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

魏延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魏延的死和诸葛亮有关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5 23:39:27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魏延的死和诸葛亮有关吗

肯定有关。诸葛亮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我倒觉得魏延的建议值得一试。说魏延脑后有反骨,还叮嘱马岱取魏延性命,这是太恨魏延了!说明诸葛先生也没有容人之雅量。说人家谋反,理由也不充分。顶多算是为了军队指挥权将相争斗而已。诸葛死后,蜀国的那几个酒囊饭袋军师怕节制不了魏延,只能使阴招除之而后快,完全不顾老魏是蜀国仅剩的几根顶梁柱之一。诸葛后期,几乎没有一计是成功的,说他江郎才尽也不过分。人家司马懿早就对他了如指掌,他那些老套的伎俩总是瞒不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殚精竭虑算计司马大都督,反而一步一步跌进司马的套里起不来了。如果这时候用一下魏延的计策,跳出诸葛每计必面面俱到的窠臼,孤注一掷,别出心裁,说不定还可以出奇制胜呢。杨仪杀魏延,诛魏延三族,是自废蜀国长城。如果诸葛在死之前,交代魏延统领三军,做司令,杨仪做政委,或许不会闹得自相残杀。按魏延桀骜不驯的性格,带兵杀入曹魏,就算兵败将亡,总比死在自家人手里要光彩壮烈得多吧?

陕西汉中魏延墓真的有诸葛亮跪着的石像吗

怎么可能,诸葛亮是后世推崇的忠臣良相,到了宋朝都封五星王了,魏延就算不是叛臣,身份地位也高不过诸葛。所谓子午谷奇谋并不适合蜀国的实力,就算出奇兵占领了长安又如何?只能让没有够劲的蜀国进退维谷。

以弱胜强是有前题条件的,是大国大而不强,大国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小国虽小但小而不弱,才能以弱胜强,以小博大。

三国虽号称三足鼎立,实则曹魏一家独大,当时的东吴与蜀中,不但不是现在的发达地区,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相反,这两个地区当时还是刀耕火种的落后地区。不论人口规模与经济潜力,都远远不如曹魏的中原地区。

诸葛亮以攻为守是不得已而为之,知道曹魏不可灭,诸葛亮只不过想守住蜀中,等待可能永远也不会出现的时机。屁股决定脑袋,魏延是军事将领,只考虑如何打胜仗,却不考虑蜀国的国情与天下大势。诸葛亮是丞相,要考虑蜀汉的算盘与天下大势。

诸葛亮看出曹魏政权并不稳固,司马氏为代表的士族门阀势力过大,一旦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才会有机会真正的北伐。可惜他等不到那天了,魏延被杀其实就是怕他冒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站在蜀国的角度,诸葛亮没有对不起魏延。

三国中后期,蜀国的魏延与楊仪之争,是诸葛亮造成的吗

魏延、杨仪之争,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没有诸葛亮的死前遗计,杨仪、魏延还是会内斗,只不过动静不会闹得那么大;

魏延、杨仪两人素来不合,全军上下人尽皆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两人根本就是势同水火,彼此都容不下对方;诸葛亮在的时候,尚且能够压制;诸葛亮一死,就彻底完蛋了,谁也不服谁,爆发大战在所难免;而两人的最终决胜权,都不在自己,而是取决于诸葛亮的态度;如果诸葛亮站在杨仪一边,那么!失败方肯定是魏延;如果诸葛亮站在魏延方,毫无疑问,失败方一定是杨仪;

可惜,诸葛亮最终选择了杨仪,而放弃了魏延;所以在魏延与杨仪开战之际,所有的人都毫无意外的倒向了杨仪一边;魏延孤军难支,加上违背丞相意愿,极度“理亏”,最终被杨仪斩杀,并诛灭其三族;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死前遗计,会形成怎样的局面呢?

