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丞相和宰相谁大
多数人会把丞相和宰相等同,其实不然,二者有区别的。
先说宰相,宰:主宰,相:辅佐。宰相有两种含义:
第一,宰相是一种制度,古代君主帝王处理国家大事,身边须有一批人辅佐处理政事(不然君王会累死),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制度。大体出现于春秋,如齐国用管仲为相。随君主制消亡而消亡。
第二,宰相是一种统称,泛指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长官,不同时期称谓不一样。如秦汉叫丞相,
西汉末汉哀帝改为大司马,后来的待中,唐朝中书令、尚书令,宋朝同平章事,元朝中书省丞相,明朝内阁首辅,清朝首席军机大臣等,各朝叫法不一,统称为宰相。
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所以丞相可以叫宰相,而宰相不可叫丞相。
个人粗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古代丞相的名称为什么一直在变化
这个问题用泛称“宰相”一词更合适。宰相名称的变化,其实伴随的就是政权的变化、政治结构的变化。古代宰相名称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四个阶段的宰相名称和智能差异很大。
首先解释宰相、丞相的本意。相,即辅助,引申为“副贰”;丞,也是辅佐、辅助的意思;宰,即家宰,古代负责家族祭祀的礼仪官。无论宰相还是丞相,其本意是都是从古代贵族的家臣演化而来,最初的职能,就是帮助家主处理家族内部事务的大管家。
中国的社会构成就是以家族为基础,国可以看作是放大了的家,天下是放大了的国。因而,家臣由家族事务官,演变为国家行政长官也就成为必然。
先秦时期:宰相制度的形成阶段,各国叫法不统一
前文说过,宰相原来的只能是贵族的家臣,先秦是封建制,诸侯王是除了周天子以外最大的贵族,他们的家臣名称各异,这就导致各国对宰相称谓的差异。
大致有以下几种叫法:宰相、宰、太宰、宰冢、相、相邦、相国、令尹、大良造、阿衡等等。出任宰相的人身份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卿室公族后裔,有的来自于本国之外。在职能上也各有差异,有的是“独相制”,有的是“多相制”。
总之,先秦时期的宰相制度没有统一规制,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也存在很大变革。
秦汉时期:三公九卿制下的丞相和(大)司徒
秦朝的建立,意味着封建制的解体和帝制时代的到来。不过,朝政结构还是延续了封建制度的某些特征,比如三公九卿制。公和卿的叫法,本身就是封建制的产物,其政权模式更是有鲜明的“家国不分”的烙印。
在这种结构下,宰相的名称大体在丞相、相国和大司徒三种名称之间切换。
从秦朝建立,到汉惠帝之间,名称一直在丞相和相国(相邦)之间切换,其职能是一样的。汉惠帝后,将宰相的名称固定在“丞相”,而将各封国的相,一律称为“国相”。
这个阶段,丞相掌行政,太尉(大司马)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形成三公结构雏形。不过御史大夫从职能上来讲,隶属于丞相,职务相当于副丞相。汉成帝末期,为了提高御史大夫的位置,将御史大夫改名大司空,与更名为“大司徒”的丞相并列,并与大司马形成三公结构。
光武帝末期,为了显示皇权唯我独尊,将三公的“大”字一律去掉,大司徒变成了“司徒”,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当然,东汉末之后,又多次在丞相和司徒之间来回切换。
唐宋时期:三省六部制下的群相
三省六部制经历了数百的演化期,直到隋朝才正式确定,它与三公九卿最大的差别就是,皇权与相权进一步分割,相权从“独相制”演变为“群相制”。
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拟定政令、诏书,一把手叫中书令,副手叫中书侍郎。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省的敕令,有权驳回盖了章的圣旨,一把手叫侍中,副手叫侍郎。尚书省统领六部,负责对下达的诏书执行,一把手叫尚书令,副手叫仆射。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三省长官通常会在政事堂集体讨论,省却决议被驳回的反复时间,有资格参与政事堂议事的三省长官,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宰相。一般情况下,中书省和门下省一把手必然是宰相,尚书省一把手一般空缺,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二把手尚书仆射,也视作宰相。
