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败垂成小说

功败垂成小说(动漫《一人之下》无根生哪来的第十三幕【功败垂成】)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3 11:55:39 浏览1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动漫《一人之下》无根生哪来的第十三幕【功败垂成】

关注漫游君,游戏不头晕

右边点关注,头条不迷路

ps:本文将详细的介绍无根生九人领悟奇技的全过程……

☆第十三幕☆【功败垂成】

↑接第十二幕,话说36贼经受了整个异人界各大门派秘密的大清洗,最后竟然只剩下了九人,要知道严格的说不算无根生、张怀义、谷畸亭三人那整个三十六贼近乎是全灭……

事已至此,无根生他们其实已经察觉出了异常,知道这三十六贼里可能有内鬼,无根生是什么人?俯视苍生的男人……他当机立断又在本源功法中加入了禁制术,其名曰【不能说的秘密】!

这个禁制术其实禁制的范围非常狭小,它没有限制领悟者说出同伴的姓名、领悟的奇技名称!就像漫游君以前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根生没有义务将奇技领悟者的方方面面给保护起来,反而奇技功法暴露或许还有利于女儿的复苏……这个禁制术就限制了一个东西:奇技怎么来的,大家怎么领悟的!这才是本源功法的核心秘密!

甲申之约并没有因为三十六贼被追杀殆尽而终止,那日剩下的九人齐聚归元洞!无根生拿出了集三十多个门派绝学精华融合而成的本源功法!一个脸盆大小的光团!

随后八个人纷纷打坐依次排开,无根生用元炁包裹着手掌一团一团的将本源功法剥离出来扔给了八个人,本源功法顺着眉心进入了八个人的灵魂识海……此时八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去窥探解析这本源功法!神奇的是这本源功法似乎拥有自己的意识一样很顺畅的就被八个人给“消化”了,并且八个人的脑海里纷纷浮现出各种名称:炁体源流 大罗洞观 双全手……因为是凭空出现在自己脑海里的,所以八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这就是自己的第一灵感,于是乎八人给各自的奇技取名成功!

另外一边,其余八个人领悟八奇技的时候无根生同样怀着激动期待的心情将神识融入剩下的本源功法之中,他不是要领悟什么八奇技而是要翻找救治冯宝宝的方法!

无根生在本源功法中其实感受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技法气息,然而寻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他所期望的东西,而这时其余八个人已经纷纷醒来,大家满怀着激动相互讨论着自己所领悟的奇技,而边角上无根生仍然闭目不言……

一番寒暄之后,如风天养、郑子布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赶快回家分享自己悟得盖世神功的喜悦,如周圣这般也想赶紧回武当山将领悟的风后奇门传下去,而还有端木瑛这等也急于离开,因为她要赶紧出去告诉与她接应的人采取下一步动作!

所以因为各种原因,大家也不再等无根生领悟完毕就纷纷离开,最后就剩下了张怀义与无根生!张怀义留下的原因其实有一点就是他想再问问无根生对方有没有找到救治冯宝宝的方法,还有就是自己如今领悟了炁体源流但是似乎并不能解决龙虎山天师度的问题……

许久之后无根生醒来,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还是没有找到救治冯宝宝的方法,并且他告诉张怀义自己什么都没有领悟……

走出山洞,无根生仰望苍穹无限唏嘘……他已经时日无多了,他的时间到了……“玉清道长!你所说的契机到底在哪啊……”

未完待续……

下集预告:【第十四幕 最后的希望】详细介绍张怀义为何超越无根生,神明灵如何到了张楚岚身上……

有史以来中国小说中读者最多的作家是谁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毕竟没有什么很精准的统计数据,所以只能凭个人感觉作答。

我觉得金庸的小说应该是有史以来读者最多的。

当然,四大名著的读者也不会少,总人数方面很有可能是要超过金庸的。不过四大名著毕竟是流传了数百年的经典,先后都有十几代人了,这么比较的话,金庸很是吃亏。

而且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其实都属于多人创作形式的。除了罗贯中之外,其余三本的作者都有争议,曹雪芹还好一点,问题不大,施耐庵和吴承恩就非常严重了,至少证据还不够充分。

