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品诸侯

唐宋时期,门阀士族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周朝将天下封八百诸侯,最后被诸侯所灭,它为何不直接统治全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3 11:51:36 浏览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唐宋时期,门阀士族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个怎么说呢,宋安之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门阀士族萌生于两汉,发展于魏晋,准确来说在两晋尤其是东晋时期达到巅峰。标志性事件的诸如九品中正制的出现,这样一来门阀士族的子弟也可以世袭性很多官职,要知道古代除了一些特殊官职还有不重要的官职,基本上世袭在帝制时代也就是皇族的特权了。

还有东晋开国时的“王与马共天下”,这在历朝历代也是绝无仅有的,说明门阀士族达到巅峰。

但门阀政治,自两晋以后,在南北朝时期式微。到了隋唐时期被大力打压,是一代不如一代。在唐宋时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再也没有门阀政治,那么根本原因在哪里呢?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大历史是越往后君权越集中!

大家知道古代封建王朝的特色在于帝制家天下,也就是说皇帝是当时的至尊,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一直在进行君权集中。因此到了明清时期,明清两朝是为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

而门阀士族的存在,很明显就是皇帝集权路上的拦路虎。所以东晋灭亡以后,到了南北朝时期,自宋武帝刘裕开始,基本上都是以打压门阀士族为主旋律。当然还包括之前两晋,其实想要作为的皇帝,都有着想打压门阀士族的想法。

南北朝以后,到了隋唐也是不遗余力的打压门阀,诸如科举制的产生和兴盛。

所以说门阀士族为什么在唐宋退出历史舞台呢?

主要因为门阀士族权力太大,威胁了皇权集中。因此自东晋以后,历朝历代皇帝都致力于打击门阀士族,经过几百年的时间,门阀士族如果再不退出历史舞台,岂不是逆天了?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周朝将天下封八百诸侯,最后被诸侯所灭,它为何不直接统治全国

周朝的将天下分封给八百诸侯,不是武王、太公、周公他们打下了当时的大部分疆域,然后再排排坐吃果果分给诸侯们,也就是说,不是在存在可以实行郡县制也可以实行分封制的两种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分封制。

换句话,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所决定的,可以说,实行分封制是一种必然。

周联合许多方国部族共同灭商,在灭商的战役中,在巩固新建的西周政权过程中,有大量盟友的存在与参与,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当时本身就存在的大量邦国林立的现状——分封制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已经存在的诸侯国的再次认可。

在用分封制适应当时客观存在的现状的同时,周王朝通过分封同姓子弟、异性姻亲屏卫周王室的方式掺沙子,把最可靠和最有力量的亲属分封到最要害的地区,巩固新生的政权——这些同姓子弟、异性姻亲的诸侯国,主要也是自己通过武装殖民的方式打下来,不是西周王室给吃的现成饭。

门阀政治与九品中正制有何联系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门阀政治与九品中正制对中国产生的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门阀政治的消亡彻底消灭了中国的贵族。

贵族失去特殊地位后只能选择与普通寒族通婚,今天的中国人,不论是大姓小姓,祖上或多或少都有贵族血统。

中国现在没有贵族,因为我们所有人祖上都是贵族。

门阀政治起源于东汉对豪族的特殊待遇,九品中正制从制度上保证了士族的政治地位,门阀世家从此形成。

秦以前,夏商周的天子与诸侯是按血统亲疏划分领地,战国时期诸侯的领地也是按血统与功勋划分给封臣和封君。诸侯与封臣封君其实就是早期的门阀,只不过权力更大,地位更高。

秦灭六国使旧贵族覆灭,西汉是刘氏皇族与功勋集团都起于寒微,到东汉时地方豪族势力越来越大,光武帝刘秀本身也是靠着地方豪族的扶持起家。门阀制度就起源于东汉对豪族的特殊待遇,三国时曹丕建立的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从制度上确认了门阀世家的政治地位。

九品中正制把人分成三等九品,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彻底封死了寒族子弟的上升通道。