后来,为了扩大决策参与人,皇帝通常会对六部其它低级官员,加“参知政事”、“同三品平章事”等头衔,纳入决策层,也视作宰相。
也就是说,三省六部的宰相,跟三公九卿的丞相完全不同了,丞相独揽朝政,变成了多位宰相共同议政的群体决策。
明清时期:内阁制/军机处下的虚相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曾经短暂恢复了丞相制度,随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宣布永久废除丞相制度,企图皇权兼领朝政,实行独裁统治。
事实证明,皇权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应付得了庞大的朝政,从明成祖朱棣开始,逐步形成了以低阶官员出任皇帝决策顾问的模式,后期发展演变为“内阁制”,阁臣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宰相。
内阁制也是群相制,不过,相对于三省的宰相分工明确不同,内阁阁臣没有决策、监督和执行的分工,而是表现为派系政治斗争形式的势力平衡。这就是后来司礼监凸显的原因,他们事实上扮演了三省制度中门下省的功能,对内阁实施监督。
清朝完全演变为皇权独裁,连内阁制都不存在了。但是皇权依然面临着决策力量薄弱的困境,于是由皇帝钦点的阁臣,参加议政的“军机处”应运而生。军机处大臣,就是清朝的宰相,也是中国帝制文化时期,最没有存在感的宰相,他们只是决策参谋,失去了对皇权的反制作用。
名称变化后面的历史背景
相对于国家元首,从“王”到“皇”变化的简洁明了,宰相的名称可谓五花八门,翻来覆去地变。不过,这些变化不是政治家们吃饱了撑的,玩文字游戏,其背后都是政治的需要,大体有以下三个原因所导致。
1.从分封制到帝制,宰相制度的两大核心变化
秦始皇创建的“郡县制”,不光是国家元首的名称,从“王”到“皇”换个称谓那么简单,它是中国政权结构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以后,先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主导的,层阶式结构被彻底推翻,变成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一元制统治结构,宰相制度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①从家臣到领袖
封建制条件下,宰相还附带明显的“家臣”特性,而不是帝制结构下国家的行政领袖,我们从宰相的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个痕迹。
先秦各国的宰相,很多时候并没有存在感,时间线越往前,越没有存在感。宰相的只能更偏重于王室和公室的事务官特性,而不是国家行政的决策官员。
所以,从先秦宰相的糟乱叫法,到秦朝的相国、相邦、丞相的名城转变,首先是对宰相职能的正式确立,从此他作为国家领袖,出现在历史舞台。
②从分权到辅佐
先秦的宰相制度,在部分诸侯国,所表现出来的职能,又往往突破了“家臣”的特性,它往往是卿室势力的代表,用于掣肘公室势力,这种宰相一定是由卿室势力担任。
这种状况主要体现在战国时期,比如齐国的国高二卿,鲁国的三桓。
秦朝的宰相,改变了先秦对宰相制度的不明,这是一次重大变革,不光是名称上的变化。
2.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宰相名称和制度变化的动因
帝制结构下,宰相的名称又为何不断变化呢?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大明初期及以前。
宰相被确立为国家领袖之后,从政治生态上讲,它必然与皇权产生冲突。中国的帝制文化,并没有对皇帝的权力做出过明确界定,名义上他对所有的结果负责,但是皇权的力量过于淡薄,又不能以一己之力,应付所有的政务,这是一对矛盾。
这种矛盾的冲突,因为历史背景和皇帝个人能力的大小,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汉文帝时期以左右相削弱相权,汉武帝太强势,构建了一个内朝官,把丞相的决策权夺过来。光武帝更牛,连内朝官都不需要,直接以尚书台作为行政助理,自己所有大权一把抓。
丞相变大司徒,其实就是通过三公并列的模式,削弱相权的一次变革。而光武帝的尚书台制度,直接演化为三省制度的雏形。
我们来看一下从汉武帝的内朝官到三省六部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①汉武帝内朝官的建立与消亡
汉武帝建立内朝官,就是让低阶官员出任他的决策参谋,夺丞相的决策权。但是为何内朝官制后来消失了呢?
