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和领导产生分歧我选择了辞职,领导直接批了,现在老板提出让我回去上班我该不该答应
- 新中国第一款制式武器“小砸炮”,为何被称“最善良”的手枪
-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是开头就上场,然后活到最后的
- 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了情吗
- 安陵容为什么不去寻求太后庇护
- 曹操平定河北8年间,刘表、刘备、孙权为什么毫无作为
- 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但之前是别人的,你知道是谁的吗袁绍又是如何占据的
- 乐进一生未立寸功,远远不如文聘、田豫、满宠、牵招、臧霸等人,为什么能挤进五子良将
- 郭靖追黄蓉究竟花了多少钱
- 曹操枭雄,刘备德高,孙权谦和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他们谁呢
和领导产生分歧我选择了辞职,领导直接批了,现在老板提出让我回去上班我该不该答应
辞职手续全办完了吗?如果没办完的话,相当于还没有正式从公司离职,老板叫你回去当然可以回去,但要老板妥善安排你的工作岗位;如果你已经办完辞职手续,甚至已经离开公司,那肯定不能答应回去上班!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
全部走完离职手续,是个说长不算长,但说短也不算短的时间,如果你老板真正在意你的话,他能不知道你要离职了?他既然知道你要辞职了,他会不说话?他只要说话,他的话,你领导会不听?敢不听?你领导听了老板的话,你还能走完离职手续吗?
结论:如果你的老板真正在意你,你几乎是不可能顺利走完离职手续的,甚至可能在你选择辞职的第一时间,老板立即就会跑过来和你谈心谈话,缓和你和领导的关系!如果你风平浪静的走完了所有离职手续,甚至人都已经离开公司了,老板才装模做样的出现,说你“人才难得”,提出再让你回去上班。通常老板这么做,出发点都非常简单,是因为老板“一时间想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想让你过来先顶几天”。
注意是“一时间”,也就是仅仅在这段时间内老板“找不到”,其实老板还在“找”。可老板是生意头脑,“一天人手不到位,他就少赚一天的钱”,还是先把原来的“熟手”叫回来“顶几天”,对他才是最划算的!为了让你回来,当然会显示出“格外在乎你”,说你“人才难得”!
人才难得?办离职手续的时候,老板哪里去了?人才难得?不知道你和领导有矛盾吗?知道有矛盾不提前准备好缓和策略吗?所以,你辞职后,老板再提出让你回去上班,最好不要答应!因为过不了多久,你还会被排挤走人的!当然,如果你是在辞职过程中,老板知道“你要辞职”的消息,第一时间跑过来和你沟通,要求你不要辞职,“再回来上班”,倒是有可能老板真的认为你是“人才难得”,如果你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觉得本公司还不错,倒是可以留下。
留下的话,要向老板提出妥善安排你的工作岗位,毕竟你和领导的关系太僵硬了,短期内很难缓和(没有外力介入,几乎不可能缓和)。继续留在原岗位,依然向领导汇报的话,你工作会很不愉快的!
总之,你既然提出离职了,领导都审批了,如果外面有更好的机会,还是走吧!如果老板是在你走后,才提出让你回去的,你最好不要答应,毕竟老板如果真心器重你,一开始就会知道你和领导的分歧,并对你们可能出现的矛盾做好应对的!绝不至于你人都离开公司了,才提出要让你回去!-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2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新中国第一款制式武器“小砸炮”,为何被称“最善良”的手枪
“小砸炮”是我国军警对国产64式手枪的昵称,是形容它射击时的响声和很早之前一种往地上一摔就响的“小炮仗”大小差不多。
64式手枪是我国第一型自行研制的手枪,64式就是1964年设计定型的,但是这型手枪在1980年才生产定型的,装备到我军和人民警察…等执法部门的时间并不长,最初64式手枪装备到我军团以上军官使用,后来随着国内治安形势的需要我国公安部门也装备了该枪。
64式手枪开始研制的时候借鉴了德国瓦尔特PPK(我国仿制型号52 式)和苏联马卡洛夫(我国仿制型号59式)的一些技术特点,但这两型手枪本质上来说是“警用手枪”,子弹威力不大,使用的7.62×17毫米口径子弹,而54式手枪使用的是51式7.62×25 毫米口径子弹,虽然都是7.62 毫米口径,但子弹发射药量却少了很多!所以,64弹要比51弹的威力小了很多!比如:51式子弹动能为486焦耳,64式子弹动能为220焦耳,差了一半还多!虽然根据美英军队的标准78焦耳就能置人于死地,但手枪子弹出枪口之后动能衰减的很快速,所以,在10米处64式子弹致命性会大大降低!