不过就以金庸小说面世之后这四五十年来看,金庸小说的销售量大过四大名著应该是问题不大的。而且因为金庸小说的部头大,价格相对要比四大名著要贵不少,很多人看的都是电子书。像我本人,就是大学时候看的电子书。直到最近金老爷子去世,才觉得作为把老爷子每部小说基本看过三遍以上的铁杆金粉,还是需要买一部致敬一下的。

当然,销量多也不代表作品就好,只是说这个题材大众更为喜欢罢了。论成就的话,我觉得金老爷子的书虽然肯定不会低,但是也不太可能高到哪儿去。

很多地方看起来还是比较尬的,比如作为江湖造反分子的红花会,到最后都制住乾隆了,居然会因为徐天宏和周绮的一个孩子而功败垂成。我觉得就这种心态造反的话,一百条命都不够丢的。老实说,金老爷子小说里的正派人物都正派得都有点假了,真要较真,没法说。

当然,有瑕疵是很正常的,好看就行,我还是很喜欢看金老爷子的书的。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有哪些历史人物明明很厉害,却被演义小说弱化了

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非常流行,一时间各个朝代的演义小说层出不穷。《三国演义》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小说家为了让小说更加具有阅读性,也更加具有吸引力,会故意加入一些情节,故意制造人物矛盾。小说家经过制造矛盾,增加了小说的可阅读性。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出现一些历史人物被明显强化,一些历史人物则被明显弱化。比如诸葛亮、关羽、关兴等人被小说明显强化,蒋干、周瑜等人则被弱化,张士贵、苏定方等人甚至被黑化。苏定方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也是一个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人物,但是苏定方在小说中却被严重弱化,甚至被黑化。

苏定方原名苏烈,字定方,隋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唐朝时期曾经被封为邢国公,死后得以配享武庙。

年少时期的苏定方便展现了骁勇善战的一面,成为远近闻名的人物。年少时期的苏定方曾经跟随父亲南北征讨。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苏定方投奔到窦建德帐下,成为窦建德手下难得的良将。窦建德兵败之后,苏定方跟随高雅贤投靠刘黑闼,并为刘黑闼立下赫赫战功。高雅贤和刘黑闼先后被杀之后,苏定方选择归隐故乡。

唐太宗时期,苏定方被启用,苏定方在唐军帐下有了真正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逐渐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苏定方。苏定方第一次出征,便是跟随李靖攻打东突厥。苏定方成为李靖最值得依赖的先锋将军。苏定方辅佐李靖,击溃东突厥大军。李靖、李勣在阴山之战中大获全胜,彻底击败了东突厥。不久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也被唐军俘虏,东突厥彻底灭亡。此战过后,苏定方因为战功,被封为左武候中郎将。

唐太宗时期,由于唐军名将众多,苏定方表现得几乎并不多。唐高宗时期,苏定方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唐高宗时期,高句丽、百济联合进攻新罗。苏定方率领一万军队,援助新罗。苏定方以少胜多,大败高句丽军队。苏定方因功被封为右屯卫将军。同年,苏定方跟随程咬金出征西突厥,又立下战功。

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领军队征讨西突厥,苏定方成为西征军队的主帅。苏定方多次击败西突厥军队。阿史那贺鲁多次被打败之后,只得率领参军西逃。苏定方率领军队一直追到碎叶水附近,再一次击败了阿史那贺鲁。苏定方西征前后击败、俘虏西突厥四十多万人,灭掉了西突厥。西突厥被灭之后,中亚各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苏定方回师之后,升任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苏定方攻灭西突厥之后,继续在西部边疆开疆拓土,曾经打败吐蕃军队于乌海。后来苏定方又一次击败了吐蕃,吐蕃多年不敢侵犯唐朝边境。659年,苏定方又在西域打败了都曼,升任左武卫大将军。由于苏定方开疆拓土成功,唐朝的西部疆域一直达到了咸海附近。唐朝的国土西部边境,也是中华历代之最。

