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怎样才能做到“漫不经心”的时髦
怎样才能做到“漫不经心”的时髦呢?其实这句话就像是别人眼里的毫不用力是一样的。就是让别人看起来非常随性的穿搭,却又洋溢出更加时髦的精致范。想要这样的穿搭,其实选对风格最重要。首先那个冷艳的极简风就不能满足你,还是向大家推荐一些相对甜美时尚的韩范穿搭吧,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爱美的宝贝们。韩国欧尼初冬穿搭,简约又甜美的小心思,“漫不经心”的时髦范。
01、针织衫叠穿,慵懒又随性
初冬的季节,天气也是越发的寒冷了。在注意风度的时候,更要保证温度。所以时髦的穿搭,漫不经心的表达,也更为一种更加时尚的风格。针织衫慵懒随性,想要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时髦,也是非它不可了。一件针织衫自然不够保暖,内搭小高领打底衫,自然勾勒出层次感,又带着随性的美好。这样的时髦范就是非常精致又表现的漫不经心的呀。
02、摇粒绒大衣,慵懒又保暖
想要一种漫不经心的穿搭方式,其实也与自己的穿搭风格有关系。那些漫不经心的穿搭,都透着一种慵懒的气息。就像摇粒绒的大衣外套,带着细密的颗粒感,有一种更加慵懒时髦的气息。宽松的大衣,穿起来特别的时髦有范。内搭高领毛衣,保暖的同时也是层次感比较分明的。
03、慵懒棉服+阔腿裤,休闲又时髦
慵懒又休闲的穿搭,总是带着漫不经心的时髦范,穿起来更显得大方时尚。像这种棉服,膨胀感比较强,虽然保暖但也自带慵懒气质。属于一种漫不经心的时髦造型,如果搭配修身长裤的话,难免有种格外利落的感觉,所以如果搭配阔腿裤,才能将漫不经心的时髦演绎到底。
04、绗缝羽绒服叠穿西服外套,利落又大方
有时候漫不经心的时髦,也可以演绎高级范的穿搭。内搭可以是利落的西服外套,穿起来高级冷艳。外面披一件绗缝羽绒服,虽然像棉被一样保暖,但又不会格外的臃肿。这种随性的穿搭,也有一种漫不经心的时髦范,让人觉得格外亲切。
05、黑色大衣+阔腿裤,高级又时髦
不经意间打造出来的时髦范,也可以同样演绎高级感。像这种阔腿裤与白衬衫的穿搭,有一种更加简约甜美的风格,比较浅的暖色系,穿起来柔和大方。外面披一件黑色系大衣,深色系的搭配纯黑色的造型,利落而简约,更是勾勒出曼妙高级的气场。
好了,以上就是小疯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时尚资讯啦。这几组好看又时髦的韩式穿搭look,你觉得哪一组更美呢?每日为大家分享时尚潮流小知识,快点关注吧!(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的意思是什么
漫:随意形容的是当时那种狂喜的精神状态,漫是漫不经心,随意的意思,因为自从得到那个天大的喜讯,心中高兴又着急返乡,收拾书卷的时候既高兴又激动,自然心不在焉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却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 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 6、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7、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 8、襄阳:今属湖北。 【韵译】: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 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 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 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 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疗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联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不想吼孩子,但是孩子各种不听话各种拖延各种吝啬各种漫不经心,究竟该怎么办有效
这个问题的探讨非常有价值,因为这也代表了很多家长的困惑。
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可以做到平和的和孩子说话,但当孩子不听时,我们先是强行压制,仍然不听或者拖延时,我们又会对孩子好言相劝,如果仍不奏效,我们就苦口婆心地讲道理,如果还是漫不经心,听不进去,我们就开始奚落和指责,最后我们失去所有的耐心,对孩子进行威胁、吼叫或者惩罚,这些固定的程序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不断的重复下去。
能感觉到你在很努力的寻求代替吼叫的方式,正如你说意识到的,吼叫往往也同样无效,相反,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
1.吼叫要么换来的是孩子的惧怕或退缩,要么换来孩子的麻木或者对抗,孩子要么积压情绪,学会了在生气时或者别人不配合时用同样的方式来处理,要么学会了讨好或退缩,这都不利于心理的健康。
2.尽管有些时候,吼叫可以让孩子马上终止不当行为,看似有效,但很多问题的实质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孩子并不是因为自律去做事情,而仅仅是因为惧怕或想逃离吼叫。
3.在经历吼叫的时候,孩子并不会感觉到安全,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是退缩的、否定的、对抗的,还是表现得无所谓,漫不经心的,那都是他们防御、保护自己的方式,这种模式如果经常重复,就会被固定下来,成为他们日后的反应模式。事实上,我们很多成人之所有吼叫,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仅仅与孩子的错误行为相关,而是我们在童年所形成的反应模式,我们很容易迁怒于孩子。
4.当你吼叫的那一刻,孩子的理性大脑是不工作的,因此也无法专注于解决问题,而更多的沉浸在因为害怕或愤怒带来的情绪当中。
那么,究竟该怎么办才有效呢?