门阀政治前后延续近千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极大。门阀统治引发的五胡乱华逼得北方士族衣冠南渡,从此中国经济中心南移。

门阀政治是夏商周分封贵族制度的一次卷土重来,门阀世家的崛起标志着寒门弟子的阶层上升通道已断绝,导致了底层民众对上层统治阶级普遍的离心离德。

无需任何努力,只靠着出身就垄断一切政治经济资源身居高位的门阀世家有了九品中正制的保护,开始了彻底的堕落。

颟顸无能只图享乐的门阀世家导致了西晋的崩裂,开启了中原大地的最黑暗时代: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使得北方士族南渡,中国的经济中心从此开始南移。

东晋时是“王与马,共天下”,南北朝时选拔官员一样最看重门第出身。九品中正制直到南北朝后的隋朝文帝时才被取消,中国从此开始了科举取士的制度。

科举虽然开始了,但门阀世家在隋唐时的影响依然很大。唐太宗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高门第的崔氏家族就直接被拒绝,唐太宗也没敢把崔家怎么样。

门阀政治的彻底消亡是在唐朝末年。

唐末起义军首领唐巢本人屡试不第,一怒之下反了,对不给他出路的门阀世家极为痛恨,多次大杀士族,摧毁了门阀世家的根基,门阀政治才彻底从中国消失。

在古代,京官和地方官差别很大么

黄光升明代户刑二部尚书。季子乔棠,荫补光禄寺署正。清美金墩一世。六世黄甲,明未隆武帝在福洲丙戍科进士,御营护驾参将。黄光升在浙江任内兴修过水利。刑部任内保护过海瑞。历史上有过评价。儿子乔棠从晋江潘湖临樟迁到当时没人居住的燕山头下建厝定居。(見图中仅存的前底石板)谱上载尾厝龙山。因离先前移居仓尾的中厝也近二百米,故避寇又移迁到莆田金墩近四十年。返回后的六世振毅公黄甲1646溢忠勇设于王事。从遗留的祖宅和坟墓分析,都不像当时的有钱人家,慎吾公乔棠的墓碑也是原有的,〈遭盗后原地恢复〉振毅公黄甲墓也只布了那些石料,而土面有层草木灰。听老一辈传说祖先当过大官连我都不敢粗信。另外祖先为什么留下文字记录,是否与黄甲反清复明有关?好在国内外多地谱载为我们提供了证据。

清朝的九品是干什么的

清朝的官制,一品到九品,又有正从之分,所以共九品十八级。

按品级算,一品最大,九品最小,至于九品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官员,只要有品就是官。

但是,九品还不是最小的官员了,下面还有从九品,还有无品的一大堆,有可能是吏,有可能是办事员,也有可能也是个官。

九品文官练雀补子。

九品的官员有哪些,各衙门口子里的京官、外官、文官、武官,都有九品的官员,总的来说,就是各衙门的最基层官员。

比如京官文官里,礼部有个会同馆大使,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是正九品,他还有左右副手,是从九品。

钦天监,古代专门看天气制历法观天象的部门,这是个垄断衙门,别人不可以学的,这个部门的有两名监侯,专门推演历法的,是正九品,专门管漏刻和报时的,是从九品,漏刻是古代一种靠水流来计时的工具。

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可以比作一支庞大的乐队,这里面的赞礼郎,专门忙前忙后,就是正九品,还有司乐,专门带着一帮子人喊口号的,为从九品。

各部衙门里都有大量从事文书的办事员,管理这些办事员的官叫司书,为正九品,相当于现在秘书科的小头头。

九品武官海马补子。

武官里,禁卫军里的蓝翎长,是正九品,这是禁军里最低级别的武官;地方部队有个外委把总,是从九品,本来有个武官叫把总,为正七品,相当于县公安局长,这个外委把总,就是编外的,差不多镇上的派出所长吧。

外官文官,府里面协助知府、同知、通判办事的叫知事,这些知事都是正九品,县里协助知县办事的主簿,也是正九品,管儒学的训导,是教谕的副手,相当于现在县教育局副局长,也是正九品。

你认为三国第一君主,诸侯,帅才,将才,军师,智者分别为何人

我是三国迷,我来回答。

第一君主 曹操

二十年来,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收荆州。天下九州得其六,方有今日中原之一统。四海之内英雄,可有谁能胜一筹?

