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损失多少真的是“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吗
- 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 国乒3项全军覆没!日本乒协包揽冠、亚,刘国梁不该解释一下吗
-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 据说古代10万大军全军覆没是都被杀了吗有何依据
- 为什么把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作为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 疫情下全世界西医溃不成医全军覆没,是什么让西医走向穷途末路
-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全军覆没,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夷陵之战蜀汉到底损失多少真的是“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吗
可以确定的是,三国演义里记载的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是假的。
关羽死后,很多人认为刘备不会为关羽复仇,因为彼时得蜀汉已经筋疲力竭。只有曹魏谋臣刘晔坚持认为刘备会出兵,他的理由是:
刘备于羽,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等兴兵报效,于始终之分不足。
出于对刘备人品的信任,刘晔认为刘备一定会出兵。事实上,曹魏几百名大臣里,只有刘晔的判断是正确的。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准备,刘备在公元221年倾巢出动、兴兵报仇。蜀军兵分两路、讨伐孙权。
孙权得知刘备大举出兵,知道来者不善,为了避免遭受曹魏和刘备的两面夹击,孙权赶紧向刘备服软。但刘备志在报仇,怎么会退兵?无奈之下,孙权只好硬着头皮派大将陆逊率兵五万余人迎战。
一开始蜀军气势如虹,旗开得胜,捷报频传。东吴主将陆逊避其锋芒,处于守势。但东吴军队慌而不乱,井然有序,养精蓄锐。所以前期战斗打了三个月,蜀军只是在气势上占了上风,但并没有消灭东吴的什么有生力量。
战争进行到222年夏初,刘备的攻势渐渐减弱,两军处于僵持阶段,这时候蜀国刘备亲自率领蜀国大军来到秭归安营扎寨,不久移师夷陵,东吴大军也随后赶到。双方兵力大规模集结,占据有利地形,排兵布阵,连营数百里。拉开架势。
东吴军队在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一直按兵不动挫掉蜀军锐气,蜀军官兵长期对峙不能决战,产生了浮躁情绪,军心不稳。
就在此时,陆逊抓住战机,命令东吴军队采用火攻焚烧刘备军营,当年诸葛亮在赤壁火烧曹营的一幕又在夷陵上演。只见刘备数百里连营成了一片火海,蜀军官兵惨叫声响彻一片。
陆逊果断下令东吴军队多路出击,分头进攻,把蜀军分割成几块。蜀军首尾不能相顾,乱作一团,很快溃不成军。蜀军死的死、降的降,几乎全军覆灭,只有刘备带着数十残兵败将讨回蜀中。
刘备报仇不成,反遭惨败,羞愤交集,回去后一病不起,在次年春天病逝于白帝城。
这场战争就是三国争霸中著名的夷陵之战,它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起被称为三国的三大战役,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夷陵之战刘备的蜀军到底出动了多少人,真的是【三国演义】中所说 有70万大军吗?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不是正史,里面虚构的成分非常多,跟真实的历史出入很大。而且在实战中,进攻一方往往会虚张声势,多保兵力,给对方以震慑,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那么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全国总人口有多少呢?
当时曹魏人口506万,东吴256万,蜀汉128万,加上流动人口,最多1000万左右。这样看来,蜀国号称的70万大军含水分不少。
夷陵大战双方的军力对比,我们可以看看史书的有关记载。
根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志】的记载,东吴方面固陵守军5000人左右,江陵守军5500人左右;上陵守军5000左右。其它各部将领的军队三万人左右,主帅陆逊的军队有一万人左右,东吴在夷陵之战投入的总兵力5.5万人左右。
蜀汉方面:
诸葛瑾率部3000人在江陵驻扎,但没有参战,是作为战略预备部安排的。
冯习为先锋官率领蜀军的先头部队有40000人左右。
刘备亲自带领的蜀军精锐部队2.5万人左右。
蜀军中还有马良动员的少数民族部队大概有2000人左右。
黄权带领一部分军队负责监视曹魏军队动向,所属部队兵力有5500多人。
蜀军出兵讨伐东吴,从蜀国到东吴为了保证后勤供应,沿路都要有人留守,负责运输线保卫工作的部队有三千人左右。
将军赵云带领军队在江州负责接应,兵力3000人左右。
算下来蜀军的总兵力在7.5万左右(不包括赵云接应部队5千人。),其中刘备在夷陵主战场投入的兵力6、7万人左右。
蜀军大败后,刘备只剩下千余人逃回,几乎全军覆没,实际损失不低于6.5万人。
这六七万人,是当时刘备的全部家底,都是经历过汉中之战的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全军覆没后,蜀汉政权的军事力量虚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连成都附近的蛮族叛乱都无法镇压。如果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夷陵之战后,恐怕整个蜀汉政权就此毁于一旦了。
战斗力曾经强到恐怖的戚家军为何在“浑河血战”中全军覆没
他们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捍卫了民族的尊严,但却未曾想到,百战百胜的他们却最终倒在了同族人的刀下。
这是英雄的悲哀,也是大明的悲哀。
这件事发生之后,也预示着大明末世将要无可避免的到来。
戚家军
中国历史上,能够以主将姓氏命名的军队只有两支,一支是岳飞的岳家军,另一支则是戚家军。
作为民族英雄创立的部队,岳家军因为组织庞大,纪律严明,被赵构视为了威胁。最终,岳飞被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后,岳家军也被拆散,一部分裁撤,其余改编。
看到这儿,可以说,岳家军相对而言算是得到了一个比较幸运的结局。
但反观戚家军,他的结局却让人觉得满目凄凉,悲痛欲绝。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江、浙、闽地区有大量百姓受到倭寇侵扰。
