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网传殡仪馆工作人员月薪两三万,却招不到人,是真的吗
- 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去世,享年59岁,你听到后第一感受是什么
- 阿里员工性侵女下属,为何她去公司发传单的时候,员工都很冷漠
- 琼瑶交代后事支持安乐死,儿子帮助母亲迎接死亡是不孝吗
- 书坛公认的十大行书排名靠谱吗
- 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如何赏析这个作品
-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凌乱潦草,为什么还能成为千古名帖
- 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是什么原因
网传殡仪馆工作人员月薪两三万,却招不到人,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所以招不到人。一般人别想拿这份钱,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告诉你,普通的殡仪馆工作人员收入达不到这个水平?能月入三万的,要不就是领导,要不就是搬尸工,那种需要将尸体从事故现场搬运到火葬场的工作。
一听三万的工资,个个都喊着能把火葬场干倒闭,无论如何自己都会去。真的让你去做了,你可能没一天就跑路了。
仔细看一如下这则招聘启事就知道了,高血压、身体有异常的就别去了,要找胆大的人。这已经明确告知,这行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理由有三:
这项工作的确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要有勇气面对死亡
对于招聘的搬尸工,对其打击最直观的并不是来自心理的压力,而是扑面而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挑战。
特别是有些非正常死亡,如交通事故之类,简直惨不忍睹。还有很多我们常人很难想到的事故,发生后,到现场去处理会异常艰难。
现场画面很难接受,即使勉强维持,但毋庸置疑,在你心理也会留下严重的阴影。
所以这个职位胆大者务必可以胜任,需要有承受力,更多的是强大的心理素质。
总的说来,这份工作工资薪酬高,有它高的道理。所以,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估计薪酬高也是不会去的。
工作环境特殊,心理压力大
常规的工作,很少去和死人打交道,但是对于殡仪馆来讲,每一天都有死人进来,也几乎天天都有人被送走。
若要是碰到非正常死亡的遗体,如果没胆量和心理素质的话,身处其中,但凡家属一点哭声你听到后惊吓得不行。
死亡,一直都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在死者最后一程,就难免哭天抢地、哀嚎一片,那种场景对于正常人来讲,就是痛苦的折磨。
另外,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你会看见人性中较为丑陋的一面。
有些子女,不但不处理遗体,还将其当作某些事情的砝码,有时候,你都会怀疑这个社会是不是都这样冷漠无情。
有在殡仪馆工作经历的人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
基本都不和别人谈起自己的工作,即便结了婚,也不会告诉对方亲属自己的真实工作。
如果有必须填写工作单位的时候只填写“民政局下属单位”,绝不会写殡仪馆。
真真切切担心自己的工作被人歧视!
灵异、忌讳、考验你的神经
还有一点,殡仪馆和医院都是极阴之地,别说夜里了,就算是白天去都感觉阴森森的,这自然成为灵异事件“发源地”。
有时候一些很正常的现象,一旦在殡仪馆发生,就成为胡思乱想的对象。
比如灯忽明忽暗,或者灯突然熄了很可能就是电路的问题,可是有些人却认为这是灵异事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这样一来,如果赶上晚上值班,当班者心里绝对会瘆的慌,想想都会头皮发麻。
除此之外,殡仪馆有很多忌讳的,这些事情在招聘时是不会跟你说的,等进去工作了才告诉你的,这就让殡仪馆工作变得更加神秘。
综上所述,无论是月薪三万的搬尸工,还是普通的殡仪馆工作人员,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工作性质的针对性,让这份工作变得异常神秘,充满视觉、嗅觉和心理上的多重考验。
对于很多人来讲,就算月薪5万,也没有那个胆量去拿,你说呢?