一、首先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处于情绪当中时,也一样无法专注于解决问题。
二、寻求问题的根源,孩子不听我们的话,拖延、漫不经心,一定有各种原因,同样的问题,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成因可能都不一样,没有哪一个问题是由一个单一的因素促成的,而是各种综合因素促成。思考一下不听话、拖延、漫不经心背后的根源。是你与他的关系出了问题?是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有情绪?是你过于强制于他,他要争取独立权?你是不是过于溺爱孩子,像直升机一样总是盘旋在孩子的上空,随时指导孩子做这做那,随时帮他解决问题?你是不是不够坚定,自己不断让底限变得混乱?你让孩子去做的事情是你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孩子不明白你让他做这个事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他为什么要做?没有做事的动机?你的沟通方式不合适,更多的运用了批评、责备、说教?(心理学里有两种效应,超限反应和缄默效应,都是由于过度的批评、责备、说教等负面方式引起的反应,要么是逆反和对抗,要么是沉默不语,这都不是健康的沟通方式),等等。
之所以提倡去找原因,并不是真的让大家都做心理专家,去分析和判断孩子,而是当你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多去想一些可能性时,你的认知和情绪、行为都会发生变化,更有可能积极地去引导孩子,即使我们这些亲子沟通的专家不给您提供方法,您也可以想到很多。当孩子的每个问题你都能想到3到5个点时,的确心也会变得柔软,自然不会去吼叫。
三、积极的引导。
如果不是规则和界限,那么偶尔的不做和不听不要过于计较,允许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界限,那么,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平和、坚定的去执行,我指的坚定是你的内心要坚定,而不仅仅是你说出来的话,当然,你可能需要重复几次。重复对于你和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有时候,孩子不是不去做你期望他做的事情,而是他需要更多的机会来内化这些事情,直到形成习惯。那么,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孩子需要有更多的积极体验,才有可能主动的形成习惯。
举个例子,孩子看动画片时间到了,该停下来了。这是你们的规则和约定,需要平和坚定地去实施它。在最初形成约定,看动画片的时间这件事情上,孩子最好也参与进来,而不是大人一味的规定。当约定形成以后,你也可以问孩子的意见:“你觉得时间到了的话是妈妈提醒你,还是闹钟提醒你?”在动画片时间快到的前十分钟,你可以去提醒孩子“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当十分钟到了以后,孩子仍然可能会对你说“妈妈,让我再看一集吧。”此时,就需要你的平和和坚定,不去责备孩子,而是告诉他“我们说好的,接下来你想做些什么?喝点酸奶还是出去玩会球?”等等,如果孩子仍然不想遵守约定,那么你也要坚持界限,当你坚守界限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哭,如果你可以接纳这种哭,那么,孩子可以趁着哭的机会把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排解掉,当他情绪平静后,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接纳你的界限。
事实上,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还接纳了他的情绪,赋予了他决定权,当一个人被理解和接纳,并且有一定的决定权时,更乐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