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篡夺 没有

为什么张无忌练成了九阳真经而没有统一天下,反而被他的手下朱元璋篡夺了天下?为啥三千死士就帮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帝位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3 02:06:06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张无忌练成了九阳真经而没有统一天下,反而被他的手下朱元璋篡夺了天下

金庸写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时,男主角张无忌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人物。他的性格比较温吞,做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却拥有一身绝世武功,明教教徒对他奉若神明,就差集体认干爹了。但是,朱元璋只是略施小计,就让张无忌心灰意冷,随手就将天大的基业能扔多远就扔多远了。

原著中,朱元璋在给张无忌接风时使迷药将他迷晕,然后把他放在马车内,安排了一场戏,使张无忌误会是韩林儿为了夺权而对付自己,心灰意冷之下,带着赵敏退隐江湖。张无忌最后结局,就是在闺房内给赵敏画眉,两人开始了平静的隐居生活。但是,细推之下,你会发现,其实就是自欺欺人。

都知道当时朱元璋只是明教下的一个小人物,而张无忌做为明教教主,威望极高,深孚众心,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他的地位。而以明教当时声势之大,明教众人对张无忌的信奉之重,即使张无忌真有心隐居,也肯定躲不开明教的查访。退一步来说,就算张无忌确实隐居了,以张无忌重情重义的性格,如果后来他知道韩林儿被朱元璋谋害,甚至朱元璋后来大肆清洗明教教众的事后,他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必定会出面的。而就算是张无忌真的相信了是韩林儿为夺权对付自己,他的反应是否真的就一定是心灰意冷,退出江湖,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大,但并不绝对。万一张无忌做出不一样的选择,那么后果是朱元璋绝对无法承担的。所以对于要成大事的朱元璋来说,对付张无忌的办法只有一个,必须心狠手辣,永绝后患。

张无忌的结局,已非常明白。只不过金庸不忍心将这结局直接表现出来而已。事实就是张无忌被朱元璋迷晕后,当时就被杀害了(事实上,朱元璋热爱百姓,只有少数鄙视老百姓的人才恨朱元璋,极力抹黑)。赵敏由于身份的原因,肯定是被秘密软禁起来,可以用来对付她的哥哥王保保,也就是扩廓帖木儿。明朝建立后,33岁的赵敏被迫嫁给秦王朱爽,后来朱爽死去,赵敏也殉了葬。

为啥三千死士就帮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帝位

我们常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但是如果队长是猪,而对手是一位大神呢?结果是不是很明确了,司马懿对于曹爽来说就是神一般的对手,而曹爽就是猪队长。

首先,在高平陵事件发生时,在朝臣眼中,真正的乱臣贼子是曹爽,而不是司马懿。司马懿废除曹爽反而被认为是拨乱反正,挽救社稷。曹爽身为首辅大臣,在辅政初期还能礼贤下士,遇事和司马懿商量不敢独断专行,三国志原文是“父视之”,对司马懿非常恭敬。不像《军师联盟》里演的一样,曹爽没事就怒怼司马懿,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

后来,在亲信的蛊惑下开始独断专行,先解除司马懿的兵权,然后任用亲信,为了抬高个人身价,曹爽不顾司马懿和朝臣建议,在亲信怂恿下,决意伐蜀,结果劳民伤财,无功而返。伐蜀失败之后,曹爽变本加厉,怕郭太后干涉朝政,竟然听从了何晏等人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加以监禁,一时曹爽兄弟,权倾朝野,而监禁太后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谋反。

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馀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於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飏等欲令爽立威名於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爽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

软禁郭太后,架空辅政大臣司马懿,实际上,曹爽此时的行为特别像秦朝时秦的一位远支宗室赵高。赵高是谁我在这里不用介绍了吧,因此曹爽的行为因引起朝廷上下不满,而此时大神一般的司马懿已经准备好了一把刀,就是三千死士,这把刀在别人手里伤不了曹爽分毫,三千人比起洛阳侍卫太少了,但是在司马懿手里就能庖丁解牛,斩曹爽于马下,司马懿首先入永宁宫向素来与曹爽不睦的郭太后上奏,称曹爽兄弟败乱国典、擅权营私,郭太后被曹爽软禁,心里本来愤恨,此时立即和司马懿联合,废除曹爽。

