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相由心生,是真的吗
- 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那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 秦汉时叔孙通溜须拍马,为何能被刘邦封为九卿之首呢为什么还会被司马迁称赞汉家儒宗
- 有人说夷陵是东吴的最后一道屏障,过去就是一马平川,陆逊已经退无可退了,是天助陆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相由心生,是真的吗
我跟我闺女一块出去玩,碰见财务部门的一个女同事,彼此笑着打了个招呼。走过去后,我闺女说:“妈,那个阿姨看着人真好。”我说你就打一照面,从哪看出来她好的?她说就是直觉,她虽然长得普通,穿着打扮也很普通,但就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觉得她特别善良,会替他人着想。我笑了,想着闺女看人还挺准的。
到年底的时候,公司不堪重负,要裁员。就我上面那个女同事,她们部门要裁一个。我那女同事是生完二胎来我们公司上的班,部门她最新,按理自然要裁她。不过当时还给她们部门一个方案,就是如果不裁员的话,大家签一个协议,工资集体下调20%,她们部门都签了。我们都想着这下女同事可以不走了,毕竟她也四十来岁了,再找工作也不好找。谁知道过了一段时间就没看见她了,一问,原来是她自己辞职了。她觉得大家都一家老小挺不容易的,工资本来就不高,再降20%,虽然是大家自愿签的,但她心里很过意不去,就辞了。不过她没说这个,找了个云淡风轻的理由,还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就走了。
前几天上班路上看见她了,她又找了一个工资不高离家近的工作上班了。我看着她骑着自行车淹没在上班的人流中,脸上还是那恬淡的笑,在心里默默地祝她安好……
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那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或者仅仅只是没有马嵬兵变的话,李亨十有八九没有机会当皇帝。
李亨生于71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儿子,他能够坐上皇太子的宝座,可谓是运气使然,他能够活着坐上皇帝的宝座则是局势和阴谋使然。
李亨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李琮,一个是李瑛。
李琮虽然是李隆基的长子,但是却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也许这也是他的幸运,因为没有机会当皇太子,反倒让他能够好好地活着,病死之后还被追封为靖德太子,虽然没什么用,可好歹也得了一个身后名。
李瑛生于706年,后于开元三年,即715年,时年9岁的李瑛被李隆基册立为皇太子。
不过,李瑛虽然当了太子,可却不意味着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可以稳稳当当地等李隆基一死,他便可以即位当皇帝了。
他想从太子变成皇帝,还得继续熬呀,得熬死了李隆基他才能当皇帝。
李瑛熬了22岁,从9岁熬到了31岁,却没有机会继续往下熬了,因为危机已经在向他走来了。
皇帝的后宫实际上是皇权争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哪个给皇帝生了儿子的妃嫔不想让皇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然后当皇帝的接班人?恐怕除了少数几个难得看得开、看得明白的人之外,没有人不想。
所以,李瑛的危机也来自于后宫。
当时,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惠妃作为后宫最得宠的女人,她给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李一和李敏不幸夭折之外,余下二子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即寿王李瑁和盛王李琦。
武惠妃既然有儿子,也得李隆基宠爱,自然也有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将来当皇帝的心思,所以自然会出手对付李瑛。
她的手段也很直接,跑去找李隆基哭哭啼啼地说,太子结党,想要害我们母子三人,还说皇上您的坏话,您可得给我作主呀。
李隆基一听,瞬间怒了,直接便说要废了李瑛这个太子,连同李瑶、李琚一起贬为庶人,好在当时被张九龄给劝住了。
只是,李瑛、李瑶和李琚三人最后也没能逃过武惠妃的构陷,最终被贬为庶人,开始还说是流放,可还没走几步便被赐死了。
李隆基“一日弃三子”之事,在当时也引起了朝堂震动。
李瑛被废,李隆基是不是又得重新册立太子了?应该立谁为太子呢?李瑛被废,然后被赐死的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武惠妃也在这一年病死了。
如果武惠妃没死的话,凭她受宠的程度,估计只要给李隆基吹吹枕边风,太子之位便会落到寿王李瑁的头上,只可惜她一死,她所作的努力便付诸东流了。
这才便宜了老三李亨,让李亨捡了个漏,坐上了太子的位置,真可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亨成为了太子,心里虽然很激动,可是却如坐针毡呀,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李隆基“一日弃三子”给他留下了很深很负面的心理阴影,当上了太子又如何?李隆基一不高兴,还不是一句话便能够废了他,一句话便能够让他死?