苏定方不仅大大拓展了唐朝西部领土,还扩展了东部领土。苏定方率领军队大败百济军队,并且攻灭了百济。苏定方灭掉百济之后,以百济为据点对高句丽形成夹击之态势。660年,苏定方又征讨高句丽,打破高句丽军队,包围平壤。667年,苏定方病逝于前线,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听到苏定方的死讯之后非常伤心。史称:

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高宗闻而伤惜,谓侍臣曰:“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遽下诏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苏定方一生戎马数十载,对窦建德、刘黑闼和唐王朝都尽心尽力,都忠心耿耿。苏定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卓越的军事才华一步步成为唐高宗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将领。苏定方击败东突厥、攻灭西突厥、铲平百济国,打败吐蕃,开拓了大片领土。唐高宗时期,由于苏定方的努力,唐朝的版图达到了顶峰,唐朝的威名也远播中亚各国。这样一位战功卓绝的英雄,却在小说中被演绎成为卑鄙小人。

苏定方在《说唐》系列、《兴唐传》、《隋唐演义》等小说中被严重弱化,也被严重黑化。小说中被弱化与黑化的不仅苏定方一个,还有苏定方的儿子以及苏定方的孙子也被小说黑化,成为小说的反面人物,并被定型化。

小说中的苏定方原是窦建德手下的一员大将,也是苏定方的“四方良将”之一。小说中的苏定方也有一定能力,不过远不及历史上的苏定方。小说中的苏定方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卑鄙小人。窦建德进攻燕山之时,苏定方与罗艺交战。双方打斗中,苏定方用暗箭射死了罗艺,害死了罗家第一代。窦建德支援王世充时,苏定方、梁廷方、杜明方、蔡建方四人联合围攻秦叔宝,杜明方、蔡建方被杀,苏定方、梁廷方逃走。窦建德兵败洛阳之时,苏定方没有拼死保护窦建德,而是撒腿就跑。苏定方后来又成为刘黑闼手下的元帅,成为刘黑闼的“狗头军师”。

刘黑闼进攻唐朝之时,罗成成为阻挡刘黑闼大军的重要屏障。罗成进攻刘黑闼之时,苏定方用暗箭射中罗成的腿部,导致罗成受伤。唐朝二王,故意陷害罗成,打了罗成四十军棍,导致罗成战斗力大大减弱。苏定方向刘黑闼献上毒计,罗成中计陷入淤泥河内。苏定方提前埋伏了两千名弓箭手,将罗成乱箭射死。苏定方又设计害死了罗家第二代。

后来,李世民在紫金关前见到了苏定方,非常喜欢他。唐军将苏定方团团围住之后,李世民对苏定方说:

“苏王兄,你们大势已去,如投顺孤家,不失公侯之赏。”

苏定方料定刘黑闼必败,所以毫不犹豫地放下武器,投降李世民。苏定方投降之后,立即与旧主为敌,并且斩杀了梁王沈法兴。剿灭刘黑闼之后,李渊封苏定方为锡国公。

苏定方也是《说唐后传》中的重要反派角色,也是唐朝阵营中有名的奸臣。苏定方的两个儿子苏麟和苏凤也是“官二代”中的反派,并且形成了苏党。罗通扫北之时,罗通斩杀了苏麟,苏凤逃走。罗通驰援木阳城时,苏定方阻止罗通进入城内。苏定方为了借敌人之手出掉罗通,让罗通冲杀四门。罗通冲杀四门之时,已经筋疲力尽,险些命丧木阳城下。后来苏定方的奸计被识破,在逃跑之时被罗通捉拿,最终遭到剖腹掏心而亡。罗通终于报了祖父罗艺、父亲罗成被害的大仇。

