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蚓无爪牙之利

蚓无爪牙之利(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翻译)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5 18:39:21 浏览15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翻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翻译)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这一句出自荀子的《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

扩展资料:

荀子《劝学》篇有句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现代白话文说出来是这样的: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荀子善于取譬说理,用蚯蚓的专心致志,告诉读者,只要有所坚持,总会有些成功。

蚓无爪牙之利的之是什么意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标志)

扩展资料: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