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打击是什么
- 夷陵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能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称三大战役
- 夷陵之战中,刘备身边为何没有大将
- 夷陵之战时,若曹丕出兵攻打东吴或者蜀汉会怎么样
-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
- 刘备为什么倾全国之力一定要打夷陵之战
- 孙权合肥之战和刘备夷陵之战,哪个输的更惨
- 夷陵之战,东吴真的“以少胜多”,自己“毫发无损”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几乎全部主力,孙吴为何不乘机吞并蜀汉
- 如果夷陵之战时法正没死,刘备能赢吗
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打击是什么
我的回答
如果说关羽之死是蜀汉政权由盛转衰的标志。那么夷陵之战的失败,这是蜀国由攻转守的决定性战役。
我个人认为夷陵之战对于蜀汉政权的打击主要是蜀汉政权失去了争夺荆州的本钱,也间接的杀死了刘备,蜀汉失去东面出击的主动权。
连环画中的夷陵之战刘备败退
夷陵之战对蜀汉政权领土的影响
关羽的死是让蜀汉政权失去了整个荆州,荆州是一个四战之地,向东可以对东吴作战,向北可以对曹魏作战。可以说荆州对于曹魏来说无足轻重,对于东吴来讲有胜于无,但是蜀国来说却是举足轻重。
由于蜀国本来国土面积狭小而且除成都平原以外其他地区主要以少数民族居住地为主,荆州之地虽不算富足但是人口素质数量,和粮食产出都远远优于南蛮北羌之地。所以刘备起兵伐吴与其说是为关羽报仇,倒不如说是找借口为了消灭东吴,最起码也应该是以武力夺取荆州全境,变以前租借为实际占领。
夷陵之战的态势图
夷陵之战对蜀汉军队的影响
在刘备夺取汉中以后是整个蜀汉政权最强大的时候,加上荆州的兵力蜀汉政权所有的兵力应该是在17万到20万之间。除去镇守各方的军队,实际能够调动的作战部队不到15万。而荆州军大概是在3万到4万,随着关羽的战败这3万多士兵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所剩无几。夷陵之战当中刘备率领的蜀汉大军被火烧连营实际损失军队人数应该在7万左右。也就是说夷陵之战之后的蜀国政权只有10万军队左右,除去防守军队,实际以后能够作战能就在7-8万人,成为三国当中最弱的一方。
此次战斗不仅仅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还损失了大量的骨干武将和青年武将还有大量的军政人员。夷陵之战结束以后蜀国五虎将只剩余赵云和马超,能够作战的只有赵云了。夷陵之战以前损失了关羽、张飞、赵累、关平。投降了糜芳、傅士仁、潘濬。而夷陵之战中损失了张南、冯习、马良、沙摩柯、傅彤、程畿,黄权向曹魏投降。到此为止蜀汉政权已经人才断层,所以这里也为诸葛亮说一句公道话,以前都说蜀国人才断层是诸葛亮不善于识人,提拔人才的能力没有刘备强,刘备虽然识人能力强但是损失人才的能力也很强啊。
影视剧中刘备白帝城托孤
蜀汉政权对曹魏的进军路线变得单一
由于夷陵之战的失败,蜀汉政权已经完全失去了荆州方面的战争主动权,由于荆州的实际占领人变成了东吴,由于联吴抗曹的大战略蜀汉政权只得依托永安城实施战略防守状态。
荆州没有失去之前蜀汉政权对曹魏可以实行两线作战分兵合进,可以一路出汉中,另一路出襄阳,但夷陵之战以后就仅仅能够从汉中出击,与其说诸葛亮的北伐是进攻倒不如说是主动防御,为蜀国续命。
影视剧中蜀吴交兵
结语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当中蜀国不仅仅损失大量的军队和年轻的军队将领,还损失了不少的军政两用人才,间接的杀死了蜀国君主刘备。让整个蜀国失去了真正夺取荆州的能力,从而战蜀国整体国力大幅下降成为三家实力当中最弱的一家。让整个蜀国面对曹魏作战,突破口仅仅剩余汉中一点,也为蜀国后期的艰难埋下伏笔。
文/淦珩 图/网络
夷陵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能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称三大战役
“兴复汉室”理想追求的幻灭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曹操占据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据有南郡和江夏南部,刘备则夺取了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公元210年,在刘备的请求和鲁肃的规劝之下,孙权又把位于长江北岸的战略要地借给了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实际上就基本控制了荆州。不久,刘备又先后夺取了益州和汉中,历史上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就这样形成了。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洛阳;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
处于长江中、下游的东吴政权,面对刘备势力的迅速发展,深感不安。只是由于当时双方合力抗曹尚是共同的战略目标,这一矛盾才暂时未曾激化。到了公元211年,孙权占据交州(今广东、广西)后,力量进一步扩大;而当时曹操正忙于兼并关中马超、韩遂势力,稳定后方,无暇南顾。孙权便趁这个机会向刘备索还荆州,而刘备则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为藉口拒绝归还。两国矛盾日趋尖锐,曾一度以兵戎相见。最后虽然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以湘水为界,孙权占有江夏、长沙、桂阳,刘备据有南郡、武陵、零陵,但是两国间的矛盾并未真正消除。
公元219年,孙权乘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攻襄阳、樊城,与曹魏大军激战不已,造成后方空虚之际,派遣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占关羽的后方基地江陵。关羽闻讯后仓猝率军回救,结果兵败被杀,孙权遂占有了整个荆州。这样一来,孙、刘矛盾便全面激化,最终导致了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一个月后,刘备决定大举攻吴,企图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魏文帝曹丕见到孙刘联盟内部分化瓦解,不胜高兴,并乘机煽风点火,多方寻找机会以加剧吴蜀之间的矛盾冲突,好坐收渔人之利。
蜀汉方面诸葛亮、赵云等绝大多数大臣、将领都看到了大举攻吴对蜀不利,因此再三规谏刘备不要出兵攻吴。但是,正在气头上的刘备丝毫也听不进这些意见。
至于孙权方面,在夺得了荆州之后,为了巩固既得利益,也不愿再加剧吴蜀之间的冲突,曾两次遣使主动向刘备求和,但均为刘备所断然拒绝。东吴南郡太守诸葛谨(诸葛亮之兄)也曾给刘备写信,向他陈说利害,希望刘备停止攻吴行动。刘备同样置之不理。
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十多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当时,两国的国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长江三峡成为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刘备派遣将军吴班、冯习率领4万多人为先头部队,夺取峡口,攻入吴境,在巫地(今湖北巴东)击破吴军李异、刘阿部,占领秭归。为了防范曹魏乘机袭击,刘备派镇北将军黄权驻扎在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争取当地部族首领沙摩柯起兵协同蜀汉大军作战。
