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的历史学家都是正人君子,他们写的史书都是真实可信的,对吗
- 古代的历史学家有没有不阿权贵,董狐直笔的秉笔直书的修史观
- 古代文人和史官为什么不怕死,权贵为什么对舆论宣传无可奈何
- 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要设专门记录历史的史官史官在国家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 古代皇帝为什么会怕史官
- 中国史官制度是由谁建立的,为什么各种史官对皇帝威胁这么大,却没有一个皇帝废除它
- 历代的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连皇帝都不得干预
- 崔抒弑君后,为何不自己在史书上修改,定要让史官改写
古代的历史学家都是正人君子,他们写的史书都是真实可信的,对吗
古代史官自从唐太宗年间皇帝强行要起居注之后,就以皇帝为马首是瞻了,比如烛光斧影,如玄武门,都说不清楚了,史官不在以史为主,而是保命,所以才会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古代的历史学家有没有不阿权贵,董狐直笔的秉笔直书的修史观
除了董狐,还有齐国太史三兄弟、南史氏,北魏崔浩、唐朝吴兢、南宋袁枢。
齐国太史三兄弟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崔杼,齐庄公与他妻子棠姜私通,棠姜本来是棠公的妻子,结果棠公死了,崔杼发现棠姜貌美就娶了她,棠公和棠姜的儿子棠无咎就成了崔杼的家臣,后来齐庄公将赐予崔杼的帽子赠与他人,崔杼气愤就联合棠无咎杀了庄公,立庄公的弟弟杵臼(齐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
齐国太史就记载了这事,崔杼杀了他,他弟弟继续写,又被杀,还有一个弟弟接着写,崔杼就没杀了。
齐国南史氏
这和上面的太史三兄弟同为齐国史官,听说太史兄弟被杀害,抱着竹简赶来,要前赴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史册,见太史的三弟已经据实记载,才返回去。同见《左传》
北魏崔浩
《魏书崔浩传》中记载,崔浩奉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命修撰北魏史书《国书》,拓跋焘叮嘱要“述成史书,务存实录”,崔浩“秉笔直书”,采纳著作令史闵堪和郗标的建议,写下了前奏符坚灭代(北魏初期称代)时,生擒代君拓跋什翼犍,并将后来成为北魏开国之君的拓跋圭流放到蜀国的事实。又写了拓跋什翼犍娶了儿子拓跋圭媳妇贺后的事,后来符坚生擒什翼犍时,以为什翼犍孙子是他儿子,整出了笑话,实在不光彩。
写完后,崔浩又把《国书》刻石立碑立在郊外路旁,供人们浏览,结果拓跋焘震怒,崔浩惨死,相关人员共死了上千人。
唐朝吴兢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八》中记载,武则天有两个宠臣张宗昌、张易之,他们诬陷魏元忠有谋反言论,并诱逼时任凤阁舍人的张说出面作证。张说无奈,只好答应。宋璟劝说他要如实禀告。结果,张说良心发现,魏元忠被免于一死,流放岭南。
后来张说升任宰相兼修国史,看到了吴兢编写《则天实录》中关于这件事情的内容,故意借死人苛责他,要求他修改。但吴兢拒绝,表示,“假如顺从您的请求,那么这部书就不能算作正直的笔法,怎么能够让后世相信呢!”
南宋袁枢
《宋史袁枢传》中记载,袁枢为人正直,担任国史院编修官时,负责撰修《宋史》列传。北宋哲宗赵煦时期有个“奸相”叫章惇,他的后人找到袁枢要求对《章惇传》加以修改美化。袁枢直接勃然大怒,“章惇为相负国欺君。我是史官,记载的原则是不隐瞒,宁可对不起老乡(章惇后人是袁枢老乡),不可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评论!”
虽然有不少皇帝出于种种目的篡改历史,甚至杀人,但后代不少史官仍能秉笔直书大致还原真实情况,前仆后继的不仅是生命,还是他们的气节。
古代文人和史官为什么不怕死,权贵为什么对舆论宣传无可奈何
中国古典小说已经把知识分子的那点小心思写得明明白白的了。
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
最好是个废物,除了仁慈一无所有,成天只会给手下添堵,最大的优势是敢放权给自己。
典型比如刘备、唐僧。
什么样的打手是好打手?
从不多话,从不质疑,指东不往西,执行力爆表,忠心耿耿,运气不好。
典型像是赵云,李逵;
他们心中的武人是什么样的?
