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清代官场盛行铺张讲究排场,可为何始终奉行“官不修衙”呢
清代为何始终奉行”官不修衙“的规则?
因为最高统治者是聪明的,他们深知:若“修衙”之风一开,就会造成公款流失的大窟窿,直接威胁到国家财政安全。其危害要比场面上的铺张讲究,更直接,更严重。
01皇帝非常熟悉“官不修衙“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确实有个不成文的官场规则,就是“官不修衙”。这个规则,从宋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皇朝结束。
当然“官不修衙”,并不是真的绝对不修衙门,而是历代统治者对修衙门的规划和资金控制的极其严格。
据史书记载,北宋大诗人苏轼,在1072年担任杭州市副市长时,衙门就摇摇欲坠了。等到十多年后的1089年他担任杭州市市长时,衙门的屋宇仍然是那样破旧。他费尽了周折,也只申请到很少的一点经费,只能挑选非修不可的几处,做了简单维修。
明朝万历年间,顺天府宛平县县长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宛平县自永乐帝迁都北京,成为京畿首县,到万历时已接近两百年,衙门与民房联墙,声音可通,一般小吏没有办公地点,只得租借民房。后来几经努力,也只是重修了“仪门”,装点下门面罢了。
叶县县衙是明代洪武年间建成的,到清代同治年间已经相隔约500年了,必须要大修。经反复奏请朝廷,终于同意由户部拨款,并由户部一位主事监修。
修衙之事,关键在于经费,那么经费如何筹集呢?根据史志记载:
从宋朝开始,朝廷规定,修缮“官衙”必须上奏朝廷批准,而且也只会给修缮官衙经费的七成,剩下的费用则由官员自掏腰包!苏轼修缮杭州州衙,便捐出自己的津补贴——“公使钱”五百贯。
02清代为何要严格限制地方官修缮官衙
一是贪腐难禁。
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清楚:凡是工程,所涉资金巨大,难免有官员中饱私囊。古往今来,都是难以禁绝的。
例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云南巡抚爱必达以该省一些官衙地处边隅、需要经常修葺为名,奏请将维修经费固定下来,按照衙署大小,每年发给固定银两,但乾隆拒绝了,认为修葺工费有多有少,历年不一,如果作为固定支出,难保地方官不以此为额外进项。
这已经说得够直白的了!
二是财力有限。
官若修衙,必然要大兴土木。但朝廷的财政规模非常有限,通常不设专门的修衙经费。雍正皇帝规定,地方官想修建衙署,一概由官员自掏腰包,从他们的养廉银中分期扣款。修建衙门的钱要从自己的个人收入中扣除,就没有官员乐于修建了。
三是劳民伤财。
修建衙署,招募或征调民力,必然要加大赋税,搜刮民脂民膏,给地方百姓造成沉重负担,也会埋下社会隐患。为了统治稳固,朝廷一般将“修衙”列为“不急之务”,排在其他工程的后面。
03结语
基于朝廷的法度威严和无利可图,逐渐形成了“官不修衙”的传统。再加上官员任期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哪位官老爷还敢轻易地铤而走险呢?但是,“官不修衙”背后所体现的,体恤民财、民力的传统执政理念,是永不过时的。
清代著名宰相阎敬铭,被称为“救时宰相”,他有哪些功劳
陕西人阎敬铭是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在清朝晚期,他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大清王朝的财神爷,掌管清朝多年的财政大权,在洋务运动时期,
他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共同打造了清朝晚期回光返照的同光中兴盛世!江湖人称“救时宰相”!
而作为财神爷,他还非常的廉洁,俭朴。这样的人,翻烂了历史,也找不出几个来!
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里面,大家都看到户部尚书阎敬铭硬杠慈禧太后的桥段,这还真不是编剧夸张,历史上的阎敬铭就是这么一个杠精,而且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没道理,老子就跟你刚到底!
老佛爷惹了老子也不中!
阎敬铭这个人喜欢跟领导杠,他在湖北当布政使的时候,亲自查办了顶头上司湖广总督官文的卫队长强抢民女一案。这个卫队长和湖广总督官文是同性恋关系,所以仗着“同志葛阁”的后台干了不少没屁眼的缺德事,有一次入户强暴民女不成,竟然杀女而走,受害人爹妈四处告状都吃了瘪,最后被阎敬铭听说之后,这个杠精亲自带队要抓人,吓得这个卫队长躲到“葛阁”家里当缩头乌龟。杠精老阎找上了门,这总督居然谎称有病,不见!(真有病啊)。没想到阎敬铭也犯了病,回家抱了一床被褥就在总督家里睡了三天三夜!官文没辙了,最后双膝跪地替“爱人同志”求情,才免去卫队长死罪,重打四十大板之后遣返原籍。
从此大家都认得这个杠精阎敬铭了!
