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有历史学者说,其实春秋只有三霸并非五霸为什么
-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那他最初是如何登临君位的
- 春秋五霸为什么不叫春秋五雄
- 为什么春秋时叫春秋五霸而到了战国不叫战国七霸呢
- 春秋五霸,为什么称他们五霸
- 成语“一鸣惊人”为何源自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 “春秋五霸”是指谁你认为谁最厉害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 春秋战国五霸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后世为什么称管仲治国之贤能接近王道
- 春秋五霸是哪几霸,哪个最霸道
为什么有历史学者说,其实春秋只有三霸并非五霸为什么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王室衰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各诸侯国,于是各个诸侯国间就掀起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战争,在这一期间,能够在各个诸侯国中实力、号召力执牛耳者,就会被尊奉为霸主。
但“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个国家的哪五位国君,确是一个十分有争议性的问题。
在历史上,关于“春秋五霸“是谁的不同说法,至少有七种,而每一种说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也都有自己的不能服众之处。
这七种说法分别是: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
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历来都是有争议的,版本也非常多,最常见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还有一说也算广受支持的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当然还有将郑庄公或者晋悼公,以及吴王夫差列入的,主要是因为宋襄公此人只是图霸主之名,但实力不够,而秦穆公的霸业则是面对的西戎,与中原诸侯无关,所以他们两人争议最大,但那些代替者们,也难以服众,所以关于“五霸”这个概念,更像是一种概称,而非准确数字,因为其中只有三位是毫无争议的。那便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位无论在哪个版本,都不会缺席。
齐桓公作为公认的第一任霸主,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在管仲的辅佐下,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霸业得到了天下的认可。而晋文公,历经19年磨难,回国之后,依靠着手下助威名臣猛将,彻底将晋国升级为春秋时代,中原第一大诸侯,这个地位无可撼动,晋文公当然是理所应当的霸主。那么楚庄王呢?应该说,楚国的强大,是建立在楚庄王和他的前辈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当年的楚成王就隐约可以和齐桓公与晋文公平起平坐了。后有崛起争锋的越和吴,究竟谁是“五霸”的正统门户,始终没有绝对稳固,唯有公认的齐晋秦楚,他们掌握了春秋的绝对财富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那他最初是如何登临君位的
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齐襄公死于非命。当时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在鲁国,公子小白在莒国,都想回去争王位。
辅助纠的叫管仲,辅助小白的是鲍叔牙,两人还是好友。
鲁庄公要亲自送纠回去,管仲对鲁庄公说:我要去阻截小白,怕他抢先一步登位。
管仲拦住了小白,一箭射中了他,他当即仆地而亡,随从都一边大哭丶一边马驭着小白往回走。
管仲报告了小白已死,一行人不紧不慢地往齐国走。
到了齐国,城头早变幻大王旗。小白已捷足先登成了齐恒公。
原来小白装死,用一带衣钩子装被箭击落,迷惑了管仲。
齐恒公第一件事是带兵犯鲁国,逼使鲁庄公杀死公子纠,并押回齐国,关进大牢。
鲍叔牙为管仲求情:管仲是非常有才干的,要成大业非用管仲不可。
齐恒公不仅释放了他,还让他直接做相国。在管仲精心辅助下,齐恒公后来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
春秋五霸为什么不叫春秋五雄
春秋五霸是在春秋时期相机称霸的五个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也有人说的春秋五霸的名字跟上面有出入。因为五霸在春秋时期是陆续登场。从齐桓公开始称霸。成为霸主之时。一直到战国开场。历史上都是以霸主称呼他们。说的简单点,春秋五霸不像战国七雄那样是同时存在的。另外,霸,是指春秋时期的爵位里面的伯爵。也就是当时伯爵里面实力强大,说话份量重的伯爵诸侯。战国七雄的雄,则是指英雄。能力过人,敢作敢为。并且能成常人不能成之非常之事。
为什么春秋时叫春秋五霸而到了战国不叫战国七霸呢
谢谢邀请:
春秋是五霸,战国是七雄。霸和雄虽然都是很强大的意思,但我们不能从两者字面之间的微小区别去释解,而是要联系起来去理解。
春秋五霸更是指的是个人,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都是主要指个人,其次才是代表的国。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晋、更指的是国家而非个人。
春秋五霸称霸是有先后顺序的,是短期行为,此长彼消,此强彼弱,当称霸的国君强势衰退的,其国的霸主地位也随之消失。
战争七雄是长期存在于战国时代,虽然国与国之间有强弱之分,但总的来说是并存的,它不会因为国君死亡而消失。