曹操懂政治,善纳柬,听从建议,逢迎天子此后获得天时。

曹操懂军事,有谋略,一生罕有敌手,为日后国家早日统一打下基础。

曹操会用人,维才适用,打破门阀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平台。

曹操有文韬,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曹操一统北方后,恢复生息,发展生产,采取屯田,让普通人生活稳定,身边谋士 猛将 人才如云,第一君主非他莫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第一诸侯 刘备

自诩中山靖王之后,可却是真正的寒门出身。

创业初期,无依无靠,在大小军阀间,一败在败,缺兵少将,无容身之地,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可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终成大事。

刘备意志坚定 胸怀大志 腹有良策,他知人善用,为人才三顾茅庐,得卧龙取荆州进西川,后三足鼎立成就一方霸业,三国最强创业者!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儿”

第一帅才 周瑜

古代战争史赤壁之战可排前三,周瑜江东大都督,帅江东水师,火烧赤壁,战胜数倍于己的曹军,从此划江而治,三分鼎力之势,因此战拉开序幕,没有周瑜,就没有三国!

刘备曾问:“将军可有多少精兵抗拒曹操”

周瑜回答:“精兵三万”

刘备恨少!

然儿三万精兵足矣!何等潇洒。

更是“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第一军师 鲁肃

江东 夜深 塌前,两杯酒,孙权 鲁肃,对饮,鲁肃告诉孙权“汉室不可复兴 曹操不可卒除,应占据江东,寻找盟友,夺荆州,三分天下,大事可图”

这便是著名的“榻前对饮”,江东版的“隆中对”,鲁肃是最早谋划三分天下的人,从此成为东吴国策,天下形势因他而变。

鲁肃常被人忽视,而在“榻前对饮”七年之后,有一个年轻人做“隆中对”,后脱下布衣,受命于败军之际。

孙权采纳鲁肃的战略,建立东吴霸业,成一方英雄,且国运最久,三国之中东吴最后亡国。

曾有人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感谢大家阅读,欢迎品鉴!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得江山,董卓“挟天子”为何不能“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柄双刃剑:玩好了,招招都是重拳,能把诸侯打蒙圈;玩砸了,没有任何用处,只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么,同样都是以皇帝名义号令天下,董卓为何会失败了,曹操为何会成功呢?这个问题要先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政治手段的意思讲清楚。

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叫奉天子以令不臣。三国时期最早提出这个政治口号的人,是袁绍阵营的沮授和曹操阵营的毛玠。但是,沮授和毛玠也并非是这个这种操控天子以令诸侯的第一批设想者。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时,就干过这种事。当时管仲提出的政治口号叫【尊王攘夷】。也就是把洛阳的周天子供起来,并以周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不服天子的叛逆。

后来宋襄公和晋文公看见这招太好使了,纷纷学习之。这便有了后来的春秋五霸。再到后来的秦末,刘邦也学会了这招。当项羽把义帝杀掉后,刘邦就号召天下诸侯,以为义帝报仇的名义,征讨项羽,天下诸侯又是纷纷响应之。

说到这里,有心之人应该就明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精髓了。

无论挟天子还是奉天子,前提是一样的,那就是都需要先把天子奉起来,若权臣挟天子而不奉,那跟乱臣贼子还有什么区别?反而会落下把柄予人,给诸侯们一个清君侧的口实,对自己进行讨伐。

当年的项羽,东汉末年的董卓,他们就是挟天子,但是却不奉。项羽直接杀了义帝,董卓把汉少帝给废了,拥立汉献帝。结果都激怒了诸侯,招致诸侯的一致讨伐。这就是玩砸了,玩臭了的典型。

