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该怎样去理解
谢谢邀请!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出自古典书籍《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最早记录于《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一:“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表达了孟子思想的精髓——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事情;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后引申为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做的。
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如果往高大上理解,就是:有所为,该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也就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也。有所不为,是指在所谓的快感到来之即,应认真理智地思考,做到不违背仁义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此乃君子者也。
如果往凡夫俗子处理解,就是:人的潜力无限,但在一定时间内能运用的精力毕竟有限。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目标甚至理想,但真正能实现的理想并不多。所以,我们就要认清自己的主要目标,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各个击破,这是有所为;对于次要的,能做的就做,做不到的就不要太苛求,这是有所不为。
当然,所谓的“恶小”也属于此类。 需要注意的是,有所不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无”掉有为。正所谓以静制动,以无为制有为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你的不为给后面你真正要做到的有大为创造条件,这也是一种行事策略。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目标,这是儒家说的“知命”,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
知命以后,再认真地选择,认真地放弃,这可以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还有一句话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上面的说法是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上的,那这句话就是超越道德层面的体现。
比如说发生在清朝末期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真正相信变法能成功的只有康有为和光绪,可是谭嗣同等六君子,谭嗣同可以不死却为什么非要死,因为人有活的价值也有死的价值,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并且愿意把生命献出去。 当然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有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多时不顾客观实际~~。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何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此语最早出自《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意思是君子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原则,该做的事就去做,不该做的事绝不做。 自己不想去做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去做。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做事原则。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是一个人的修行。作为正人君子,需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更是出世与入世间的谋略。一言以蔽之: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
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君子为人应如大地一般,厚实和顺,仁义道德,容载万物。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追求的理想和道德品质。
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欲望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
做人要懂得取舍,选择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先去做,对待另外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或者不该做的事情,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去触碰,做到了这些,方能叫做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