所谓“干巴巴的时上系事”。而且,头绪太多,地名变迁,得一一厘清,需要太多的时间,甚至很多问题本身是没有答案的;资料匮乏,光文献远远不够,暂不言其抵牾、注家纷纭,还得去查专题论文、考古报告。

版本很重要,选个好本子就算找到了个良师益友。我觉得读廿四史就得读原本、名家注本,白话文少看,影视别看,那些都容易把人带偏的。历史学是材料科学,治史需有文字学家的功力、哲学家的头脑、社会油条的情商,由于史料及立场所限,所有史籍和注家都有讹误,所以那些白话译本沾不得。做不到这点儿,读文学作品甚至金庸武侠更有趣味,何必受那个罪呢?

人的金钱、时间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廿四史未必都需全部精研,选准自己最感兴趣的时代很重要。十年二十年地收集资料,厘清千头万绪,纠正一系列讹误,也许您有成为学者的可能。

读史太花钱,也太耗时间,更不能当饭吃。能不断还原“历史真实”,才是阅读历史的魅力之所在。

(以上图片所示,是不才认为最好的前四史版本和地图,希望能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有一丝帮助。)

《二十四史》写的是哪几个朝代的历史是谁写的

二十四史是合称,分别是:

史记——五帝时代至汉武帝

汉书——西汉

后汉书——东汉

三国志——三国

以上四部简称“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史学水平最高的。

晋书———西晋、东晋十六国

宋书———南朝宋

齐书———南朝齐

梁书———南朝梁

陈书———南朝陈

魏书———北魏,最假的一部史书

周书——西魏、北周,最干净的一部史书

北齐书——东魏、北齐,原本没有留存下来,现存的是从诸史中辑录的

南史———宋齐梁陈四朝史

北史———北魏至隋朝,本书把隋朝列为北朝,也是挺有意思

隋书———隋朝

旧唐书———唐朝

新唐书———唐朝,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在于中唐以后。中唐以前基本照抄旧唐书

旧五代史——唐末至五代

新五代史———唐末至五代

宋史———北宋、南宋

辽史———辽朝

金史———金朝

元史———元朝

明史———明朝

以上是24史。

如果想称25史,那就加上《清史稿》

还有26史的说法,再加上《新元史》

《二十四史》具体是什么能从中学到什么

《二十四史》是清代乾隆年间被乾隆帝钦定的24部纪传体"正史。"具体是:(一)西汉司马迁撰的《史记》,(二)东汉班固撰的《汉书》,(三)南朝刘宋时范晔撰的《后汉书》,(四)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五)唐房玄龄撰的《晋书》,(六)南朝梁时沈约撰的《宋书》,(七)南朝梁时萧子显撰的《南齐书》,(八)唐姚思廉撰的《梁书》,(九)唐姚思廉撰的《陈书》,(十)北齐魏收撰的《魏书》,(十一)唐李百药撰的《北齐书》,(十二)唐令孤德棻撰的《周书》,(十三)唐朝魏征撰的《隋书》,(十四)唐李延寿撰的《南史》,(十五)唐李延寿撰的《北史》,(十六)五代时后晋刘晌撰的《旧唐书》,(十七)北宋欧阳修撰的《新唐书》,(十八)北宋薛居正撰的《旧五代史》,(十九)北宋欧阳修撰的《新五代史》,(二十)元朝脱脱撰的《宋史》,(二十一)元脱脱撰的《辽史》,(二十二)元朝脱脱撰的《金史》,(二十三)明朝宋濂撰的《元史》,(二十四)清朝张廷玉撰的《明史》。把这些史料归纳起来概括一下,大致可分五个种类:一是"本纪"是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记载一朝一代或数朝数代皇帝或皇后事迹的史篇。二是"志"是分门别类地记述各朝代的典章制度。三是"表"是用表格的形式对文献内容加以展现。四是"列传"分人物列传和外国到传两大类。五是"世家"是记叙世袭封国和诸侯及割据政权的史篇。对"能从中学到什么?"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讲的非常明确:"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

历史爱好者们来晒晒你收藏的二十四史都是什么版本

感谢@猴格大人的邀请,说实话,藏书真是一个非常费空间的工作,但是看见喜欢的书啊!真是忍不住想买,对一个藏书人来说,最难受的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空间的问题,我买的是中华书局平装简体横排本《二十四史》,个人认为这厚厚的63本算是性价比最高的,网上活动也就1000多元拿下了。

就是这个版本注意: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关于《二十四史》这么大一部书,自然是以收藏为主,全都读完可谓是耗时费力,我肯定是不行的,至今为止,只读过前四史,《晋书》的载记部分,《元史》、《金史》读了一半,《明史》看过本纪、列传部分,《北齐书》、《周书》全部读完(想看的同志先看这两部,毕竟篇幅短小,可以挑战,绝对是好看的,小说一样的正史)。

但是,我的爱好开始逐渐倾向于几个朝代后,要深入阅读,《二十四史》就不够用了,尤其是元、明、清史我所喜爱,开启了一波藏书之路。比如说关于清代的。

《内阁藏本满文老档》,此是我购书之旅的得意之作,孔网1000块搞定,现在价格飙至6000以上。讲了清朝开国后崇德元年以前的历史。最后两本是汉文本。

各种实录镇宅,现有《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

关于明朝历史书收藏更是难以枚举,给大家说几样,耳熟能详的有《明史》、《罪惟录》、《石匮书》、《国榷》等,至于野史贴出来我今晚就不用睡觉了。

冰山一角,按需购买。

至于元朝,我自己在豆瓣上统计过,大概收了10多部,《元史》、《元朝秘史》、《新元史》、《元史新编》、《通制条格》、《元文类》、《元朝名臣事略》、《滋溪文稿》、《经世大典》等等,都是有现行版本的,绝非影印,大家可以买来读之。

这就是我《二十四史》的版本和大致的藏书情况,再次感谢@猴格大人的邀请。

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和二十六史,有什么区别吗

二十四是正史,二十五加了清史稿,二十六加了民国史,二十七加了共和国史,二十八就不知道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