苏定方被杀之后,苏家并没有停止“作孽”。苏定方之子苏凤,逃到西方番邦。后来苏凤生下苏锦莲和苏宝同。苏宝同也是后来薛丁山征西里的大反派,西凉国的大元帅。

随着隋唐系列小说广泛流传,苏定方的“恶名”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人们甚至忘了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近些年,隋唐系列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多,无论在哪一版隋唐系列影视剧中,苏定方都以反派角色出现。由于影视剧的影响,苏定方在现代人眼中也是一个反派人物。其实这对苏定方非常不公平。苏定方拥有卓越的军事才华,而且曾经为唐朝立下无数功劳,为唐朝开疆拓土,不应该永远背着如此恶名。

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主角郭靖就射过一次雕,为什么小说要取这个名字

你搞错了,是金庸先取了《射雕英雄传》这个书名,然后才在小说里描写郭靖射雕的桥段。金庸最开始的小说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先有小说名,后有内容。一部小说要几年才能写完,所以后面可能会写跑题。就像《连城诀》,最开始叫《素心剑》,后来才改名。

《射雕英雄传》里的射雕英雄有两个,一个是郭靖,另一个是成吉思汗。

郭靖是虚构人物;成吉思汗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郭靖是明面上的主角;成吉思汗是隐藏的主角。

郭靖是理想型的英雄;成吉思汗是现实型的英雄。

郭靖的成长之路是小说主线;成吉思汗帝国崛起之路是支线。

郭靖单纯刚直、行侠仗义、为国为民;成吉思汗凶狠残暴、东征西讨、涂炭生灵。

郭靖在书中射雕射中了,而且是一箭双雕,获得了华筝的好感以及成吉思汗的赏识,成吉思汗赐给郭靖金刀,所以后来有人称郭靖为“金刀驸马”。郭靖射杀黑雕救下了一对白雕,这对白雕日后还报恩救了郭靖性命。

成吉思汗在书中射雕没射中,神色黯然道:“数十年来,今日第一次射雕不中,想来确是死期到了。”

郭靖第一次射雕就能一箭双雕,走上“人生巅峰”。成吉思汗射了几十年的雕,第一次没射中,自知死期已到。

金庸通过这两大射雕英雄的对比,来表达自己对人文主义和英雄史观的思考。到底哪种才算是英雄?小说结尾郭靖和成吉思汗的几段对话表明了金庸的观点。

成吉思汗:“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

郭靖:“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

成吉思汗:“你说甚么?”

郭靖:“大汗,你养我教我,逼死我母,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说了。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

成吉思汗:“那也不过这般大小。”

郭靖:“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成吉思汗:“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

郭靖:“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

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

由此可知,金庸所颂扬的射雕英雄是郭靖,成吉思汗这个射雕英雄是反面教材或者绿叶。

另外,取这个名字还可以蹭一个大IP,这大IP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1957年正式发表于《诗刊》。

《射雕英雄传》初次连载是从1957年1月开始,和《沁园春·雪》发表于《诗刊》的时间相同,因此蹭IP的嫌疑很大。正是因为蹭IP,导致这部小说在宝岛出版时,名字改为了《大漠英雄传》。

和金庸取书名风格相同的还有后来的凤歌。

凤歌的《昆仑》前头大部分,主角梁萧都和昆仑没半点关系,后面梁萧前往西域寻找传说中的黄河之源昆仑山,在昆仑山下帮助了精绝人,精绝族长问他姓名,他自称“西昆仑”,才呼应小说名。

我觉得,这种取书名的风格比那种提炼小说梗概的书名更有深度。

金庸的小说里有哪些令人扶头大笑的情节

谢谢邀请!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

金庸先生小说中搞笑的情节其实挺多了,基本上每部小说中都有一些活宝般的人物,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岳老三,《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的周伯通、梁子翁、侯通海、傻姑,《倚天屠龙记》中的周颠和华山二老之一高老者等等。