之所以两者之间有这些区别,所以后来的人们为区分他们之间的不同,才会用不同的字去代替,如果都用霸,岂不是难以辩别了吗?我们也不能用恶霸、霸权、霸道、霸占和英雄、雄杰、奸雄、枭雄去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加定语的组词了。
说的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阅读
春秋五霸,为什么称他们五霸
关于春秋五霸,具体为哪五霸,是没有定论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第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第二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其中只有齐桓晋文楚庄为定论,有些人甚至直接把春秋时期说为“齐桓晋文故事”。当然,也有一些没我被提及的霸主,他们对于以上的冠名霸主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晋悼公、楚成王等等。
别的先不说,我们先看一下众望所归的三位大咖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者的共性,以便我们找点一些关于霸的线索。
第一,他们都是服了当时最强的对手,也就是说,他们是最强的存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救华夏于即倒,功劳不可谓不大也。然而最拿得出手的功绩恐怕还是服楚,一则楚为蛮夷,达到了攘夷的目的,二则楚国国力强大,可能是仅次于在中原圈诸侯风头出尽的齐国。当时楚臣屈完回答的虽然是不卑不亢,齐国也没有捞到什么实质性的便宜,但是至少认为自己有错,没有向周王室进贡缩酒的茅草。这种浅尝辄止被证明在以后诸国与楚国的争霸中还是很通用的。晋文公是通过城濮大战大胜楚国一战成霸。楚庄王则是通过邲之战打趴晋国,有理有理,这些都没的说。
第二,他们都有一众诸侯围绕齐左右。齐桓公是得诸侯的开创者。春秋初期小霸郑庄公也是强盛一时,但是除了去打别的诸侯,攻打王室,似乎外交方面拿的出手的也就是与鲁国等国联合一下,并不知道什么叫会盟。齐桓公最喜欢合诸侯,九合诸侯嘛,代表作北信会盟,圈粉无数,几乎中原诸侯都围绕在他的身边。晋文公称霸的时候,楚国已经很强盛,又遇上了“无冕之王”楚成王,所以即便是称霸了,也只能和楚成王分诸侯。楚庄王则有点不同,虽然他们也在积极的向“华夏圈”靠拢,但是还是被中原诸侯鄙视,蛮夷的帽子看来还是带着的,他拉拢的诸侯则多半是长江流域、也有淮河流域的。郑国是最惨的,它是楚国和中原争霸的焦点。郑国也就只能当“墙头草”。
第三,他们都对王权都有一定的认可,也就是尊王的践行。齐桓公可谓是尊王的楷模。比如在讨伐山戎后嘱咐燕国要好好的进贡,不得失礼。周王赐其“不跪”之权,他诚惶诚恐,怎么也不愿失君臣之礼。晋文公在践土会盟时帮周王建造行宫,把所得的楚国战俘、战利品进献给周王。还平了王子带之乱。楚庄王虽然没有尊王的具体行动,但是问鼎中原的时侯,还是被王子满的“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所折服,说明他对王权还是尊重的。
综上所述,齐桓晋文楚庄都有尊王的践行,都有一种诸侯围绕其左右,其代表的国家都打败了(名义上或者实际上)当时的最强对手。这可能就是“霸”的硬性条件。其中尊王是第一性的,然后就是要有实力,实力有了,诸侯也就有了。
其实我们从以上的分析中发现一些线索,这主导者霸的造成。想要在诸侯中脱颖而出,实力不可或缺,但是那个并不是称霸的特定要求。而尊王和得诸侯似乎对霸业的造成似乎更有说服力,其中尊王其实就是为了得到王的承认,当然楚庄王是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可能和楚国被排除在华夏圈有关。也就是说王的承认和一众诸侯的追随是“霸”的关键。另外“尊王攘夷”是他们的旗帜(楚国处除外)攘夷似乎也是必须得,因为尊王攘夷是相辅相成的,你要拱卫王室,解救中原之危机,就必须排除蛮夷,保证华夏圈的安宁。也只有去讨伐蛮夷,才能保证王室的安稳,中原的安宁。
上面我们说了,周王室的认可(楚国也没有)是成霸的关键。其实这就是涉及霸的含义的问题。周王室承认一个诸侯的时侯,并不是说,那个谁,你怎么怎么样,你就是霸主了。这只不过是后来的史学家给他们的称谓。而是会赐予他们一种叫“伯”的称号(也叫侯伯、方伯等)。伯,诸侯之长也,他是代替天子行事的人,对其他诸侯有号令和讨伐的权利,说的更现实一点就是“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几霸其实都不重要,关键是成霸,霸而不王。当然随着王室的衰落,霸变得不合时宜,战国时期,魏国还守着春秋大梦称霸中原,就逐渐葬送了自己的优势。所以,后来的诸侯国认识到时势的变化,纷纷称王,甚至称帝,兼并土地,直到秦始皇的统一。
成语“一鸣惊人”为何源自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
一鸣惊人,这个汉语成语的意思是说,平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一下子突然就做出惊人的成绩。
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典籍中有多处记载:
《韩非子·喻老》有这样一段话: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也有类似的话:“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也记载了有关楚庄王熊旅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典故。
据史料记载,楚庄王熊旅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局势不稳,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为了应对这复杂的局面,楚庄王故意作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样子。统治朝政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