面对倭寇,明朝的官军因为素质差、缺乏战斗力,表现出了扰民有余,抗倭无能的劣迹。此时,戚继光奉命抗倭,为了提高军队素质,他到达了浙江义乌地区开始招募士兵。
由此,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戚家军诞生。
戚家军虽然只有几千人,但个个都是悍勇无畏的汉子,他们依靠着先进的装备,勇敢的胆气,很快的平定了倭寇,稳定了大明的东南海疆。
平定倭寇之后,朝廷将戚继光与他的戚家军调往了长城一线。在这里,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多次击败蒙古铁骑。据统计,从戚继光创立戚家军,到戚继光离职,戚家军在24年的时间内,斩杀15万敌军,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最强军队,是大明后期国防力量的主力部队。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在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这支纪律严明,且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的部队却被自己人绞杀,原因是兵变。
天大的冤情
在《明神宗实录》中有这样一段话,
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戚家军要求开双倍工资,并且为此聚众议论。于是,蓟镇的官员将聚众议论的人全部处死,其余人员驱赶会了南方。
戚家军为何要求开双倍工资呢?《明史·王保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蓟三协南营兵,戚继光所募也,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戚家军要求增加工资的时间是刚刚从万历朝鲜战争的战场上返回大明。
那么,我们可以来看看,万历朝鲜之役中的戚家军做了什么。
当时,丰臣秀吉刚刚统一日本,军队战力强盛,野心勃勃的他开始梦想吞并朝鲜,征服大明。为此,丰臣秀吉派遣了14万军队入朝鲜。这些倭军可不是沿海的倭寇,他们是同样久经沙场、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
因此,这些倭奴军自从踏上朝鲜半岛后,李氏朝鲜便迅速崩溃。
明朝得到消息后,先后两次派遣了先锋部队入朝驰援,结果第一次全军覆没,第二次仅主帅一人幸免于难。看来,倭军的战斗力异常强悍。
最终,明朝派遣了4万部队入朝,其中就有4000悍勇无畏的戚家军。
明军到达平壤城下,看到了最为险要的牡丹峰上倭军已经做好了防御准备。这注定是一场血战,而接下这个血战任务的就是戚家军。
当然,为了让戚家军英勇作战,时任兵部侍郎、蓟辽经略的宋应昌许诺,戚家军的年薪43两,而当时,明军其他士兵的年薪仅有18两。其实,这件事无可厚非,当时的明军大部分都是卫所兵,除了18两的薪俸外,还有很多其他收入,而戚家军都是募兵,除了薪俸之外没有其他收入。
另外,戚家军作战勇敢,远不是其他明军能够比拟的。可以说,这43两的工资花出去是物有所值的,因为这些戚家军是真的拿命去拼的。
除了这43两的工资之外,大明主将李如松在攻打平壤那天,许诺第一个登上平壤城的人奖励300两白银。
但所有的许诺最终成了泡影。
但戚家军冒着飞矢箭雨攻克牡丹峰,靠着拼命首登平壤城后,承诺的工资因为宋应昌离职而不了了之,而首登平壤城的戚家军骆尚志竟然仅仅获得了20两赏银。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是戚家军,是南兵,他们在朝中已经没有了大靠山张居正、戚继光,而朝中掌权的基本上都是北方人。
戚家军在回到蓟镇之后,在愤懑不平的心态下,他们想要为遭遇的不公讨要一个说法。然而,蓟镇来了一个叫做王保的新总兵,他把众人叫到了石门演武场,声称是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众人以为朝廷得知了他们遭遇的不公,决定将拖欠的工资发放。但未曾想,等待他们的却是一场大屠杀……。
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明史·王保传》《明史》中的记载是杀数百人,而朝鲜方面的记载则是三千三百余人。究竟是多少人,至今,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死后,主犯王保竟然没有任何责任,还加官进爵了。
戚家军被屠杀的背后
王保剿杀戚家军后,朝中正值的官员给事中戴士衡、御史汪以时曾上书,声称“南兵”不可能发生兵变,王保故意诬陷,应该按罪论处。
但御史马文卿随即上书保护王保,兵部尚书石星也上书附会,最终,朝廷认定南兵叛乱,王保平变有功,加官进爵。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实际上根本原因就是戚继光动了很多人的蛋糕。
当时,大明的卫所部队军纪败坏,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面对这种情况,戚继光招募了戚家军,当戚家军成功后平定沿海倭寇并且多次击败蒙古铁骑后,戚继光提出以戚家军为教导队,练兵十万的建议,以此重振大明军威。
这下子可捅了朝中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心窝子;如果将领专兵,朝中文臣很可能会失势,其次,朝中很多将领都是靠着压榨卫所士兵谋取利益。如此,戚继光的成功成为了朝中保守势力的一块心病,他们每个人都恨不得戚继光的政策失败。
在戚继光被打压失势之后,戚家军遭到的不公待遇越来越多,心里的怨言多了,难免会唠叨两句。这时,一个天大的帽子扣到了他们的头上——兵变,于是,朝中的保守势力迅速出击,将戚家军仅存的成果被抹杀。
当然,这也让朝廷省下了几十万两的军费,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件事过去了。
种种的一切不公,是大明制度走向崩溃的前兆,蓟州兵变这件事实际上已经预示了大明的灭亡。最终,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时代到来,努尔哈赤、李自成、皇太极等等,都乘着这股风扶摇直上,给予了大明王朝最后一击。
国乒3项全军覆没!日本乒协包揽冠、亚,刘国梁不该解释一下吗
曹操在赤壁之战全军覆没,只剩下几十个人逃命,半道上又被关羽拦住去路,你怎么不要求曹丞相解释一下呢?败了两仗就要死要活,一看你就没有大将风度。
西夏和蒙古最终之战,为什么全军覆没
金国的百万铁骑尚且被蒙古大军锤的连头毛驴都不剩,西夏打不赢也是正常结果。
说到成吉思汗和蒙古骑兵,不管你对他们有没有偏见,也必须要承认一点:那一代蒙古人确实很会打仗,也很有战略眼光。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当年,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个蛇吞象的计划——灭掉人口超过5000万,兵力超过100万的金国。
可众所周知,蒙古一共才70万人,兵力也不过区区15万。这几十倍的人口差距,怎么可能吞掉金国呢?