原因就是,后来的皇帝能力不足,内朝官从决策参谋,演变为决策者,取代了丞相的决策功能。后来又形成以外戚担任的大司马,掌领内朝,军政一把抓,其权力远远超过了丞相,皇帝大权旁落。所以,东汉政权建立后,内朝官必然消失。
②光武帝的尚书台制度建立与消亡
刘秀既没有采用内朝官制,又把三公制搞成了虚设,直接以尚书台的行政助理职能,实现了皇权独裁。可是后续的皇帝同样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尚书台又逐渐演变为掣肘皇权的新生势力。
于是,尚书台演变为尚书省,接替了丞相的职能,为了对付尚书省权力过重,又诞生出中书省,来抢夺尚书省的决策权。
③三省制度的诞生与完善
中书省也没有摆脱权力过重的问题,于是又不得不架构了门下省,来制约中书省。至此,在皇权一路打击相权的过程中,三省六部制诞生了。
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相权从最早的国家唯一领袖,最后变成了集体决策,而且所谓的宰相并不固定,随时可以被踢出决策班子。而推动这个变化的,就是皇帝对独裁政治孜孜不倦的追求,与皇权个人能力的缺陷之间的矛盾。
3.士族阶层的内部斗争,是宰相制度变化的裂变因素
宰相制度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来自于士族阶级内部的矛盾冲突。
自唐朝中后期,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力量门阀集团,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靠科举制不断迭代的寒门士族集团。
从这个阶段开始,皇权逐步走向独裁,它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士族集团取得了永久的政治地位。士族集团失去了外部竞争,内部竞争就显现出来,相权就是士族阶级内部的争夺焦点。
由此,各种党争之风兴起,庶族集团的不稳定性,反而决定了内部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相权作为行政权力最好领导人,失去了独相存在的土壤。不光不可能出现独相,即便入相资格,和相位排序,都称为党争的焦点。
由此可见,士族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也是宰相制度变革内部推动力。
综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宰相制度从诞生以来,经历了重大的政治结构变化,又经历了皇权与相权的政治斗争,以及士族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每一次名称的变化,其背后都是政治环境所决定,而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化。
如何区分丞相与宰相唐朝没有丞相这个称呼吗
两者的区分,丞相多为正式官名,宰相多为俗称泛指。唐朝没有这“丞相”二字的正式官职,丞相或者宰相的的称呼,是指对三省长官以及后来众多带“同平章事”等群相的俗称。
相的渊源
无论宰相还是丞相,都涉及到了一个关键的“相”字。
相,有“相助”和“辅助”之意思,比如伊尹相汤、管仲相桓公,在古代中国的官僚机构当中,逐渐演变为“百官首长”的官职。
最早设置“相”为正式官职的,是《左传》和《史记》当中记载的齐景公建立的“左、右相”官职制度。
战国时期,各国都设立了“相”,选用有才干者担任,以辅助国君处理国家大事。
随着各国关于“相”的制度完善,在各国当中,其中就有两个特例十分不同。
一个是南方的楚国,楚国的相不叫“相”,而是叫令尹,而且直到亡国都没有变过。另外一个就是秦国,秦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叫“大良造”,直到秦武王的时候,才改为了“丞相”。
丞相,丞字意思是承受,相是辅助,丞相的意思其实已经十分明显,就是“掌丞天子,处理万机”。
宰相,宰字有主宰之意,宰相和丞相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辅助君主执掌国政、主宰大政的“首领辅政官”。
但是历史上除了辽代以“南北府左、右宰相”为正式“宰相”官名之外,其他各朝各代,其实都没有以“宰相”命名的官职,“宰相”一词,主要还是泛指国家宰辅之臣的意思。
从独相到群相演变
秦灭六国之后,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制度。秦朝时,丞相设立有左右两人,秦人以左为尊贵,左相实际就是正相,右相就是副相。秦朝统一天下之后,最著名的丞相,莫过于就是李斯了。
秦朝灭亡之后,汉承秦制,不过习惯却变了,汉朝以右为尊贵,右相才是正相,左相反而成了副相。
不过,到了汉朝的时候,皇帝要限制相权,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因为丞相的权力实在太大,不仅可以制定国家政策,还负责国家具体行政管理,因为汉朝丞相多为一人,权力集中在丞相一人手上,这就造成了对皇权的极大威胁。
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被逐渐剥夺,皇帝身边的中朝官开始崛起,并且开始分割丞相的权力。所谓中朝官,主要指皇帝身边的将军、侍中、尚书、常侍、左右曹等近从官。从此,特别是常为皇帝办事的尚书,权势开始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将军录尚书事”一职,其权力直接盖过丞相。
