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三味书屋位于绍兴,这“三味”到底是指哪“三味”
鲁迅先生有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文中所写的三味书屋的“三味”的含义。那么,三味书屋里的“三味”指的是哪三种“味”呢?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对,上书:“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可见“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应该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味书屋”原题“三余书屋”,取《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为学当以之余,冬者发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示人们应把握时间,努力学习。
书屋易主寿氏后,书屋主人兼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又引苏轼“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将“余”字改为“味”字。
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
寿镜吾老先生忠实遵守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当官。他不允许小儿子去赶考,甚至把他锁在楼上,每顿饭菜都叫人给送去。结果他的小儿子用麻绳绑在窗门上,缘绳而下,逃出了楼房,终于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
寿镜吾老先生就骂他不孝,骂了好长一个时期。大概吴越是山水鱼米之乡,读书人家里若有些小的产业,不至于过不去、非要去当官不可。再加上清朝政治混乱,寿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
在当时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是可贵的,联系“三味书屋”的命名,很能看出老先生的正直、善良。这对于他的学生,如后来成为反封建的猛士的鲁迅先生,大概不会没有影响吧!
民间中医的存在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民间中医肯定是利大于弊,一是民间中医积累很多经验,有很多良方,民间中医在治病上医术得到大多患者的认可,不少民间中医德高望重,很多城市的患者慕名前去就医,能够手到病除。二是民间中医方便了很多患者,有些民间中医可以直接上门为患者看病,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三是民间中医为很多人满为患的大医院减轻了负担,一些常见的疾病不需要去大医院就能得到医治。四是民间中医治病和大医院相比,医疗费是很低的,为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
民间中医虽然利大于弊,但目前的医师资格证制度使民间中医得不到传承,一些热爱中医并具备相应医术的医生很难取得医师资格证,从而被拒之门外,民间中医的传承和延续堪忧。
孤独的时候,一个人看着湖是什么意思
没有事干的人才孤独。人要生存就得跟时间赛跑,哪有时间孤独。记得那些年上夜班,每班十二小时,每到夜深人静两三点钟,人因得要死,巴不得那怕睡十分钟都过把瘾,可是不行啊,机器在流水线作业,敢睡吗?只能闭上眼站几分钟接着干。这就是人生。所谓的孤独,是那些有闲情逸志的人才有空干的无寥之事。问问天下的老百姓,有几个在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