这种问题难不倒成吉思汗,因为蒙古人在几百年前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驯养牧羊犬帮助牧民放牧,一个牧民带领十几只牧羊犬就可以控制几百头规模的羊群。
只要先找到足够多的牧羊犬,慢慢的吃掉金国这个大羊群,不是白日做梦。
那么,第一支牧羊犬在哪里呢?很显然,当时实力最弱的西夏就是最合适的目标。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西夏的实力只是相对来说最弱,蒙古要灭夏,成吉思汗也必须要花点心思琢磨出对手的弱点才行。
为此,他精心研究了西夏军的特点,把西夏军队的兵力情况、战术打法、将领实力,以及西夏皇室的矛盾都摸得一清二楚。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完全就是针对西夏军队的弱点布置的战术。
而反观西夏方面呢?除了知道蒙古人有个叫成吉思汗的大汗上台,刚刚灭了自己的北部屏障克烈部以外,对蒙古是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蒙古军队的优势和弱点。
于是在1205年,就在这种蒙古人已经摸透了西夏人,而西夏人完全不清楚蒙古人的背景下,双方展开了第一次大战。
当时的蒙古军有三万人,由成吉思汗的四儿子拖雷率领。西夏军有十万,由西夏将领阿沙敢不率领。本来蒙古军兵力居于劣势,但是拖雷由于在指挥这次大决战之前就了解西夏军队的打法。因此两军一交手,兵力占优的西夏军就被打蒙圈了。最后,蒙古军以少胜多,重创了阿沙敢不的十万西夏大军,把西夏北部地区的财富横扫一空。
有了这次成功的摸底突袭,蒙古人对西夏军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两年后,成吉思汗趁西夏内讧之际(夏襄宗篡位),发动了第二次征夏之战,以五万大军进攻西夏的西北部重镇斡罗孩城。
不过由于西夏人吸取了上次的惨败教训,也针对蒙军的特点做了一些战术性的优化。所以成吉思汗的第二次侵夏战争,最终以粮草吃尽而退兵。
事后,成吉思汗做了反省,他认为西夏毕竟也是个强国,想要一灭夏并不现实。于是他转变思路,先解决西夏西部的高昌回鹘,铲断西夏与西域诸部落的联系,彻底把西夏孤立起来。
1209年,蒙古灭高昌回鹘。不久后,蒙古第三次征夏战争爆发。
蒙古军这一次由河西地区入侵,迂回攻击西夏的腹地。而主力则从北面南下,把西夏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数万人马被歼灭,连大将高逸也被俘虏。
随后,蒙古军直逼克夷门,攻打西夏首都中兴府的最后一道防线。西夏大将嵬名令公统领五万西夏军在克夷门迎战。由于克夷门地势非常险峻,蒙夏僵持两个月,蒙古军不得而胜。但是过长的僵持时间导致夏军上下出现了松懈心理(中间还打赢了一次),被蒙古军抓住他们急于求胜的心理,在克夷门外设伏以待,一战将夏军全歼。
随即,蒙军进而围困中兴府,夏襄宗亲自登城激励将士坚守。蒙军久攻不克,便在秋季时分引黄河水灌中兴城。
眼看城池要被攻破,夏襄宗急忙派使者向金国求援,金国大臣听说消息后,便请求皇帝发兵救援夏国,内外夹击蒙古。但当时的金国皇帝是愚蠢的卫绍王完颜永济,他说蒙古和西夏狗咬狗,正是我国之福啊,我们为什么要发兵救西夏?
夏襄宗在城内等援军,怎么都等不来,眼看中兴城要被黄河水淹没,便无可奈何的派人向成吉思汗请降。
当时成吉思汗也很尴尬,由于黄河水倒灌进了蒙军大营,导致蒙军也被淹了,他便接受了夏襄宗的请降。表示不要西夏的土地,只要求西夏赔款,并答应“附蒙伐金”,一起打金国即可。
夏襄宗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暂且答应,并陪嫁了女儿到蒙古联姻。就这样,蒙古人找到了第一只替自己放羊的牧羊犬。
有了西夏的帮忙,1211年,蒙古正式对金朝这个巨无霸开战。
值得一提的是,先跟金国翻脸的还不是成吉思汗,而是西夏。
公元1210年,夏襄宗以金国的拒绝出兵救援西夏为由,断绝了西夏与金国维持了86年的宗主关系,兴兵十万攻金国的葭州。
第二年,蒙古以15万大军伐金。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永济完全搞不清楚蒙古军的突击方向,也搞不清楚蒙古军的战略意图。几十万金军在他这种昏君的指挥下,被蒙古军打的团团转。
而蒙古方面的目标则非常清晰——金国乃庞然大物,一战必然无法灭金,蒙古军必须采取游动作战,不与金军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求尽量争取歼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对金国百姓造成恐慌心理。
由于金军的主力被蒙古军像遛狗一样,耍的团团转,因而金军的多处城防要塞都兵力不足,无法跟蒙古军的主力对抗。很多守城的金军见蒙古军势大,便开城投降,沦为了蒙古的半奴隶化军队——“伪军”。
金国被蒙古—西夏联军这么打了三年后,力不从心,再加上金宣宗完颜珣(靠篡位上台的皇帝)也是个罕见的奇葩昏君。在他的主张下,金国主动放弃中都北京,举国南渡黄河,试图以河水来抵御如狼似虎的蒙古人。
蒙古在金军主力南移后,迅速攻占金军在东北的老家,并进入关内,在中原北部一带开始经营。
当时的中原有非常多的汉人工匠,金人主动跑了,这些工匠便臣服于了蒙古。在这帮工匠的协助下,蒙古在短短几年时间,便从一支只有轻骑兵的草台班子军队,进化成了拥有轻重骑兵、工程兵、步兵和攻城器的先进混编军队。