曾今有人劝谏过曹爽,你们兄弟三人手握重兵,不能一起离开洛阳城,结果曹爽不听,直接导致司马懿轻松控制整个洛阳,在控制洛阳后,司马懿派人诓骗曹爽,大司农告诉曹爽:“许昌的武库装备充足,争夺天下,关键在粮草,大司农的官印,我带出来了,咱们应该带着皇帝去许昌,胜负还没有分出来呢?”可是曹爽这位猪队长竟然说:“即使投降,我仍然不失为富贵人家!”大司农被气的大哭说:“曹子丹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如猪如牛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

桓范: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肥奴!曹子丹好人,生卿五六头肉,今桓范随卿灭门也。

其次,司马懿在剪除曹爽后,并不独断专行,没有要篡权的表现,既没有接受九锡,也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可以说司马懿实际上是曹魏的纯臣,也许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能成功架空曹魏,为晋朝建立打下基础。

最后,小编想说,关于曹魏政权的倾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曹魏”开国三祖“的短命以及曹氏宗族人才的凋零。小编一直认为,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能力最全面的皇帝,没有之一。号称”十全老人“,现存诗篇三万多首的高产皇帝作家乾隆皇帝,不仅文治武功和曹操没得比,他那三万多首诗加起来都不如曹操的一首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最难得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孙子曹叡,不仅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诗人,同时,曹丕,曹叡还是难得的政治家。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曹操及子孙的多才耗尽了家族的气数,曹操寿命尚可,曹丕,曹叡则是一个比一个短命,三个人有一人寿命赶上司马懿,司马氏就篡不了权。曹丕,曹睿有一人能活到50岁,司马氏也没有机会。

而曹氏宗族人才凋零更是令人惋惜,且不说曹爽这个猪队长,高平陵事件后,曹氏宗族竟然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争取到和司马懿共同辅政的权利,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地位不稳,曹氏宗族也没能走出一个人来和司马师共同秉政。

司马懿死时,曹芳已经19岁,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到了明事理的年纪,他也没有趁机削夺司马氏权柄。写到这里想到曹操说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雍正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

雍正皇帝是清朝历史上争议最多的皇帝,数百年来关于雍正皇帝的篡夺皇位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夺皇位呢?

雍正皇帝确实是没有篡夺皇位,为什么会这么肯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不是别人,是他的儿子,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后来历史有名的乾隆皇帝。

之所以会跟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有关,主要还是康熙皇帝对于孙子弘历的喜爱。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去雍亲王胤禛府中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孙子弘历时,就十分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孙子,之后康熙皇帝更是下令将孙子弘历带入宫中,由宫中养育和自己亲自教育,康熙皇帝对于孙子弘历的宠爱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加上本来也对儿子胤禛满意,同时还有孙子弘历受到康熙皇帝宠。的这一层面,使得康熙皇帝最终选择将皇位传给了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那么既然雍正皇帝没有篡夺皇位,为什么在之后会有篡夺皇位的说法出现呢?

这主要跟雍正皇帝的死对头八爷党有关,康熙皇帝统治中晚期时,在第一次废除太子胤礽之后,其他皇子开始明确的表示了对于皇位的觊觎,为此还形成了多个集团,例如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这几个较大的皇子争储集团,各自拥立不同的皇子。

其中八爷党的支持者是最多的,主要是因为八阿哥胤禩这个人,无论是对于朝中的大臣,还是至亲兄弟们,都是亲切且随和的态度,令人接触起来十分舒服,加上本来能力就十分出众,因此八爷党支持者众多,也不足为奇。

既然是争夺储位,各位皇子和所在的集团,免不了要明里暗里,进行一番交锋,因此也就会结下冤仇,尽管八爷党支持者众多,八阿哥胤禩却还是失败了。

八阿哥胤禩之所以失败,一是因为他过于的高调,使得康熙皇帝对他颇为反感,加上后来因为送死鹰给康熙皇帝,其实送死鹰不是八阿哥胤禩的本意,他挑选的鹰在送之前一直都好好的,只是交给手下后,手下途中因为运输不当,导致鹰在途中开始奄奄一息,到了父亲康熙皇帝手里,鹰已经死去。

也正是因为这个事件之后,八阿哥胤禩彻底失去了争夺储位的可能,因为在古代,无论是皇家还是百姓,都是十分注重孝道,八阿哥胤禩的这个事情,不管内情如何,但是在外人眼中还是在父亲康熙皇帝眼中,这都是有违孝道的行为。

康熙皇帝晚期,对于十四阿哥胤禵的态度,跟对其他皇子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西北战事的缘故,朝廷需要派一位十分有能力的皇子,来出任大将军,最终康熙皇帝选定了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将军。