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死前遗计,第五次北伐的十万大军,就不会不战而退;正如魏延所说“怎么能因为一人之死,而耽误国家大事呢?”;那么?没有死前遗计,也就没有杨仪掌军,北伐军事大任会落在谁的头上?可想而知!魏延至始至终,都是呼声最高的将领,在蜀国的威望,以及军事能力,都是当时最强的;士兵们肯定会请命以魏延为督,统领十万大军继续北伐;

那么?魏延领了军事大权,杨仪会怎样呢?同样会不服,伺机闹事,甚至造反;这边魏延也不会轻易放过杨仪,两人开战,也是迟早的事,不可避免;但是动静绝对不会玩到之前那么大,毕竟杨仪是文官,手上又没有实际兵权;他取胜的点,顶多是以心腹袭击魏延的大营,但成功率基本为零,因为魏延不会给他机会;魏延会提前动手把他搞定,或者流放边廷,或者杀之,都有可能;

所以!魏延、杨仪之争,不是诸葛亮造成的,两人迟早都会打一场;但是,决定二者谁输谁赢的,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选择了谁,就相当于放弃了另一方;

魏延的墓前跪的三个人是谁,真的有诸葛亮吗

魏延不死,蜀汉不亡。蜀汉之亡,诸葛亮难辞其咎。算计关羽,压制魏延,重用马谡,偏爱姜维,排挤李严,架空刘禅。频繁征伐,劳民伤财,身为主帅,谨小慎微,忌才妒能,拒出奇兵,国弱耗战,不败才怪。

魏延是怎么样的将领呢真如《三国演义》所说脑后长反骨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比较彬彬有礼的人。他一般不骂人。整个三国演义他一共骂过两个人,骂死过王朗,还骂过魏延。在魏延与诸葛亮第1次见面的时候。(三国演义53回),诸葛亮直接让刀斧手把魏延推下去要砍了他,不但说他背后有反骨,而且说他不忠不义。魏延反骨仔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孔明曰:“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按《三国演义》说法:诸葛亮看人那是相当的准。他说日后魏延必反,果真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反了。同时诸葛亮还是间接死于魏延之手(诸葛亮住7星台祈求寿命的时候,被魏延一脚把灯给踩灭了,这更坐实了,魏延是个反骨仔大奸臣的形象《三国演义》103回)。

上面所说的一切话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不是本人的真实观点。下面我主要说两个问题:

1.真实历史上魏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2.三国演义中魏延怎么被诸葛亮,杨仪,姜维,马岱合伙给弄死的。

第一个问题:魏延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

刘备活着的时候,魏延与刘备的关系极好。这是因为刘备在入川的时候,魏延屡次立功。整个蜀汉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一个是两次救了刘备老婆的赵云,另外一个就是履历战功的魏延。

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 参赞 军谋 ,并代为主公统领亲兵,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留守中央,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

从这个观致上来看,魏延和刘备的关系很亲近。大家一定还记得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汉中太守这个重要的岗位,一定要让一位心腹大将来镇守,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会让张飞去做(关羽那时在守着荆州)。

而魏延也不负众望,在他镇守汉中的十几年当中,魏军从来不敢侵犯。(只有一次曹操带兵侵犯,还被魏延一箭射掉两颗门牙)

所以刘备在登基当了皇帝之后,马上给魏延封了侯。从这儿看的话,说魏延是反骨仔,那是不成立的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魏延是被诸葛亮,姜维,马岱,杨仪这4个人给谋杀的?

我们就先不说诸葛亮在首次与魏延见面的时候,就给他扣一顶反骨仔这样的大帽子,我们单说诸葛亮死时,做了4件事都是为了逼反魏延:

第一件事:将相权给杨仪(这个杨仪和魏延一直不和)

第二件事:将军队给姜维(姜维是诸葛亮徒弟)

第三件事:秘密交代马岱下黑手。

第四件事:让魏延断后。

就因为让魏延断后,他就造反了吗?难道他不想断后?