大多是个憨憨,除了卖萌就是添乱,经常质疑能人的领导,但最后要对能人五体投地的服。
比如张飞、程咬金。
他们心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算无遗策,机智过人,眯着眼睛就把事情办了,洞察天下大事,说几句话就能搞定一切事情办成了功劳都是自己的,只不过做成事后主公会变得小心眼所以要及时功成身退。
典型像是张良、诸葛亮、吴用、姜太公、刘伯温……你看,文人很少会漏掉自己这个角色的。
那么现实中大家根本不听自己讲话怎么办?
先搞怪吸引当权者的注意力,然后突然瞪大眼睛一声怒吼:哎呀你大祸临头了还不知道!然后故作高深的丢出自己的计策。
如果当权者始终不听怎么办?大喊一声:“不听我的,你死定了!“然后等待被拉出去打死。
典型代表就是伍子胥、田丰。
为什么要找死?因为死了之后不管当权者后来因为什么玩脱,他的知识分子小伙伴都会记录下来:XXX不听我们吹牛逼,结果死了。
如果不幸没有死怎么办?找个林子搞点行为艺术,等待有一天被路过的某个脑袋不太灵活的看到,然后把以上流程重复一次。
典型代表:姜子牙的直钩钓鱼
现在他们正在积极碰瓷,希望被拉出去打死,自己落个直谏刚正的名声,顺便扣领导一个昏庸无能的帽子。在这个过程中,不管他们收了钱,或者没收,都会觉得自己是地球上唯一的大明白人,是唯一知道怎么让世界变好的人,自己这样的人做什么都是正当的
明王朝最大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那就是,如果你把知识分子,全部赶到乡下去挖土,他们这里面能出一些圣人,例如王阳明;
如果你让这些知识分子衣食无忧,几代有钱,双脚不沾泥,绝对事情就坏了!
什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BB;
什么精英圈子,文化话语权,学阀,门阀,一套套的全部都给你整出来。
你看看现在的知识分子,专家,有多不靠谱吗?
一个比一个语出惊人!
何不食肉糜乎?
这群人,脱离劳动人民太久了··
买房就是孝敬父母
知道当年为什么要让那么多知识分子下乡种地吗?
就是因为这帮人成天飘在天上,忘乎所以;新中国才成立几年?这群人就忘了自己的出身!
甚至前一段时间,热搜上:建议专家教授不要建议了
不说别的,你看每年光北京所有的大学教授每年提出的建议,需要花钱干啥干啥,就是把中国财政收入提高10倍,都打不住!
所以,赶紧的把这些专家教授们安排下乡除草去····
在中国历史上,为什么要设专门记录历史的史官史官在国家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古代的史官是起源于巫的,从事求神占卜的人叫“巫”,从事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两个职务通常由一人兼任,叫做“巫史”。
“巫史”位高权重,占天卜地,主持祭祀,代表神意,有权训御君王的言行。
在中国古代,史官的出现,地位起初是非常高的,后来分化出多个职业。
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灭掉儒教后,使史官这一职业与“巫”实现了分离,不再有宗教职能。
中国的史官的地位变迁有书可查的,应该有四个阶段,也各有其代表人物:
第一个阶段是先秦,代表人物是担任“巫史”职能史官的老子和拥有“巫史”传承的墨子。
老子的史官身份,见诸于多项书籍,应该确认无误。
老子在民间的称呼是“太上老君”,笔者不成熟的观点认为应当是“太史老君”的谐音所致。
墨子的老师是鲁国史官史角的后人,所以他有史官的传承,历史上记载他把《书经》命名为《尚书》,由于他有史官的传承,儒家也予以了认可。
第二个阶段是秦汉魏晋,代表人物有四个:司马迁(著有《史记》)、班固(著有《汉书》)、范烨(著有《后汉书》)、陈寿(著有《三国志》)。
这一时期,史官还有着自己的原则和追求,有着文人传统的气节,比较有名的是司马迁,遭受刑罚也没有改变他独立记载历史的客观性。
第三个阶段是晋以后直到清朝,史官的重要性降低,君王也爱随意修改历史,史官在国家体系中也逐渐沦为非主流。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北宋的司马光编纂了著名的《资治通鉴》,虽然是非主流,但仍然有重要的文化及历史价值。
第四个阶段是清王朝,史官有成为弄臣的嫌疑,代表人物是纪晓岚,其按照乾隆皇帝要求编纂了《四库全书》,虽然编书成功,但在编纂过程中造成的书籍毁坏也是相当严重的。
总的来说,中国史官的地位是逐渐降低的,其原因,不乏文字载体的不断更新所致。
古代皇帝为什么会怕史官