说到金庸先生笔下搞笑的情节,可谓是数不胜数,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浑人侯通海在牛家村曲三酒馆中用粪便抓鬼那一段,以及《倚天屠龙记》中,光明顶之战,华山二老中高老者耍宝那一段和周颠屠狮大会中不服周芷若那一段,这些都是让笔者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搞笑情节。不过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射雕英雄传》中傻姑打哭梁子翁那一段。

当初参仙老怪梁子翁在牛家村曲三酒馆打了傻姑一拳,结果刚好被护犊子的黄药师看见,于是黄药师便让傻姑还他三拳,傻姑是真的傻,她也没想打不打得过,抡起拳头便上了,梁子翁不愿坐以待毙,正要还手,结果被黄药师用“弹指神通”打中了身上的穴道,没办法还手,只能眼睁睁挨打。

傻姑连续三拳打在梁子翁鼻子上,本来这事也没啥好笑的,关键是这两个活宝凑一起,是真的搞笑,梁子翁被傻姑打到了泪穴,两条泪水从脸颊上流了下来,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梁子翁好歹是江湖成名高手,被一个傻子打哭,这事要是传出去,会让人笑掉大牙,更气人的是,傻姑见梁子翁哭了,还劝他别哭,并且保证不打他了。

傻姑见他流下眼泪,忙道:“别哭啦,你不用害怕,我不再打你就是了。”这三句劝慰之言,比之鼻上三拳,更令梁子翁感到无地自容,愤激之下,“哇”的一声,吐了一口鲜血,……(新修版《射雕英雄传》)

傻姑一句话,直接气的梁子翁吐血,话说梁子翁还真是个倒霉蛋,外貌鹤发童颜,看起来像个世外高人,结果两次被人扒光头发,一次是洪七公拔的,一次是周伯通拔的,辛辛苦苦养了几十年的蝮蛇,结果便宜了郭靖,后来更是被一个傻子给打哭,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其实金庸先生笔下的小说中,基本上每部都有活宝般的人物,只要这些人物出现,就肯定搞笑,比如傻姑,还有主角中的奇葩韦小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绮罗堆里埋神剑,箫鼓声中老客星。坚持原创,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武侠小说中众人为争夺武林第一如痴如醉,拼个你死我活,但为何有人武功很高却不争抢呢

谢谢悟空邀请。

武林中的人为何要去争夺个天下第一的名声呢,可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每天除了上班,就是抽空写写文,体会不到那些位登绝顶之人的感受。然而,放眼天下的事情不敢奢望,偶然在一个小范围内获得个第一,那种体验还是有的,说实话那感觉真的挺不错的。

记得大学时候选修过心理学,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案例,就是说在北京如果有学生集体活动,清华北大的学生可以很快被辨别出来,这两所学校是全国排名并列第一的高校,那里面的学生不管是心气还是成绩都是首屈一指的,表现在言谈举止,自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自信从容。不用说全世界,就算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类拔萃,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也是让人十分着迷的,更不要说因此而带来的各种实际的好处了。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争勇斗狠的武林人士了。一般来说,一个武林高手先是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门派里出类拔萃,这时候他会发现不但身边的人对他毕恭毕敬,各种资源也会大大倾斜于他,要钱有人送到手上,要美女有人送到身边,这对一个人诱惑是很大的。等他有机会接触更大的世界,比如说参加英雄大会或者门派交流会,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强的,原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转念一想,我一个地区第一都享受了那么多好处,如果整个武林我第一那又会怎样,必然会有着更大的名誉和利益,所以这就会驱使一个人不断的去争夺武林第一的名头。

这是说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是也总有例外,有些人明明武功盖世,却从来不想着争夺武林第一,这又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不愿争夺武林第一的高手主要有下面几种。