如果按照这个发展速度,蒙古灭掉金国,指日可待。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影响了蒙古灭金的进程,这个事件就是花剌子模虐杀蒙古商队事件。
为了给商队报仇(当然是借口了)。蒙古军队的主力西征,只留下一万蒙古军和十几万金国伪军镇守蒙古老家。
蒙古大军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因为西夏拒绝协助他进行西征(也是借口,主要是怕蒙古大军西征后,西夏和金国联合),对西夏进行了第四次征讨。
这一次伐夏之战,由于西夏不敢抵抗,因而蒙古军直接就杀到了西夏国都中兴府,当时的西夏国主夏神宗害怕(夏神宗也是个靠篡位上台的昏君),便弃城逃到西凉府,只留下太子李德旺独守中兴城。
李德旺紧急派使者求饶,表示西夏一定会臣服于蒙古。成吉思汗见目的达到,便卖了李德旺一个面子,撤军回师。夏神宗见蒙军走了,才返回国都。
回朝之后的夏神宗认为西夏“附蒙攻金”并没有捞到好处,还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便决定改变策略,与金国缓和关系,主动要求议和,恢复边地互市,但是遭到金国拒绝。
比较搞笑的是,奇葩昏君金宣宗认为西夏协助蒙古打自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不与西夏议和就算了,反而还授意西北金军趁机攻夏,蚕食西夏领土。
结果这就导致蒙古西征期间,原本是西夏和金国联合反攻蒙古的大好时机,就这么白白的错失了。
金宣宗分兵攻南宋和西夏,南宋和西夏则联合抗金。手里只有一万蒙古军的蒙古留守统帅木华黎简直要笑死了。这要是都不能一举铲除西夏和金国,都对不起老天爷的一片好意啊!
七年后,成吉思汗西征大胜而归,以西夏拒绝征兵以及故意不纳质子(人质)为由,兵分两路出击,试图一举消灭西夏。
当时,西夏的国主又一次换人了,原本的国主夏神宗因为民怨沸腾,加之成吉思汗对他不满意,逼他退位,他便传位给了太子李德旺。李德旺这个人比他父亲强,他认为联蒙伐金是绝对错误的,便派人与金议和,夏金约为兄弟之国,互相支援。
不过,金夏原本是君臣关系,此时金国愿意自降身份跟西夏结为兄弟之国,这说明金国此时混的也不咋滴。两个穷途末路的国家联合,必然也是没卵用了,他们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趁冬天黄河结冰期出兵西夏,仅用10个月就攻陷河西各地,向东进军并围住西夏重镇灵州城,彻底切断西夏东西部联系的同时,扼住了西夏首都兴庆府向南的撤退通道,使西夏朝廷无路可退。当时的夏献宗李德旺直接被吓死了。皇位传给了末帝李睍。
末帝李睍见无路可退,便决心起倾国之力准备在中兴府和西平府一带与蒙古军决一死战。
这一战,蒙古军10万,夏军30万,双方的士气都很高。(蒙古军刚刚西征得胜而归,士气自然高涨;西夏军因为不想灭国,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蒙古军决战)
战役正式开始前,西夏军在都城中兴府和南部重镇西平府各驻守十万大军,两府之间的野外再留十万大军。蒙古军见西夏军严阵以待,便与西夏军隔黄河对峙,双方谁也不敢先动手。
但是由于蒙古底子厚,耗得起,西夏当时日落西山,耗不起。因而蒙古便利用西夏军急于求胜的心理,祭出“围点打援”战术:首先围困西平府,假意要攻城,以刺激中兴府的西夏军队与自己决战,继而又在西夏军队赶往救援西平府的路上,部署大量弓箭手,射杀前进缓慢的西夏步兵和重骑兵。
紧接着,最高明的一招来了:蒙古军并不射杀所有的西夏增援部队,而是有意让部分残兵进入西平城。等增援部队进城后,蒙古军再进兵围城,在城外放火。这样不但城内守军不敢贸然出城迎战,城外的西夏援军也进不去。更重要的是,进入城内的军队基本已经接近溃败状态,不仅没有带重武器,也没有携带补给和药品。他们进城,不仅起不到增援的作用,反而还加大了城内的负担。
城外的援军见无法增援,便只能仓皇逃回中兴府,而西平城内的西夏军却已积攒了十几万部队。这些人在城内只能是等死,于是在守将李德任(西夏太子)的率领下,十几万夏军开城突围,决心与蒙古军奋死一搏。然而成吉思汗早已料到这种结局,令几万弓箭手封死了各个城门。夏军的每次突击都被蒙古军如大雨一般的弓箭射退。
最终,夏军士气崩溃,十几万主力仅留残兵数万,而蒙古军伤亡还不到一万。
攻克灵州后,成吉思汗没理会中兴府的夏军残余势力,而是亲自率军突袭金国,在关中地区横扫一通,杜绝金国增援西夏。五个月后,蒙古主力回师中兴府,成吉思汗派人去中兴城内招降,但西夏方面拒绝投降。
又过了一个月,中兴府内粮食绝尽,军心士气崩溃。当时又恰巧遭遇地震,中兴府内的房屋倒塌,瘟疫横行。夏末帝认为抵抗不下去,便无奈投降。
当年七月,成吉思汗死,末帝投降。成吉思汗死前曾留遗嘱,要求灭了党项人。窝阔台继位后,秉承成吉思汗的意思,打算屠杀中兴府。但察罕力谏而止,于是蒙古军最终只是屠杀了西夏皇室,没有屠城。
自此,持续了21年的蒙夏战争以西夏的灭国而结束。七年后,金国灭亡。中原大部分地区遂归顺了蒙古,只剩下一个战战兢兢的南宋还在坚持抵抗。
最后做一个总结:蒙古军队的厉害之处其实不在于他们的骑射本领,因为要论骑射,西夏和金国也不差。蒙古军真正能吊打党项人和女真人的地方,是他们的战术和战略。
蒙古军的战术一般分五步:
第一步是利用地形迷惑对手,让对手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感;
第二步是诱敌深入,诱导对手,让对手以为可以一战而克敌;
