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清朝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屈,仅仅害怕清朝复辟吗
- 从人性的角度看,真有宁死不屈的人吗
- 中国文化主张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同时又劝诫人们要有骨气、宁死不屈,你是如何看的
- 真有人可以经受无限度的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 为何面对太平天国很多清朝官员宁死不屈
- “大丈夫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两句话大家不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清朝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汉人宁死不屈,仅仅害怕清朝复辟吗
首先我向提问者提出个质疑,满清倒台后,满族人排队排剪辫子,而汉族人却宁死不屈,也就是说不肯剪辫子,这话你是从哪里听到的呢?你确实看见了这样的事了吗?你了解当时的辛亥革命吗?
清朝时期留在男人脑后的那条辫子,那是满清统治者强行留给中原人的,留头不留发,留法不留头,有的人说汉族人没有血性,那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古人,迫于无奈,中原的百姓只好扮起了满清人的装束。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制度上打倒了满清王朝,也是封建社会到此结束。
满清倒台后,一部分满族人不肯剪辫子,因为那是他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不愿舍去,而剪掉辫子满族人,也并非是害怕革命党的迫害,因为此时,国家已经成为共和。
至于说是他们的姓氏改变,那是老早的事了,因为一大串字的汉字姓氏,使他们与汉族人实在无法交流,有的放弃了老姓,有的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老姓,他们与汉族人杂居以后,干脆也姓起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在汉族人这里,有那么一些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就像鲁迅笔下的一些假洋鬼子,把辫子盘在头顶上,戴起了礼帽,拿着文明棍摇摆走路,革命党来了,他们就是革命党,捞取一些政治资本,讨个一官半职,保证他的后半生荣华富贵。
保皇党来了,摘掉礼帽,露出辫子他们就是满清的功臣,讨上几房姨太太,捐个县官儿,坐上八抬大轿招摇过市,既可光宗耀祖,又能得到他人的阿意奉承,美哉,乐哉。
让我们再看看天下的百姓,是如何对待辛亥革命的。
据村里的老一辈人讲,大清亡了,革命党来了,号召剪辫子,这个消息传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沸腾,男人们纷纷的割掉辫子,可以说是一夜之间,男人们便剪掉了辫子,留下的只是齐耳短发。
教私塾的先生告诉大伙,满族人强迫我们留着近300年的辫子,终于割掉了。
留着齐耳短发,穿着裙子的农村女教师,带领着学生们,走向街头,号召妇女们弃裹放足,把这个残害了妇女几千年的裹足陋习,彻底掘弃。
当然也有着一些人不愿意割掉辫子,但那是极少数,极少数的人,留着辫子并不是光彩的事,而是被人耻笑,就连他的大号名字都没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张大辫子,李大辫子就是他们的称谓。
当然了,由于当时的文化不发达,信息传递的不畅通,甚至信息闭塞的一些偏远山村,还保留着裹足的陋习,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满清留给他们的,而是汉族人近千年的风俗习惯,而一陋习直到解放初期才彻底扫除。这一说是汉族人不肯剪掉辫子,但是对汉族人的蔑视,以及对历史的不了解所致,甚至有幕后黑手,推动反华宣传之嫌疑。
从人性的角度看,真有宁死不屈的人吗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利益,由于不同生活环境,文化教养,心理特征及信仰有着不同表现与表达。
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特殊材料铸就的。在纪念我们的党即将诞生百年的时刻,怀疑还有“宁死不屈的人吗“,试想今日之新中国,是如何建立的,短短70年来长在红旗下的第一代人也面临退休。建国革命元勋的业迹,誓死如归,宁死不屈革命故事,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形象,革命传统教育下一代又一代后来人,“红色中国是怎么建立的“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西方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一直未死。把红色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第三第四代身上。人民有信仰,国家,民族才能有力量,才能有希望。信仰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对共产主义事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主义教育少了,今天的新一代不知英雄为何,只知娱乐明星璀璨,挣钱多形象美艳。他们不知新中国是如何建立的,更不了解放前旧社会当时生活状态,社会状况。甚至一味地怨天怨地,怨自己的父母,祖辈无能无銭,供他们过上享乐腐化的美好的生活。社会生活中青少年学子们攀比心理,攀比思想较为严重特别是农村进程中出现众生象让人们无法理解乡愁,乡忧愁死人。做父母的只有誓死如归为儿孙,宁死不屈多挣钱。春蚕到死丝方尽,为家,为儿孙,永远在幸福的路上,奔跑,劳作。
现实中国教育要改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教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子,上好第一堂课:革命教育,新中国是怎么建立的课程设计学习。只有这样,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认识国家的昨天,才能为自己明天美好生活去学习,去创造财富,为国强大去努力工作。
中国文化主张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同时又劝诫人们要有骨气、宁死不屈,你是如何看的
谢邀!