在十四阿哥胤禵带领大军西征出发时,康熙皇帝为十四阿哥胤禵举行的出师礼也是十分隆重的,而且还是按照亲王的规制,要知道那个时候,十四阿哥胤禵不过只是个郡王,可见康熙皇帝对于十四阿哥胤禵的青睐和重视,也由此成为了其他人心目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选。

十四阿哥胤禵之前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八阿哥胤禩彻底失去争夺皇位的可能后,原本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人选择支持了十四阿哥胤禵,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八阿哥胤禩能在后来与父亲康熙皇帝的关系有所改善,这其中跟十四阿哥胤禵起着重要的作用。

即便是十四阿哥胤禵再受父亲康熙皇帝的重视和信赖,十四阿哥胤禵也没有成功的登上皇位,登上皇位的反而是一直低调且不争不抢的四阿哥胤禛,四阿哥胤禛之所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低调和不争不抢,让康熙皇帝对他十分满意。

另一方面是他暗中所结交的隆科多和年羹尧,都在争夺储位的关键时刻,帮了四阿哥胤禛的大忙,由此他才能够得以登上皇位,史称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继位后,对于八爷党大部分的人打击和折磨,使得八爷党的人对此怀恨在心,由此传播出雍正皇帝的皇位是通过篡位得来的,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后,因此加工出了很多的野史,其中有一个版本说的有鼻子有眼,说是康熙皇帝的遗诏中,原本写的是传位十四子。

四阿哥胤禛在父亲康熙皇帝死后,找到了遗诏,看到上面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四阿哥胤禛不甘心皇位落到他人之手,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

于是就将传位十四子的遗诏,改成传位于四子,四阿哥胤禛才就此能够登上皇位,这个版本说的,要是不细看,可能感觉不出什么问题,但要是仔细推敲,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在清朝时期,还没有简化文字的出现,一般都是繁体字,繁体字能够做到毫无痕迹的改,从而骗过众人,那是不可能的,另外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起的政权,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一般涉及这种皇家大事,都是两种文字书写的,所以要想在这上面做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历史上权臣篡夺皇位成功的都在宋朝以前

宋朝以前确实有很多权臣篡位,诸如汉晋时期王莽、曹操等人。隋唐时期的杨坚、李渊皆是如此。但是自从宋太祖黄袍加身篡位成功之后,再也没有权臣能够篡夺皇位了。原因就在于宋朝实行了以文制武的政治格局。

汉晋时期;朝廷内部权臣都是掌握军权,然后又逐渐控制朝廷的财政、人事和行政等大权,最终将内外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当权力高度集中在自己手中之时,开始清除异己,架空皇权,制造社会舆论。然后废立皇帝。最终行篡位之实。

隋唐时期;朝廷外部藩镇都是掌握了当地的军政大权,并且手握重权的节度使不断兼并各地藩镇。最终才能实现篡位。

宋太祖的改革

对于外部军权;

第一;更戍制,定时换防,使得军队中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由于将和兵没有长期的磨合,这样一来也就无法行成个人掌控军队。不过也会使军队战斗力大大减弱。

第二;取消府兵制;宋以后,所有的军队由国家招募,专人训练部队,调兵由枢密院掌握,地方上没有了军权。

第三;文官监军,监军代表的是皇帝,就是监视在外带兵征战的武将,其权力相当于钦差大臣,比带兵的将领还要高。

对于朝廷内部;

宋朝实行了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对外战争宁可失败后割地赔款,也不能让藩镇掌握兵权,防止叛乱。由宋太祖时期开始,禁军数量一直增长,最高峰的时候中央军部队超过了地方2倍以上

还有就是加上中央集权,除了收回地方的军政权以外,宋太祖还改革了政府机构,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分割了大臣权利的同时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外部社会的发展

科举制的成熟;

宋朝时,科举制已经相当成熟,消灭了世族门阀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可以进入权力系统,他们更加分散。对于皇帝而言更好管理。

宋朝没有世袭罔替的政策。不会出现父子权力交替的情况。爵位和权力都仅限于本人这一代。只要人死了所有的权力和爵位由中央收回。

宋太祖因为是军人出身,所谓同行是冤家,所以只要是能够对皇权产生影响一切。都进行了改革。

司马懿和孔明都是三国重臣,司马懿篡夺了曹魏,孔明为何不篡汉

这就是忠臣与奸臣的根本区别,也是公心与私心的基本体现。诸葛亮名高千古,历代文人墨客,民间百姓,无不对他充满敬佩之心。源自于诸葛亮对君主的忠心不二,对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赢得了历代人的爱戴。司马懿虽是魏臣,与曹魏也立下不小的汗马功劳,本应从一而终。然,待军政大权一到手,便野心膨胀,觊觎皇权之位,学着曹魏,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做了叛君篡位的奸臣,成了历史极不光彩的乱臣贼子。公道自在人心,后人纪念诸葛亮,为他建立的庙宇遍布大江南北,受人恭奉,享名千古。而司马氏虽篡位得到了江山,却得不到历代人们的尊敬,何也?忠奸善恶,是非曲直,泾渭分明,人心向善,这千古不变的常理。