孙权在面临蜀军战略进攻的情况下,奋起应战。他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同时又遣使向曹丕称臣修好,以避免两线作战。
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指出刘备兵势强大,居高守险,锐气正盛,求胜心切,吴军应暂时避开蜀军的锋芒,再伺机破敌,耐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一直后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
一线。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却,转入防御,遏制蜀军的继续进兵。并集中兵力,准备相机决战。这样,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了蜀军。
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二月,刘备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建立了大本营。这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由于开始遭到吴军的扼阻抵御,其东进的势头停顿了下来。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为了调动陆逊出战,刘备遣前部督张南率部分兵力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儿,所以吴军诸将纷纷要求出兵救援,但陆逊深知孙桓素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坚粮足,坚决拒绝了分兵援助夷道的建议,避免了分散和过早地消耗兵力的行为。
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刘备为了迅速同吴军进行决战,曾频繁派人到阵前辱骂挑战,但是陆逊均沉住气不予理睬。后来刘备又派遣吴班率数千人在平地立营,另外又在山谷中埋伏了8千人马,企图引诱吴军出战,伺机加以聚歼。但是此计依然未能得逞。陆逊坚守不战,破坏了刘备倚恃优势兵力企求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
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处于吴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蜀军士气沮丧,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认为战略反攻的时机业已成熟。为此他上书吴王孙权说:交战之初,所顾虑的是蜀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现在蜀军舍舟就陆,处处结营,从其部署来看,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有了可乘之机,击破蜀军,当无困难。孙权当即批准了陆逊这一由防御转入反攻的作战计划。
陆逊在进行大规模反攻的前夕,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使陆逊从中寻找到了破敌之法——火攻蜀军连营的作战方法。因为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
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
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迫使蜀军西退。吴将朱然率军5000首先突破蜀军前锋,猛插到蜀军的后部,与韩当所部进围蜀军于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切断了蜀军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守御夷道的孙桓部也主动出击、投入战斗。吴军进展顺利,很快就攻破蜀军营寨40余座,并且用水军截断了蜀军长江两岸的联系。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刘备见全线崩溃,逃往夷陵西北马鞍山,命蜀军环山据险自卫。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又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乘夜突围逃遁,行至石门山(今湖北巴东东北),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几乎被擒,后卫将军傅彤等被杀。后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永安城中(又叫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
这时,蜀军镇北将军黄权所部正在江北防御魏军。刘备败退后,黄权的归路为吴军所截断,不得已于八月率众向曹魏投降。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陆逊顾忌曹魏方面乘机混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九月,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次年四月,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劣势的吴军一举击败兵力占有优势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不无失策之处。
夷陵之战中,刘备身边为何没有大将
平心而论,夷陵之战时,刘备带的将领并不差。
尽管他们的知名度不高,但他们在战役中的表现并不差。
夷陵之战刘备军将领
刘备伐吴前,调张飞率军到江州会和,应当是要以张飞为大将的。
不过,张飞被手下给作了,刘备只得重新调整将领班底。
参与东征的将领,主要有黄权、马良、冯习、张南、吴班、陈式等人。攻占秭归后,廖化归来,也被任命为别督,成为重要将领。
这些人的能力是不应低估的。
1、黄权。
许多朋友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其实,刘备时期,诸葛亮在军事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表现,主要以坐镇后方搞内政为主。
刘备集团军事上的智谋之士,前期是庞统,后来是法正、黄权。
汉中之战时,人们都赞许法正的奇谋,但实际上“皆权本谋”。
可以说,庞统、法正去世后,黄权已经是蜀汉军事上的首席谋士了。
2、马良。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就是马良。
诸葛亮入川后,在荆州辅佐关羽的就是马良。
后来,诸葛亮收姜维后,给蒋琬写信,称赞姜维的才能“季常诸人不如也”,以马良为尺子,来衡量姜维的才干,可见马良的能力是突出的。
不仅如此,马良久在荆州为官,熟悉荆州及各蛮族情况,是争取荆州地区支持的最佳人选。
3、冯习、张南、陈式、吴班。
刘备进军时,以冯习为大督,以张南为前部,陈式、吴班为水军将领。
这个阵容,或许是最为后人所诟病的了。
不过,知名度不高,不代表人家没有能力。
这四个人中,只有吴班出身将门,冯习、陈式、张南,都是是从基层脱颖而出的人物。
张南是徐州广陵人,应当是跟着刘备从徐州一路征战出来的。
冯习、陈式,则与魏延一样,最晚是从刘备入川开始征战的。
在汉中之战时,这些人已经成为重要将领,走上了领导岗位。
对于他们夷陵之战前的战绩,史书记载不详。
倒是记载了一场陈式主打的败仗:率10营封锁马鸣阁道,被徐晃所败。
不过,不应因此质疑刘备识人之能。
同样战功记载不详的魏延,后来不也一跃成为汉中都督吗?