著名养生专家梅墨生去世,享年59岁,你听到后第一感受是什么
人的健康根本要素,应该是;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然后才是因人而异的,所谓吃和运动等等。
阿里员工性侵女下属,为何她去公司发传单的时候,员工都很冷漠
其实你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行了。
假设你也是阿里25万员工之一,在食堂看到她在发传单摇旗子,但你不是神仙,不知道事情始末究竟是怎样的。请问,你会如何做?上去拥抱她?还是帮她一起发传单?再或者找到曲一办公室去胖揍他一顿?如果你觉得没搞清楚真相就站队是一种冷漠,那就当我这些话没说好了。
琼瑶交代后事支持安乐死,儿子帮助母亲迎接死亡是不孝吗
“他已经准备好离开了”
“现在你可以哭了”
看到BBC拍的一个纪录片,一个老人身患渐冻症,最后选择安乐而死。
至终,老人十分安然,平静。
安乐死在希腊语的翻译下是幸福的死去。我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能把死亡和幸福划上等号。
有人说,如果活着那么痛苦,死亡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有人说,既然已无力回天,能够安然的死去,也算是生前最后一份体面了叭。
老人说,是的,我已经确定了。这是我所求的。
可是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你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么?活着是所有的希望,活着万一有奇迹呢?活着……
但其实我们怕的从来都不是活着,我们怕的只是不体面地活着,当一个癌症晚期的人,头发因化疗掉光,面黄肌瘦,所有人都知晓死期将至还要假惺惺安慰他你会好起来的,真的会吗?当一个渐冻症老人,肌肉开始萎缩无力,吞咽呼吸都变得困难,他不会自己刷牙,穿衣服,你告诉他,你要坚强要活下去,那所有的痛苦呢?会消失吗?
当他们每一天都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在受尽世间疾苦后,选择安乐死,这是他们留给自己的体面。
我们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做所有事情,不都是为了体面么,如果我的人生接下来的所有都将在不体面中度过,我为什么不能提前结束他呢?
是的,也许在死亡面前生的渴望会十分强烈,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活下去,但我最终想要的是体面的活着。
安乐死,是我留给自己最后的体面。这,是我所求的。
书坛公认的十大行书排名靠谱吗
这个排名的来源,尚无从考证,存有争议,靠谱不靠谱,各执己见。我的感觉,排名还是有其自身逻辑的。
首先,书法各字体中,行书成熟于魏晋,兴盛于北宋,之后行书书法大都宗法于期间的法书。故而,十大行书,均选自期间的书法家之作,之后的书家作品并未参与排名。
其次,参考书法家的公认性、历史地位与贡献以及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
第三,参考作品的原创性、个性、完整性,以及内容的适宜性,考虑是否真迹便于观赏传承。
第四,在魏晋与北宋之间,各朝代进榜人数,还得搞搞平衡吧。
天下第一只能由“书圣”王羲之获得,其历史地位不可撼动,至于定他的什么作品,《兰亭序》是一件集文学艺术于一身,内容完整、高雅的原创性经典行书,非常适配。虽为临摹本,但不影响对它的艺术观赏和传承。
唐代是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极为喜爱重视书法的艺术性和规范性,唐代以楷书最负盛名,各大书法家的历史地位显赫,所以第二名只能从唐代选取。对比之下,只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最符合条件,自撰文稿,书为心画,在唐代诸大家中,该行书之娴熟自然天成,内容完整励志,堪称唐代第一。
第三位苏东坡的《寒食帖》,原创文稿后两年书写,既有书法创作的初衷,又有穷困潦倒生活的记忆与激荡,笔墨精到,心情波澜起伏,性情尽洒纸面。书法个性独特,是一件难得完整的艺术作品,其历史地位早早由宋人确定。
第四位王珣的《伯远帖》,难得的东晋书家唯一真迹,是作者写给亲友伯远的一通信札,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通篇和悦,浑然天成。与《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并称“三希帖”。
第五位选择杨凝式,唐末五代时期宰相,应该主要是考虑其对行书历史承前启后的重要贡献。至于选他的什么帖,又只有《韭花帖》相对符合上面提到的标准。
第六和第七再回到唐代书家中选取,因为唐代诸多书家名气实在太大,综合考虑行书作品水平和存世真迹,翻箱倒柜,只好把柳公权《蒙诏帖》排第六,欧阳询《张翰帖》排第七。这两件作品应该说平时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作者虽是以楷书见长,但也不得不考虑。文化排名就是这样,不一定完全看作品本身,作者身份地位尤为重要,还要考虑各朝代人数平衡问题。另外作者人品如果存有异议,那也不会上排行榜。
最后八九十均由北宋书家米芾(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诗帖)、李建中(土母帖)分别获得。其中李建中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
“宋四家”中,仅蔡襄作品未被排上,出乎意料。
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子见南子那些事儿……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早就听说过孔子,派人给孔子送信说,四方诸侯凡是来卫国与国君结好的,都会请求来拜见我们小主,难道你不想见见我们夫人吗?