司马昭如何篡夺曹魏政权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么司马家族是如何逐步取代曹魏政权的呢?司马昭的家族背景非常显赫,这是典型的功高震主,而没有得到制止的表现。

司马懿是一朵黑心白莲花,能够豢养死士3000人而不被政敌发掘,隐忍40余年后在高平陵之变中出其不意的打败曹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宜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姐妹女子之世人者皆杀之,可谓中国历史上排名前几的大阴谋家。

司马懿长子司马师在隐忍很多方面学到了父亲的实诚功力,对待敌人心狠手辣,234年司马师因十分顾忌出身曹魏家族的妻子夏侯徽对司马氏不利,将其毒杀,要知道夏侯徽此时已经为他育有5个女儿,其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被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

高平民之变后他将何晏夷三族,254年,魏帝曹芳不堪大将军司马师的跋扈,想命令李丰,夏侯玄,张缉等人发动政变。废除司马师,改立太长夏侯玄为大将军,可惜计划泄露三人被司马师诛杀,夷灭三族。夏侯玄是司马师昔日的小伙伴,同时也是他毒杀的妻子夏侯徽的哥哥。

未遂政变被化解后,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在郭太后强烈要求下,他立曹丕长孙年仅14岁的曹髦为帝。

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起兵反司马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司马师,死得十分痛苦和窝囊,司马师亲自出兵并成功镇压了叛乱,但文钦之子文鸯曾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再加上眼疾复发,这时眼睛震出眼眶,于225年3月活活痛死于许昌。

杀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

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承哥哥的大将军职位专揽国政,司马昭根本不把年轻的曹髦放在眼里,经常当面冲撞他。

258年5月曹髦增加司马昭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儿子中没有爵位的都分为列侯。258年7月,司马昭上奏录用前世名臣元勋之子孙,量才任职,259年6月将荆州分为两部分,置二都督,王基镇守新野,州泰镇守襄阳时。使压苞都督扬州,陈赛都督豫州,钟毓都督徐州,宋均监青州诸军事,这都是司马昭在朝廷要职安插党羽,同其他世家门阀进行利益交换准备篡位的具体表现。

260年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见权威日,去国家政事自己不能做主,又长忧虑被废受辱,决心奋力一搏,五月初六,曹髦喊出那句流传千古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手提宝剑,带领着宫里的卫队和一些太监,等数百人,杀向了司马昭的府衙,司马昭对此早有准备,他让心腹贾冲率领数千名禁军去劫杀曹髦的队伍。两军相遇,曹髦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骚动抵抗者灭族,贾冲所带兵将都不敢迎战,贾充呵斥诸将说: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太子舍人成济持弋将曹髦刺死在车内,戈刃从曹髦背上穿出。

接下来就是以下无耻一幕,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司马懿弟弟)奔跑过来,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腿上,哭的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呀!可以说司马家的人在无耻方面,青出于蓝胜于蓝比司马懿有过之而无不及,谁知道这两人当时内心深处有多开心呢。

事后,司马昭私下问仆射陈泰:玄伯,现在天下人是怎样看待我呢?陈泰说:只有腰斩贾充,才能向天下人略表谢意,可贾充是司马昭的铁杆心腹,而且司马家和贾家还要结亲,思量一番后,司马昭便把弑君的大罪全都扣在了成济这个倒霉蛋的身上,最终,成济被诛灭三族。

立曹魏末代皇帝曹奂

曹髦死后,朝臣们立曹么头为曹魏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天子,264年司马昭伐蜀有功。曹负封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增十郡,加九锡如初,群从子弟未侯者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固让,乃山。

后面这个戏码又表演了两次,司马昭先是推辞不受,最后才受封,成为晋王。

265年司马昭因中风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及诸位大臣入宫问安,司马昭不能言语,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时年54岁,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逼迫曹奂禅让,西晋建立

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西晋以禅让的形式从曹魏手里篡夺了政权。

司马昭如何篡夺曹魏政权的?大家有什么论点欢迎在下方评论。

司马炎篡夺了大魏政权,建立了西晋之后,反倒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存在感了,这是为何

司马炎夺魏祚,建立了西晋,但其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并不高,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一》,司马炎个人声望不高:

1,司马炎的成就是源于祖萌,他只是个坐享其成的人。

2,司马氏不守臣道,不忠不义,不念皇恩浩荡,谋朝篡位,实属乱臣贼子,为天下忠义之士所不屑!