64式子弹威力小的问题在这些年被诟病了多次,比如:2009年深圳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件,当时歹徒吸毒后出现了幻觉,随时威胁到了人质的生命!两名特警着便装以送矿泉水为名接近歹徒和人质…趁歹徒取水的空档拔出64式手枪连开12枪才将歹徒击毙!虽然这次人质被成功解救,但64 式手枪威力太小、射程近、停滞歹徒继续作案的能力太低的弱点也暴露无遗!
64 式手枪在我军和公安部门服役已经快40年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还会再服役10年以上的时间,原因就是我国社会治安良好,恶性刑事案件发生率很低,64式手枪在处理一般案件和威慑作用还是可以满足需求的,更主要的是它目前基本上是作为警用手枪而使用的,既然是警用武器也确实不需要太大的杀伤威力,因为致伤而不致死是警用手枪的特点。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是开头就上场,然后活到最后的
大家知道,三国是人才辈出,如过江之鲫。人才是一波一波往前冲,后浪很快就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所以是铁打的三国,流水的营盘。像董卓董太师刚出来,把戏暖起来,第九回就死了。
吕布这么帅,颜值也救不了他的戏份,十九回就仆了。
袁绍好坏也是北方一巨头,刚出场,还以为是主角呢,结果三十二回也死了。
就是一看哥哥就脸红的关羽也在七十六回死了。
这还是主要角色,要是配角,那就对不住了,很多是活不过第二集的,比如给关羽配戏的华雄。
但是,有一个人也是配角,但他却全程见证了三国演义,黄巾敲开场锣的时候,他就在了,等到后蜀灭亡,二世祖离了川他还在。这位就是三国小人物廖化。
在三国演义中,廖化出场于第十七回,虽然三国的戏份已经渐入佳境,三英战过吕布,司徒计杀太师,曹操煮酒戏刘备,关云长正在千里走单骑。
但廖化也没耽误,他已经是黄巾军的一个小头目。张角兄弟闹革命起于184年,但黄巾军折腾了二十来年,也不知道廖化是哪年入得伙,但能当头目,至少也是老资格反政府成员了。且算他是184年出生的吧。在碰到关羽关大神时,廖化正好是16岁。
那时,关羽光顾着跟曹操分手,没注意到两位嫂嫂已经被人拉走了。正着急间,廖化出场了。
【
不说曹操自回。且说关公来赶车仗。约行三十里,却只不见。云长心慌,纵马四下寻之。忽见山头一人,高叫:“关将军且住!”
云长举目视之,只见一少年,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
公问曰:“汝何人也?”少年弃枪下马,拜伏于地。
云长恐是诈,勒马持刀问曰:“壮士愿通姓名。”
答曰:“吾本襄阳人,姓廖,名化,字符俭。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恰纔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夫人劫掠上山。吾问从者,知是大汉刘皇叔夫人,且闻将军护送在此,吾即欲送下山来。杜远出言不逊,被某杀之。今献头与将军请罪。”】
这个时候的关羽在江湖上已经是一个传奇,不再是开大会,袁绍连个座位都不给,只能站到刘备后面的那个红脸汉子。而廖化还只是一个少年,算是关羽的一个铁粉。就在刚才,好不容易跟同伴杜远一起劫了刘备的两个老婆,原本是一人一个女大学生的。没想到,这是刘备的老婆,关羽的嫂嫂。
廖化偶像症犯了,竟然把创业伙伴杜远给杀了,然后把嫂嫂送了回来。也不知道嫂嫂是否被吃了豆腐。
廖化还想从此拉着部队跟了关羽,谁知道关羽这个杀人在逃卖枣犯竟然还嫌人家是黄巾余党。直接谢绝了。
【廖化欲以部下人送关公,关公寻思:“此人终是黄巾余党,未可作伴。”】
不收廖化,接下来,关羽碰到同是黄巾的周仓,却看人家腿粗手粗,是把拿刀扛旗的好手,竟然又收了。关羽的一念之差,造成千古遗憾。现在全国的关帝庙里,都有周仓的雕像,却绝无廖化的雕像。
其实,是我们廖化先碰到关羽的好吗?廖化对关羽的那份情那份爱,不比周仓弱好吗?