孔子推托再三,不得已就入宫去见南子。
南子隔着一层幔帐向孔子答礼,香气扑鼻,环珮之声非常悦耳。
因为当时就他们两个人在场,说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所以只好以下删去若干字存疑。
□□□□□□□□□□□□□□□□□□□□□□□□
孔子从宫中回来,对学生们说,其实我不想去见南子,只是她执意要见我,我也不好不去。
别人都没说什么,大徒弟子路是个直性子,脸色就很不好看,好像怪老师办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
孔子是个厚道人,无法说明白,急得对天发誓,你老师要是办了不该办的事,天厌之!天厌之!老天都不会原谅我的。
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有一天,卫灵公与南子坐着同一辆车,命宦者雍渠参乘,出宫见到孔子,就让孔子坐着车在后面跟着,一同招摇过巿。
孔子从后面看着卫灵公志得意满的样子,叹道,一个人追求道德完美如果像追求女色那样的执著、热情就好了。
孔子觉得跟着卫灵公这样水平与作派的君主实在丢人,就离开卫国,重新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行程。
孔子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找到一个他喜欢、对方也能信任重用和让自己施展抱负的好君主的。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好在哪里如何赏析这个作品
一是好在拙朴 ,浑厚,遒劲,而这些主要特点,都是通过独特的篆籀法,来实现的。
由于颜真卿曾跟张旭学习笔法,自诩“颇传长史笔法”。所谓“长史笔法”,主要就是张旭草书中的篆籀笔法。同时也融入了摩崖和篆书碑刻的笔道。
什么叫篆籀?简单说以圆笔和中锋为主。采用和融合了大篆圆笔。在笔画转变方向之处,多作圆转。使转角圆动自然,而又有力度。康有为评价曰:“提则筋劲”,
用中锋行笔,藏锋圆笔,因之笔画浑厚,线条凝练,使写出的线条力度与点画极具立体感。“细筋入骨”才有了,“颜筋柳骨“一说。
二是好在另起炉灶,与“二王“分庭抗争,独门立派,确切说是从“二王“来 ,又迥异于“二王“。
我们熟悉的米芾,王铎,欧阳询,赵孟頫,董其昌,再写得出神入化,但都有“二王“笔法的痕迹 ,而独有颜真卿超越了王羲之笔法的束缚。
《祭姪文稿》把篆籀笔意引入行书改变了晋唐方头清劲,內擫的用笔方法,以外拓笔法加篆籀感,表现在在行书书写中,另起一脉。
从而拥有了自己的风格,笔法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第二行书“的主要原因,因其具有独创精神。
甚至自古有许多书法家认为,《祭侄稿》才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行书“真迹。
也得到无论古人或后人认可与模仿。宋四大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 蔡襄 还有明清时期的王铎,董其昌,傅山都从颜真卿行书《祭侄稿》汲取营养。
三是拙涩中含巧 是、结字疏朗宽绰,体势开张。在处理一些合体字时,把左右偏旁尽量向两侧拉开,外拓,使中间形成相当大的空白。大智若愚,大拙若巧的境界比如细看下面左图是颜真卿“荼毒“,右边是王羲之“荼毒“。
几个字干净利落,遒劲有力,开张的体势和疏朗的结字,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弥补了王羲之书法韵美,秀逸然而写大字时气势不足的欠缺。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凌乱潦草,为什么还能成为千古名帖
我是“快乐书法营”,专挑难题来回答。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千古名帖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颜真卿是晋唐以来第一个变法者,造就了中国书法史上,除二王书法以外的又一高峰。
颜真卿绕过二王、初唐至盛唐所有书法家的清刚俊逸一路书风,“师师之所师”,以六朝碑版为师,创造出行草书“平画宽结”的典范风格,和以二王为代表的“斜画紧结”的书法风格双峰对矗。对北宋至明清以来,大字大作品的创作,开创了新的道路。
我们把颜真卿书法,二王书法,以及《淳化阁帖》中晋唐人书法的大体面目,作个比照。
(王羲之书法选字)
(王献之书法选字)
(淳化阁帖晋唐人书法选字)
王羲之《大报、妹至帖》
(王羲之二谢帖)
从这些代表作品来看:晋唐书法,总体上,横画一般都是左低右高,笔画取斜势。从书法结构上来说,就是“斜画紧结”。