因此,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挟而不奉。他怕众人不服,为了立威,废少帝而立献帝。原以为能靠这招吓唬住不服他的人。结果这反而给了关东联军讨伐他的借口!这个借口就是皇帝是什么身份?你董卓说废就废?后来袁绍更是直接质疑汉献帝的合法性,认为他不是汉灵帝的儿子,根本不具备法统。

今西名有幼主,无血脉之属,公卿之下皆媚事董卓,安可复信?——《裴松之注三国志·袁术传》

再后来,袁绍直接放了个大招。他认为董卓能废立天子,我为什么就不能呢?于是袁绍也打算立一个天子,拥立身为汉室宗亲的幽州刺史刘虞继位,准备另立中央,试图将董卓和汉献帝边缘化。

只不过袁绍的企图,立即遭到了袁术、曹操等人的坚决反对。当然了,袁术和曹操反对的原因不一样,这里不细说了。总之这一闹剧就是董卓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因为挟持皇帝占到半点便宜。

丢了大脸的董卓认为,干脆把汉少帝那个累赘杀了算了,断了袁绍的念头,加强汉献帝的继承合法性(没有继承人了)。然后董卓一杯毒酒弄死了汉少帝,结果又给自己身上惹了一身骚。天下诸侯一看,好你个董卓老贼!你是先废皇帝,现在再杀皇帝,你怎么不上天呢?因此,外地诸侯们也就更不拿董卓当回事了。

初平三年(192 年),董卓被王允设连环计杀掉。接替掌权的王允、吕布,以及后来掌权的李傕、郭汜。这些人要么是有志气没实力,要么是有实力没志气。总之就是都没有能好好的利用汉献帝这块金字招牌,白瞎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兴平二年(195 年),李傕郭汜混战。双方都要抢夺汉献帝,于是双方相攻数月,百姓死伤无数,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汉献帝认为长安不能再待了,便在他老丈人董承的护卫下逃出了长安,路上一路狂奔,毫无皇帝尊严可言。

建安元年(196 年),时任兖州刺史的曹操迎接汉献帝入驻洛阳,抢到了汉献帝这面政治大旗,也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接下来,曹操就给那帮草根军阀上了一课,让他们明白了什么叫手段。

首先,曹操以洛阳残破为由,建议汉献帝迁都许昌。因为许昌是曹操刚刚从袁术手上抢过来的地盘,经济情况较好。汉献帝认为可以,便心甘情愿的随曹操到了许昌。

然后,曹操以许昌为都。但是!他自己从来不驻在许昌。也就是说,曹操的大本营仍然在兖州,只是汉献帝在许昌而已。这就避免了别人的非议,说他整天挟持皇帝。

后来,曹操攻下邺城后(袁绍大本营),把自己的大本营迁到了邺城,许昌那边他就不怎么去了。再后来,曹操称魏公、魏王,也都是在邺城受封的。

从建安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汉献帝虽然依旧是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但是曹操却不敢动他的皇位,也不动摇献帝在许昌的权威。即便是董承、伏完等人阴谋诛杀他,曹操也都是只诛杀谋臣,杀贵妃、皇后。因此,曹操没有废掉汉献帝的皇位,诸侯自然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如果连诸侯都抓不到把柄,天下士人是不是就会重新的团结到献帝身边?典型例子,颍川荀彧就是代表。荀彧早年投曹操,当汉献帝被迎接到许昌后,荀彧就一直陪着汉献帝身边。他才不会去邺城呢。

有了荀彧这面金字招牌,其它的士族也是纷纷集中到曹操身边。比如官渡之战时,河南士族倾囊相助,为曹操能够打赢袁绍,打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后勤保障。

当然了,仅做表面文章还是远远不够的。曹操他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关键还在于他的实力够硬,运气也够好。