回到京城之后,阎敬铭始终是铁面无私,声名在外。从1882年开始他担任户部尚书,执掌清朝财政大权,不但把财政打理的井井有条,难得的是这个人非常的清廉,据说有一次他招待山东新上任的山东学政,竟然只请人吃了几只干烧饼,客人差点给噎死!回去之后气得跟别人说:这他妈哪里是请客,简直是在上坟祭鬼!好吧,祭鬼也有酒水的好吧!
大家在电视剧里面看见阎敬铭顶撞慈禧,其实他顶撞慈禧不止一次。有一次慈禧侄女出嫁,她讲排场又不想自己出钱,就让大太监李莲英直接找阎敬铭搞钱,没曾想直接撞到了南墙!第二天李莲英亲自都户部搞钱,又被杠精阎敬铭打了回票!结果一气之下大太监李莲英带着一群小太监,把户部衙门砸了个稀巴烂,这下杠精也上了火,又碍于慈禧太后的面子,总不能把这个太监给阉了吧!无鸡可施嘛。最后急火攻心大病一场。痊愈之后创作了一首至今流传社会的《不气歌》:
他人生气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病中他计,气下病来无人替!
据说现在《不气歌》和大名鼎鼎的《宽心谣》并驾齐驱,成为退休老干部中流传最广的心灵鸡汤!
慈禧太后和阎敬铭之间矛盾最冲突的一件事情就是修建颐和园,而且这个败家老娘们要挪用的是海军经费!杠精当然是极力顶了回去,这次慈禧没有饶过他,直接让他卷包袱走人,可没想到这个阎敬铭能力已经大到无人替代,离开了他整个朝廷的财政都趴了窝!西太后只好又下令让阎敬铭官复原职,但是杠精就是杠精,死活不愿意再度出山,打了四次辞职报告之后,朝廷没办法终于批准他回到陕西老家。
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夹着尾巴逃亡到西安,在她路过阎敬铭老家的时候,忽然想到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理财大臣,被她逼得辞职回家,如果当初阎敬铭还在朝廷里面做事,现在的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鬼知道答案。
想到这里,慈禧太后在杠精祖宅题写了两个匾额一个是“龙”,一个是“虎”。
这正是:
龙在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慈禧仓皇离庙日,方知爱卿好杠精!
这顺口溜可是铁锤原创的,谁也别跟我抢。
李鸿章和李鸿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李鸿章和李鸿藻都是晚清名臣和重臣,两人年龄只差三岁,咋一看他俩的名字,很多人会误以为他们是兄弟之类的,事实上此二人没有半点血缘关系,而且他们两人的从政经历和政治立场也是迥然不同的。李鸿章是主和派的,李鸿藻是主战派的,这才导致他俩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些大事上政见不同,李鸿藻甚至一度因战争问题激烈弹劾李鸿章,两人确实闹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李鸿章和李鸿藻都是进士出身,不同的是李鸿章中进士后只在翰林院了几年就回乡办团练,此后靠镇压太平天国的军功一路做到巡抚、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长期在地方担任军政大员。清流派领袖李鸿藻的从政经历与李鸿章的很不一样,李鸿藻中进士后除了前几年在山西、河南担任过教育类官员,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当京官。李鸿藻是著名的儒臣,被咸丰皇帝选为太子侍读,即后来的同治皇帝的帝师,因此他颇受慈禧的信任。李鸿藻此后也担任过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兵部尚书以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始终都是京官。
慈禧太后曾多次提出要重修圆明园,但身为御史的李鸿藻以当时国力衰微,不应当再劳民伤财等为由多次劝阻重修圆明园,最终慈禧等人打消了重修圆明园的念头,应该说李鸿藻当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另有一次,河北地区出现大灾,有不少百姓因此饿死,李鸿藻和张之洞等人积极呼吁朝臣赈灾,并以身作则捐出几百两白银,以救济灾区。李鸿藻死后谥“文正”,入祀贤良祠,是清代为数不多的有“文正”谥号的大臣,可见清廷对他的认可度是很高的。
李鸿章和李鸿藻闹的比较凶的主要有这几个事件:
1.1879年崇厚作为清廷代表竟与俄国修订了不理智的《里瓦几亚条约》,引起举国声讨,但李鸿章却以“契约精神”为理,认为既然已经签订了就应该好好执行,而不是单方面毁约。李鸿章此举不仅没得到朝中支持,更是引起了李鸿藻、左宗棠等人的强烈不满。也有说该条约的签订与李鸿章有关,这点大家来说说。
2.1883年,法国侵扰清朝属国越南,以此挑起中法战争,作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为了给清政府争取“安定”的环境而主和,此举遭到李鸿藻的强烈弹劾,但最终因慈禧在这件事上支持李鸿章的缘故,李鸿藻被贬为内阁学士。当然就这个事而言,李鸿章当时的做法也未必是不明智的,这点期待大家各抒己见。
3.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立场上李鸿章是主和的,而李鸿藻则是再三主战,即便在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藻仍然坚持应当再战而不应该签约。
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