第三步是利用对手的速战心理,将其引入早已设好的包围圈;
第四步是以骑兵突袭,包抄侧翼,切断对手的所有后退之路;
第五步是反复袭扰,绝不跟对手近战,用时间慢慢拖垮对手;
蒙古军用这种战术先打西夏,再打金国,包括打后来的西辽、花剌子模,都是如此。可谓是百试不爽。
再说战略。蒙古军的战略也有五个特点:
第一、绝不漏过对手的任何弱点,坚决以自己的强项攻对手的劣处;
第二、绝不打肉搏战,坚决使用运动战,并以运动战消耗对手锐气;
第三、绝不心慈手软,以屠杀的方式瓦解对手的心理,战迫使对手主动投降;
第四、最大限度利用降兵降将,让这帮人打先锋,避免蒙古精锐的无谓损失;
第五、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开战后便抢占战略要地,将敌军分割后逐个击破;
元末明初时,蒙古军的骑射本领其实并没有退化,但是战略眼光退化的厉害,可以说是毫无战略眼光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元朝会被明朝赶回草原的原因之一。
据说古代10万大军全军覆没是都被杀了吗有何依据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
据说古代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是都被杀了吗?
明朝初年,国力强盛,特别是在明成祖朱棣统治期间,人们称之为“永乐盛世”。但同样在朱棣统治期间,明朝遭遇到建立以来一场最大的惨败,朱棣最信任的将领,率领十万大军出征,最后居然全军覆没。当朱棣得到明军战败的消息后,龙颜大怒,甚至御驾亲征。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场败仗呢?
事情发生在永乐七年(1409年),这年四月,朱棣派都督指挥金塔卜歹、给事中郭骥携带这礼物,以及圣旨前往蒙古草原,去见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朱棣原本是一片好心,想通过和平的手段,与蒙古各部化干戈为玉帛。但没想到本雅失里却不厚道,他不仅把礼物留下了,还把使者郭骥给杀了。
- 本雅失里斩杀明朝使者,这是摆明了向朱棣挑战,朱棣自然是要应战的!这年七月,朱棣任命“淇国公丘福为大将军,武城侯王聪为左副将军,同安侯火真为右副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北征。大军出发前,朱棣召见诸将,“密授以方略”,一再叮嘱丘福等人要小心行事。
丘福是何许人?据史料记载,丘凤阳人,从基层士兵做起,后来一直在还是燕王的朱棣麾下,担任“燕山中护卫千户”。丘福是朱棣的心腹,在“靖难之役”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丘福智谋不及张玉,但和朱能一样勇敢善战。朱棣称帝后,加封靖难功臣,丘福被封为淇国公,位居众多功臣之首。
- 本雅失里向大明朝挑战,朱棣决定派丘福教训教训。但没有想到,这一战对明朝来说是一场惨败!
明朝大军出塞后,丘福亲自率领“千余人先到胪朐河南,遇到游骑,击败,然后朐朐河。此后明军抓住本雅失里手下的一员尚书,“喝完酒后,问本雅失里所在”。
这位尚书说:听到明朝大军来,惶恐往北走了,离此地三十里。”丘福信以为真,十分高兴,想率军进行追击。副将进行劝阻,没想到丘福大怒,厉声说道:“违命者斩!”为了拿到首功,身为主将的丘福居然撇下大军,“骑马带着士兵前往追赶”,众将们没有办法,只好率领主力在后面追随。
而李远王聪说的后军应该只有几千骑兵,因为数量也不多,所以就算汇合之后也要谨慎处置能战则战不能则退,据李远的说辞“二日内我军必至”可见后军距离他们起码还有两天的路程。
这千把人也没全军覆没,有不少突围出来于九月回到明朝汇报了这场战役经过,朱棣北伐时又有不少逃出来归队,至于后军也“军士皆驰还”
- 丘福临时起意抓本雅失里后来看是蠢,其实他自己的打算并不是真的想硬抗本雅失里主力,而是先派火真去找本雅失里假意招抚和谈,期间他本人趁机率军来个斩首行动。“谋遣同安候火真使虏营,假言求和,自率轻骑继之,火真犹豫未决,福属声曰不从命者斩。”然而人家就没想着谈,直接把丘福给围死了。
结果丘福中计了,他和他的大军被本雅失里的军队包围,“俄而敌大至,围之数重”。丘福孤军深入,后勤补给被切断,大军陷入慌乱之中。最终在突围战中,“聪战死,福及诸将皆被执遇害,年六十七,一军皆没”。十万明军在这场战役中全军覆没。
当朱棣得知明军战败的消息后,他十分震怒,当即做出了两项决定。第一,御驾亲征。在朱棣看来,诸将中没有一个能用的,“若不早举殄灭之,边患未巳,今选将练兵,来春朕决意亲征”。第二,处罚丘福。朱棣下诏追夺丘福的爵位,其子孙不得承袭,并且流放海南。此后朱棣先后五次北征,维护了北方边境的安宁。
此次北伐真正的决战部队统帅是朱棣本人,他在谕书里说的很明确,“今命征虏大将军率师往问杀使者之故,朕明年必亲率大军往正尔罪。(实话说这个时候还有点搞不清是唬人的还是真的)”所以这次战败朱棣发怒的点是丘福“不听吾言”,乃至于被革爵,而李远王聪则追公,战死及逃回将士照常抚恤不问前责。
对于兵力讲一句,郭骥永乐七年六月即7月被杀,朱棣怒而兴兵,丘福永乐七年七月甲寅即8月13日受封征虏大将军,然后等朱棣面授方略后才离去。在此期间只有一条为出塞准备的调兵记录,即山东都指挥司骑兵一千人和辽东都指挥司骑兵五千人“赴北京听征胡寇”,一共六千。而败没日期是八月癸酉即9月23日,满打满算一个月多十天,还不算赶路的时间,怎么集结十万大军出塞?