官渡之战,袁绍就以曹操是汉贼的名义兴兵讨伐他。结果曹操运气逆天的好,官渡一战大破袁绍十一万大军。

其后六年,曹操消灭袁氏一族,统一了北方七州之地,天下土地五分之三归归于他。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底气,也就是愈发的足了。比如说,荆州刘琮、汉中张鲁。压根就没有做什么有效的抵抗,荆州和汉中就向曹操主动缴械投降。这其中的功劳,除了曹操势大之外,曹操挟汉献帝的天子之威,逼迫荆州和汉中士族投降,也是原因之一。

备注:荆州刘琮、汉中张鲁,再加上当年的南阳张绣,此三人就是因为天子之名,被迫向曹操投降。

说到这,可以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本质做个剖析了。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令的其实并不是令诸侯本人,而是诸侯的手下人。曹操根本就没打算用汉献帝号令诸侯,他要号令的对象其实是诸侯的手下。

比如说,当年张绣与曹操有仇,打不赢又不知道怎么办,他手下的鬼才谋士贾诩就跟张绣说了: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他现在很在意信誉。你跟他有仇,去投靠他,正好让他彰显自己宽厚大度嘛!于是张绣去了。曹操放了他一马,张绣也让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第一次有成就感。

再比如荆州刘琮,他父亲刘表刚死。他的妈妈蔡氏、舅舅蔡瑁,加上荆州原有的名流蒯越等人,就都劝他投降。于是荆襄六郡(还有一个被曹操攻占了)就直接归了曹操。刘琮当时想不投降也没有办法,因为荆襄士族都愿意归到汉献帝的大旗之下,刘琮一个人反对没用,搞不好还会被底下的人造反,直接把他给干掉。

还有赤壁之战前,曹操南下东吴。当时东吴有过著名的战与降之争论。张昭与诸文臣们皆主降,理由是曹操以天子名义讨伐,我们抵抗就是乱臣贼子。以鲁肃和周瑜为代表的武将都主战,因为都世受孙家恩惠,不想就此断送了孙氏的基业。但是想抵抗,那得有理由啊。周瑜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他的理由便是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复制了当年关东联盟讨伐董卓的老套路。

面对文武两派的争论,孙权犹豫不决,他不想降,不想丢掉江东基业。但是他架不住底下的大臣要降,他怕承担后果。最后是后在鲁肃的晓之以理之下,孙权是做了必死之心之后,才下定决心跟曹操开战的。(鲁肃跟孙权说,张昭他们投降,仍然可以出仕当大官。而你孙权要是投降了,估计你连人身自由都会丧失,当一辈子傀儡)

由此可见,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那些内部不太稳定的诸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杀手锏!毕竟跟着皇帝混比跟着军阀混,这档次高太多了。不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那些内部比较团结的军阀,就没什么用处了。比如刘备集团。

总的来说吧,董卓挟天子的失败,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董卓太龊,挟而不奉,他自己对天子都不恭敬,凭什么要求诸侯奉天子?二嘛,董卓死的也确实有点早。还没开窍呢,就被吕布给杀了。说到底,他就是土鳖军阀,手握天子,却没把天子的政治优势用到实处。并且他还管不住底下的人,被自己的人给一刀砍死了。

而曹操的成功,也有两个原因。一是曹操早期挟天子,但他也奉天子(曹操有歹心,那是后来的事)。只要他奉了天子,诸侯就没有反他的理由,士族也愿意替他镇场子。于是北方便形成了一个以曹操为首的军事集团和以荀彧为首的士族集团。他们都以汉朝天子为核心,向心力非常之强。远比那些没有向心力的土鳖军阀要强的多;第二嘛,就是曹操活的久,跟他同时代的军阀,除了刘备以外,都被他给熬死了。并且他的文治武功也确实了得。真理靠拳头说话,曹操的拳头够硬,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成功了。

如果说曹操命薄,也像董卓一样挂了。他在历史上必然也是个失败者。这个道理用吃鸡圈的一个道理来总结就是——剩者为王!