“斜画紧结”的优点是,字的造型生动;缺点是,字的结体必然形成纵势,这样势必会减弱横势,结体横向打开不够,比较拘谨。
到了明清及当代,创作纵长的大幅作品,如大条幅,中堂,对联等,纵向的字多了,字行就会形成一行一行的长条,在章法上失去了优势。
这是因为:晋唐书法,尤其是古人所说的“稿行书”,即手札,绝大多数作品,一般只有两个巴掌大小,是掌在手中,铺在案头,近距离把玩欣赏的,写的精巧而有韵味,适宜一笔一画,一点一滴的去观赏品味,二王一路书法,就显示出他们的优势;但当作品变大,大到手札作品的几十倍,几百倍,被悬挂起来,远距离,全幅面观赏,笔法,结构,章法就都要适宜大幅作品完完全全的不同要求。
石涛说:
“小品须得趣,大幅务必得势”。
(颜真卿《三稿选字》)
颜真卿《三稿选字》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而颜真卿的书法,横画比较平正,横平以后,竖画自然就比较直,横平竖直,转折处接近直角,使得字的造型堂堂正正,特别端庄正大。字的结构横向展开,宽阔,恢宏,博大。正恰适“大幅务必得势”的字法,章法需要。
二、颜真卿引篆籀笔法入行草书,开创碑帖结合的先河,和二王书法分庭抗礼。其在大字、大作品书写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从字例看:王羲之《兰亭序》那种起笔处的复杂盘绕的小动作,在颜真卿书法中被完全取消,而是代之以逆锋入纸,顶锋行笔;王羲之书法笔画中段的写法,是快速一掠而过,笔画的两边光滑。
而颜真卿书法的笔画中段,则行笔涩缓,笔画两边形成毛糙。自北宋大幅式作品渐渐兴起,颜真卿的笔法,字法,以及以横向为主的结构,厚重茂密的章法,几乎是后来所有书法家绕不过去的法源。
写大字,大纸,大笔,饱墨,从技术角度来说,绝对不可能刻画造作出细微的笔画造型;
写大字,一般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行笔快速,写出的笔画光滑无质感。
而颜真卿的笔法,字法,章法,正好是治愈这种毛病的一方良药。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说:
写颜字的人,向来不曾绝迹的。宋元之世,无所谓碑学,要写大字,非用颜法不可,那时书家,没一个不从颜字转出来的。苏轼、黄庭坚,各得一体,皆是名家(黄的用笔,纯是颜法,苏是得力于《东方画赞》的),况其下焉者乎?
颜体风格的继承者,五代杨凝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明王铎,清何绍基,数不胜数。个个声名赫赫,影响巨大。
三、颜真卿书法风格特征,在书法美学上,为“壮美”书风的代表
自古至今,传统书法风格,从有代表性的风格特征来说,有两种:“优美”和“壮美”。
颜真卿书法风格特征,在书法美学上,为“壮美”书风的代表,和二王以及晋唐以来的“优美”书风相比较,以一人之独创,这就了一个流派。从后来的书法传承上看,以二王为代表的“优美”书风,在北宋以后,基本上被以颜真卿为代表的“壮美”书风代替。
至于《祭侄文稿》凌乱潦草,为什么还能成为千古名帖?文稿就是文稿,涂抹改动,属于正常;王羲之《兰亭序》同样也存在涂抹改动,但都不会掩盖其书法风格本质上的辉耀千古。
反而,古代许多大书法家,抄写古诗文、自作诗文的作品,但为了有意求美观,写的工工整整,但其艺术水准,往往都没有“不求工而工”的稿子更有魅力。
谢谢阅读。觉回答得还行,就随手点个赞吧。
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是什么原因
很高兴和大家聊聊关于古人的丧葬礼仪。
古代时候,随着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对其死亡的称呼也大不相同。
《礼记》中这样规定的:
这么多的死法,如何称呼要根据去世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同时,史家的立场和观念非常重要。
我们先来看一下《汉书·霍光传》,这是《汉书》中的经典名篇,大家搞历史的,搞政治的,必须要读《霍光传》。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是这样描述关于霍光的葬仪:
对于霍光的死,史家用了“薨”
这个字眼。
按道理来说,霍光并不是诸侯王,刘邦曾经立过祖制:“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霍光给汉朝打工,应该属于“大夫”,他的死应该称为“卒”才对。
但是,我们看下文,汉宣帝很重视霍光的葬仪,他安排了重臣办理丧事:
注意看霍光的殡葬仪物:
1.“璧珠玑玉衣”――这是天子死后穿戴的,比那个马王堆墓的“金缕玉衣”还要高一个档次;