一种以周伯通为代表,个性天真烂漫,练武纯粹就是个人喜好。在周伯通眼中,练武就跟吃饭喝水一样重要,却要有意思的多,练武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练武到手的女人他也可以不要。至于说练武能得到多少实际好处,能不能拿到天下第一的名号,周伯通根本就没想过。

一种以逍遥子逍遥派为代表。逍遥派是金庸武侠里十分著名的一个门派。它虽然弟子不多,但个顶个都是高手,特别师尊逍遥子,不知道他究竟会多少高深武功,每一种都是极为上乘的功法。可以说,逍遥子在的时候,是当之无愧的武林第一人,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争取这个头衔。而从他几个徒弟表现可以看出来,他们十分鄙视世俗人的生活,他们把普通人当蝼蚁一样,根本不放在眼里。世俗人争夺武林第一,在他那也许就是个小儿科的游戏。这样的人目空四海,根本瞧不上世俗武林中的天下第一。

还有一种代表着大多数甘于平淡的武林高手,他们不是不想争天下第一,而是由于年龄渐长,看的听的多了,对自己到底什么水平已经有了充分了解,对于对手的水平也了解个差不离。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他们知道凭借自己能力是无法争夺武林第一的,就不要在这浪费时间了,非要逞强搞不好命都要搭进去。

最后一种最厉害了,这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打打杀杀,曾经也意气风发,从不服人。到最后他们的武功登临绝顶,境界也变得非同一般了。对他们来说,武林第一的名头又有何用,都是过眼云烟,最后不免成为一杯黄土。所谓名啊,利啊,他们经历过,也早已经看穿了,还去争个什么劲呢。比如说张三丰就可以说是这样的一位武林泰斗。

老子说过,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天下第一的高手往往活得久,而且活得自在,不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他们才是最后的赢家。

《诛仙》是个什么水平的小说

初看诛仙,还是2005年。
现在再看来,其实论行文,诛仙的文笔、叙事远比不上凤歌和树下野狐,但是看诛仙的时候,我们大多都在中二时期,世界观初定,还在自我与世界的磨合期,充满怀疑,充满不甘,因此,当时看诛仙,悟空传等会有极其强烈的共鸣之感。诛仙最好的地方,并不是在世界设定,甚至不在写情,(私以为里面的感情发展,作者交代或铺垫的并不足够,年少时看多武侠玄幻,总是觉得感情是生死相许共白头,动不动就要以“为他死”来证明什么,十年后再读来,却是另一番感受,此是后话不提。)诛仙最动我心的地方,是主角不断的拷问、世界观的发展和现实中的自己的心绪暗合
——从来都是别人灌输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正,什么是魔,我们并不需要怀疑,因为身在正道名门,遵从师命,做的事情就是正义的,魔教一定危害苍生,所以杀魔教是正义的,划清界限是必要的。可是呢?
深深的讽刺,划破了这种简单一分为二的判断,正派第一家青云门的神剑,确是杀人最多的凶厉之物,天音寺佛法起源无字玉壁,乃是魔教天书第四卷,焚香谷与十万大山珠胎暗结,甚至拟用活人祭开启八荒玄火阵,道玄对待小凡,也不过是宁错杀不放过,天音寺高僧反而是屠村凶手,巫女玲珑为一己私欲集戾气造出兽神,鬼道之术亦可救人,妖狐兽神反而只是单纯的为情所困……正道诛魔,亦是杀人,人宰牲畜,亦是杀生,而苍天玩弄万物命运沉浮,也是一样,不过是力量大的屠戮力量弱的而已,以各种不同的借口。
草棚与万人往的谈话,是张小凡世界观撕裂的第一道裂痕,产生怀疑,是接近真相的第一步,不再是非正即邪的机械唯物主义,而是开始辩证的看待,戾气、凶物不过是工具,差别的只是使用者的立场,只有人心才分善恶啊。哦不,也许人心也不分善恶,人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评判标准,世人言之的善恶,不过是服务于人类群体而做的绑架和区分吧。
世上任何一切都是复杂体,如果黑色部分消失,白色也将不复存在,无恶就不会有善,屠戮人的,只是非黑即白的偏见而已。如果从世界的设计规则来看,也许只是人类群体通过内部不断制造对立、矛盾的方式,达到某种平衡吧。