当太子最痛苦的便是熬,最怕的便是有一个命长的皇帝老爹,熬不过皇帝老爹。
李亨在738年被立为太子,这一熬,便熬了18年,熬到了755年,他心里慌呀,眼见着没了武惠妃,却又出了一个杨贵妃,更让他害怕的是杨贵妃的受宠程度比起武惠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好不容易熬了18年,如果杨贵妃突然给李隆基生了个儿子,然后学武惠妃构陷李瑛一样构陷他的话,他能躲得过去吗?
李隆基晚年行事全凭喜好,对杨贵妃的宠爱更是到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所以杨贵妃如果真学武惠妃的话,李亨可以说是只有死没有生。
恰好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安禄山造反了!
737年,李瑛被赐死后,武惠妃病死,让李亨逆袭当上了太子。
755年,当李亨危机感越来越强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再一次给了他一个摆脱桎梏的时机,不得不说他的运气确实很好。
他要以安史之乱作为契机,撇开李隆基,先斩后奏地自行称帝,让自己当皇帝成为一个天下皆知的既定事实。
这么一来,李隆基便几乎没有机会再威胁到他的生命,也不能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剥夺他继承皇位的权力了。
李亨所要走的第一步是削弱李隆基的政治影响力和威望,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因为他要等一个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机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
李隆基的出逃,显然给了李亨这样一个机会,于是,他在背后推动了一场让李隆基彻底颜面扫地的事——马嵬兵变。
马嵬兵变之后,李隆基的威望降到了最低点,这也成了李亨利用自己在军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威望取代李隆基的最好时机!
所以,李亨撇开了李隆基,也没有和李隆基商量,直接便向天下人宣布:我李亨从这一天开始正是即位当皇帝了。
李隆基听说李亨称帝,并且尊自己为太上皇之后,面色铁青,但也充满了无奈,他可不想当什么太上皇,这么被自己的儿子夺位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是不管他愿不愿意,不管他有多委屈,他也没办法改变,他只能接受李亨给他的安排,因为李亨已经掌控了军权,他没了军权,拿什么去反对李亨?
李亨在756年即位当皇帝,可是也没当多久,到了762年便一命呜呼了。
更有趣的是,李隆基也是在这一年死的,虽然李隆基死在了李亨的前头,可是李隆基死后仅仅过了12天,李亨也紧跟着死了,这一点颇耐人寻味,这也是有人说李亨死前下手杀死李隆基的原因。
可见,如果没有马嵬兵变,李亨老老实实地等李隆基老死的话,他很可能熬不过李隆基,所以几乎没有机会当皇帝。
秦汉时叔孙通溜须拍马,为何能被刘邦封为九卿之首呢为什么还会被司马迁称赞汉家儒宗
首先我不同意叔孙通只是一个溜须拍马的书生,能被司马迁赞誉为“汉家儒宗”的人,怎会如此不堪?
在铁锤文史看来,叔孙通是一个胸怀大志,能识时务,想尽办法把事业做成的实干家。
相比那些“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迂腐读书人,叔孙通这样的人才更有利于封建王朝的江山社稷。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叔孙通至少有三大优点。
第一,隐忍求生。
有人说叔孙通贪生怕死。
我倒是想问问,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困境的时候委曲求全,生存下去,等到条件允许的时候再大展宏图。这有什么错误么?