可见,并非他们没有战功,只是史书微言大义而已。
陈式的败仗之所以被记载,无非是因为那是徐晃的功绩。(败给徐晃其实并不算丢人,1年后,首席大将关羽不也为徐晃所败吗?)
事实上,夷陵之战的幸存者陈式、吴班,后来都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
后来,陈式率军收复武都、阴平,这是诸葛亮北伐中最重要的战绩。
而在卤城之战中,吴班、陈式,也与魏延、高翔一起,大败司马懿军,成就了诸葛亮北伐斩首最多的一役。
至于当时地位在他们之上的冯习,因为战死于夷陵之战,其记载不多,但可以想象的是,他的表现、才能大概率是在陈式、吴班之上的。
4、辅匡、傅彤、赵融、廖化等。
这些人,在夷陵之战中担任别督。
其中,廖化是知名度最高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典故人人都知,后来也成了蜀汉重要将领。
此外,辅匡也是与冯习等人一样,是从刘备入川开始跟随作战的。益州平定后,辅匡被任命为巴郡太守。
当时张飞都只是巴西郡太守,足见辅匡在刘备集团的地位。
这些人在夷陵之战中的表现,实际上表现并不差。
将领们在夷陵之战中的表现
夷陵之战中,这些将领都表现出了不错的能力。
1、黄权。
刘备进军前,黄权提出建议:我军顺流而下,易进难退;道路狭窄,兵力不易展开。请让我先探其虚实,您再率大军前进。
其实,这个想法与后来唐朝平定江南的李靖意见一致。后来,李靖也是劝主帅李孝恭在后,自率军前去寻找突破机会,并一举成功的。
刘备不听,让黄权去江北防御魏国可能的出兵(魏夺得东三郡后,确实具备从北面直击秭归的可能)。
结果,果然如黄权所担忧的,刘备大军进抵猇亭-夷陵一线后,无法前进,大军兵力不易展开,陷入被动;而当陆逊反击时,易进难退的刘备军又根本无法顺利撤退,损失惨重,连刘备本人也险些被擒。
可以说,刘备要是听黄权的,未必会失败,即便失败,也不可能败得如此之惨。
2、马良。
马良奉命去联络荆南地区的武陵蛮,成功策动了沙摩柯。
沙摩柯率万人加入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时,刘备自己也只有“支党四万”,马良一张嘴巴就搞来万人,还要怎么样呢?
3、冯习、吴班、陈式。
夷陵之战开始前,孙权特意把巫、秭归从宜都郡划出,另设固陵郡,并让陆逊率李异、刘阿坚守巫、秭归。
夷陵之战开局,冯习、吴班击破李异,夺取了李异的巫县和陆逊把守的秭归。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陆逊只是宜都太守,还没有被任命为大都督,他没有权力主动收缩!
巫、秭归同样是狭窄地区,兵力不易展开,冯习、吴班,也只能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攻坚作战,击退陆逊、李异。
此后,吴班,陈式率水军挺进夷陵,并击败了孙桓,只是因孙桓苦苦坚守,无法破城。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为大都督的陆逊确实已经采取主动退却、诱敌深入的战略,但夷陵已是阻敌最后关口。如果可能,吴军是完全必要控制夷陵江面水道,解夷陵之围的。
东吴以水军自豪,但在交战中,仍为吴班、陈式所压制,可见蜀将的强悍。
可以说,在夷陵之战中,这些知名度不高的蜀将表现突出,只是因刘备统帅之略不如陆逊,才陷入“连营八百里”的困顿局面,进退两难,最后又“舍水就路”,拱手让出制水权,并最终为敌所破。
4、冯习、张南、傅彤等。
最后,陆逊大举反击时,“连营八百里”,兵力无法展开的蜀军根本无法组织抵抗,而“舍水就陆”,放弃制水权使蜀军拱手让出制水权,使吴军可以从容调度,或各个击破,或组织拦截。
败仗中,大督冯习、前部张南、别督傅彤全部战斗到最后一刻。
尤其是傅彤,主动留下为刘备断后,最后高呼“汉将军岂降吴狗”,不屈而死。
三国大溃败不少,但是,高级将领如此高比例阵亡的再无二例。
作为高级将领,真要抛下部队,只率少许亲信,逃出生天的概率是很高的。
由此了见,这些将领都有不抛弃队伍,死战到最后一刻的坚定气节。
进则克敌,败则死战,这些将领不应被低估!