我们再看看演绎中魏延是怎么说的:

丞相虽亡,我今现在,杨怡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着灵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即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丞相当时若依我计,取长安久矣,吾今官任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安肯与,长史断后

这段话引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话,而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可是反面角色。但我们从这段话中却可以看出两条重要信息:

1.司马懿还在,蜀国的威胁还在,魏延要主动率兵进攻司马懿。他并不是为了叛变国家。

2.魏延当时的官职是前将军和征西大将军,这个前将军和关羽生前的前将军是对等的,都是最高级的武官。

也就是说就算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魏延当时也是从蜀国利益出发,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要兵权并不是为了叛变,而是为了保证蜀国的安全击败司马懿。

而在真正的《三国志蜀书》中:魏延没反,只是带着孩子逃回了汉中。后来杨仪派马岱杀了魏延,并夷三族。最过分的是还将魏延的人头当球踢

岳飞的墓前原本跪着5个人,如今却只剩下4个,是谁不用跪了

在杭州西湖景区,不仅有西湖这样的自然风景名胜,还有抗金名将岳飞的庙宇。

公元1141年,岳飞在宋高宗赵构的十二道金牌之下,无奈放弃了形式大好的抗金大业,即刻回京。同年11月,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处死于风波亭。岳飞被杀害以后,后人为了纪念、缅怀岳飞,在杭州修建庙宇,并让陷害岳飞的五位元凶秦桧、王氏(秦桧夫人)、张俊、万俟卨(xie)、罗汝楫双手反剪,永世跪倒在岳飞墓前。

秦桧和王氏是陷害岳飞的主犯,两个人惧怕岳飞的地位,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岳飞。

张俊也是抗金名将,曾多次和岳飞配合大败金军,后面依附秦桧,参与诬陷岳飞,收集伪证。

万俟卨(xie)是岳飞案的主审,为了攀附秦桧,诬告岳飞,是杀害岳飞的最大帮凶。

罗汝楫,秦桧的党羽。一起参与诬陷岳飞,但当时他只是一个无名之辈,所以清朝李卫在担任浙江巡抚时下令将罗汝楫砸烂。因此现在跪着的就成四个人了。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魏延三条路,为什么魏延都不走

三国中的魏延就是一个按悲剧色调而写成的历史人物,这种悲剧色调被诸葛亮调到了最浓的一笔。魏延最后死于马岱执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之下。

其实,不论是读历史《三囯志》,还是读三分真七分假的小说《三国演义》,我们都不难发现魏、吴、蜀三国中,唯蜀国的武将最简单且又最复杂。

最简单,这些武将不论从何种渠道聚到刘备麾下,他们都给自己扣上汉室正统的高帽。还有就是刘备手下从始至终堪称真威武的大将就是“5+2”个人,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起,再加魏延和刘封。

最复杂,这些武将明面上一团和气互相帮衬,暗地里却各怀心事。当然,张飞、赵云和黄忠是可以除外的。

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负责人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其次,是刘备集团里的文官们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凡人都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的人也很难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在人人都有个性的团队里,领头的人怎么用脑子去把他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让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始终为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地向前走。

首先,关羽是刘备手下的第一虎将,刘备与关羽的关系更非一般(桃园三结义只是小说里的故事而已)。所以,关羽心里只有刘备。所以,关羽持才自傲,就连刘备看重的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自然也不会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张飞除外)。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就是明证,马超就更是瞧不起,赵云也是可有可无的。可刘备还得由着关羽并顺着其性子来处理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刘备在封侯给黄忠时,他就必须考虑关羽的心情。

其次,赵云武艺很强,他不输关羽和张飞,但并非刘备真隶系。在关羽、张飞面前,刘备把赵云的真诚只能主要用在看家护院的份上。

还有,马超是个连自己的父亲都可以不要的,刘备冷落他也在情理之中,可这正是刘备的“假道德”的表现罢了。马超落得个郁郁而死。

诸葛亮不知是继续了刘备的做法,还是他本身就是这类人。诸葛亮与刘备不同的是,刘备死得仓促,他基本来不及安排身后事,而诸葛亮则早已考虑好了,只好他的考虑太“周全”以至于唯其最正确,只有他一个人在替刘禅的江山的“鞠躬尽瘁”。

蜀国自关羽败走麦城以后,武将人才日趋衰落,而官僚体系却日渐复杂。魏延是仅存的能力强的武将之一,此时,赵云一方面是年事已高,另一方面是诸葛亮要他镇住后方。所以,诸葛亮北伐时一般不用赵云。

在此情况下,诸葛亮用魏延总是处于矛盾之中。魏延是降将,诸葛亮从来对魏延无好感,甚至总怀疑他会变心。可姜维也是降将,虽然是诸葛亮用心思将其得到的,可这样的人要再变心也是可能的,事实上,姜维在蜀国将亡时又向邓艾投降了。