2.“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这也是天子的规格。天子所赐,为梓宫,自己搞的,那叫梓棺。“黄肠题凑”可不同于一般的“题凑”,“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內向,故曰题凑。”
在两汉时期,殡葬崇奢之风十分严重。但富户们再有钱,死了也只敢使用“题凑”,而不敢使用“黄肠题凑”,那是严重的“僭制”,敢胡来,拉你一家子去菜市口开刀。
3.“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辒辌车和黄纛,这也是天子的规格。
4.“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动用了国家正规军士,这是帝王的待遇。
5.“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后世只有张安世获得了这样的待遇。
6.“置园邑三百家”――这个就厉害了,空前绝后!按例制,皇后的父母的园邑是二百户,霍光这个园邑搞了三百家。
也就是说,霍光的丧事实际上按照天子或诸侯王的标准来办理的。
那诸侯王能享受到这个标准吗?在西汉时候,各地诸侯王们“宫室百官”拥有“同制京师”的特权。作为天子之制的“黄肠题凑”的葬制,诸侯王也可以合法享用,但等级、规格和大小各自不同。
即然丧事规格达到这个标准,史家若再称之为“卒”,那就欲盖弥彰了。于是,就采用了“薨”这个给诸侯王去世所用的字眼。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霍去病去世以后所享受到的殡葬规格是怎样的。
相关的记载,咱们先来看一下《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霍去病的死,司马迁在《史记》
中是用了“卒”这个字眼。
大家都知道,霍去病是汉武帝的心腹爱将,像儿子一般的呵护宠信,霍去病之死,令汉武帝如摧心肝。那么他又是怎样为霍去病的丧事规格呢?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记载:
汉武帝把边境五属国的汉胡将士调到关中,让数万兵马穿着玄甲,排列成阵,从长安一直排列到茂陵(汉武帝为自己所建的陵寝),一路护送霍去病的灵柩往墓地安葬。
以甲士送葬,这是诸侯王的礼遇,普通大臣是不允许用的。
也就是说,霍去病的葬仪也是按照诸侯王的规格而进行的。
那为什么司马迁记载霍去病的去世,没有用“薨”而是用了“卒”字呢?
这就是史家表达自己观点的笔法。
司马迁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的性格坚执不屈,秉笔直书。在他的心目中,霍去病虽然功高盖世,但他终究是大汉的臣子,丧仪的规格并不能改变他的身份。通过前面的“卒”与后面的丧仪规制进行对比,我们知道,这是不符礼制的。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汉武帝搞的这个丧仪是“僭制”了。
那么在《汉书》中,班固又是怎样记载霍去病的去世呢?在《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班固仍然使用的是“薨”
字。而这个“薨”字与后面的丧仪对比,是符合的。
也就是说,班固认为,以霍去病的功绩,汉武帝给他以诸侯王的丧仪待遇是合乎规制的。
同样,再来看看关于汉武帝的另一位大将卫青的死亡。《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这样记载:
班固比较有意思,在前面使
用的是“薨”,而后面又用了“卒”。
看来,能猜测到,卫青的丧事规格是不如霍去病的。原因大家也明白,政治形势已经与以前大大不同了。
而司马迁对于卫青的去世仍然使用“卒”字。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这样记载:
现在的卫青墓就比较寒酸了,给大家放个图:
以前还有个碑,由于遭到了一些人的破坏,有关部门就把这块碑给搬走了,原先那块碑就在下
图的坑坑位置上。
据说是,有个女作家,写了个作品,在她的作品中,把大将军卫青设定成了一个反面角色,她的粉丝们就恨上了卫青,愤怒之下,组织了一帮人,专程去破坏了卫青的墓。
这也很无奈,任何时代都不缺少这种无知的鼠辈。现在网上不也有大批为盗掘清东陵的孙殿英大声叫好的蠢货吗?
相对来说,霍去病的墓情况稍微好些,是这样的:
但比起关羽、张飞的墓来说,差得太远。
有时候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国人的思想真是让人搞不懂。也许是大家更喜欢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