重将短时间集体凋零
参与夷陵之战的将领们确实具备相当的素养,绝非平庸之辈。
然而,一个正常的新老交替,应该是相对漫长的。老将渐渐凋零,剩下的老将发挥余热,以老带新,实现过度。
可是,夷陵之战前后的2年内,刘备集团的老将却像约好一般,集体迅速凋零。
219年,关羽被杀。
次年,黄忠病死。(并没有如小说所说的参战)
再次年,张飞被部下所杀。
再次年,也就是夷陵之战的这一年,马超病重,并于夷陵之战后当年去世。
关张马黄,短时间内集体凋零。
除了这些老将外,中生代中比较突出的将领,刘封、孟达,也因内部斗争,一个被赐死,一个投魏。
各当其任的其他重要将领
吴蜀交兵,吴已臣服于魏,并请求魏出兵干预。
显然,汉中前线,是一定要留下重将的。
汉中都督魏延及关中都督吴懿(诸葛亮前期最重要的两位将领),必须留在汉中。
孙权在夺取荆州后,又把被安置在公安的刘璋搬了出来,并任命其为益州牧,企图利用他的影响力搞乱益州。
因此,大军东征后,需要留下重将坐镇重要区域。
诸葛亮辅佐刘禅坐镇今四川的省会成都,赵云坐镇今重庆,都是必须的。(个人认为“刘备不带赵云是因为赵云反对东征”的说法说不通,不符合刘备、赵云君臣的一贯素养。)
因此,诸葛亮、魏延、吴懿、赵云等人,也就各有必须承担的重任,不能参战了。
总的来说,夷陵之战,正值蜀军新老交替之际。
但是,蜀军重要宿将短期内集体凋零,使新老交替被迫变得“赶鸭子上架”。
不过,参战的蜀军将领们表现不错,并没有给刘备拖后腿。
只要刘备还是这么指挥,就算带上了关张马黄,恐怕结局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夷陵之战的失败,刘备本人,负完全责任,怪不到那些为保护他英勇捐躯的年轻将领头上。
夷陵之战时,若曹丕出兵攻打东吴或者蜀汉会怎么样
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次年刘备称帝,同年刘备伐吴,发生了夷陵之战。当时在魏国内部对要不要介入战争有很大争议。刘晔主张介入,攻打吴国,先灭了吴,蜀国就更好收拾了。王朗主张坐收渔翁之利。最终曹丕采纳了王朗的意见。
如果曹丕在夷陵之战时攻击蜀军。刘备对此已有防备,他出征时已派黄权守长江北岸防范魏国。至于黄权有多少兵力,史书上没有记载,一旦魏国大军来袭,黄权能否挡住,是假设性问题。其实刘备最终惨败给东吴,如果曹丕进攻蜀军,最差的结局也不过是惨败,结局差不多,曹丕吃力不讨好。
如果曹丕在夷陵之战时攻击吴国。其实吴国对此也有准备。如果曹丕趁夷陵之战之机大举攻吴,有很大可能灭吴,因为以当时吴国没有两线大规模用兵的经验和实力。灭了吴国就是魏蜀争霸,魏国实力远胜于失去荆州和关羽的蜀国,统一有望。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第一,大量的重臣反对刘备征讨孙权的行为。而孙权方面上下一心,积极准备。
刘备所部的宿将赵云十分反对刘备征讨吴国的方案,他对刘备说: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赵云强烈反对刘备的一意孤行,他认为蜀汉目前最大的敌人是曹操,只要灭掉了曹魏,东吴就会自动投降,应该此时进攻曹操的关中地区,占据陇西,凉州,不应该攻打孙权,蜀汉和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那么战争就不会立刻结束。但是刘备不听,赵云如此态度,也只能够让赵云留守江州。
此外秦宓也是十分反对刘备的行为,于是试图用天时不利来说服刘备,结果被刘备抓进监狱。
诸葛亮虽然此时没有表现出态度,但是刘备征讨孙权时,让诸葛亮辅佐太子留守成都,以及事后诸葛亮感慨若是法正还在,绝不会让刘备到了今天的地步,也说明诸葛亮对于刘备征讨东吴的前景并不乐观。
这些人的反对并没有阻止刘备的态度,他反而更加想要征讨东吴。刘备一心想要雪洗关羽被杀,荆州被夺的仇恨,导致当时左右臣子的劝谏,他都听不下去。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应该能够让刘备意识到战争的不易,而且反对的人也使得战争的开始刘备集团的人心很不齐,这样如何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而孙权方面早就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准备,首先孙权向曹魏称臣,并且接受曹魏的吴王称号,同时这使得曹魏对于孙权没有大规模加兵的想法。
在曹魏稳住的基础上,孙权把都城迁徙到武昌,给予东吴抗击蜀军极大的鼓舞,而且有利于战事的指挥和战事的决议,同时在蜀汉进攻之前,东吴孙权命令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迎战,大都督陆逊镇守夷陵,以为大本营。首先是潘璋守秭归,李异,刘阿守巫山,巴山,兴山;然后是孙桓守夷道,宋谦守枝江,徐盛守当阳;最后是朱然和韩当守江陵,诸葛瑾守公安等等。其他人都是在武昌,准备待命。
第二,蜀汉面临威眼中的曹魏和孙权的军事威胁,导致征讨吴国时的人才缺失。
由于蜀汉的立国的政治态势,就注定蜀汉和曹魏势不两立,所以在夷陵之战之中刘备必须留下大量的兵力前去防御曹魏可能的突然袭击。所以大量的名将只能够在各地防守。这导致刘备出征东吴时基本上都有没有成名人物。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关羽败亡,张飞被暗杀,黄忠已经病逝。马超镇守西羌,魏延在汉中守卫,赵云苦劝被迫留守江州。追随刘备东征孙权是吴班,冯习,张南等人,这些人在《三国志》里面连传记都没有,唯一以智谋只有黄权,黄权在夷陵之战前就劝刘备,他说吴人擅长水战,而且蜀汉进兵,沿着水路进兵容易但是退兵很难,黄权表示愿意先去和吴军尝试战斗,刘备在后方镇守就行,但是刘备不听。他下令让黄权在江北驻军防御曹魏进攻,而自己在江南进攻。黄权本人是一个文士,并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后来孙权的水军截断大江南北之后,黄权被迫投降曹魏。