好在,命中注定在一起的,还是会在一起滴。
十四年后,书已行至六十回,诸葛亮入川,廖化带着小伙伴来投。也不知道诸葛亮是否知道前缘,竟然调廖化去帮助关羽守荆州。
当廖化再次站到关羽面前时,关羽大概是波澜不惊,他未必会记得十多年前的那场偶遇,而对廖化来说,他的内心却如惊涛拍岸,浪卷千层雪一般。
偶像啊偶像,我终于还是站到了你的面前。
五年后,关羽北伐,廖化为先锋,大概是第一次在偶像面前表现,廖化的表现平平,而这竟然是他最后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关羽败走麦城,一代大神顿作流星。而廖化绝境之下,弃刃投降。而他终究是不愿意在东吴门下苛活,寻了一个诈亡的机会,逃出了敌营,回到了蜀营。
此后,他勤勤艰艰,努力砍人,认真做事,空闲时,他还是会想起那个大神一样的身影。
要是当年,关二爷就肯收了我多好,我或许可以跟他多学点东西。不至于现在还只是一个偏将。
他认真学习,仔细分析,诸葛亮不在了,他跟着姜维,七十高龄,还能提刀上马,陷阵破敌。
他细心分析,弥加老道,姜维用兵,他一语道破:兵不戢,必自焚。
可是,他的一生这么努力,到头了,人们提起他,却简简单单一句话把他概括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这样的评价公平吗?
“灞陵桥,当我碰见关公的时候,上苍已经给了我公道。”廖化想着那马,那人,那刀,说道:“如果让周仓持偃月刀,我牵玉免马,那就更好了……”
这是廖化,还有一位在三国演义中打酱油,但学生很牛。
这就是卢植。
两个学生就是刘备跟公孙瓒。
卢植的才华是不用说的,文能搞培训,传播儒学,武能上阵杀敌。
平黄巾之乱,卢植就是第一波。只是因为卢植没有给领导派下来的太监小费,所以被撸了下来,后来派了董卓跟皇甫嵩。
可是,卢植有点生不逢时啊。他出来得太早了。出场时,三国这场大戏才拉开一点点帷幕。他刚表现了一下,就被赶出朝廷,后面虽被袁绍聘为军师,但第二年就去世了。
可以说,卢植就是一个酱油党,友情客窜,只是为三国暖场用的。
不过,说起卢植的后代,那就牛多了,他的后代比起刘备、曹操、孙权们都要出名。
卢植的祖上就特别牛,据说可以追溯到姜子牙,是齐国公族,因为封到了卢邑,所以这一脉都姓卢。
此后搬到了范阳,以此为郡望,所以后代说起来,都说根在范阳这里。
范阳卢姓,那就是大姓了,从卢植这里为发端,后代精英辈出。
比如北周的名臣卢辩,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还有当和尚也特别出名的禅宗六祖的惠能。
惠能俗家姓卢,父亲原在范阳当官,后来流放到广东,就落户在广东。
在门阀时代,有崔卢王谢四大家族之称。而卢家基本上也只跟这些大家族通婚,比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等。
据记载,老卢家在正史上留名的就有近千人,当宰相的有二十人,尤其在唐朝,出过八位宰相。这就是相当庞大的一个群体了。
那到了现代,有没有特别牛的卢姓人呢?