这个问题好。
中国文化大都继承了孔孟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这个理论本身是有局限性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被历朝历代统治者所利用。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思想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有一定现实意义。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为人处世应该端方正直等。
题中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是处事智慧,人总不能不分轻重,什么事都计较,那样不仅影响生活,对身体对事业都没有好处。这就需要理智和忍耐,有个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什么事都是有原则的。当矛盾发展到
一定程度,涉及到人格尊严,涉及到重要利益,就得坚决反击,不能软弱退让。那样也不现实。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尊严更不能忍让退缩。
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靠智慧,把握好尺度。
人还是要有道德底线的,忍耐涵养不能缺。中庸之道本身是好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只是被历代统治者歪曲本意,甚至断章取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腐朽的东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这是本人不成熟见解,欢迎友友们指正。
真有人可以经受无限度的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看到如此罔顾事实,怀疑一切,否认一切,甚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提问,竟然允许出现在《头条》,并敢邀以作答,无不为之感到惊姹!
也许生活在今天和平年代的我们,确实感受不到革命与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然而,遥远的历史壮举,暂且无需多言。仅就新中国从黑暗里一路走来史诗般的历程中,无数类似于刘胡兰、江姐、赵一曼、杨靖宇等这样的革命先烈,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保护同伴的生命;为了新中国的到来;为了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们却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中而宁死不屈。她们催人泪下的悲壮情形,犹如昨日历历在目;她们英勇无畏的壮举,已镶嵌于新中国的史册,而永远流传于世。这难道是虚构的故事吗!
理应说,英雄的烈士也是血肉之躯的人,欲问她们为什么能“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是因为她们有保护同伴的坚强意志;是因为她们有“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的崇高品德;是因为她们有坚贞不渝的信仰。否则,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
信仰是关键。也许人们不会否认一个这样的事实,有些邪教组织的人,为了所谓的“信仰”,都可以为此而自己婪身。而我们的革命先烈,严刑拷打而宁死不屈,不就是怀有让劳苦大众脱离苦海,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与信仰吗?这难道不是信仰的力量吗?她们的壮举难道还值得怀疑吗!
令人遗憾的是,在享受着经济高速发展,生活物质极为丰富的个别当下人,竟然罔顾事实,质疑一切。类似于本提问,表面上看似是“幼稚”,实则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为自己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与不仁不义寻找托词。
为何面对太平天国很多清朝官员宁死不屈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清吏殉节议》详细论述过,事实上清朝不仅在太平天国时代,而且在绝大多数战争场合,都产生了远较其它朝代多得多的殉节官员,这当然是有制度上原因的,不怕长就看下去。哦,这篇论文曾被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生马光先生在十多年前引述用于自己的毕业论文。
清吏殉节议
中国传统史书,对“殉节”这种所谓纯忠的行为,总是毫无例外地加以大书特书的。然而自三代至明,殉节的官吏总是极少数,如极重“春秋笔法”的欧阳修编《新五代史》,遍传五代十国(实则不止十国)人物,不下数百人,而《死节传》只收王彦章、裴约、刘仁瞻3人,加上《死事传》中张源德、夏鲁奇等11人,不过14人而已,当时是无一月不战的乱世,失城破军,在在有之,而殉节者不过寥寥几人(裴约只是低级军官,足见能表彰的,欧阳氏已经竭力表彰了),足见千古艰难惟一死,城破殉节,在历代都是难得的事情。
而清代却不然,从清初的孔有德、黄梧等辈,到清代中叶的沈齐义、陈枚、佛住等,再到晚清的陈连升、关天培、裕谦、海龄、曹燮培、江忠源、瑞昌、裕禄等等,简直举不胜举,《清史稿》中所载被陷城池,其守城文武主官除战死者外,自杀殉节者是绝大多数,被俘和逃生的反倒是极少数。这不能不说是中外历史上的一桩奇事。
是清代吏治优良,官员重乎廉耻到了不计生死的地步吗?