非要来一个舍生取义,一头撞死在柱子上才叫英雄好汉么?
叔孙通隐忍求生,从他在秦朝的就职经历可见一斑。
叔孙通首先是在秦始皇手底下做事情,是待诏博士。这种天天站在朝堂上的活儿不好干,尤其是在秦始皇手底下,要知道秦始皇可是干过焚书坑儒这种缺德事的主子,更别提身边还有李斯这种法家大佬。
能在秦始皇手上留下小命,叔孙通不容易。
那么在秦二世手底下干活容易吗?也不容易啊。
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到了咸阳,胡亥召集读书人听听他们的说法,一些儒生直言不讳说这就是聚众谋反,肯定要发兵灭掉他们。
胡亥一听极其不爽,在我伟大正确的秦二世领导之下,怎么可能会有人谋反呢?这是对我管理天下能力的恶毒污蔑,无耻,下流,卑鄙!
只有叔孙通看清楚了胡亥的底牌,不失时机的上前捣糨糊:
我们的皇帝如此圣明,我们的法律这样完善,还有哪里的老百姓会随便起兵造反呢,这肯定是一伙吃饱了撑的王八蛋在那里过家家,陛下犯不着发兵攻打,就让当地派出所去几个小片儿警就可以将这小混混一锅端,一勺烩了。
秦二世一听眉开眼笑:就是嘛。
于是,那伙持造反言论的读书人被打屁股,叔孙通呢,拿奖金,破格提拔为博士。
叔孙通虽然拿到了奖赏,但是早已看出天下即将打乱,而那个二百五胡亥一定会在这一次的乱局之中死无葬身之地。待在咸阳城里面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死局。
于是叔孙通博士找了一个机会偷偷溜到项梁将军的麾下,后来又为楚怀王服务过一段时间,再到楚霸王项羽手下谋职。
但是叔孙通很遗憾的发现,这些人都不是他的菜,他们都没有成就霸业的潜质。
知道叔孙通找到了刘邦,才认定这个人就是他一直在找寻的the one 。
第二点,低调务实,不求虚名。
叔孙通一开始来到刘邦面前的时候是标准的儒生读书人的打扮,峨冠博带,气势十足。可是刘邦各位都知道,本身就是无赖起家的,骨子里就是一个流氓,看不起读书人,就像读书人看不起流氓一个道理。
所以第一次刘邦很不爽叔孙通,据说刘邦还在读书人的帽子里撒过尿。
知道刘邦的心理之后,叔孙通很快换了一身打扮,一身短打扮,就像一个粗人一样。
这下刘邦看这个知识分子顺眼了不少,叔孙通才得以留在刘邦跟前慢慢实现自己的抱负。
而且一开始叔孙通向刘邦推荐的人才,不是那些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能够上阵杀人的“群盗壮士”。这把其他希望得到叔孙通推荐当官的儒生鼻子都给气歪了,你丫还算是读书人吗?你这给上级推荐的都特么是什么人啊,杀人放火的玩意。
叔孙通发怼秀才们:刘邦大王现在最需要的是那些可以射箭杀敌的勇士,你们这些读书人谁能上战场斩将夺旗?你们别着急,耐心等着,迟早有你们放光芒的时候。
“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第三点,准确把握机会,实现人生理想。
毫无疑问,叔孙通这样的知识分子肯定是有自己的理想,虽然未必是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高山仰止,但是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深深的植根在他的脑海里。
当刘邦坐了天下,手底下的兄弟功臣们在朝堂上面放肆无礼,毫无顾忌,甚至拿刀砍砸柱子的时候,叔孙通敏锐的抓到了机会。
他送刘邦无可奈何的神情中知道,推广礼仪礼制,重整儒家文明的时机来到了。这个时候叔孙通才不失时机的提出为皇帝制订朝岁礼仪。
刘邦正在为这些不讲规矩的手下发愁,叔孙通的建议无疑是雪中送炭。
经过严格的训练,叔孙通为刘邦上演了一场完美而威严的礼仪服务。这场大典是如此庄严肃穆,以至于那些平常高声谈笑的军汉们都战战兢兢,刘邦这次过足了威慑天下的瘾头,据说典礼结束之后刘邦非常的爽,感慨说:这才是帝王的享受啊。
在这个基础之上,叔孙通从儒家思想出发,给汉朝制订了一整套政治礼仪制度,让汉朝从此有了真正的制度和规矩。可以说,汉朝从此开始有了文化。
叔孙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也在这个过程之中得到了实现。