而孙权方面的朱然韩当都是当时闻名的战将。连刘备瞧不上的陆逊在关羽的击败中有大作用。
第三,刘备水军战斗力不强,被迫使用步军战斗,战术失策,但是随后的战争旷日持久,师老兵疲。
三国之中东吴地处东南,是水网最为密集的地方,江南,淮河,长江等等,东吴的水军实力强大,早就在赤壁之战中就有体现。孙权曾经派卫温等人率领水军万人渡海来到台湾,可想而知东吴的水军的战斗力,蜀汉唯一一只战斗力比较强的水师是荆州的水师,但是在关羽败亡后,已经被消灭,刘备征讨吴国时的水师是临时组建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东吴水师的强悍迫使刘备不得不选择从长江南面率领主力和东吴进行陆地战争,但是长江南岸的江南夷道又是一处河流纵横的地方,这使得刘备不得不应付东吴的水军。第二长江南岸地区多山岭,而且道路狭窄,使得刘备的大军团无法发挥作用,蜀军的力量就在这群山之间变得逐渐薄弱。这也是陆逊开战的时候所说的话:
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於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如果刘备进攻的区域是平原旷野地区,估计蜀汉军队很快就会打败吴军,但是现在刘备的军队沿着群山行军,军队的力量不能够得到伸展,就会在群山之间逐渐变成小部队,到时候就可以攻打刘备。
刘备为什么没有选择江北作为进攻点呢?主要在于刘备江北的襄阳等地区有曹魏的重兵镇守,一旦刘备将主力置于江北,很有可能受到曹魏和东吴的夹攻,这也是刘备十分担心的。于是刘备就选择江南作为主攻点。
蜀汉军队东出,利在速战速决,一旦拖延日久,蜀汉的军队就会变成疲军,陆逊正是利用这个特点,任凭刘备的军队长驱直入,而且在刘备包围孙桓时,陆逊也不解救,任凭蜀军攻打孙桓,结果从正月开战一直到七月份,刘备寻求和陆逊率领的东吴主力作战而不得,最后双方对峙,刘备进不得,退不得,于是蜀汉军队就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失去了斗志。败亡已经注定了。
刘备为什么倾全国之力一定要打夷陵之战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同年,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出兵伐吴,这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战”。
那么,刘备为什么会不顾赵云等重臣的反对,一定要倾全国之力讨伐吴国呢?原因有四点:
一:为关羽报仇。
这是最表面的原因。关羽和刘备张飞是结义的兄弟,创业初期寝则同床比亲兄弟还要亲,关羽也一直忠心耿耿追随刘备,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东吴从背后偷袭导致惨死。于公于私,刘备都要给关羽和众人一个交代。
二:夺回荆州。
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拥有荆州,进可以直捣东吴的江浙腹地,退可以保益州无虞。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荆州,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设计就无法实现,蜀汉的两翼出击北伐中原,进而夺取天下的规划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
三:打压益州派。
益州的本土势力和刘备集团一直是离心离德的,在刘备拥有荆益两州如日中天时,益州派还是比较老实的。但是现在刘备失去了荆州,也就失去了庞大的政治军事和财富资源,而这些只能从益州挤压出来,这就大大增加了益州人的负担和益州派的利益,益州派因此日益不满蠢蠢欲动。刘备打东吴也是为了敲山震虎。
四:顺便灭吴。
刘备是胸怀大志的英雄,他最终的理想是统一天下。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吴国是迟早要讨伐的,为关羽复仇是一个非常堂皇和正当的借口。战事顺利并能够借此灭掉吴国,无疑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最大的希望。
孙权合肥之战和刘备夷陵之战,哪个输的更惨
孙权打了好几次合肥,其他几次都是没攻下而退兵,只有第二次被张辽给打惨了,而且打出了心理阴影。即使输得很狼狈,孙权也远没有刘备的夷陵之战那么惨。刘备的夷陵之战输得太惨了。
合肥之战
公元215年,刘备与孙权在荆州对峙,这时曹操平定汉中,刘备慌忙求和,与孙权湘水划界。可能刘备与孙权在和谈中达成了什么协议,刘备回益州后,孙权立马掉头去打合肥。
孙权率十万大军(八成是号称十万)攻合肥,合肥守将张辽、乐进、李典,手下有七千多人。
张辽连夜组织敢死队,招募八百勇士。第二天清早,张辽身先士卒,带着勇士们杀入孙权阵中,一直杀到孙权麾下。孙权惊慌失措,跑到高丘上防守。张辽向孙权挑战,孙权不敢,这时孙权才发现张辽手下没多少人,便召集众军围过来。
张辽四处冲杀,杀出了吴阵,这时张辽发现身边只有几十个人跟着杀了出来,便再次杀入阵中,带领勇士们突围出来。孙权的人马都吓傻了,都不敢抵抗张辽。
合肥之战,张辽打出了漂亮的开头,曹军士气倍增。张辽回城,守备合肥。孙权围攻合肥十多天,都打不下来,便退兵了。张辽率军追击,差点活捉了孙权。
孙权过津桥逃跑,但桥南被毁,走过不去。孙权部下谷利要孙权抓紧马鞍,他在后面给马加鞭,马一跃而过,助孙权脱险。这和刘备马跃檀溪的经历差不多。
夷陵之战
孙权袭取荆州,杀关羽后,刘备一心想着报仇。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不久,便率军东征,兵力估计五万左右。孙权让陆逊带五万精兵迎战。
从实力来讲,刘备并没有优势,手下没有谋臣战将,只有刘备御驾亲征带给蜀军的锐气,压制着吴军。