更深层次的问题咱们评论区可以探讨一下。
为什么把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作为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不是一个单一事件,可以说北洋水师是清朝倾力打造的国家重器,北洋水师的兴起和覆灭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国家大事。
洋务运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强,后期的目标是求富。
与传统的改革的追求富强一脉相承,但洋务运动并没有作为一次改革来进行描述,从“洋务运动”这四个字来看,可以理解为学习西方(主要是器物)的一种国家行为。
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主持下,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这其中军舰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也是洋务运动集大成之作,虽然主力战舰大部分是直接购自英、德等国。
北洋海军的成立,不仅使清政府有底气面对西方交涉的种种问题,也使得西方对中国有所忌惮。不仅仅是海军本身,其海军官兵也大多由船政学堂培训,很多人还赴英国等国深造,他们大多掌握着流利的英语和先进的西方知识,可以说北洋海军是整个洋务运动的缩影。从1875年开始购买舰船起,国家就花费了大量的财政建设海军,并且自1888年海军成军后,更是有每年400万两银子的海军经费,除了正常的国家开支外,其他乱七八糟的开支就没法计算了。
因此,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就代表着洋务运动自强运动的流产,毕竟重金打造的水上长城就这样打了水漂,这是最直观的一个影响。亚洲第一,世界第八(或者第九)的中国海军何以败给了第十六的日本?作为天朝上国虽然遭到了列强的侵扰,但东亚霸主的地位至少还是存在的吧?更深层次的还是人们对洋务运动的反思,同样向西方学习而且购买军舰,何以日本这个蕞尔小国反而能后来居上?
一部分研习西学的进步人士开始反思要进行制度的改革,向西方的学习开始转入了更深的层次,那种“师夷长技”就可以自强的思维已经过时了。
但是洋务运动还是进行着的,清朝还在持续学习西方的技术,直至清朝灭亡才宣告洋务的结束。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尽量正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蒙古与明朝双方的大决战,30万蒙古军队为何会全军覆没
由于朱元璋的雄才大略,明军直到攻破大都,推翻元朝,都没有与元军主力决战。
而在攻破大都后,朱元璋、徐达君臣,又以其惊人的军事才能,将几十万蒙古军主力一口一口吃掉了。
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君臣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
各个击破的战略
1367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部署。
当时,南方的主要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双雄已灭,南方的福建、两广虽还没有平定但已不构成威胁,北取中原,推翻大元已成为下一步主要任务。
当时的大元,军力仍然很强。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等人都拥有比较强大的军力。
不过,这些将领彼此争夺军权、抢占地盘、内战不已。他们彼此之间有矛盾,与元顺帝之间也各有矛盾。
但是,他们仍有可能“急则相救”!
朱元璋对局势做了精当的分析:王保保、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不能立刻击败,如果过早对之猛攻,“急之则并力一隅,不好搞!
因此,朱元璋的决定是:出其不意,先集中力气打下山东、大都,”都城即克,有破竹之实,乘胜长驱,余可建瓴而下“,西征,各个击破。
具体步骤是:1、攻取山东,去大元东面屏障;2、旋师河南,去其羽翼,并控制潼关,将西面蒙古军主力封锁于关内;3、直取大都;4、挥军西向,击败蒙古军主力,平定关陇、太原。
这种分步骤,瓦解敌人,摧毁敌人的方略,使明军牢牢把握着战争的主动权。
迅雷不及掩耳,攻破大都
明军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兴师北伐,到二十八年八月初二攻取大都,整个过程,仅仅有了9个月时间。
朱元璋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
当时,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仍然在相互厮杀。
所以,明军在攻取大都前,基本没有遭遇势均力敌的大战,一路所向披靡。
直到明军攻取山东、河南,并开始北进之时,元顺帝才与王保保和解,并下令王保保、李思齐等人一起抗击明军。
不过,为时已晚,各军还未来得及行动,明军即已攻取大都!
事实上,当时,元军的实力仍然很强,而且,尽管内部有矛盾,但在抗明这一点上,是可以形成合作的。
正如朱元璋所说:”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正是朱元璋的庙算得当,使明军先取大都,占据主动。
接下来,明军与元军主力的碰撞开始了。
一拖一打,各个击破
当时,驻扎于山西的王保保所部有10余万人,驻扎于陕西的李思齐、张思道所部(陕西各军以李思齐为盟主)也有10余万人,实力很强。
逃往上都的元顺帝下令:王保保出雁门关,过居庸关进攻北平;李思齐部归附潼关,进击河南。
以元军各帅的关系,他们很难形成高度协调的作战,但是,战略上相互呼应,两面威胁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决定:拖住李思齐,先主攻王保保。
他令徐达、常遇春率主力先破王保保,又将完成福建等地作战的汤和调入河南,既防御李思齐,又威胁王保保侧面。
一拖一打,庙算虽好,但如果迁延时日,尤其是与王保保久拖不决,形势仍会复杂。
能否快速击败王保保,就要看徐达的了!