现在来讲诸葛亮身后给出魏延的三条路。

一、服从命令,自己断后,依次退回成都;二、自己断后,但不回成都,原地待命,以备后期北伐;三、投降东吴或者曹魏,悉听尊便。

真正的三国历史真有诸葛亮给魏延的三条路是值得商榷的,这里估且当有吧。但这三条路其实就是一条道,你魏延必须为蜀汉效力至死。魏延根本走不上投降东吴和曹魏这条路。以魏延性格,第二条路也不会走。因为,魏延自认为自己还能为刘禅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事,再加上他在蜀汉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官僚作风的复杂,他若在外,则对其中变数无从掌握。第一条路,魏延也难走。这服从命令太抽象了。就算是诸葛亮的命令,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命令?因为,诸葛亮临死前只召见了杨仪和姜维,而且杨仪素来与之矛盾很深。若这个命令是杨仪的,那魏延能想到的就是自己没有好果子吃。若是这个命令是姜维的,魏延根本就不服姜维这个人。

因此,诸葛亮给魏延的这三条路就是第四条路,要魏延去死!

有句成语是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魏延作为蜀汉硕果仅存的大将却被诸葛亮逼到了死角上。这真的不知是魏延的悲哀?还是诸葛亮自己的悲哀?拟或是蜀汉真正的悲哀?

其实,诸葛亮对魏延起杀心,这还缘于另一件事,那便是魏延曾出个“子午取魏”的奇计,诸葛亮断然拒绝了这个奇计。

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这个奇计呢?其原因还得归结到当初的《隆中对》上。益州军和荆州军齐出是诸葛亮为刘备设定的“复兴汉室”的决胜战略,这个战略于诸葛亮心中是容不得抹杀,那怕现实中荆州军巳不复存在,当廖立事后指责刘备(实说北伐)时,诸葛亮就立刻把廖立赶出政府机构。魏延的“子午奇计”其实就是庞统和廖立对荆州态度的延续,这对固执于《隆中对》的诸葛亮就是羞辱,就是背叛。

魏延三条路都不走,他却独走第四条“死”路,这是魏延性格之使然,更是诸葛亮“自以为是”之必然。

有人说魏延被诸葛亮设计谋害后,墓前的石像是诸葛亮的跪像,属实吗为什么

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新意,这一定是题主游览了岳王庙,看到秦桧等人的跪像,别出心裁地提出来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牵强附会的问题。

我们知道,魏延是西蜀后期的一个重要大将,《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说他“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

建安六年,皇族落魄子弟刘备流落荆州,占据一方的刘表看在同族份上,让刘备在新野安身。因为刘备处处与人为善,素有“仁义”之名,新野周围的豪杰志士纷纷归附。这里面就包括后来成为蜀汉大将的魏延。

小说《三国演义》说魏延是降将,显然不符合历史事实。只是因为当时的魏延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不过后来魏延成长神速,很快就引起了刘备的关注。

魏延进入刘备集团十年后,进入到董事长刘备关注的视线内。先是被提拔为牙门将军,尽管不是什么显赫的大将,但已经成为刘备的近侍,相当于现在董事长办公室外面的保安。

这也符合干部选拔程序。放在眼前,好好观察。显然,魏延的才能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刘备能够担任集团董事长,自然不可能是庸人。他自身的能力或许不是特别突出的,但和所有古代开国帝王同样,他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刘备很器重魏延,后来西蜀定都成都时,对于谁将作为大将镇守汉中,大家议论纷纷,都认为刘备肯定要用张飞,结果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担任汉中太守。可以说,魏延是坐着直升飞机升上去的。

此后十年,魏延的工作尽管说起来波澜不惊,但也没有任何差错。后来又被刘备拜为镇北将军,封都亭侯,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可见,魏延是得到了集团董事长刘备异乎寻常的青睐。董事长刘备去世以后,集团总裁诸葛亮也一直很倚重魏延。这也难怪,在蜀汉后期,无论是作战能力,还是战略战术,魏延都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存在。只要是个长眼的,就能知道,魏延绝对是支撑蜀汉大厦的一个擎天柱式的大将。

