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代战争结束后,指挥撤退为何要“鸣金收兵”
“鸣金收兵”是指古代敌我双方交战时,一般情况下士兵听到“咚咚”的鼓声而进,听到“当当”铜锣声而退。意思是撤退、收兵,最后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
《荀子·议兵》:“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追根溯源,最初“鸣金”敲的还不是铜锣,而是一种叫“钲”(zheng)的东西。
顺带说一下,古代的“金”指的是铜,而不是金子。铜在我国出现的最早,利用开发的也最早,古代铜比铁出现的要早。比如西周的青铜器世界闻名。因此“鸣金”也就是敲铜器。
什么是钲呢?钲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铜制成,比我们看到的钟要长一些,用木棍击之有节奏感。
后被军队采用整肃士兵的步伐,士兵踩着节奏有整齐感。到后来变成了敲击命令士兵收兵的信号。
大家都知道,铜发出的声音很清脆,穿透力强,适合于发号施令。随着技术的发展,乐器中有了铙和钹,然后有了铜锣。
铙比钲要小(如图)
钹比铙大一些(如图)
铜锣要比钹大一些,并且能悬挂起来,声音传的远,在嘈杂的环境下声音传得更远,有鉴于此,到了三国时期,军队就用铜锣代替了钲。也就是说鸣锣退兵。
随着时代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发信号弹,吹洋号等,为了防止对方知道意图,甚至还制定了站在高处用旗子指挥,或前进或后退。
总之时代在变,军队指挥信号儿也在变。
文/秉烛读春秋
闻鼓而击,鸣金收兵为什么鼓楼少,而钟楼多
这个根本不是一回事啊,“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军事号令,是战场上通过击鼓和敲钲来指挥军队的一种手段;而钟鼓楼却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是用来报时的。
“击鼓而进,鸣金收兵”是军事号令
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常用的军事指挥号令,击鼓便是指敲战鼓,鸣金也就是“鸣钲”(注意不是锣)。《说文解字》中有载“钲,似铃,柄中上下通”,钲是一种古代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
△“钲”是一种古代乐器
《荀子·议兵》有载,“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思就是听到敲鼓生便发动进攻,而听到鸣金声则收兵撤退,在古代相对落后的通讯条件下,这是一种较为便捷且极为有效的军事指挥方式。
关于“击鼓而进”的来历,有着这样一种传说:传说古时东海流波山上一种叫做‘夔’的动物,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发出幽幽的光亮,头上不长角,而且只有一只脚。其目光如电、叫声如雷,十分威武雄壮。皇帝认为其叫声可以鼓舞士气,于是用其毛坯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顿时声似雷霆,直传出五百里。
△传说中的‘夔’
而关于“鸣金收兵”则可能源于阴阳五行家的说法,古时以东南西北中对应五行,即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因古代作战通常在日落前收兵,而此时太阳正在西方,在五行中对应金,故而便有了鸣金收兵的说法。
“钟鼓楼”则是民用设施
古代城市中的钟鼓楼最早乃是专用的报时建筑,在实行里坊制(类似于现代的小区)的城市,夜晚通常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便成为了开关坊门的信号。直到元、明时期,钟楼和鼓楼才开始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
古代时没有时钟,计时只能依靠日圭和漏壶,这种计时方式显然无法大规模普及,因而百姓想要知道时间,全靠官府设置的钟鼓楼报时。除了报时这个功能之外,钟鼓楼通常还有预警的功能,类似于现代的防空警报。
综上所述,“闻鼓而击,鸣金收兵”和“钟鼓楼”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且“鼓楼、钟楼”通常是相对而建的,并不存在多少的问题。
解放军有集合号,但是没有集结号为何有部电影里有集结号
集结号前半段历史背景是设定在内战时期,当时用的是《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其中确实只有集合号,或者说是紧急集合号,没有集结号这个说法。
而集结一般作为部队调动的通讯用词,因此电影中“集结号”这个说法确实是错的。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影片中的号声是作为一种撤退指令,或许是谷子地与团长私下就有商量过以何种号声作为“集结”指令
话说回来,咱们也不要去过度解读电影而已,毕竟电影只是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细节抠多了反而没意思。
要真杠的话还有很多可以抠出来说的,比方说松发式地雷不存在,比方一门破步兵炮怎么摧毁坦克?比方国军是傻么?那么密集的阵型朝谷子地阵地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