东汉之后,东汉光武帝取消了丞相一职,丞相被改为了荣誉性质大于实际事务性质的三公之一——“司徒”。光武帝还成立了尚书台,国家中枢决策“事归台阁”,通常某某将军或者某某中朝官职务领尚书事,才真正成为了朝廷的“百官首长”和“宰辅之臣”,也就是事实上的“相”。
日后,三省群相当中的尚书令和侍中就来源于此。
三国时期,各国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相权又有不同,总体来说,都是为了实际当权者服务。三国当中,蜀汉的相是丞相,曹魏的相是中书令,而东吴的相则主要是左、右丞相。
曹操曾经担任过东汉的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丞相权力极大。曹丕改朝换代即帝位之后,鉴于他老爸的情况,索性不设丞相一职,而改以他身边的幕僚顾问中书监和中书令为“相”,这也正是中书令作为群相之一的起源。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时期,随着皇权和相权之间斗争的变化,“相”开始由最初的一、两人变成了一群人,要看谁是老大,最主要还是看由谁来兼领“录尚书事”。
所谓“录”,就是参与决定之意。自从东汉光武帝设立尚书台以来,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直接替代了过去名义上的“丞相”,成为了事实上的“丞相”。而在一群“中朝官”当中,往往兼领“录尚书事”的人,就是事实上的“相”了。
当隋朝重新统一中国之后,“相”在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演变当中,逐渐形成了互为掣肘、互相合作的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
尚书省主执行,内史省(也即后来的中书省)主决策,门下省主审核,使得三省的长官成为了事实上的“相”,而且是群相。
尚书和中书二省的历史已经说过,由来已久,而门下省,其渊源其实也非常有历史。所谓门下,其实就是指皇宫禁门之下,能进入门下者,多是皇帝的近臣,特别是“侍中”,那可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
魏晋时期,逐渐形成了门下省,门下省的正副长官是侍中和黄门侍郎,他们拥有一个重要的权力——“封驳权”,简单来说就是具体审核复核的权力。
至此,三省制度形成,特别是唐朝的时候,将隋朝的制度继往开来,并且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一台的中央官僚机构体系。
唐朝宰相制度的变化发展
随着唐初对三省制度的继承发展,尚书、门下和中书三省的机关,其实都是相府,三省长官尚书令、侍中和中书令共议国政,行使相权。
不过唐朝的“相”制和“相”的正式官名,经历过频繁的变化。
比如唐高祖的时候,三省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纳言、尚书令。唐太宗的时候,三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和尚书左、右仆射,因为唐太宗登基之前做过尚书令一职,从此之后没人再敢担任尚书令,尚书令从此阙不授人,而尚书省原本的副长官左、右仆射,反而成为了长官。到了唐玄宗的时候,中书令又被改为了右相,侍中被改为了左相,《长安十二时辰》当中的林九郎,其原型李林甫,他担任的职务就是“右相”。
不过,到后来,“相”的群体除了三省长官之外,也常用其他部门的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号参加中枢议政,这个议政的机构叫作“政事堂”,后来被称为“中书门下”。
因为中书主诏令决策、门下主封驳审核,两省长官经常要为国家政务大费周章的争论,所以需要一个议事地点,而这个“政事堂”也即后来的“中书门下”就成为了两省长官议政之地,后来更扩大加入了其他的议政官员,逐渐形成了一个宰相机构。
以致于日后,要进入“政事堂”或者日后的“中书门下”议政的官员,就必须带着“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个加衔。
后来逐渐演变成到唐末时期,由于三省长官的虚化和成为荣誉性质,“同平章事”成为“相”的称号。而原来的三省长官,如果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号,就不能进入“政事堂”或“中书门下”议政,也就无法成为事实上的“相”。而此时的相,也由三省长官变成了更大的一群人。
“政事堂”或者日后的“中书门下”成为了事实上的核心中枢机构。在唐玄宗时期,“中书门下”成为了固定机关,并且还增加了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办事机构。为了有人能常务领导这个机构,就在群相当中选取一人担任“执政秉笔”,担任“执政秉笔”的“相”就成为了事实上的群相之首,也就是我们后来称呼的“首相”或者“首席宰相”。
长期担任“执政秉笔”的李林甫和杨国忠,更是逐渐形成了专权用事的情况,这和当初皇权分相权的初衷又相去甚远了,不过此时的宰相制度已经远没有前代的集权了,而且“首席宰相”权力大小,也是根据皇帝的需要和个人好恶所决定。