但这并不是说蜀汉集团这个重要部门总经理魏延只有优点,没有缺点。魏延的缺点,和蜀汉元老张飞有点相似,也是性情急躁。但魏延“善养士卒”,张飞是“傲下敬上”。魏延做事有些狂妄,但张飞却非常顾大局,没有魏延一冲动就胡闹这样的坏毛病。

《三国演义》载,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骨”。这尽管是一个永远得不到标准答案的论点,但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显然,“魏延有反骨”,也是小说作者罗贯中先生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的一些记述编排出来的一个比较形象、生动的说法。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载,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兵北谷口,让魏延担任先锋。魏延距诸葛亮营地十里扎寨,晚上梦见自己头上生角,于是去问善于占梦的赵直,赵直骗他说:“麟麒有角但它不用角,这是不战敌人自破的征兆。”退下后赵直告诉别人说:“‘角’这个字,刀下加用;头上用刀,这是很可怕的凶象!”

这年秋天,蜀汉集团总裁诸葛亮病重,便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讨论筹划他死后退军的安排,让集团总裁助理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葛亮同时告诉大家,假如魏延不服从军令,大家就不要管他,军队按照预定部署照常行动。

这一段描述说明,诸葛亮既把魏延当做不可缺少的大将使用,但又极端不信任魏延。故此,诸葛亮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参加的人只有杨仪、费祎、姜维等人。这样做,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事。也就是说,从诸葛亮内心里,尽管没有直接认为魏延是敌人,但已经把魏延排除在了自己人之外了。只要他不听话,就让其自生自灭好了。这和小说《三国演义》魏延“有反骨”有异曲同工的意义。

也就是说,对于魏延,诸葛亮等人是先给他下了结论,后观察他的行动,不行,就不管他了。这或许就给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一个暗示:魏延这个人有问题!

这就像某些不按正常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先给人定罪,然后再按照他的所谓“罪行”虚构证据,判他。

故此,才有诸葛亮去世后,费祎奉杨仪指派,来探魏延口风的行动。魏延本以为费祎是来和他商量下一步军事行动的,因此才会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从这一段内容描述,很显然,魏延认为,自己是总裁诸葛亮的助理,总裁去世了,他自己就应该被扶正,担任集团总裁了。

不成想,费祎一听魏延这么说,便虚与委蛇,立刻策马回去,大军竟不管魏延等人,就要撤退。也就是说,大家并不认可他魏延这个虚拟总裁。

魏延得到消息后十分震惊,也十分震怒,就做出了一个不理智的行动:率先带领手下的部队直接南归,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意思很明白,就是不让蜀汉大军撤回去。

按照正统说法,诸葛亮是正面人物,那么执行诸葛亮决策的杨仪、费祎、姜维当然也就自然属于正面人物。魏延和杨仪、费祎、姜维等人闹对立,他的行动显然就属于反叛。

后来,魏延、杨仪都各自上表控告对方叛变。刘禅犹豫不决,便就此事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那蒋琬、董允和杨仪、费祎一样,本就是诸葛亮手下最信任的人,怎么会替魏延说话呢?自然是都说杨仪没有问题,要有问题,也只能是魏延。

墙倒众人推。假如魏延这时候比较冷静,兴许一切还可以挽回。至少,他还有足够的可能回去向新任董事长刘禅解释自己“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的原因。

但是,魏延仍然余怒未消,做出了更加出格的一件事,“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这就更加坐实了魏延的反叛。下面的员工一看部门总经理魏延理亏,可能要玩完,全部散伙,跑了。魏延成了孤家寡人,带着很少的几个铁杆员工逃回了汉中。

杨仪彻底占据了主动权,便名正言顺地派马岱追杀魏延,并把魏延灭族。一场蜀汉内部权力斗争,就这样结束了。

但我们公允地说,魏延并没有反叛之意。假如他真要反叛,他应该向北逃,投向曹魏,而不是往南进入汉中。魏延的本意,就是自恃功高,诸葛亮死了,他就应该接替诸葛亮,成为领军人物。然后杀了和他不对付的杨仪,由他亲自领兵挂帅,再北伐曹操。