《二》,司马氏寡恩背德:

1,司马氏出自世家旺族,司马炎生为上流社会人士,无视人民福祉。整个晋朝只注重亨乐,不关心人民疾苦。三家归晋后,百姓生活没有任何改善,一直在痛苦中挣扎,导致人口没有什么增长。

2,司马氏不但对人民残暴,对上流社会也极为凶残,稍有看不顺眼的情况,就杀士灭族。司马氏当道,天下名士减半。

3,司马氏贪婪无度,为了利益,引五胡入华,尔后又对胡人进行残暴压榨,使得五胡造反,造成五胡乱华,给中原北部带来了三百年的苦难!

《三》,司马炎能力报歉,西晋是一个缺乏创建性,缺乏想象力的朝代。

1,司马炎也搞过一些新政,由于他能力报歉,他的新政没效果。

其实隋朝存续的时间也不长,但隋文帝、隋炀帝的贡献在史册中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可以说司马炎的个人能力远不如两位隋帝。个人认为他的才华还远不如北魏孝文帝。

2,司马炎其人可能只是个眼高手低的纨绔子弟。

其实汉随秦制、唐随隋制丶清随明制,但是汉丶唐、清开国之初的君主都只是很勤政,也没太大的创造性,但是国家很快就崛起了。而晋朝自统一天下起,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可见晋帝是个既庸又懒的纨绔子弟。

3,上行下效,晋朝从上自下都以崇尚浮华享乐,在文化方面没有多大开创性,仅仅承袭了曹魏的文风而已。所以晋朝在文风上是隶属于曹魏的。晋朝风尚被称为魏晋风,晋朝处于从属地位,当然不会有什么存在感了。

中华文风主要是唐风宋韵,元曲和明清小说,没晋朝什么事。假如没有竹林七贤丶陶渊明丶书圣王義之、王献之,晋朝的文化贡献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除了秦二世、隋炀帝、唐太宗,还有哪些人杀害亲兄弟篡夺皇位的

历代君王为上位常常会用一些非常手段,弑父、杀兄弟是常有的事。这个题目更像一个统计学问题,限制条件有这么几个:

1、这人是皇帝(而且父亲或兄弟是皇帝);

2、他篡夺皇位了(不该他即位或该他但没到时间);

3、他杀了本该即位或已经即位的亲兄弟(堂兄弟、族兄弟、义兄弟不算)。

秦二世和唐太宗是符合这些条件的,隋炀帝是否杀兄弟还有争议,而且杨广是以太子身份即位,是否篡位也有争议。

那么,除了胡亥和李世民,还有哪些人符合这些条件呢?先秦这种事比比皆是,例如晋国曲沃代翼、劝杀诸公不但是杀,还是连锅端,除了自己亲儿子全都杀;卫国从州吁开始连续几代杀下来,国家衰弱成了无足轻重的小国;齐国从襄公开始乱,春秋首霸齐桓公也没止住儿子们相互攻杀……。但这些都不算,因为从秦始皇开始才有“皇位”这种东西。五胡十六国太乱,国主称什么的都有,而且都只是地方政权,就先不理会了,五代十国时的南方十国也是如此。余下的我们按时间由远及近说一说: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第三子,刘宋第三个皇帝。在大臣徐羡之、檀道济杀了他的大哥宋少帝刘义符后立他为帝。不过当时他才十七岁,参与杀兄还是被动上位不好说。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刘宋第五个皇帝,在兄长刘劭弑父篡位后起兵夺得皇位,就这次起兵来说,算是讨逆,不过他符合上面提过的所有条件。刘骏虽说有些不好的传闻,但算是一位有为的皇帝。

后梁末帝朱友贞

朱温第三子,在朱友珪弑父后起兵。朱友贞也是讨逆,虽然朱友珪兵败自杀,但和朱友贞杀的没区别。

宋太宗赵光义

这位是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杀兄弟篡位的人,“烛影斧声”的故事流传很广,虽然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从赵匡胤死时赵德昭已经二十多岁了来看,“金匮之盟”不可信,篡位可能性很高。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武宗次子,在即位前,权臣燕帖木儿首先想迎立的是元武宗长子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元顺帝的父亲),可是元明宗只在为八个月,还没到达都城就中毒身亡,于是才轮到元文宗即位。要说元文宗和哥哥的死毫无关系,恐怕没人信。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土木堡之变被俘,于谦拥立英宗弟朱祁钰为景泰帝。明英宗回来以后被软禁,后“夺门之变”复位,两帝并存了一段时间,景泰帝被废,软禁至死。不过这位是复位,算不算“篡”有待商榷。