吴军出战的都是精锐,除了统帅陆逊,陆逊手下的朱然、潘璋等人都是东吴名将。陆逊又采取战略性撤退,躲避蜀军锐气,扔给刘备几百里山路,然后占据险要,将蜀军堵在山里出不来。
两军僵持,蜀军锐气尽失,陷入被动,天气炎热,大军又在山地之中,刘备在天时、地利、人和中都处于不利中。
最后陆逊抓住战机,全力反攻,火烧连营,蜀军全面溃败,刘备也差点被孙桓给生擒,狼狈逃回白帝城。
合肥之战,孙权虽然大败,但是张辽的合肥毕竟兵力有限,张辽的进攻针对的都是孙权,有点类似斩首行动。孙权虽然差点被擒,狼狈不堪,但是整体上东吴的损失并不大。最终孙权受点心理伤害,陈武战死,东吴的整体实力还在。否则张辽直接反攻东吴了。
合肥之战后,孙权照样有能力与曹操抗衡,还能去招惹刘备,袭取荆州。
夷陵之战,刘备基本上全军覆没了。刘备对孙权恨之入骨,积极准备伐吴。准备了近两年,也就凑出五万多人马,可见益州真的是没什么家底。陆逊发起反攻,吴军追击蜀军,刘备除了兵力损失殆尽,辎重损失无数,无数将领战死,这其中不排除有蜀汉的明日之星,储备干部。黄权也被迫投降曹丕。刘备更是心力交瘁,病死在白帝城。
夷陵之战,用灭顶之灾来形容蜀汉都不为过。如果曹丕不伐吴,而是选择不与孙权翻脸,联合孙权一起伐蜀,蜀汉就完蛋了。如果蜀汉但凡还有点实力,也不用答应孙权求和,配合曹丕伐吴。夷陵之战,无论是实力,还是刘备的雄心,都被东吴给打熄火了。
夷陵之战后,蜀汉伤筋动骨,经过五六年的休养生息,诸葛亮才有能力出师北伐。
夷陵之战,东吴真的“以少胜多”,自己“毫发无损”
夷陵之战,对于吴国而言,是掘墓之战。听闻刘备夷陵兵败,退至白帝城,孙权大惊,主动遣使求和,以求得到刘备谅解,这便是吴国在夷陵之战后的真实态度,即便如此,惨胜的夷陵之战仍敲响了东吴的丧钟,也直接奠定了东吴被灭亡的厄运。
夷陵之战的经过
夷陵之战的爆发是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杀害关羽,单方面撕毁孙刘联盟的合约,这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是极大的挑衅。为了替关羽报仇,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发动蜀国精锐五万,率军东进,讨伐东吴,这便是著名的夷陵之战。
孙刘瓜分荆州
面对汹汹来犯的蜀汉大军,孙权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为了应战,孙权一方面派遣大军到夷陵堵截刘备,另一方面派遣使臣向曹魏称臣,以求得到曹魏的援助,至少是避免蜀汉、曹魏的两面夹击。
曹魏方面曹丕接受了孙权的称臣,并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战略,为孙权赢得了喘息,之后刘备军和东吴的陆逊大军对峙在夷陵,趁刘备军懈怠之际,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军队大败,精锐尽适,败退至白帝城。
夷陵之战东吴损失颇大
看战争格局,刘备只进攻至夷陵地区,夷陵以西地区虽然被刘备占领,但都是山区,没有多大价值,双方作战以对峙为主,最后刘备被火烧连营,大军一溃而散,整个东吴军队损失并不大,甚至可以是毫发无伤。
其实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当时的三国格局中,曹丕、刘备都已经称帝,而孙权不仅没有称帝,而且还向曹丕称臣,因此,在政治上就明显输了一步;其次,夷陵之战耗时数月,为了供应大军,东吴需要源源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草,耗费巨大的国力,同时为了防备曹魏进攻,东吴还在长江沿线布放,整个夷陵之战东吴的耗费也是巨大的。
夷陵之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夷陵之战虽然取胜,但是听闻刘备驻扎在白帝城,孙权大惊,主动派遣使臣求和,这也充分说明孙权并没有大胜,战争给东吴带来的后果是受到曹魏的持续进攻。在夷陵之战前,为了防备刘备集团进攻,曹魏不敢轻举妄动,而夷陵之战后,刘备集团元气大伤,不足为虑,曹魏便将重点放在了更易进攻的东吴,频频进攻东吴,使得东吴难以招架,不得不联合刘备集团,这也是后来孙刘再度结盟的重要原因。
夷陵之战是东吴的掘墓之战
夷陵之战是东吴的掘墓之战,直接导致了东吴的亡国。在夷陵之战前或者是东吴偷袭荆州之前,孙刘的势力和曹魏差别不大,还有争夺天下的资本。
而孙权偷袭荆州后,孙刘结怨,夷陵之战更使得孙吴和蜀汉元气大伤,两国的实力损失严重,使得即便结盟也无力抗衡曹魏,这也就直接奠定了东吴、蜀汉被灭亡的国运。
三国鼎立图
从联盟角度而言,东吴就不应该偷袭荆州,孙刘两家瓜分荆州后,应该攻取曹魏,防止曹魏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因此结盟作为三分天下的资本,而孙吴方面,单方面撕毁盟约,偷袭荆州,造成了夷陵之战,而夷陵战败,蜀汉和东吴都变成了亡国之命运。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几乎全部主力,孙吴为何不乘机吞并蜀汉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虽然败得很惨,但蜀汉当时仍然还有五六万的预备兵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而孙权当时自身难保,也根本没有精力去打刘备。
公元221年农历七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挥兵东征孙权。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魏国当时接受了孙权求和的请求,但是没有派兵支援东吴。魏帝曹丕的心腹谋士刘晔曾经建议他趁机伐吴,然而曹丕却以无故打孙权会遭至天下人的耻笑为由,否决了刘晔的提议。