有唐一代,共任用“宰相”368人,唐代实行的“群相集体负责制”,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宰相,丞相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
宰相,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宰相的职务是辅佐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群僚,但历代所用正式官名有变化。如秦、西汉时以相国或丞相为名。东汉时名义上司徒当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国政,而实际上则权归尚书,尚书令无所不统,实为宰相。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管机要,和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等实为宰相之任。隋、唐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中叶后,凡为宰相者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事等职衔。宋代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官称,和他的副职参知政事合称宰执。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孝宗时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以中书省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为副相。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皇帝亲揽政务。此后,明、清时的内阁大学士及清代的军机大臣都是宰相之任。
丞相,官名。
战国时期,秦悼武王二年始设左右丞相。至秦朝,中央官吏以丞相、国尉、御史大夫为最高,时谓三公。丞相作为正式官名,是从秦国开始而在秦朝确立的。丞相制度的确立,完成了战国以来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要变化,即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使权为进一步集中,君权得到加强。
西汉初,改丞相为相国,不久,恢复旧名,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元寿二年(前1年)改称大司徒。东汉未复称丞相。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废时置,有时叫大丞相或相国,大多由权臣担任。
唐废丞相,而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等为宰相;又因为这些官的品位高,轻易不授人,而以其他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义任宰相之职。
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代中书省及行中书省均置左右丞相。
明初设丞相,洪武时废。
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有哪些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职,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早在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 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自秦至 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 。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由其过人之处或者得益于特殊关照。赫赫有名的丞相多如牛毛,
秦:吕不韦以奇货可居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异人回国继位,与秦始皇帝嬴政也有些说不清的关系,如果没有吕不韦碰到嬴异人,历史就不是现在看到的。
李斯,一封谏逐客书扭转秦国错误政策,不仅帮助嬴政统一六国,更是帮助秦始皇帝统一货币、道路、度量衡等,使后来的中国无论怎么内乱,始终趋向统一。
汉:萧何,汉初三杰之首,对汉朝建立功不可没。霍光、曹参、曹操等都是汉代杰出丞相。
三国:诸葛亮是这一时期名头最亮的一个。
南北朝:乱世时代,前秦的王猛,如果不是死的早,或许可以提前结束乱世;王导,王与马共天下,一个家族,几乎控制一个王朝。
隋唐:魏征、杨素、长孙无忌、房玄龄无一不是家喻户晓,威名赫赫。
宋: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力主亲征寇准、变法图强王安石等。
明:李善长,从龙功臣,可惜收到牵连迫害至死;胡惟庸,历史上的今天最后一个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