有一天,右司马伍举对楚庄王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
经过三年的静静观察,楚庄王对楚国的政局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随后,他亲自听取朝政,恢复发展经济,重用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打败了敌国,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春秋五霸”是指谁你认为谁最厉害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春秋五霸有数种版本
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代的五个霸主。五霸又称五伯,伯就是侯伯,指诸侯之长,就是诸侯的领袖人物。那么春秋五霸是哪五人呢?有五六种版本,比较通用的是以下两种:其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其二: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其他版本入选的还有郑庄公、晋悼公、晋景公等。
在以上人选中,有一个人肯定是滥竽充数的,就是宋襄公。宋襄公并没有实质的霸业,那么他为什么会入选呢?齐桓公去世后,当时群龙无首,宋襄公自认为是中原联盟的二把手,既然一把手死了,自己当然就是霸主了。他以齐桓公的衣钵传人自居,主持过诸侯峰会,所以后人把他选进去。实际上,宋襄公只是个过渡人物罢了,既无实力,亦无相当的声望。
第二,我认为五霸中,最厉害的人是楚庄王
在传统史学观念中,五霸里最厉害的,当然是齐桓公与晋文公,所谓“齐桓、晋文事业”,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固然,齐桓公、晋文公都是伟大的君主,但并不代表他们的才能是最突出的。
齐桓公的事业,其实是管仲的事业,齐桓公的伟大,在于他心胸宽广,能重用曾经射过自己一箭的管仲。但是管仲一死,齐桓公就死得很惨了。
晋文公本身才能也不是特别突出,亡命天才十几年,混不出个人样。但是他做了三件事,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他在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夺得中原领导权;第二,他所开创的晋国霸权,是超过一百年的长期霸权;第三,他确立了晋国独特的卿家制度,卿家就是军队的几大司令员,这种军政合一的军国主义制度,是晋国长期强盛的基础。
但是,真正做到独霸天下的人,恐怕只有楚庄王一人了。楚庄王“不飞则己,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成长史很励志。在他的时代,楚国的势力达到顶盛,郑国、宋国、陈国等中原诸侯纷纷倒向楚国。庄王八年,楚国问鼎中原。公元597年,楚国在邲之战中大败中原霸主晋国,此时的楚国天下无敌,在战场上,楚军展示强大的战斗力与君子风度,在晋军逃跑时,竟发生楚军指点敌人如何逃跑的喜剧,给残酷的战争蒙上文明的色彩。连晋国的高层,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楚国,无论在军事上或内政上,都是无懈可击的。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
春秋五霸”称霸先后顺序:齐桓公(公元前681年称霸)→宋襄公(公元前643年称霸)→晋文公(公元前632年称霸)→秦穆公(公元前623年称霸)→楚庄王(公元前597年称霸)
春秋战国五霸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后世为什么称管仲治国之贤能接近王道
我们常说,谁谁很霸道,什么意思呢?就说明这个人很强势,不讲道理。行王道要比称霸道困难很多。行王道政治上要讲道理,要把仁义道德推在前面,让人听了心服口服;在经济上要平等对待,公平公正,不能强卖强买,要讲诚信,互利互惠;在军事上要师出有名,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在科技文化交往上要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春秋时期的管仲担任齐国宰相后,在经济文化上他善于因地之利顺应人民的需要制定政策,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礼仪廉耻)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令顺民心”等言论,老百姓所要求的,他就引导他们去实施,不适合老百姓去做的,他就删除掉。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利用近海经营盐铁生意,很快让齐国富强起来。在政治军事上,提出“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的地位,加强军队建设,挑选精壮,成立常备军,严格训练。在齐国的一些军事行动中,善于因祸而为福,使劣势转化为优势。齐桓公实因蔡国让少姬改嫁而出军南下袭击蔡国,而管仲却趁机去攻打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祭祀用的菁茅;桓公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却趁机责令燕国整顿昭公时的政令;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时受曹沫威逼答应了鲁国的条件,过后又想背弃盟约,而管仲却趁机劝桓公履约以示信于天下,由此中原各诸侯国纷纷归服齐国,齐桓公从此成为春秋首霸。从管仲相齐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都是把仁义道德推在前台的,都是讲道理的,与行王道很接近,但最终却让齐桓公成了春秋霸主。因此孔子小看管仲,觉得当时周朝衰微,桓公既然是贤君,管仲就应该勉励桓公行王道,走夏禹、商汤、周文王的道路。人生匆匆,管仲能尽心为齐国,让齐国走向富强,已是难能可贵了,就当时的形势,行王道能行得通吗??孔子是否有点儿太求全责备了呢??