立万世臣表,创九品中正,陈群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九品中正制的前身是察举制度,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士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是沿袭了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也是适应曹魏初期政治的特点而产生的。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陈群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陈群受诏辅政。曹叡即位,任司空、录尚书事,累封颍阴侯。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群出身名门望族,其祖、父皆为风雅名士,是曹操首席谋士荀彧的女婿。陈群年少就超凡脱俗,祖父陈寔常认为此子奇异,向乡宗父老说:“这孩子必定兴旺吾宗。”就连当时高傲的孔融也对他青眼相加,陈群由此名声大增。 陈群最开始是刘备的别驾,曾经劝诫刘备不要取徐州,刘备不听结果为吕布所败。经过这件事陈群明白刘备不是平定天下的人,就借口离开了他。后来曹操在徐州大破吕布,曹操很早就听到陈群的名声,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从此陈群开始了他在曹魏集团的政治生涯。

在曹丕受禅时,朝臣三公以下皆受封爵位;唯独陈群的好友华歆因为以神色不合触忤曹丕,所以只是官徙司徒,而并无进爵。曹丕久不能释怀,便问陈群道:“我应天受禅,诸侯群后,无不人人喜悦,其形尽现于声色,惟独华歆和你脸有不豫,这是为什么?”陈群便离席长跪道:“臣与华歆曾为汉朝之臣,内心虽为陛下感到喜悦,但在义理上,臣等的神色实应畏惧、甚至憎恨陛下才对。”曹丕听后大悦,方知其意。

中国古代经常见到被封侯爵,为什么很少有被封伯爵子爵男爵

其实在西周到春秋时,就很少见男爵的诸侯国,史书上记载只有许国一个,孟子的说,子男同一位……说明很有可能西周早期根本没有男爵,只是后来才这种说法……

另外,如果说男爵子爵同一位的话,那么子爵的身份有多高呢?其实上,子就是士大夫,有一定的封地,可能管理几百号人,管理某个方圆几里的乡镇,后来就引申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的称呼,如孔子,孟子等等……

当时还有个超级大国也被封“子“了,就是因为是蛮夷而被封子的楚国,楚国不服周朝,觉得这是侮辱自己,于是改称“楚王”,但是古板的孔子一直称他是“楚子”……很多偏远地区的国家,如吴国,越国,也往往都是子国,但是实力强大……

而比子爵大一点的大概是伯爵吧,子爵管理一个乡镇,那么伯爵管理一个城池,一个部落,所以早在春秋时期,伯爵还是很出名的,秦国,郑国就是伯爵,秦孝公,按礼法,应该是秦伯……

春秋大一点的诸侯国一般都是侯爵,比如齐国,卫国,蔡国,鲁国等,这只能是大功臣,或者宗室分支才能有的称呼……算是非常高贵的爵位了……

公爵,那只能是陈国,宋国等古国后裔才能有的最高爵位,比如商朝后裔就封宋国,可惜这些公爵国家在春秋反而没有崛起……

当然在君主死后,也可以尊称,比如秦伯死后,称秦穆公等等……而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死后尊称,生前也不过是侯爵而已……

到后来春秋战国时代,实力强大的国家纷纷称王,公侯伯子男等称呼都乱套了……

后来到了大一统王朝,中国基本上不再搞分封土地的封建制,自然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的说法……虽然唐朝,宋朝,明朝等朝也有王爵,公爵,伯爵的说法,但是没有土地,大都是一种官名和荣誉,和西周那种封建等级制度完全不同了……

首先秦朝实行郡县制,按军功实行二十等级……有功无爵,而且不世袭……

汉朝学习秦朝,但也搞分封制,王爵实际上相当于诸侯王,另外,大封列候(就是二十等级中的彻候),列候管理的人口,从上万到几百不等,所以汉朝没有伯爵,子爵等……

后来的朝代,有的部分恢复了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比如晋朝,以及唐朝的国公,县伯,县男等,但是爵位相当于一般性官职和荣誉,并非真正的爵位……

宋朝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等十二个等级,但是大都不能世袭罔替……

明朝只封王,公,侯,伯,没有子爵和男爵,而明朝除了开国元勋徐达等人能够达到公爵外,几乎官员能得到最高的爵位就是伯爵,比如刘基被封诚意伯……一代大儒王守仁因为战功也被封为新建伯(据说还没有食禄)……