当然有啊,不但国内有,国外还有,而且还是总统。这就是韩国的总统卢泰愚、卢武铉。他们都宣称是范阳卢氏人。
那么,范阳的卢氏是怎么到韩国的?
据韩国《卢氏三陵坛志》所说,韩国的卢氏是从唐代开始迁过去的。
当时,翰林学士卢穗感觉这个国家不行了,随时会有灾祸发生(其实已经发生了,就是黄巢之乱,之后就是各地军阀割据),所以举家坐着船儿来到了朝鲜的庆州。
因为是大国来的高端人才嘛,所以很受当时的新罗国王重视,提拔为高管,就此在朝鲜呆了下来。
时到今天,朝鲜的范阳卢氏后人已经超过了二十万,而前总统卢泰愚还到山东归根认祖。
自己的后代成为韩国的总统,这一点,大概也是卢植当时想不到的吧。
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了情吗
唐僧真的对女儿国国王动情了吗?
爱情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是真挚又美好的,可以说在众多的小说中爱情大多都贯穿整部小说。还有很多小说中描写的就是爱情故事,特别是求不得的爱情故事最令人伤怀。就像是《半生缘》一样,男女主角相识的很缘分,他们分开的也很无奈。一生都在爱情中伤怀,不如没有遇见,但没有遇见又不如就这样遇见。
没有对错,没有后悔!因为后悔只是爱的不深而已。不但爱情小说中有这么真挚的感情,在西游记中也有这般令人无奈的爱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动情了吗?其实剧中有一句话表现出来了!
西游记中唐僧带领着孙悟空等三个徒弟一路上跋山涉水,路经数百名妖精,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才走到了女儿国。不知道若是有可能的话,唐僧还会不会后悔踏入女儿国的那一步。只是此时的唐僧什么都不知道,心中只有他的佛经。唐僧与三位徒弟一起进入女儿国后,就被众人当做景观赏看。那绝对是珍惜版的动物!
就连猪八戒这样好色又脸皮厚的妖精都被周围女子看得面红耳赤,连连用袖子挡住自己的脸。而他们在刚进入女儿国的时候,就有人向女儿国国王禀报。之后唐僧就顺利的见到了女儿国国王,不成想女儿国国王因看唐僧的美貌看得太出神了,竟然在大臣面前丢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脸。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之后丞相去驿馆中为女儿国国王提亲的事情。当时唐僧是连连拒绝,自己是个和尚怎么可以成亲呢?可是在女儿国国王的盛情邀约下,唐僧也不好不给面子,去赴了一场名为看“国宝”实则是两人谈情的会。在夜晚蜡烛似明似暗的光线照射下,女儿国国王对唐僧说:你真的四大皆空吗?你若是四大皆空为何不够敢看我?
不知是激将法起作用了,还是唐僧原本就想要看看她。唐僧就对女儿国国王说:我今生已经身许佛门了,若来世有缘分…..。若来世有缘分会怎么样?唐僧并没有把之后的话说出来,也许是两者都明白,也许是以唐僧的身份不便说。不管如何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动情了,这是毋庸置疑的!对比唐僧的态度你也会发现这一点,在取经的时候唐僧对所有的女妖精都是不假辞色,唯独对女儿国国王是温语柔情!