《续资治通鉴.宋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太祖赵匡胤经常在皇宫的后园打鸟玩。一次,几个臣子称有急事求见,可他们上奏的却是些很普通的事情,宋太祖很不高兴。便问为什么把这些不重要的事奏上来。一个臣子回答说:“臣以为这些事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生气了,顺手抄起边上摆的斧子,用斧子柄打那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地把牙齿捡起来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还想保留证据告我?!“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是不会去告陛下的,但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写进史书。“宋太祖明白了,便赐那大臣一些黄金以安慰他。
朱棣登上皇位后,就对建文帝时期编写的《太祖实录》很不满意,下令焚毁了《太祖实录》的草稿,并重新组织班子编写《太祖实录》。
在被征召入京的编撰人员之中,有一个叫叶惠仲的,他原是明代的一个知县,台州临海人。他是建文帝时期的名巨,本着史家的良心和道德,坚持如实地记载了“靖难“事件,因此触怒了明成祖朱棣,被诬陷为“逆党“,叶惠仲最终获罪凌迟,诛灭全族。
在第一个故事中,宋太祖一不高兴把大臣的牙打掉了,大臣便提醒他说,这件事会被史官记入史书,宋太祖就害怕了,赏赐了那个大臣并安慰了他,说明至少在宋朝,皇帝对史官还是敬畏的。
第二个故事中,叶惠仲因为要如实记述“靖难“之事,而惹怒了明成祖,便把叶惠仲拉出去处死,并诛灭全族。说明到了明代,皇帝就不拿史官当回事了,想杀就杀,对史官已经沒有丝毫的敬畏之心了。
中国史官制度是由谁建立的,为什么各种史官对皇帝威胁这么大,却没有一个皇帝废除它
史官这个职业,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史官的相关制度,也是在历史中变化的。
不要说,史官制度对皇帝的威胁大,那样不严谨。
应该说,史官制度对倒台的皇帝威胁大。
而且,史官制度,是皇帝与贵族阶层,或皇帝与官僚集团博弈的产物,并不是可以由谁单独地废除的。
况且,为什么要废除它呢?
我有能力废除它,我就有能力掌握它,那我就可以用它来为我服务,我何必要废除它呢?
如果我没有能力让它为我服务,我就没有能力掌握它,那我还怎么样废除它呢?
所以,历史,其实不是直接地反映历史的真实,而是间接地反映历史的真实。
如果历史记载里,某人很坏,那不一定是他真的坏,而是他的对手取得了胜利,掌握了话语权。
如果历史记载里,某人很好,那不一定是他真的很好,而是他所在的势力掌握了话语权。
历代的史官是不是都是最公正的,连皇帝都不得干预
不是。
唐代之前的史官还是有底线的,尤其是家族传承,如司马迁,颜家,这些家族对历史记载有非常重的信念,哪怕面对屠刀的威胁,也能坚持。
春秋时期,崔杼杀国君齐庄公,太史伯如实记录:崔杼弑其君。崔杼当然不愿留下这个名声,命太史伯改为国君病死。太史伯不从,崔杼杀之。令接任史官的其弟太史仲、太史叔修改。两人不从而接连被杀。到四弟太史季依旧没有更改。崔杼只能放弃。太史季出门看见抱着竹简跑来的新史官,是齐国南方的南史氏家族派来接替太史兄弟(预备接上去被杀)。可见当时的史官记载非常严谨,也拒绝君主调阅自己的资料。
唐太宗之后都变了。唐太宗虽算得上比较成功的皇帝,但他对自己的黑历史就非常在意,多次调阅史官记录不成就借机将负责秘书监的颜师古调郴州刺史,虽后又留任秘书监,但失望的颜师古此后就不再记录私史,此后,历代史官也都就不再拒绝皇帝的删改要求。
不过,公正与否,也要看屁股坐在哪。
汉武帝以宫刑处罚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后面记录的历史难免有不满情绪。汉武帝虽然不好意思要记录看,但也能明白司马迁的屁股歪了些,所以直接认为司马迁对自己的批评都是出于私心。
唐代之后,官史已不可信。尤其满清公然删改档案,还不如信野史传说。
崔抒弑君后,为何不自己在史书上修改,定要让史官改写
崔杼杀庄公,为什么不自己根据自已的意愿在史书上书写这个事件。因为先秦时期记录宫廷事件是史官的职责,不用说崔杼,就是君主也无权力书写,更无权修改,这是严格的制度,虽然崔杼敢杀庄公,但他不敢违犯周朝这一制度。所以想让史官写这件事时按他的意愿写,但史官秉笔直书,照实写了,崔杼杀了史官,让继任史官写,继任史官官又秉笔直书,崔杼又把他杀了,结果第三任史官早做好了以死记实的准备,崔杼只好做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