清代吏治的确并非像过去某些人认为的那样败坏不堪,其运转和效能,在封建社会中应该是较为正常和良性的,但这并不足以解释为何有如此多的官吏殉节,从这长长的名单上看,既有孔有德、裕谦、蒋文庆、祥厚这样的王公贵族、封疆大吏,也有沈齐义、温绍原、袁祖德这样的州县小官;既有文臣,也有武将;既有官声素清的江忠源、王有龄和名望卓著的关天培、裕谦,也有声名不佳的裕禄、经济问题尚未查清的陈枚、素以酷吏著称的海龄这样的人物,且清代吏治,渐趋败坏,文官聚敛搜刮,武臣吃空额自肥等,都是时人并不讳言的公开的弊端,那么,何以这些素质不同、背景不同、贤愚不同的大小文武官员们,在大难临头时一反常态地纷纷自杀殉职呢?
是制度。
清制,守将失城寨者斩,这样的军纪在先秦本已形成,如秦律中的什一连坐之律等,但一来有纳粟赎死等款,二来随着军功授爵制的衰落,此项军纪虽历代都屡被提起,却往往成为非常时刻整肃军纪,振奋士气的措施,而越来越不作为常典,失城往往和野战失败一样,被依据战场表现和对战局影响的大小,给予轻重不等的处罚,处于死刑的是极少数。
而清代则不然,不但武将失防要处斩,上至总督、巡抚、下至州县主官,失防都有被处死的危险。因为清代的总督巡抚虽是文臣,却都兼任军职(总督例兼兵部尚书衔,巡抚例兼兵部侍郎衔),统有标兵(督标、抚标),对防地的军事负有全责;而知府以下文员,虽无兵责,却有守土之任,城破一样也要受到军律的惩处。
非但如此,正如乾隆帝给舒赫德的上谕(下旨处斩阵前失机的兖州镇总兵惟一)中所指出的,战死或者殉节的将吏,其家属子孙会受到朝廷的从优抚恤,其本人也将获得很高的身后殊荣;而一旦其失防逃跑,不但要明正典刑,不免于一死,而且家属子孙都要受到牵连,夺恤斥革,乃至千夫所指。不但如此,由于理学的浓厚影响,上至朝廷,下至市井,社会舆论无不推崇节义而鄙薄弃逃,种种因素决定了,清代的城守主官在敌人破城时,生不如死,只有一死。
这项军制对于主官要求十分严格,如督抚之于省城、镇将之于汛地、州县官之于属城、八旗都统之于驻防城,因此我们在历史记载中往往看到,在这些情况下,上述官员多数都战死、或自杀于阵地、或朝服坐于公堂大骂等死,很少因战败逃生或被俘求生,像鸦片战争中厦门之战的金门镇总兵江继芸,兵败重伤,仍爬出工事投海;太平天国时安徽巡抚蒋文庆服毒不死,本已逃脱,仍挣扎投池自尽,而失地被俘的责任将吏则几乎都被处死,如副将李金旸被李秀成俘获,并未投降,获释后被就地正法;狼山镇总兵王鹏飞弃守防地,被斩;商丘知县宋锡庆在太平军到来时借故逃去,清廷下令缉捕,并严令俟捕得即于执获所在就地正法,这项制度有时被执行到几乎不近人情的地步,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临清清水教王伦起事,先陷寿张,后陷阳谷、堂邑,寿张游击赶福在寿张逾垣走,至阳谷招聚部属家人拒战,力尽顽强战死,事后却被言官弹劾为自弃汛地(他的汛地为寿张),几乎被撤销抚恤,家属也险受牵连,幸后来上司官奏明,事发当日寿张并无一卒,无法迎战,赶福赴阳谷系因为部下皆被派往阳谷,这才得到应有的抚恤。
至于非汛地的武将和两司之类辅佐性质的文臣,本无必死之令。如鸦片战争的第一次舟山之战,定海镇总兵张朝发重伤退回镇海,却没有被议处,即因定海镇为水师,按规定不负守城责任;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陷苏州,巡抚徐有壬自杀,但布政使薛焕等退往上海,浙江提督张玉良退回浙江,却并未受到严惩,也因为两司并非守土责任之官,而浙江提督无死守江苏城池的义务。不过后来清方进一步加强了本已很严厉的军律,对于本无守土之责而不能“死节”的官吏也处以重典,如被俘不降而释回的浙江布政使林福祥、本无守杭州责任的已革总兵米兴朝,都被奏明处斩。这本是“非常法外之典”,却无疑使殉节之风更加甚嚣尘上。