安陵容为什么不去寻求太后庇护
俗语有云: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安陵容离太后远一些,是她做出的正确选择。成功引起了太后的注意,但又让太后反感的女子,也很多,比如甄嬛,比如丽嫔,比如曹琴默。
甄嬛依仗着主角的光环活到了最后,可看看丽嫔和曹琴默的下场多惨呢。
一.太后的地位
太后是上一届宫斗的最终赢家,她是全国地位最高的女人。
后宫妃嫔中那些翻云覆雨,波诡云谲的手段,在太后看来都是小事一桩,都是人家当年玩剩下的。
倘若一个女子没有绝对的手腕和才干,绝对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成为太后的。
太后以天下养,她平时不管皇帝后宫的事儿,她就看着妃嫔争,看着她们闹。但是一旦太后一出手,必然是杀招。
给华妃赐欢宜香,就是太后同皇帝商量好的制衡她母家的利器。
皇帝来到太后处请安,她身边的竹息姑姑一句:丽嫔来太后这儿说了一会的话,就引起了皇帝对丽嫔的不满,以为丽嫔在背后嫉妒甄嬛。成功的打击到了华妃小团体的利益。
曹琴默就更是了,她背叛了旧主华妃,太后只同皇帝说了几句话,就使皇帝下决心除掉她。
引起了太后的注意,不一定是好事。后宫中,真正的主人只有太后,皇帝,皇后,他们三个才是树。其余的妃子不过是攀附着大树的鲜花罢了。
而安陵容能攀上太后这棵大树吗?答案是不能的。
二.太后喜欢怎样的女子
小说中后宫嫔妃无数,但真正受到了太后喜欢,能得太后庇护的只有沈眉庄一人。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沈眉庄的个性,沈眉庄的为人是太后所喜欢的。
与沈眉庄个性类似,而且地位更高的敬嫔,她尚且不入太后的眼,可见人与人之间也是靠眼缘的。
在选秀的当天,沈眉庄就得到了太后的肯定,她是由太后留下的。
沈眉庄选秀时的回答是如教科书一般的正确。沈眉庄说她不曾读过书,只看过《女诫》与《女则》,些许认得几个字。
后宫不是考状元做学问,太后喜欢的就是端庄守礼的女子。太后非常喜欢沈眉庄的应答。
嬛嬛一袅楚宫腰,甄嬛的卖弄学问则引起了太后的反感。如果不是真甄嬛有女主的光环的话,那么她会直接岀局。
选秀时的安陵容,平常并不出众。其实是一件好事。不岀众,也就没有明显的敌人。
三.安陵容
沈眉庄人品端正,举止端庄。但是太过端正的她便失了几分女人味儿。
安陵容的谨慎,谦卑中却透着小家子气,对于沈眉庄的大气端庄,骨子里却骄傲是完全不相同的。
安陵容会制香,且能歌善舞。在太后眼中,这些都是女人哄男人的小把戏,并不能上得台面。
皇帝生病时,太后根本不会把安陵容这样一个狐媚子安排在皇帝身边去侍疾的。为皇帝侍疾的是皇后、敬妃、沈眉庄。
明摆着太后从未把安陵容放在眼里过。如果她硬往上凑的话,只能自己扫自己一鼻子灰。
安陵容从来都是一个很拧巴的人。自卑和自负,在她的身上随时可以转换。皇后同安陵容都是阴暗,有心机的人,她们骨子里是一样的。所以安陵容会成为皇后的棋子。
太后根本不会看得上安陵容,而安陵容要的是荣耀,要的是地位。太后也好,皇帝皇后也罢安陵容都不在乎。
曹操平定河北8年间,刘表、刘备、孙权为什么毫无作为
官渡之战后,曹操用了七年时间平定才消化掉袁绍的幽、并、青、冀四州。在这七年的消化期,环伺在曹操周围的军阀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最后让曹操顺利的拿下河北四州,成为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大军阀。
那么,像刘备、刘表、孙权这些军阀为什么不在曹操北上期间乘机偷袭曹操呢?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几个人在这七年中,他们也很忙,他们也要消化处理自己内部问题。等到他们把自己的内部问题解决后,曹操也差不多消化掉河北了。