刘备当时的总兵力应该是十万出头,他出征兵力大约是四万人,这也就是说,益州当时应该还有五六万守备兵力。(刘备之所以要以四万兵出征,主要是为了将打孙权的风险尽量的可控。即便他在夷陵被打败了,也无非是损兵折将而已,蜀汉的根基还在,孙权绝不可能乘胜追击到益州本土)
一年后,即公元222年农历六月,夷陵之战以刘备惨败结束。蜀汉损失了两万精兵,以及冯习、张南、傅彤等一票大将。(刘备的具体损失有多种说法,两万人马损失只是最低数字)
随后,刘备率残部向益州方向退却,在一连退了两百多里后,退至奉节时,赵云和李严先后率军赶到奉节,与刘备会和。刘备决定不再后撤,就在奉节部署防线,决心死守巴蜀门户。
公元222年农历八月,陆逊率军与蜀汉军在奉节一线对峙。当时徐盛、潘璋等人认为机不可失,建议杀向白帝城,活捉刘备。但被陆逊直接否决。
当年当月,刘备派使臣赴吴军大营,扬言要跟陆逊再战。陆逊则直接遣使回复称,你刘备先管好你自己再说吧。
从以上时间线可以看出:刘备六月兵败,随即撤往奉节。陆逊大胜后,一面派人收拾荆州各郡县,一面率军在后面追击刘备。到了八月份时,陆逊追击至奉节,见刘备已经有防备,便不再继续追击,与刘备在奉节一线对峙。
如果不出意外,陆逊和刘备必然要在奉节一线长期对峙。因为刘备输了之后,肯定是要再次兴兵报复的,陆逊不得不有所防备。然而仅仅一个月后,风云突变!打乱了陆逊和刘备的这次对峙。
公元222年农历九月: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是真心臣服为由。下旨起倾国之兵攻吴,魏军从洞口、濡须、南郡,兵分路三伐吴。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三国志·吴主传》魏军数十万大军南下伐吴,曹仁、张辽、夏侯尚、曹真、曹休、张郃等一票大将全部都上了战场。这很显然,魏军就是奔着灭掉东吴而来的。所以在当年十月,孙权立即从奉节前线调回陆逊大军,并遣使赴奉节跟刘备道歉。希望刘备不要落井下石。
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三国志·先主传》由于刘备当时身体不好,蜀汉军的元气也没恢复。因而刘备当时便答应了孙权,派使者赴武昌与孙权结好。
公元222 年农历十一月,吴军与魏军正式展开大战。
魏吴的第一战,吴军东线都督吕范被曹休打得大败,损失了数千人。东吴在长江以北的领土全部沦陷,吴军残部只能依靠长江天堑与魏军对峙。
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馀军还江南。——《三国志·吴主传》面对此情此景,孙权赶紧将徐盛、全琮、孙韶等从奉节前线退下来的吴军调往扬州,增援吕范,于洞口与魏军厮杀
主力东调,西线必然空虚。曹真、张郃等魏将趁吴军江陵一线空虚,接连发动猛攻。吴军节节败退,差点连长江都没守住。(魏军一度攻上了荆州江心的小岛)
此时,孙权慌神了。他不放心刘备,便再次派使者与刘备示好,希望刘备别打自己。刘备再次允诺。
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三国志·吴主传》随后,孙权展开反击,与魏军互有胜负。后来由于西线和中线魏军遭遇瘟疫,便撤军退回了襄阳。东线的曹休见另外两路撤了,便也宣布退军。
三月,曹仁遣将军常彫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须中州。仁子泰因引军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将军严圭等击破彫等。是月,魏军皆退。——《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23年农历三月,持续了六个月之久的魏吴大战,以东吴惨胜结束。
一个月后,刘备病死白帝城,享年63岁。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三国志·先主传》刘备病死前,托孤于诸葛亮。由于诸葛亮一向不同意伐吴,因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立即遣使与东吴休好,再次结为盟国。
建兴元年夏……遣尚书(郎)邓芝固好于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三国志-后主传》汉吴两家结好后,孙权再无理由攻蜀。因而自此之后,双方便再无战争。
时间来到公元224年,诸葛亮在益州专心搞生产,无暇管益州之外的事。而曹丕和孙权则又发生了龌龊,再次开战。
这一次,曹丕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魏军旌旗数百里,与吴军隔长江相对。
不过,由于孙权严防死守,加上当时已经晚冬季节,河水结了兵,魏军的庞大舰队开不进长江。曹丕兵洋兴叹,深感这次必然也是无法取胜,便下令撤军。
孙权依靠长江天堑,再一次保住了东吴。
(夷陵之战的关键在于曹丕。当时只要他趁火打劫,孙权必然要吃大亏。但曹丕却选择坐视不理,眼看刘、孙死磕,却不发一兵一卒趁火打劫。等到夷陵之战后,他再三路伐吴时,孙权已经有了应对的时间。公元225年的二度伐吴失败,让曹丕悔恨不己,感叹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愚蠢)
综上所述,刘备在夷陵之战后,精锐战力损失惨重,但由于他在出征之前并没有带上所有人马,依然留了一部分人马留守老巢。因而夷陵惨败后,他并非无力一战。(阻挡陆逊入蜀的实力还是有的)
而孙权由于得罪于曹丕,在夷陵之战仅仅三个月后,便遭到了曹丕灭国级的打击。因此孙权也没有精力与刘备再战。趁势灭蜀汉也必然是痴人说梦话了。
如果夷陵之战时法正没死,刘备能赢吗
刘备在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在战役中,刘备被孙权新起用的统帅陆逊打败,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军队。消息传来,诸葛亮不禁长叹说,如果法正还在的话,就能够阻止刘备东征。即便不能阻止,也不会让军队遭到如此惨败。那么,如果法正尚在,真的能够如诸葛亮所言吗?