将计就计,速取山西
攻破大都后,各路明军继续发展,攻取了泽州、潞州等地。
王保保是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决心响应元顺帝的命令,集中兵力,收复大都,从根本上扭转战略劣势。
徐达得知,决心来一出将计就计。
他指出:王保保迂回(走曲线)而来,太原必然空虚。北平有孙兴祖在,可以守住!我们乘敌不备,由井陉直捣太原(走直线),就可以调动敌人,占据先手,一战而胜!
果然,就在王保保抵达保安时,他就得到了徐达逼近太原。
王保保大惊,仓促回军!
元军前锋万余人抵达太原附近时,被明军猛将傅友德、薛显阻击于城西,不得进。
不久,元军陆续抵达,扎营于城西。
明军指挥郭英观察敌阵后,指出:元军“兵多而不整,营大而无备”,可以夜袭!
正好,元军中有部将豁鼻马愿为内应。
徐达遂指挥明军夜袭,元军大溃!
王保保之带18骑逃亡大同,明军俘敌4万余!
王保保是一位有大兵团指挥能力的将领,当夜扎营之所以出现纰漏,应当主要是被明军调动所致。
大军来回跑动,士气不整,刚扎营时难免有问题,即便王保保才能出众,要激励军心,完善防备,也都需要时间。
明军及时的袭击,使王保保来不及调整,仓促迎战,以至崩溃!
明军趁胜,连取太原、大同等地,平定山西。
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平定陕西
平定山西后,王保保逃亡甘肃,明军遂开始进攻陕西。
当时,陕西元军,虽以李思齐为盟主,但彼此之间矛盾仍深。
朱元璋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之策。
入陕前,朱元璋致书李思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是汝南汉人!如果你诚心投降,我以礼相待!
这时,徐达、常遇春、汤和各部都已经攻来,强弱分明。
李思齐虽没有立刻响应,但心理已经动摇,不愿死战。
明军一路进军,凤翔等要点不战而克。李思齐退守临洮,张思道退守历阳。
此时,诸将认为:李思齐的军事才能胜过张思道。先弱后强,应该先打张思道。
徐达指出:张思道才干虽一般,但历阳城险兵悍,一时难以攻下。李思齐虽然厉害,但意志动摇,我军前去,他不是远遁沙漠,就是投降!而临洮位置重要,取得临洮,大事可定!
果然,明军挥军西进,李思齐不敢死战,举城投降。
随后,明军回师进攻历阳。张思道不敢迎战,令其弟张良臣守历阳,自己逃到了宁夏,被王保保所劫持。
张良臣为形势所迫,只好投降。
第一场险战
张思道投降前,朱元璋已经指示:这个人狡诈,要小心!
果然,投降不久,张良臣复叛!
这时,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张思道本人的才略一般,但他手下有七个良将。时人说:不怕金牌张,惟惧七条枪。
因此,张思道虽走,但张良臣复叛后,其党羽响应,指挥能力、军力仍强。
同时,四月时,元顺帝派元丞相也速率军进攻通州,常遇春率部自凤翔,李文忠自山西回救。
凤翔、山西空虚。
王保保趁机出手!
王保保兵分三路:1、一路攻打凤翔,牵制明军对张良臣的进攻;2、一路攻泾州,出徐达之后,企图迫使其后退;3、趁明军主力在陕西,出兵攻大同,企图再取太原,恢复山西。
战局顿时复杂起来。
徐达令傅友德、薛显驻灵武,令冯胜救援泾州,抓紧时间攻历阳。
王保保军一度攻克泾州,断徐达后路,但冯胜及时抵达,击退该军。
凤翔保卫战则更是惊心动魄。
元军以箕盾护军攻城,箭矢伤不到,明军以火攻退敌;元军掘地而进,双方死战。
大同方向,形势也十分紧张。
李文忠前来救援,遭元军骑兵围攻,连失二营。明军殊死奋战,勉强支撑,待到敌人疲惫时,李文忠分兵夹击,才击破敌军。
而历阳,则坚守了2个多月。
最后,城内元军抵抗不住,开门,明军才攻破历阳。
历阳即克,攻凤翔等地的元军才陆续撤退。
这一战,虽然歼敌数不甚辉煌,以至知名度不高,但却是明军自北伐以来最为危险的一战。
当时,李思齐已降,王、张等人也都遭到较大削弱。元军尤能使战局险象环生,可见:如果不是朱元璋战略得当,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明军要定鼎中原,恐怕难度要大得多。
沈儿峪之战,力破王保保
平定陕西后,元军精锐只剩下退守甘肃的王保保。
王保保自太原兵败后,回到甘肃,又收拢兵马十余万,声势复振。
与此同时,明军发生了一些变故。
常遇春病死,徐达、汤和回应天。
王保保趁明军兵力减少,反攻兰州,并歼灭了自陇西赶去的援军。
此时,明军对下步行动又有争议。
徐达知王保保难打,建议先消灭元廷,如此,王保保势力全失,可以不战而定。
朱元璋力排众议:兵分两路,既打王保保,又打元廷。使其“彼此自救,不遐应援”。
徐达出潼关后,抵达定西,王保保退守沈儿峪,两军对峙。
徐达与王保保,各有10余万军,展开决战。
这也是北伐以来,唯一一次势均力敌的决战!