而后的变故和十年,更加迷茫,正道也不耻,魔道也不仁,那么什么是正?鬼厉回答不了。
后几部诛仙基调都很悲,不求长生,不求力量,张小凡只是被命运推动着罢了,心中偏执求而不得,这天下苍生又与我何干?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佛欲渡人,却不知道世人是否想要被渡,人为故去的人哀怮,却不知也许这样对方才最安宁,种种,不过是主体强加对世界的主观认识而投射于物,都是自我的偏执,或者说是自恋而已。
作者通过各个角色之口不断发问,不断完善和重建对很多东西的认知,也常常戛然而止,留人思考,所以,不管故事如何,这都已经算是部好作品了。

说起共鸣,张小凡的主角人设还是很不错,不似其他套路网文,张小凡天资平平,不善言辞,唯一的技能点在烧饭,暗恋学姐而不得的失意和恼怒,被人嘲笑而不甘心,会迷茫甚至迷失而浑浑噩噩,屡经失败、功败垂成而痛苦但不得不往前走,并无大志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和万千我们一样,因此包括七脉会武的多处地方特别有代入感,张小凡是个极悲剧的人,看似运气好得道多助,然而,和天音寺的人脉是多年黑暗痛楚换来的人情债,小白和兽神多半是可怜或同病相怜引发自怜,和鬼王宗多数人的关系是因为失去碧瑶,所有得到的东西都沾满了身心的血和泪,却无法不接受。张小凡自始至终,都不是以英雄的面目出现的。小凡并不进取,却被推着向前,也有戾气,也自私,被人看不起会充满怨恨,对命运摆布充满不甘,像极了当时的自己,但是小凡有质疑精神,也有相信的东西,只是世界太复杂,远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迷茫,不解,他并不想得到的东西总被阴差阳错的安排给他,唯一的心愿救碧瑶却一直落空。——他是人。

说来也是,能驾驭诛仙无上力量的,却只能是历劫千载,浴血后心无一物的张小凡。
——凡是有所念想,必会被念想所缚,即使念想是救苍生,但是救苍生必需力量,为了救他人毁掉自己,人性中必有不甘,心魔这个东西,都是和人性相伴相生的。就像我们追求理性,却有时反而会因为相信理性而看不清真相。

诛仙的人物也都充满人性的必然性,其实很真实,和那些yy网文有足够区分度,时隔多年,都会记得那个田不易,那个周一仙,记得道玄,苍松等人的悲剧命运,etc。
说起感情线,无非是白玫瑰和红玫瑰,男人心中,总有一个心头白月光,一个胸口朱砂痣,一个陆雪琪一个碧瑶,一个花晓霜一个柳莺莺,一个姑射一个雨师妾,一个周芷若一个赵敏……碧瑶一直不能醒来,更能成就诛仙的迷人吧。
碧瑶因童年经历极缺安全感,共患难后喜欢(依赖)张小凡也是情理之中,以陆雪琪性情,愿意以自身安危守护自己的,也必回报以生死,感觉后期对小凡的情感偏心疼,而张小凡对陆的感情偏感动,陆雪琪心思通透看的明白,碧瑶挡下那一剑后,从此和张小凡中就永远隔着一个碧瑶。
两条感情线当年看了很感动,现在看来,人投入的沉没成本高了,感情就和执念一样,也许金瓶儿那句“你是害怕自己忘记她”,才是真相吧。

你有没有因为一句话追完一部小说最近书荒,各位大佬能否推荐

若是,十年后,我未归土、君未娶,长安城下,君予我青发,我赠君红裳……

——《凰权下》

小的时候看金庸的《笑傲江湖》,认为岳不群是坏人为什么长大后再看却觉得他也是可怜人

首先要说明的是,岳不群是一个坏人。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坏人有了不得已的苦衷而去肯定他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因为那些“不得已”,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