先说刘备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官渡之战爆发的前夕,刺杀曹操的衣带诏事件被人检举揭发。由于刘备也是衣带诏参与人,于是曹操亲自带兵问候了刘备全家,并将他从徐州给碾到了袁绍那里。
刘备在袁绍那里待了一个月后,恰逢汝南郡的黄巾军首领刘辟叛乱,起兵呼应袁绍。于是刘备便向袁绍建议,说自己可以带兵去汝南与刘辟会合,从后方牵制曹操。袁绍同意了刘备的建议,便让他带兵去了汝南。
然而,曹操也得知了这一信息,他派遣曹仁在中途偷袭刘备。刘备打不过曹仁,就又灰溜溜的回到了袁绍那里。
不久后,官渡之战爆发。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双方陷入拉锯战。刘备见袁绍乃志大才疏之人,料定他不能成大事,就以南联荆州刘表为借口,再次提出请求,让袁绍派自己到汝南联合黄巾军的余党龚都等人,在曹操后方搞破坏。
这一次袁绍又同意了,并且由于曹操的主力都被牵制在了官渡,刘备也顺利的通过了曹操的地盘,到了汝南郡。
关于汝南郡的地理位置,可以看上图。汝南郡是袁绍的老家,地处豫州南部。汝南的南面是荆州的南阳郡,西面是颍川郡,当时汉献帝就在颍川郡的许都。如果汝南有失,曹操的后方就危险了。
当时,曹操在官渡前线,无暇操心刘备。就只派了一个叫蔡阳的部将去打刘备。然而蔡阳哪里是刘备的对手?汝南一战,蔡阳以及他所率部队被刘备一战全歼。
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曹操在打赢了官渡之战后,北面的压力骤减。他预料袁绍短时间不会兴兵南下,便迅速调兵南下讨伐刘备。刘备见曹操亲征,就来开了汝南郡,转往荆州投奔了刘表。
刘表见刘备前来,非常高兴,他亲自到襄阳郊外迎接刘备,以上宾之礼待之。并且还把荆州的新野划给刘备当防区,让他在新野驻守,替自己防御曹操。
建安七年(公元202 年),袁绍病死。很快他病死的消息就传开了。曹操和刘表在得知这一信息后,纷纷开始调兵遣将。
曹操的计划是,将自己的主力北调,打算吞并河北四州。
刘表的计划是,乘曹操的主力北调,派刘备去搞点破坏。
刘备在受到刘表的指示后,带军北上,攻打叶县。曹操见刘备犯境,急令夏侯惇、于禁和李典率军抵挡。刘备见曹军势大,便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假装退兵,并在中途设下伏兵。李典在追击途中觉得有诈,就劝夏侯惇退兵。但是夏侯惇不听,结果就被刘备打了一个伏击,死伤惨重。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增援,刘备的兵力又不多,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就退军了。
这一战后,刘备名声大噪,很多荆州的豪杰都前往新野归附刘备。这一下,就引起刘表的猜疑了。刘表暗中派人提防刘备,限制他在荆州的发展。
又过了三年,曹操在河北屡破袁谭、袁熙和袁尚三兄弟。刘备凭借自己的眼光,料到曹操必然会吞并河北。便向刘表提出,趁曹操进攻乌桓时,咱们出兵偷袭许都,对曹操施压,让他分兵,减轻袁氏兄弟的压力。但是刘表防着刘备,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 年),刘备在荆州虚度了五年光阴后,经旁人指点,前往隆中拜访了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而此时,曹操已经吞并了河北四州,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杀向荆州!