对这场决战,史书记载比较简单。
1、两军隔沟筑垒对峙,一日数战。2、王保保分精兵从小路袭击明军东南垒,明军左丞相胡德济指挥失措,陷入混乱,徐达率亲兵来救,击退敌人;3、徐达处决了相关责任人(胡德济因是功臣之后,送去给朱元璋裁决),整顿士气,次日拼死来战,击破元军。
由于记载简单,因此,后世不明为何元军会一战而败,因此,强调明军在对峙期间,以各种方式骚扰,疲惫敌军的作用。
其实不然。
以噪音等手段疲惫敌军,是古代常见的对峙方式,不算什么奇谋。仅靠这个,是制不住王保保这样的名将的。
而且,沈儿峪一带是王保保选定的战场,明军并未得地利,在骚扰上并没有优势。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明军的政治攻势。
徐达在用兵前,就认为:如果先破元廷,王保保军“可不战而降”。
而在整个北伐期间,朱元璋也多次写信,企图招降王保保及其部将。
在战后,明军“尽降其众”,擒将士84500余人!
一支10万余人的部队,被俘虏的就有84500多人!
套用国军的话:就是8万头猪,也抓不完呀!
可见,元军的崩溃,源自其军心的崩溃!
此战后,除云南等地外,长城以南,元军基本被摧毁。
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率15万大军,再次北伐,为王保保所破。
足见:蒙古骑兵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劲的战斗力。
而从整个北伐过程看,尽管蒙古朝廷内部矛盾很深,但在面临危险时,未必不能“急则相救”!
而在朱元璋北伐灭元前,元军强军不下30万!
如果是双方以硬碰硬,敌人“急则相救”,30余万大军真的并力来战,那么,正如朱元璋本人所说:胜负未知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朱元璋准确判断形势,做到了“先胜而后求战”,牢牢占据主动,最终定鼎中原。
洞悉形势,将大敌拆解为若干,再各个击破。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可见一斑。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1641年,大明集结13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13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
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1641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10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20里,再西南40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90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无奈的明军将帅
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
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7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
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皇太极抵达前线,立刻观察形势,他发现了明军的问题:“大队集前,后队颇弱”。明军精锐十分靠前,后方薄弱。
皇太极做出部署:主力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松山与后方联系。
洪承畴又不是木头,当然不会就范,立刻组织对清军的猛攻。
明军,仓促反击;清军,立足未稳。
野战对野战,明军没有优势,激战一日,胜负难分。
皇太极一面阻止抵抗,一面袭破了明军屯粮的笔架山。
此时,战场上,双方未分胜负;但是,形势上,只携带数日粮食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清军包围。
崩溃
洪承畴担心步、骑兵被敌人分割,虽将乳峰山步兵退回松山,十万大军收拢,拼死一战。
次日,再战一日,仍未分胜负。
攻势受阻,粮草被断,明军气势大挫。
洪承畴与众将商议后,决心突围,回到宁远就食,再图后举。
撤退,是最复杂、危险的动作,必须妥善部署,统一行动,否则,满盘崩溃。
明军崩溃了。
原计划次日一起突围,但是,当晚,王朴擅自先逃,吴三桂等总兵见状,也争先撤退···
明军撤退混乱,步骑兵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皇太极已预料明军当夜可能撤退,已周密部署,封锁通道,坚决堵击。
见明军分散突围,皇太极做出调整:各部见明军逃遁,明军逃遁多少人,我们就以多少人去追,争取多歼灭敌人!
如此,明军的突围,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皇太极预料明军退到杏山后,仍会后撤,遂派军再迂回设伏。
···又一场大崩溃!
一番奔逃,明军被歼者达53000余人!
其实,突围当晚,明军曹变蛟曾攻入皇太极大营。
当时,清军主力已排除追击明军,力量单薄,因此,一时“军中大惊”。
只是···曹变蛟后援不继,只得退出。
可见:明军如果保持统一、有效指挥,未必没有机会成功突围,甚至可能有意外收获。
只是···军心已散,一败涂地。
全歼
大量歼灭明军后,清军开始收尾。
清军挖壕筑墙,把仍在松山的洪承畴所部也围了起来,如围锦州一样。
大明令洪承畴死守待援。
只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可以派来的?
次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沦陷,洪承畴被俘。
三月十日,坚守了近两年的祖大寿出降,锦州沦陷。
随后,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帮助下,轻松攻取了杏山、塔山,基本控制了辽西走廊。
松锦决战结束。
此次决战,大明王朝仅存的战略力量被歼。
不久,当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时,精兵强将悉数折于松山的明军无法抵抗。
大明亡了。
松锦决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围城打援,还是迂回断敌,或是分兵追击,他都牢牢把握了战场节奏。
大明救不了锦州,不算意外。
但是,大明重兵集团,短短时间灰飞烟灭,则是人祸了。
首先是国力受损。
由于国力受损,大明此战兵力并无优势,而且,无法采取其最擅长的步步为营之法推进。
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用不擅长的方式展开决战,明军未战即已处被动。
其次是主帅人选不当。
洪承畴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统帅。无论是前期镇压农民军,还是投清后,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此战前,洪承畴多与农民军交战,与八旗交战经验不足。
此战中,明军在已经决定急战解围的情况下,依然高度集中,以防清军分割、迂回。
这种战法,对付农民军效果不错。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疫情下全世界西医溃不成医全军覆没,是什么让西医走向穷途末路
疫情把科学的西医打回原形,什么病毒细菌,都是蒙人的。对症下药迎刃而解。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后全军覆没,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大意失荆州!”完全把诸葛亮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方针”抛到九霄云外!另外,“狂傲”是其本性。一向瞧不起东吴。孙权、吕蒙、陆逊恰恰应用关云长的这一弱点巧夺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