他想做的事儿,终于做成了。
总结一下:叔孙通的所谓溜须拍马,所谓贪生怕死,所谓圆滑世故,都是一个务实的儒家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人生理想而展示的表象。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叔孙通用一生的时间完成了一盘大棋,为汉朝留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国典章礼仪。这样的人才,不仅不可笑吗,反而很可敬。把事情做成,这不是最佳的结果么。
有人说夷陵是东吴的最后一道屏障,过去就是一马平川,陆逊已经退无可退了,是天助陆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替关羽和张飞报仇,以七十五万大军兴兵伐吴。东吴鼠辈见刘备大军前来,一味的向刘备乞降,表示只要刘备罢兵,愿意归还荆州和孙夫人。再被刘备义正言辞的拒绝后,孙权拼凑了二十万兵马慌忙迎战。仿佛,东吴对刘备的讨伐一点准备都没有。若是夷陵败了,东吴就完蛋了似的。
但是其实,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并没有演义小说描述的那么夸张。这一战并不涉及东吴的兴亡问题!因为东吴偷袭荆州时,孙权就已经想到了刘备会兴兵报复。
他先是迁都武昌,将东吴的政治中心西迁至荆州,以示抗刘的决心;接着孙权又向曹操称臣纳贡,以换取曹操对他的政治和军事支持。当然了,即便曹操不支持他,只要魏国在吴、蜀对掐时,能表示自立,孙权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孙权对刘备的进攻,他早有防备。仅夷陵前线他就布置了三道防线,夷陵之后还是南郡和江夏几道防线,刘备想一口吞下东吴,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刘备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再说刘备。其实刘备东征孙权,他的目地仅仅只是夺回荆州而已,也没想过灭东吴。如果战事不利,只拿下江陵或者夷陵,刘备也可以接受。毕竟关羽兵败,再加上上庸三郡丢失,刘备直接损失了几万精兵。仅仅一年半时间,让他拿出吞并东吴的兵力,他也根本做不到。
所以,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并不是一场一边倒式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蜀汉和东吴的兵力配置是一样的。
东吴的总兵力约五万人,蜀汉的总兵力也是五万人。并且蜀军还有一万人为了防御魏国,驻守在长江北岸,没有参加夷陵之战。因此,蜀汉的实际参战兵力,大约也就四万人左右。后期约有一万武陵郡的五溪蛮夷加入了蜀军,但是战斗力一般般。
五万人对五万人,很显然,这个兵力数字并不能决定东吴的兴亡,顶多就是决定夷陵和南郡的得失而已。
看了夷陵之战的兵力对比后,有朋友可能会很好奇:蜀军五万人,吴军也是五万,双方的兵力旗鼓相当,蜀汉并不占优势。是谁给了刘备勇气,让他自信满满得就带着这么点人马去找东吴复仇呢?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对东吴不利,对刘备有利。以公元221 年初的政治形势来看,刘备去打孙权,他是占了孙权两点便宜的:
第一个便宜:刘备不用担心曹丕会打他,但是孙权担心曹丕打他。
这一点,一直是东吴的痛点。由于汉末军阀混战的原因,与蜀汉接壤的关中平原,被杀的是一片狼藉,堪称十室九空。
没有了民力支持,魏国在关中的兵力部署非常有限。四个军团中,仅有曹真一路被部署在雍凉,用于对付刘备;而夏侯尚、曹休和张辽三个军团,则全部分布在曹魏、与东吴边境,用来对付孙权。
如果曹丕想打刘备,他就要把用来对付孙权的部队调到关中。这种大幅度的调度,先不说劳民伤财的问题。就怕魏军还没调完,刘备在知道消息后,就提前撤回去了。
所以,曹丕打刘备是不可能的!他唯一能打的只有孙权!
