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相看两不厌,只(唯)有敬亭山,你们觉得“唯”更好还是“只”更好
- 相看两不厌的夫妻多吗
- 相看两不厌是种什么美好感觉
- 据说情侣朝夕相处超过60小时就会引发情感危机,长春疫情居家期间,情侣应该如何相处,才能相看两不厌
-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 一段婚姻为何会走到相看两生厌的地步
相看两不厌,只(唯)有敬亭山,你们觉得“唯”更好还是“只”更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题主问末句用“唯”好还是用“只”好,个人认为(先把谦虚暂放)用“只”好。理由: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作者辛苦作诗当然希望有更多的受众,在不伤害表达意境的前提下,用字尽可能明白晓畅,避用生冷字,避免疙里疙瘩,这样的诗就有可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白居易的诗,老太太都听得懂,被赞扬“居长安易”,谁能说《琵琶行》不是好诗?
(再次说谦虚暂离,作诗的高手在上,我也是即兴发挥一下)
相看两不厌的夫妻多吗
相看两不厌的应该是大多数。从初恋到情人眼里出西施。相知相识、结婚生子、夕阳相伴、人生处处是风景……。
相看两不厌是种什么美好感觉
谢谢邀请?想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句唐诗。生活中真有想看两不厌的人吗?会有的,只不过很少而已!
两座山自
从地壳变迁形成那天起,就想对面站立,也许过了上千年,也许过了上亿年,有变化是一定的,但是人们看不出来!就是珠穆朗玛峰也在不停的变化!
所以相看两不厌,只是句寄托理想的话,不要当真!巍然耸立的山峰都有变化,何况人呢?
想看两不厌的时候当然感觉是美好的,是看哪里都好,缺点也是美好的!这个时候头脑是糊涂的不理智的!
关键是想看两厌的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理智,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理智冷静一下,还是解决不了,那就行使各自的权力!
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最好还是,想看两不厌,即使是装的能装一辈子,也是很不容易的,有人愿意为你装一辈子!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据说情侣朝夕相处超过60小时就会引发情感危机,长春疫情居家期间,情侣应该如何相处,才能相看两不厌
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感情深厚的一对情侣,无论相处多长时间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平时由于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彼此,那此时就好好的陪伴在彼此身边,共享两个人的美好时光,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怎么会生厌呢?如果在这么短短的几十个小时,就心生厌倦,那又怎能携手一生,共历风雨呢?要我说,出现这一种情况的,应该不是真爱,真正的爱是包容,理解,谦让,疼爱,在乎,关心,具备了以上几点的爱,又怎么会分开呢?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请指教:李白《独坐敬亭山》为什么未押韵?
我是杨业光,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全文如下: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首句仄起不入韵的五言绝句,到底合不合律呢?
一、 我们用检测诗词的软件检测:
1.用平水韵检测(附图1):
上图的检测依据:
①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是仄起首句不押韵;
②遵守的韵书:平水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平仄存在1个问题,第13字 两 应平,存在多音字:看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这首诗押平水韵十五删韵,押韵。
2.用中华新韵检测(如图2):
上图的检测依据:
①这首诗是五言绝句,且是仄起首句不押韵;
②遵守的韵书:中华新韵
检测结果(中华新韵):平仄存在1个问题,第8字 独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3字 两 应平;存在多音字:看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第8字 独 可平可仄,建议用仄,第13字 两 应平。
3.结论:通过上述两种韵书的检测,不难看出,李白的这首《独对敬亭山》虽然有不合律之处,但是押韵没有问题。
二、问题延伸与拓展
题主提这个问题,是想让大家进一步延伸拓展思考以下几点:怎么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写格律诗遵循哪一部韵书来押韵?不合律的诗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下面我来逐一解答。
1. 怎么来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我们知道,古人的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近体诗种类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其特征主要有三点:①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②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③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平声韵,且必须是同一韵部的韵;④在一首诗中,新(中华新韵)旧韵(平水韵)必须分开,不能混用。
判断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格式,一是看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也就是格律诗第一句第二字,是平声字,就是平起格式,是仄声字就是仄起格式;二是看第二句的尾字,是平声,那么整首诗就押这个字的同步韵部(特例孤雁出群格,首句押邻韵,这是被允许的,古人认为首句可以不押韵,因此放宽了首句押邻韵范围。邻韵,并不是韵书中韵部相邻的韵,而是指读音相似或相近的韵部字,这里不展开。),因此,格律诗就四种平仄格式,即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仄起不押韵、仄起押韵。如上面列举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鸟,仄声,首句尽,仄声,不押韵,第二句尾字:闲,是平水韵十五删韵,这首诗为仄起不押韵,押平水韵十五删韵。同理,中华新韵也是一样的,这里略去。
2. 写格律诗遵循哪一部韵书来押韵?
韵书的产生是格律诗诞生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最常用的大约是《平水韵部》《词林正韵》,其他的有《广韵》《唐韵》《集韵》《中原音韵》《佩文诗韵》《五音集韵》等等。通常写诗用的是平水韵,写曲填词用词林正韵。由于时代的发展,普通话成为汉语标准的规范语言,便产生了《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
韵书的选择与推广,历来都是官方推行的,清朝的《佩文诗韵》是清代科举用的官方韵书,士子进考场作试帖诗必须遵守这部标准韵书。很尴尬的是,《中华通韵》是中华诗词学会推出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但不管是用那本韵书作格律诗,都有严格遵守其韵书要求,不能相互混用。道理很简单,因为《平水韵》,依照当时官方语音,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发音编制成106韵。《中华新韵》,是近代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作诗的新韵,普通话只有平(分阴平、阳平)、上、去。因此这两本韵书因为入声字的差别而相差很大,这也是韵书不能混用的根本原因。就像李白的这首诗,独,古韵是入声字,仄声,但现代汉语,独,是平声。
(关于押韵的问题,上一篇文章已经介绍,在这里不赘述。)
3. 不合律的诗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
很显然,能不能成为千古名篇,不是因为平仄格式,而是在于诗的本身内涵与意境。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既有形式上的要求更有内容上的考量,这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只有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完美。
总结: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存在押韵错误,不管你是用平水韵还是中华新韵,都是押韵的,至于出律,这是另外的问题,这里省略。我想强调的是:近体诗或古体诗,都在我国文学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作为后人,在学习古人诗词的时候,既要熟悉古人写作背景、也要熟悉古人创作的技巧,包括平仄格式及押韵模式,不能以今非古,用今天的《中华新韵》的语境去套用古人诗词,这无异于刻舟求剑。
在问答的最后,贴一首本人创作的七律《梦里水乡》,欢迎拍砖。
【七律】梦里水乡(平水韵)
作者/杨业光
霁色云衣水墨图,烟村鹤影楚音殊。
千重莲叶接天碧,万朵荷花映日朱。
倚徙桥头堪酌酒,留连渡口忍闻鸪。
兰舟不解惜清夜,一曲阳关彻月湖。
谢谢!请关注@杨业光2019.
一段婚姻为何会走到相看两生厌的地步
相爱的两个人,幸福的走入婚姻,应该是上天的眷顾,理应越来越好。走到相看两生厌,一个重要原因是:因过于熟悉而变得不太在乎对方。
涂磊说过: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信难,相信容易相容难。在一起久了,习惯了对方的优点,眼里只剩下对方的缺点。遇到问题,出现分歧,忙着指责对方,很少反躬自问。小矛盾集成大问题。
婚姻失败没有赢家,过好了双赢,过不好全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