总之,后来的封建王朝,爵位往往不是世袭,也没有土地管理权,相当于一种终身荣誉,得到爵位的人数稀少,所以中国人印象里,感觉很少有人被封爵……

而欧洲,一直是封建制,有大大小小的王国,公国等,而欧洲的侯爵,伯爵,也有私人的领土和自治领,所以欧洲的爵位是名副其实的……

男爵是英国数量最为庞大,也是地位最低的爵位,而且很多男爵只有荣誉,并没有领土或者其他好处,英国也乐意封人男爵,这些男爵大量混迹于民间,所以百姓印象深刻……

九品中正制本是为了限制士族,为何适得其反到底是怎样造成的

士族形成于“九品中正制”创设之前。自汉武帝以后,当时定制,太学毕业考试甲等者为“郎”,入皇宫任侍卫,得机会派出来做官;乙等者为“吏”,回原藉由郡县政府试用;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也就是地方人才(大部分的“吏”)又入郎署,如此,皇帝的侍卫集团,未来的“官吏”,逐渐由太学毕业的“知识分子”所充任。那些“举贤良”,“策问”,以及“出使绝域”的特殊任用,逐渐成为补充,直至消失。

入仕从政的正途必须经历:太学求学,毕业分配,地方举荐,中央考试,才能正式入仕。郎官中也有贵族子弟,但毕竟是少数。昭宣以后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而读书求学,当时书的印刷全由竹帛,没有世袭的爵位,学问和书本成了一种资本。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做官之后掌握“察举”之权,相互交易,便把持了官路,之后便形成了“世族门第”。但在汉朝,察举考试制度产生的士族尚未掌握“世族门第”般的权力。

九品中正制由陈群创设,有当时的现实考量。第一,天下大乱,朝廷用人没有了标准。割据战争中,一是全国的察举考试无法实施;二是乱世用人“急就章”,滥用,冒用等弊端丛生,尤其在武人征战中。第二,维持中央权威,发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一是由各地在中央任职德名俱高者任本地大中正,负责品评本地做官或白身上报吏部。即使疆域三分天下,却在政府组织上是完整的,对其他割据势力,也明确了接纳渠道,把“士族”“郡望”的“统战”优势发挥了出来;二是无论在职或未入仕者,均由大宗正考评,有利于缓解矛盾,尤其是对不称职官员,交由大宗正品评,朝廷更从容一些。

九品中正制本意不在于限制士族,是在特殊情况下,原有制度因为形势人事变化无法运行,而针对这一特殊情况特别的“创造”。给士族入仕指明了道路,制定了规范。事实证明,这一制度在当时是有效的,先进的。

之后的两晋“刻舟求剑”,形势变化制度不能同步调整。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显现出来。第一,国家用人之权由大中正把持,在职官吏不必再向上官,朝廷负责,因为官帽在大中正手里;寒门不入“圈子”,无人举荐,也无从入仕。如此就形成了“世族门第”,连皇权也不得伸张,这也正常,后世不常说嘛,领导“一要管人二要管钱”,不管人不管钱,算什么呢?;第二,大中正仍由中央高官兼任,是侵夺地方“察举”之权,中央与地方,猜忌不睦关系紧张,以身居中央清谈为荣,以身处地方操持俗务为耻,都成了“说的说,干的干,说的还给干的提意见”,“空谈误国”啊;第三,大中正集中在中央,使地方人才也向中央集中,那么长久这样下去,地方空虚,又怎样支撑中央?

我之蜜糖,彼之砒霜。世上哪有跨越时间不分种族的“好”制度。制度原本就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陈群老先生估计也料想不到,他的一个“济时”创举,竟孽生出“世族门第”这么个怪胎,要把这制度维护到底,直到唐朝。

说明:以上内容参考钱穆先生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理解或有罣误,表达未必确切,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