对于这个问题,孙权当然是心知肚明。当刘备出兵后,孙权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一个劲儿地向曹丕称臣、进贡。虽然曹丕答应了他的臣服,但双方都是明白人,曹丕不会相信孙权是真心投靠他。双方还是会打。
同样的,孙权也不会真的对曹丕放心,这小子随时都可能撕毁盟约打劫他。
因此,夷陵之战时,刘备只要专心对付孙权即可。而孙权得一边要抵挡刘备,一边还要防着曹丕。若是孙权的心理素质不行,东吴早就向刘备求饶,双手奉还荆州了。
第二个便宜:刘备即使败了,孙权也无法威胁到益州。并且刘备手上还有预备队,孙权拿他没办法。
常言道:『未虑胜,先虑败』。
刘备手上不可能只有四万兵,起码十万人还是有的。他之所以要以四万兵出征,主要是为了将打孙权的风险尽量的可控。即使他在夷陵被打败了,也无非是损兵折将而已,蜀汉的根基还在,孙权绝不可能乘胜追击,威胁到他的益州本土。
毕竟,曹丕的大军虎视眈眈,就等着大战之后收割孙权。吴军就算战胜了蜀汉,也只能是“以战谋和”而已。事实上,后来的事态发展就是这么发展的。
陆逊在闰六月打败刘备,徐盛、潘璋等人觉得机不可失,还建议杀向白帝城,争取活捉了刘备。结果,曹丕在九月就出兵三路伐吴了。这一战,魏吴大战半年之久,吴军几次被打的惨败,急得孙权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难堪,赶紧派人屁颠屁颠地找刘备求和。
只不过,夷陵之战对刘备的打击太大,并且这一战,蜀军也败得太惨、太彻底。面对孙曹交兵,孙权无暇西顾时,刘备连趁火打劫的能力都没了。试想一下,如果刘备在夷陵没败那么惨。以他的流氓本性,可以变出花的好好得要挟一下孙权小儿,让他心甘情愿的把荆州地盘给吐出来。
只是很可惜,曹丕的智商异于常人。刘备和孙权死磕时,他忍着不出兵;等到刘备被陆逊打得大败后,他又贸然出兵。直接导致事态发展跳出了刘备的预估,正好中了孙权的下怀。他是左手持砖先拍了倒刘备,右手持刀再砍走了曹丕。在手起砖落之间,保住了东吴的基业。
最后做个总结: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并没有《三国演义》描述的那么夸张。这只是一场孙、刘之间的势均力敌的较量。刘备之所以敢出兵,是因为他的外部压力没有孙权大,军队气势也压孙权一头。有浑水摸鱼的嫌疑。
面对刘备的进攻,孙权原本不想打。因为曹丕对他的压力巨大。但是孙权也不是没有应对的手段。除了夷陵前线的吴军外,东吴在荆州还有相当数量的机动部队。即便是夷陵败了,东吴也还有缓冲区。
其实这一战,关键在曹丕。因为只要他趁火打劫,孙权必然要吃大亏。但是曹丕却选择坐视不理,眼看刘、孙死磕,不发一兵一卒趁火打劫。以至于夷陵之战后,魏军三路伐吴,孙权有了应对的时间。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最失败的一点,是他败的太惨了。损兵折将不说,连他自己也被打的没了斗志。后来魏、吴大战,刘备却没有抓住这个兴兵要挟孙权的机会。真的是折了兵马,又赔掉了自己的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