但是,假如由此便证明“魏延墓前的石像是诸葛亮的跪像”,不免有些牵强附会。魏延墓前,原有一人两马石像。不过现在只有两匹马了,石人像已经遗失了。

有人非要认为,那两匹马是杨仪和马岱,那个原有的石像是诸葛亮。因为石像现在已经不见了,但原先见过的人,有人认为是半身像,并不是跪像;有人非要认为是跪像。

不过,我个人认为,魏延作为蜀汉一个大将,墓前立着两匹马,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现实中,画家死了,家属自然会给他随葬一些书画作品;军事家亡故了,家人便会给他陪葬一些军事地图、手枪之类东西;桥梁专家去世了,家属自然会陪葬一些建筑模型------意义应该是相同的。

说实话,魏延之死,的确有点冤,但要说是千古冤案,也有点过。因为魏延的死并不能全怪别人。一个人不信任你,情有可原;两个人不信任你,也有可能;大家都不信任你,难道能怪所有人吗?是不是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退一万步说,即使诸葛亮不信任你,杨仪不信任你,你也不应该由此“烧毁所过地方所有的栈道。”“占据南谷口,派兵阻击杨仪。”在大家都信任、认可你魏延的前提下,你这么做,或许会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大家都不信任、不认可你魏延做法的前提下,你这么做,难道不就是反叛行动吗?试问,从古至今,魏延这种只要不顺心,就火冒三丈,做出这么不理智、过激的行为,哪个政府能够容忍?

正史上诸葛亮究竟有没有安排人杀魏延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为了丰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不少虚构的部分,其中魏延在长沙一投降刘备,诸葛亮就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要杀魏延,多亏刘备劝阻。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在临死时,预知魏延必反,就先后付锦囊给杨仪和马岱,如果魏延反叛就杀了他。后来果不出诸葛亮所料,诸葛亮刚一死,魏延就反了,阻止退军,于是杨仪等人就按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斩杀了魏延,安全退军蜀中。那么历史上魏延真的是诸葛亮安排斩杀的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从陈寿《三国志•魏延传》中可以看出,刘备重用魏延,诸葛亮也重用魏延。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他带领私人武装跟随刘备入蜀,多次立功,被升为牙门将军。刘备取得益州汉中后,称汉中王,要派一个得力大将守汉中,众人都认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跃跃欲试。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刘备竟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称帝后,进封魏延为镇北将军。刘禅登基,诸葛亮当权,封魏延为都亭侯。诸葛亮北伐前,进驻汉中,加封魏延为前部先锋,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230年),魏国曹真等伐蜀汉,诸葛亮派魏延西进羌中,在阳溪大败曹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的部队。231年在上邽卤城之战中,魏延、高翔等人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大败司马懿军,斩曹魏大将徐质。魏延因功升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加封南郑侯。魏延对诸葛亮不采纳自己的建议很有意见。陈寿在《三国志•魏延传》中说,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都请求自己带一万人马,效仿从前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分兵两路进发最后会师潼关,诸葛亮出于慎重稳妥考虑,都拒绝了。后来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说,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请求自带五千人,出兵子午谷,袭击长安,诸葛亮感到太冒险了,就没有同意魏延的要求。因此,魏延认为诸葛亮太胆小,常常感叹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诸葛亮也早有耳闻,只是不予理睬。魏延性情暴躁,得罪很多人。魏延善于养兵,又勇猛过人,加上性格矜持高傲,朝臣和将士们都对他敬而远之。只有丞相府长史杨仪对他不宽容让步,魏延对此十分仇恨,两人关系有如水火。朝中搞不好关系,得罪人,为魏延日后被杀埋下隐患。魏延不服从诸葛亮遗令,公然阻止退军,成了被杀的直接原因。诸葛亮临终前,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秘议退军事,对他死后如何退军作了安排,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听从军令,就不管他,军队照常行动。至于当时为什么不让魏延参加秘议,恐怕诸葛亮深知魏延对自己不满,一定不服从退军的,退军安排有魏延在很难定下。诸葛亮死后,杨仪秘不发丧,让费祎前去探听魏延对退军的态度,魏延果然不同意,他说:“丞相死了还有我魏延在啊,怎么能因为死了一个人而耽搁北伐大事呢。再说我是什么人,岂能受杨仪指派,做断后将军!”魏延还让费祎留下来共同起草签字文告,晓喻军中诸将士,以阻止退军。费祎以去说服杨仪为名,溜之大吉。魏延派人去观察杨仪的动静,结果依然是按照诸葛亮遗命准备撤退,就非常恼怒,在大军未撤前,他率自己的部队先跑到退路前面,烧毁栈道,公然阻止撤军。在这种情况下,杨仪和魏延都向成都写表,告诉刘禅对方叛变。刘禅不能断决,就问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宛,董蒋二人都保杨仪而怀疑魏延。杨仪率大军撤退,魏延先到达南谷口,阻击撤退大军。杨仪派王平前去迎击,王平对魏延手下将士说:“丞相归天,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竟敢如此行动?”众人知道魏延违逆丞相遗命,没道理,就一哄而散,只剩下魏延和他儿子等人,不得已就逃奔汉中。杨仪派马岱带兵追杀魏延,斩下魏延头颅交给了杨仪,杨仪用脚踩着魏延的头说:“庸奴,还能干坏事吗?”于是就灭了魏延三族。魏延只想杀了杨仪,自己代替诸葛亮领大军继续北伐,并不想叛蜀汉。这是陈寿的观点,我们今天分析起来也认同这一观点。但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说,《魏略》中曾记说,魏延想斩杀杨仪等人后,再投降曹魏,这是当时曹魏传说的,裴松之也对此给予了否定。