一、最受刘备器重的谋士法正。
在刘备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刘备武艺出众,还在大儒卢植门下学习过,有着一定的文武才能。刘备十分善于团结手下,选拔将领,在他的军中不乏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这样的猛将。但是,刘备的手下缺乏智谋之士,这严重影响了刘备的事业发展。
直到刘备得到庞统之后,他才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军师。在入川的时候,法正奉刘璋之命前来迎接。由于有张松的推荐,法正加入了刘备的阵营,开始为刘备出谋划策。在夺取益州之战中,尤其是庞统战死后,法正的才能得以崭露头角,得到刘备的器重。
在刘备阵营中,诸葛亮的才能偏重于治国理政,庞统则为刘备在战争中出谋划策。但是庞统此人喜欢冒险,经常为刘备出一些难以实现的奇谋。比如在刘璋迎接刘备的宴会上活捉刘璋,进而夺取益州。因此他的计谋让刘备放心不下,总是要反复斟酌。
相比起庞统,法正的计谋就要让刘备放心多了。法正和刘备脾气相投,对刘备的心理把控得当。他总是能够从刘备的立场出发,让刘备采纳自己的建议。比如说在一次战斗中,由于作战不利,刘备十分生气,坚决不撤退。
当时敌人射来的箭如同下雨一样,法正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劝说,而是站到刘备的身前,用自己的身体来遮蔽保护刘备。刘备见了对法正说让他躲避一下。法正回答说主公尚且暴露在矢石之中,我有什么可惜的呢?刘备听了以后,便欣然和法正一起撤出了危险地域。
正是法正的才能和善解人意,使得他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在夺取益州后,法正得到的奖赏和那些刘备的老部下一样,是最高一级的奖赏。法正在得志之后,对过去的那些得罪过他的人睚眦必报,诸葛亮得到举报后,因为法正功高也不予理会。
在汉中之战中,法正的奇谋改变了战争的走向。曹军统帅夏侯渊不是等闲之辈,连马超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在接到曹操的告诫信后,夏侯渊死守不出,让刘备处境艰难。此时法正献计,从夏侯渊防守的间隙中突破,夺占定军山要地,使战局反客为主。
夏侯渊为了夺回定军山,只得亲自率领军队出战,结果战死在黄忠的刀下。曹军主帅被杀,军心混乱,只得撤退自保。这样一来,曹军大势已去。曹操在得知情况后,亲自前来也无济于事。刘备说,曹操虽来但也无能为力,我一定得到汉中了。
曹操在救出汉中的残兵败将后,只得撤军。曹操在得知是法正为刘备出谋划策之后,不无心情酸涩地说,我就知道刘备想不出这样的计谋,是有人为他谋划的。还感叹说,自己将天下人才收罗一空,怎么却漏掉了法正呢?
可惜的是,在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的第二年,法正就去世了,时年才仅仅四十五岁。刘备为此十分痛惜,为之流泪多日。在法正死后,刘备追谥他为翼侯,这也是刘备在生前唯一一次追谥。如果法正能够多活一段时间,他就肯定会出现在夷陵之战的战场上。
二、法正如果活着,夷陵之战的走向。
我们可以从上面法正与刘备的事迹中,看到法正对刘备的影响力。以诸葛亮的看法,如果法正不同意东征,他是会有办法让刘备改变主意的。法正生前的目光一直注视在益州北方,因为他本来就是从雍凉来到益州的,对收复故乡有着自己的渴望。
因此,如果法正还活着,他肯定是北伐秦川的坚定支持者。在他和诸葛亮、赵云、黄权等人的劝阻下,刘备很有可能会放弃讨伐东吴的战略,转而攻打秦川。这样一来,夷陵之战就可能不会发生,刘备自然也不会遭受惨败了。
如果刘备一意孤行,非要发动讨伐东吴战争的话,作为刘备最得力的谋士,法正肯定是要跟随刘备出征的。在这场战役中,法正会为刘备出谋划策,制订符合实际的计谋。这样,刘备很可能会取得战役的胜利。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东吴的处境十分困难。孙权为了免除后患,向曹丕卑躬屈膝,俯首称臣。曹丕虽然没有出兵伐吴,但是却依然对东吴虎视眈眈。他早已准备了三路人马,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加入战场。
东吴深得军心的统帅吕蒙在夺取荆州之后便病逝了。孙权没有听从吕蒙的建议,让朱然担任接班人,而是起用了名不见经传的陆逊。陆逊以书生的身份担负重任,得不到下属的信任。如果此时刘备与陆逊决战,陆逊很可能会凶多吉少。
因此陆逊才会迅速撤退,选择险要地形扎营,尽力与刘备转入对峙状态。一方面巩固军心,一方面消耗刘备的实力,选择有利时机转入反攻。对此陆逊十分清楚自己的弱点,他向孙权说自己害怕刘备水陆俱进,逼迫自己早早进入决战。这也是刘备能够战胜陆逊的关键。
但是刘备由于谋略不足,手下也没有得力的谋士,结果没有能够逼迫陆逊出战。为了引诱陆逊出战,刘备采取了平地立营的诱兵之计。可是这种拙劣的伎俩,让陆逊一眼就识破了。陆逊根本就不上当,还压制手下出战的请求。刘备在无奈之下,只得撤出伏兵。这一计的失败,反而让陆逊赢得了军心。
如果法正尚在,他是不可能为刘备出此下策的。其实夷陵之战的双方态势,与当年汉中之战的双方态势相似。刘备想要取胜,就必须逼迫对方出战。在汉中之战中,法正献计夺取定军山,攻敌所必救,取得了汉中大捷。那么在夷陵之战中,法正也会故技重施,再次击溃陆逊的防御的。
在当时刘备占据上游之利,法正会建议刘备水陆俱进,直接绕到陆逊的后方。这样,陆逊如果不继续撤退,就只能与刘备决战,这正是陆逊最害怕的蜀军战法。法正还可以建议刘备利用武陵地区百姓的拥戴,直接从武陵山区杀出,直取荆州南部。这样也可以逼迫陆逊与刘备决战。
可以想见,在法正的周密谋划下,刘备的这些策略都是很可能会成功的。作为优秀的统帅,陆逊自然不会打必败的仗。陆逊会保存自己的实力,步步撤退,甚至会把荆州让出来。这样,刘备能够夺回荆州,至于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就要看曹丕的选择了。
结语: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说如果法正尚在,就能够阻止刘备东下。即使阻止不了,也不会让刘备遭此惨败。诸葛亮的这个判断是中允的。作为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他对法正可谓言听计从,如果法正当时尚在,以法正一心北伐的意愿,刘备很可能会转变战争的方向。
同样,如果刘备一意孤行攻打东吴,法正也会有办法让刘备取胜。因为夷陵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形势差不多,法正能够帮助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也能够帮助刘备打破僵局,夺回荆州。可惜法正的英年早逝,让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可谓时也命也运也。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