举出的这几位是史书有载,确实杀亲兄弟篡位的,或基本能推论出来杀亲兄弟篡位。

篡位历朝历代几乎都有,但要符合所有三条限制条件的还真不算多。有人说雍正改诏书篡位,那只是野史故事;有人说明成祖篡位,对的,不过不是篡的亲兄弟,篡夺侄儿的位,因他而死的亲兄弟有,但都没资格和实力阻碍他当皇帝,所以他不算;有人说曹丕,人家可是合法继位,而且没杀兄弟,至少明面上没有,最重要的是曹丕自己称帝,父亲、兄弟都不是皇帝,三个限制条件都不占。

综上所述,我以为杀了亲兄弟篡夺到皇位的除了胡亥、李世民,还有刘义隆、刘骏、朱友贞、赵光义、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朱祁镇这么六位。可能还有疏漏,请大家指教。

我是卷舒风云润天地,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竹书纪年》的尧舜禹篡夺说,能推翻《史记》禅让的记载吗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谁在《竹书记年》里看到了尧舜禹篡夺说,谁又在《史记》中看到了“禅让说”。真正读过两部古典文献的人,大概都不会这样说。置疑历史,随意曲解历史,或是更改历史,成为这些年来一些人哗众取宠的手段。当然,哗众取宠的背后,都有是有目的的。不仅现在,历史上也是这样。

当曹操的儿子曹丕从汉献帝的手中接过刘家江山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禅让”,是中国历史上就有的政治传统。尧舜当初就是这样干的,所以,他们成为历史上的圣人。现在,汉献帝也这样干了,所以,也是圣人。当司马炎从曹操的后代手中接过政权的时候,经历的程序与曹丕当初是一致的。其它的无论是王莽篡了西汉,还是杨坚篡了北周,所用的历史都是一样的。因此,禅让的理论,对尧舜禹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对王莽、曹丕、司马炎、杨坚们来说,才有意义。因为禅让的说法,成就了他们的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禅让”其实是权利的明争暗斗,背后是鲜血人头,这是一点没有错的。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禅让”确实是古代政治权利交接之中,血腥的味道最少的一种。儒家推崇禅让,倒并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希望政治权力交接的过程中,能少些血腥之气。

李世民从李渊手中接过权力,李隆基从李旦的手中接过权力,本质上也是“禅让”。都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不得不交出权利。只不过,中国历史上对“禅让”的定义是与家天下相联系的。传给儿子,就算不得禅让了。但是,在史书也是写做“禅位”的。

因为权力能给人带来极大现实好处和心理满足感,所以,历史上手握权力的人,总是不想放的。因此,权力的交接,自然和血腥紧密相联。是不是我们因此就可以置疑历史上尧舜的禅让是假的呢?历史是骗人的呢?我看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尧舜时代,下距汉献帝禅让曹丕,已经两千多年了。那个时候还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与两千多年后的汉魏相比,社会政治情况也必然不一样。以后代的政治经验倒推历史,恐怕未必准确。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从黄帝到夏朝建立的这一段时间,所谓的天子,以及部落首领们不是后代君子那样,只是坐着享受老百姓供养的。他们更多的是带领百姓一起谋生存的首领。所以,那时的天子是很累的。比如大禹带领老百姓治理洪水,自己跟着一起干,腿上的毛都磨没了,脚趾头都变形了,这些记载,恐怕不会是假的。所以,儒家有句话说“内圣外王”,这不是儒家的创造,而是对历史的真实总结。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所谓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后代。黄帝的正妃有二子,一为青阳,二为昌意。五帝中的颛顼,是昌意的儿子。之后的帝喾,是青阳的孙子,也就是皇帝的曾孙。尧是帝喾的二儿子。舜是颛顼的七世孙。而禹是颛顼的孙子。我们把这个谱系简单的捋一下,会大体上明白“禅让”的意义。

黄帝去世之后,接班的既不是大儿子玄嚣(青阳),也不是二儿子昌意,而是二儿子所生的孙子高阳(颛顼),颛顼之后接位的是帝喾,他是黄帝大儿子的孙子。帝喾死了之后,传给大儿子挚,因为能力不行,被小儿子放勋取代。放勋就是尧帝。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当时领导人的选择是以能力这最重要标准的。能力不行,是立不住的。