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有题主所述的观感呢?我仅就此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年少皆羡令狐冲,中年方懂岳不群

年少时,我们对人的看法只分黑白,清澈的眼眸中容不得一丝阴霾。《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生性潇洒,不拘小节,又有着诸多际遇,可谓一飞冲天。

我们多想和令狐冲一样,笑对江湖,鲜衣怒马,佳人相伴。置身烟雨朦胧中,一壶浊酒便可藐视天下。

一如江湖岁月催。人生即是江湖。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再无少年的清澈和单纯,与人情世故中苦苦挣扎,在繁华喧闹中渐渐迷了双眼。世情浇漓,心酸冷暖,只有自知自觉。

一杯江湖酒,两个伤心人。三声悠悠琴,四下无相对。心态的沉稳,灵魂的孤寂,让我们开始审视,审视那些曾经鄙视的、喜爱的故事人物。岳不群便是其中一个。

岳不群,华山掌门。在华山派凋零之际,所有的愿望便是恢复华山派往昔之荣耀。如若不去从道德上区分善恶的话,岳不群也是一代人杰。他忍辱负重,心思缜密,要不是被名利熏心,做下诸般令人不齿之事,也算一个功败垂成的可怜之人。

小说中,岳不群失败了,可如果他成功了呢?那一定是鲜花掌声,所有过去的种种,便会成为卧薪尝胆的典范。

我们之所以对他有了可怜的情感,是因为,我们身边的许多人,如岳不群那般的人,实际上是会成功的。两相对比之下,便有了与儿时不一样的观感。

岳不群不是一直虚伪

岳不群是虚伪的,可他一向如此吗?不是的。他迎娶宁中则,收养令狐冲,千方百计振兴华山派,是真诚的。可是他的私心太重,欲望太强烈,怨念太深,导致了他走的路,越来越歪,直至偏离了人性,彻底走向毁灭。

岳不群人性的恶处在于,他对令狐冲的利用,对岳林姗的利用,对宁中则和林平之的欺骗。一个人,为了目的施展些手段,情有可原,尤其是在险恶的江湖之上。事实上,令狐冲、任盈盈等主角,也不是单纯之善人,与岳不群相比,仅仅是手段的优劣罢了。而岳不群冲破了道德的界限,以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便是错了,大错特错。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有设定范围和底线的。那就是,你可以在规则的范围内开动脑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做,是艰辛的,是需要时间的。

岳不群偷了懒。他发现,如果冲破底线,可以减少艰辛,可以缩短时间。所以他一念成魔,再无回头路可走。

我们成年后发现,人并不是非善即恶,尤其是在盛世之下,在法律的约束下,在公序良俗的制约下,人们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可是,克制之下只能约束你的行为,并不能管住我们的思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住着一个岳不群,他是我们恶的一面。我们之所以会觉得他可怜,也正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的恶,和实际行为的善,发生了冲突,矛盾之下,就要找个代言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岳不群正好符合。

通俗的讲,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我们可怜岳不群,也是在可怜自己。

谁能够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每个人的梦想。我们渴望着有一天,在得到地位、钱财、佳人之后,潇洒的归隐山林,一间屋,一条狗,一片田。

事实上,武侠小说真的是成年人的童话,里面的故事恰好满足了我们的幻想。当我们在浮世中翻滚,反而对小说里那些成功的人有了抵触,至少是不再像儿时那般向往。认清现实以后,就会对失败者产生同情,比如岳不群。

我们迷了眼,却不可乱了心。岳不群有可怜之处,不能说明他是可怜之人,他最后的下场是罪有应得。这是定论,不能否认。

武侠小说给我们的,是一个可以安静的角落,哪怕它的内容是纷扰纠缠,毕竟,那个江湖不是这个江湖。


作品均为原创。

请关注风舞鹰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