春秋五霸是哪几霸,哪个最霸道
春秋五霸的提法并不固定,有很多版本,在已知的七个版本中,我统计了一下,结果如下:
齐桓公7票,晋文公7票,秦穆公5票,楚庄王5票,宋襄公2票,吴王阖闾2票,越王勾践2票,还有五个人各一票。
而太史公心中的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公认的春秋霸主,全票通过,而秦穆公和楚庄王也高票通过。实际上吴越称霸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事情,而且两国也只是短暂的区域争霸,所以可以排除。
宋襄公本来是想在齐桓公的后面接过霸主的位子,实力不够,仁义来凑,他想另辟蹊径争霸,有野心是好的,只是他面对的是自认“蛮夷”的楚国,楚国固然胜之不武,但宋国也实在没有那个实力号令诸侯。
秦穆公确实算得上是一位霸主,只是那时候因为晋国的阻碍,秦国始终无法东进,秦穆公纵然雄心万丈,也只能望东兴叹,转而攻打西戎,不断扩大秦国的地盘,称霸西域,所以秦穆公是一个区域性的霸主。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过,春秋实际上一部晋楚争霸史,在晋楚争霸之前,齐国曾短暂的称霸过,齐桓公的称霸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彼时,秦国在西陲无法东进,晋国刚刚经过“曲沃代翼”和诛杀公子,晋献公正在开疆扩土,而楚国尚没有实力北上。
在这样的境况下,齐国依赖于管仲的改革率先强盛起来,齐桓公只能算是一个甩手掌柜,所以管仲去世后,齐桓公越发昏庸,亲近小人,齐国很快衰落,而且齐桓公的诸儿为争位斗得不可开交。固齐桓公虽然是春秋首霸,但实在算不上霸道有为。
之后晋楚开启了百年争霸之战,大部分时候楚国都是落败方,直到楚庄王打败了晋国,成为霸主,楚庄王是楚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国君,他锐意改革,促进楚国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他又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国君,强盛时期甚至跑到东周管辖的洛阳附近耀武扬威,“问鼎中原”,吓得周天子不轻。但不得不说的是,楚国确实有实力称霸,只是楚国礼仪不周,德行不足。相比较而言,晋国是毫无争议的春秋最强国,而晋文公又是春秋第二霸。昔年,晋献公诛杀晋国公族,后来又宠幸骊姬,想把王位传给骊姬的儿子遗弃,从而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他们生隙,骊姬从中作梗,诬陷太子申生,最终使得晋献公追杀这三个儿子。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和夷吾逃跑。
重耳在“五贤士”的陪伴下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公元前636年,62岁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继位,后进行封赏。很快晋文公争夺霸主的第一个机会就来了,周王室发生王子带之乱,周襄王跑到了郑国,派人遍告诸侯,发出求救信号。晋文公出兵护送周襄王回洛邑,并杀死了王子带。
之后晋楚争霸拉开序幕,并在公元前632年正式对战,晋文公按照曾经承诺过的与楚军对战退避三舍,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之后周天子承认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举行践土会盟。自此,晋国开启了百年霸业。
很多人认为后来发生的三家分晋,其根源在于晋文公设三军六卿,致使卿族做大,逐渐凌驾于国君之上,实际上卿族做大早在晋武公时就埋下了隐患,晋国经过近七十年的内战终于“曲沃代翼”,小宗接替大宗主晋国国政,曲沃武公成为晋武公,为了防止公子作乱的再次发生,晋武公和晋献公开始诛杀晋国公子,致使晋国无公族。
没有公族,任用的官员必然都是外姓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的发展,但是国君一旦不够强势,卿族就会抬头,况且晋文公设了三军六卿轮流制,强大国家的同时必然使得数个世族崛起,并最终三家分晋。
综上,我认为最霸道的是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