尧年纪大了,处理国事的能力下降,于是就要找人帮他处理国事,假如他的儿子行的话,自然不成问题,可是他的儿子丹朱能力不行。舜是凭能力上去的。

尧死之后,有三年之丧。三年之丧结束。舜自觉避让丹朱。但是,诸候和大臣们都只认舜,不认丹朱,最后,舜继天子位。到禹的时候,也一样,舜的儿子商均,也是能力一般的人。禹最后继天子位。到禹的时候,他的儿子儿子启就比较厉害了,于是,在禹死之后,启继天子位,之后便成了家天下。

丹朱和商均没有接到天子之位,但他们依然是诸候。他们虽然不是天下之主,不经营天下之事,但依然可以经营自己的国家。而天子不以他们为臣。这是当时的政治情况。这些,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很明白。以上材料均来息《史记五帝本纪》。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书。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把各国的书籍全部烧掉。于是许多历史资料因此损毁。因此,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因为上古史资料的不全,他的《五帝本纪》只是述其大概,没有记年。而《竹书记纪》因为是秦之前的书,所以,里边有三皇五帝时期帝王年限记载。司马迁写史是从黄帝开始,起手是《五帝本纪》。而《竹书纪年》是从伏羲氏写起,之后有炎帝,之后才是黄帝。比起《史纪》来,他的资料更全更详细。

《竹书记年》能保留下来,也是偶然。在司马迁之后大约三四百年的西晋太康二年,也就是公元281年,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坟墓被人发掘,从中挖出大量战国竹简。有一些字迹已经不清了。《竹书记年》就是当时的专家学者们整理之后的结果。

《竹书记年》的出现,为后来的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当然,其中也会出现一些与后来史学不同的材料,这是正常的。这本书现在可以读到。我自己手上就有《四库全书》版影印本。我看到这个问题后,翻了一下,没有发现关于尧舜时期的历史,其中有与《史记》完全矛盾的材料。

作为比《史记》成书更早的历史书。他可以提供了许多史记中没有的细节。但这不能证明它比史记更可信。我们都知道,商朝时,商王太甲因为无道被宰相伊尹放逐。这是公认的历史事实。可是,据《竹书记年》载,太甲被放逐之后,曾潜回杀掉了伊尹。后世的学者,普遍认为,这个历史是假的。至于为什么写史者要做假。学者们认为,这与当时的历史情况有关系。当时,齐国田氏夺了姜氏的权,田和把齐康公流放到海岛上;而晋国的三家公卿也把晋桓公放逐。最后田氏篡了齐,三家分了晋。当他们把国君放逐的时候,都拿伊尹放太甲说事。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与曹丕司马炎拿禅让说事是一样的。于是,写史的人便编了这段太甲杀伊尹的故事,告戒那些不忠于君主的臣子们小心点。但编造的历史骗不了太久的。

总之。禅让做为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名词,他的根本点在于,权力交接中,不以血缘关系为重点,而是以能力为重点。儒家推崇禅让,推崇的是不把天下当成私家财产,而王者要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天下人民谋福利的精神。这一点,只要认真读点历史,是不难明白的。

正史记载里杨坚是如何篡夺北周政权的

杨坚能够代周自立,靠的是实力,而不是运气,最后登基称帝是水到渠成的事,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里对于这段历史有如下记载:

请罪自责,韬光养晦

北周宣帝的皇后杨丽华,性情柔婉,不妒忌。四皇后和后宫嫔妃都敬爱和尊重她。宣帝日益残暴、喜怒无常,经常责备杨丽华想治她的罪。杨丽华态度安详,不卑不亢,宣帝大怒就赐杨丽华一死,逼着她自裁。杨丽华的母亲独孤伽罗到皇帝面前请罪自责,叩头流血,杨丽华才得以幸免。
杨丽华的父亲大将军杨坚,地位高贵,声望显赫,宣帝对杨坚十分忌惮。曾经在发怒时,对杨丽华说:“我一定要叫你家灭族!”于是召见杨坚,对左右说,要是他神色变了,就马上杀了他。杨坚到了宫中以后,在回答宣帝问题的时候神色自若,宣帝才放过他。