从以上情况看,诸葛亮并没有想杀死魏延。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是蜀汉不可多的将才。诸葛亮不但一直重用魏延,还时时袒护他。魏延恃功高傲慢下,性情暴躁,得罪的人越来越多,都是诸葛亮帮其调济。在阳溪之战后两年,魏延和蜀中名士刘琰在汉中发生争吵。刘琰既为名士,又擅长交谈,魏延不是对手,吵架输了之后竟然跑到诸葛亮那里告状。于是诸葛亮出面责备刘琰,要他向魏延道歉,并让他离开前线返回成都去了,可见诸葛亮对魏延的迁就和宠爱之情。就是因为子午谷之事,魏延耿耿于怀,诸葛亮从没说什么,却依然重用魏延。诸葛亮知道他和杨仪不和,临死安排退军之事,让费祎居中调和二人的关系。诸葛亮将蜀汉退军的事宜交由杨仪执掌以防止莽撞的魏延会冒险攻魏,又让魏延率军断后以确保其不会被杨仪暗害。同时诸葛亮明确告知了杨仪,如若魏延贸然攻魏而不愿意断后,则可以率领蜀汉主力独自撤回,无需约束魏延。如此安排,如若顺利执行,则魏延、杨仪皆可保全。只是诸葛亮还是低估了魏延的莽撞,公然烧毁栈道,阻击退军,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诸葛亮一生志在克复汉室,自然懂得将才的重要性,因此他胸怀宽广。他知道魏延的勇敢善战,对蜀汉忠心,正是蜀汉不可多得的猛将,就时时包容他的缺陷,重用他,决不会因魏延的莽撞无礼而恼恨魏延,更不会在其临终安排人手杀害魏延的。否则,受托国之重的诸葛亮岂不太小气太狭隘太没大局观了?难道他就不怕因此毁了自己的千秋万岁名?

岳飞墓前曾经跪着五个铁人,第五个是谁为什么后来不跪了

听说岳飞墓前就是只有四个,岳母墓前是五个,多出来的一个是诬告岳飞的王俊。

说实话,对于岳飞,我们总是在看他痛击外族。是立足当时历史时代用现在定义来讲的民族英雄。但是你想一下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迎回旧皇。这一件事让一个说法自相矛盾。就是说他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一个君主。你说他要迎回旧主,从不维护当任君主来看。你可以说他是忠于国家,但是既然不忠于个人,为什么要一直强调迎回旧主?

这样的话,让新任皇帝情何以堪?单纯的痛击胡虏,哪个皇帝不愿意。他是真正的政治意识短浅,还是斗胆参与皇位更迭?

秦桧是不是奸臣,不应单看他陷害岳飞阻止交战这件事情,因为可以推说是受皇帝指使,那在这之外呢?看他其他的行为是什么贤臣吗?或许是或许不是,平常人并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