严厉的军律军纪使得有清一代殉节的文武如汗牛充栋,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政策呢?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从严治军,使得清代地方文武官员体系在大难到来之时不至于崩溃涣散,军纪和道德舆论相结合的强大压力迫使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地方文武出于或公或私、或高尚或浅薄、或情愿或被迫的目的和动机,以必死的决心顽抗到最后,无疑对于巩固清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制度对于规范人的行为能起到巨大作用,在清廷的严刑峻法下,本来不可能以死尽职的某些官员也在客观上做到了坚守岗位到最后,可见,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作好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是完全合理的,更不意味着笔者赞赏殉节的行为。
但这一政策的消极面也不可忽视。
首先,清代驻防八旗以集中驻地为特色,而绿营兵则以很小的编制(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最多不过200人)分散于汛地,各防地的兵力都很单薄,清廷的上述军制迫使许多小城镇的文武在明明无力守御的情况下迫于重典,不敢主动收缩兵力寻找有利战机,也不敢冒着自己防地被占的风险援救友邻,而只能各自为战,株守防地,如前面的赶福,明明无一兵可调,外出调兵再战至死,仍受非议,而太平军初起时的广西武宣县令刘作肃,县城无防,守备无人,竟只备一绳,准备敌来上吊,这简直是等死了。
其次,这样的军纪在实施中往往造成赏罚不公的现象,如鸦片战争中浙江提督余步云以失守宁波汛地被处死,本无可厚非,但责任远较余步云重大的两江总督牛鉴,却因督署驻地江宁未陷,而从轻议处,很快起复并官至按查使衔。这样的处置显然失之公允。
这种失地者死的严律在政权稳固时对各级官吏能起到很大的约束作用,而当朝野对中央政府信心不足时则效力大减,清代文武逃亡投降者,多在清初及清末,盖清初人心尚有念及明室者,故有姜瓖、李成栋、金声桓、王得仁等的倒戈,而清末民军蜂起,清廷摇摇欲坠,各级官吏有识者自不屑为其陪葬,复不惧其威刑,以其威刑不足以施于人也。甚至在吴三桂、洪秀全反清全盛时,也有少数官吏认为“天坼地裂”,改朝换代在即,出现了如投降吴三桂的云南提督张国桂、贵州巡抚曹申吉,和投降太平军的庐州知府胡元炜、仁和知县袁忠清等没有“死节”的文武官吏。
如此大比例大范围的“殉节”,是在历史特殊阶段的特殊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可以对更加翔实地辨析清代政治军事方面的某些问题,提供必要的助益。
“大丈夫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两句话大家不觉得矛盾吗为什么
谢邀:
这两句话并不矛盾,“大丈夫宁死不屈”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困难面前,强敌面前,不畏惧,不退宿,哪怕舍去生命,也要战斗到底,有种必胜的信心,战胜一切的英雄气概!
“大丈夫能屈能伸”是指为了顾全大局,能不计个人得失,可以委屈求全,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