同窗之谊,引为心腹

內史上大夫郑译与杨坚是同学,认为杨坚仪表堂堂,是了不起的人物,所以倾心与他结交。杨坚遭到宣帝猜忌,内心不安,有次在永巷悄悄的对郑译说:“我一直想要出任外官,你也是知道的,请多给我留意。”郑译说:“以你的德望,可以令天下归心,我还想为将来多求福祉,怎么敢忘记你的事,我自会找机会为你进言的。”
宣帝准备派郑译南征,郑译请宣帝任命元帅。宣帝问:“你认为谁比较合适?”郑译回答道:“要想南征成功,没有皇亲国戚是无法镇抚军队的,可以让随公同行,同时任命他为寿阳总管以掌管军事。”宣帝答应了郑译,以杨坚为扬州总管,派郑译发兵南征。快出行的时候,杨坚突然患上脚病,未能成行。

见风使舵,无耻小人

甲午夜,宣帝已备好车马往天兴宫,乙未,宣帝身体不适回宫。小御正刘昉一向以狡猾善于奉承而得到宣帝的宠信,他和御史中大夫颜之仪都为宣帝亲近和信任。宣帝召朝刘昉、颜之仪二人入内殿,准备安排后世。但是宣帝的嗓子哑了,已经不能说话。
刘昉见静帝年幼,而杨坚是皇后之父,极有名望。于是和其他人商量,以杨坚辅政,杨坚一再辞让不敢奉命,刘昉说:“您要是可以出任辅政,请立刻接受任命,如果不接受我就自己出任此职。”杨坚这才答应下来,对外则宣称是奉宣帝诏命,居宫中侍候宣帝的疾病。

独木难支,五王授首

当天宣帝驾崩,秘不发丧。刘昉、郑译假传圣旨,任命杨坚总管中外兵马事。颜之仪知道并非宣帝本意,拒绝奉命。刘昉等人草拟好诏书,各自署名,并让颜之仪共同签署。
颜之仪厉声说:“主上驾崩少帝年幼,国家的大任应该由宗室中有能力的人担当。如今赵王年纪最长,无论是和皇室的亲近程度或是德行,都应该承担重任。你们备受君恩,就当尽忠报国,怎么能够这样把国家权力交给别人。” 刘昉等人知道颜之仪不会屈服,就代替他签署了名字,然后颁布诏书,诸卫接受敕令,都听从杨坚指挥。杨坚担心宗室诸王在外生变,就借着千金公主将要嫁到突厥为借口,征召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向颜之仪索要要符印、玉玺。颜之仪说:“符印玉玺是天子之物,自然有人掌管,宰相为什么要索要?” 杨坚大怒,命人将颜之仪拉出,本来想杀他,考虑到他很有民望,所以派他到西边去做郡守。随后矫诏召五王进京,将其全部诛杀,以绝后患。

大权独揽,慑服人心

杨坚在接受宣帝临终之命时,就派人去联络李德林,说要与他共谋大事。李德林表示愿意以死侍奉杨坚,杨坚大喜。刘昉、郑译想让杨坚做大冢宰,郑译自任大司马,刘昉任小冢宰。
杨坚于是私下里问李德林说:“你认为我应该如何处理?”李德林说应当做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否则无以慑服人心。于是宣帝发丧之后,杨坚立即以此行事,将正阳宫改为丞相府。
当时朝中百官并未慑服,杨坚便命卢贲率领全副武装的禁卫进宫,然后召集公卿对他们说:“想求富贵的请跟随我!”百官被卢贲武力所胁迫,没有不跟从杨坚的。 內史下大夫渤海高颖明敏有度量,熟悉兵事,多谋虑。杨坚想引为己用,便让杨惠向高颖传达此意,高颖欣然接受。并说:“愿为丞相驱使,即使大事不成,高颖遭到灭族之祸也在所不辞。”于是杨坚任命他为相府司录。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汉王宇文赞尽管没有实权,但因被封为右丞相,因此暂住在宫里,每每与杨坚同帐而坐。刘昉进献美女给汉王宇文赞,宇文赞很高兴。
刘昉趁机对汉王宇文赞说道:“您是先帝之弟,众望所归,当今天子年幼,又岂能担当大任!如今先帝新崩,人情纷扰,汉王不如暂且归第,等到局势稳定以后,回来再登极称帝,这才是万全之策。” 汉王宇文赞年轻,见识平庸,觉得刘昉的话很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意见。不久宇文赞就被杨坚派人除掉,为自己登基为帝扫清了障碍。

除旧布新,水到渠成

杨坚废除宣帝的严酷统治,改行宽大之政。删改原有法律,做《刑书要制》,奏丞以后颁布实行。他自己躬行节俭,朝野内外都很敬服他。
不久之后,宇文阐禅位于杨坚,众望所归、四海归心的杨坚代周自立,建立隋朝成为开国之君。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