再说刘表
刘表这个人,看似是个老实之人,没有什么野心。但是其实,他这个老头子坏的很,野心一点都不比刘备、曹操小。
当时,刘表除了北面的曹操不敢惹之外,东面的交州、南面的交州、西面的益州,刘表基本打了一个遍。
在东线的扬州,刘表与袁术争夺扬州豫章郡的控制权。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孙策崛起后,开始与刘表在荆州江夏郡交战。
在南线的交州,刘表与交州刺史张津经常大打出手,张津死后,刘表还私下派零陵人赖恭去接替交州刺史的位置。后来交州的苍梧太守史璜死了,刘表又派吴巨去接任苍梧太守。交州人对刘表,敢怒不敢言。
在西线的益州,由于刘表上报朝廷刘焉曾经制造违禁用品,于是刘璋派遣赵韪对刘表进行防备,还计划主动进攻刘表。
不过,益州有天险庇护,交州太偏僻,扬州在孙策平江东后,势力大涨。刘表在这三个方向的扩张,最终都是不了了之。
最终,刘表的目光又回到了北方。回到了曹操的身上。
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凉州军阀张济进攻刘表,结果被荆州兵射死。随后张济的侄子张绣继承了军队指挥权。他主动与刘表合作,愿意帮刘表镇守荆州北大门南阳,抵御曹操的南侵。然而,刘表对张绣一点也不信任,时时都防着他。
建安二年(公元197 年),曹操征南阳,刘表这个坏老头子故意不发兵增援,导致张绣只能孤军应战。不过好在当时曹操看上了张绣的婶娘,有点得意忘形,结果中了贾诩的诡计,连折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贴身卫士典韦,大败而归。
搞笑的是,当张绣反击曹操时,刘表的援军居然就来了。你们说巧不巧?后来张绣和贾诩都看出了刘表的自私本性,便在曹操第三次征南阳时,索性就举兵投降了。
张绣投降后,荆州的南阳郡被曹操占去了一大半,荆州南部六郡的门户大开。刘表感到势单力薄,每天晚上做梦都怕曹操会来揍自己。不过好在刘备在汝南被曹操击败后,逃到荆州避难。
刘表一看,张绣的替代者来了。于是大开城门迎接,并把新野划给刘备,其实就是利用刘备防曹操,拿刘备当肉盾而已。
那么官渡之战时,刘表为什么就不敢主动挑战曹操呢?这是因为,一方面曹操势大,刘表他是真的惹不起;另一方面,荆州后院起火,他自顾不暇,也确实没有精力派兵去打曹操。
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袁绍与曹操对峙于官渡,刘表本想派兵北上支持袁绍。岂不料有个叫桓阶的人劝说长沙太守张羡发动叛乱,响应曹操。于是,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立时就谋反了。
荆州有七个郡(见上图),其中南阳郡的大部分被曹操占去了,不在刘表手里;东面的江夏郡也没全占,被孙策占了一部分;张羡造反时又策动了三郡造反,刘表几乎失去了一半的地盘,势力大挫。
为了挽回颓势,刘表连年进攻张羡。结果每次都被打得大败,后来是张羡死了,叛军群龙无首,刘表才平定这场叛乱。
等到张羡被平定后,袁绍也死了。刘表曾经写信劝过袁谭、袁尚兄弟,希望他们能够联手抗曹,自己也会出一份力。结果袁氏兄弟压根不鸟刘表,继续相互攻击对方,最后被曹操逐一击破。
再后来,刘表也死心了。虽然刘备曾经建议他偷袭许昌,但是刘表不信任刘备,错失了这个最后的机会。
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年),曹操在平定河北后,兴兵南下,刘表病死在曹操南下荆州的前夕。他死后,刘琮继位。在荆州一票大士族的极力劝说下,刘琮开城投降。刘表在荆州的基业也就玩完了。
最后是孙权
跟刘备、刘表想比,孙权是最累的。
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孙策病死。他临死前,貌似给孙权留下了一个稳固基业。但是其实,当时的江东六郡一点也不稳!
孙策时期,他在背叛袁术自立后,虽然拿下了江东六郡,成为江东王。但是孙策实际上只是孙氏一族的盟主,在孙氏一族中,充满了宗族矛盾。并且孙策在平江东时,杀了不少江东的豪强,比如陆逊的叔叔。因此孙氏一族和豪强关系的也非常紧张。
孙权继位后,江东五郡立时就反了四郡。这些叛乱的人里面,有庐陵太守孙辅、孙暠等宗族成员,也有庐江太守李术这类江东大士族。另外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也遭杀害,豫章、会稽等郡的数万山越任也伺机作乱。孙权为了平息这些叛乱,整整花了三年时间。
多插一句,说一个跟文学有关的内容。著名的《孔雀东南飞》里面,男女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就是孙权平息江东叛乱的那几年。当时庐江太守李术叛乱,孙权派大军去平叛。叛军和吴军这一来二去,少不了会祸害百姓。焦仲卿和刘兰芝这对可怜鸳鸯,纵然是不死于殉情,最后也必然是死在混战的战火中。
再说回孙权。他在平息叛乱后,还要继续与豪强斗争,平定扬州各处的豪强山贼。等到孙权基本搞定江东时,此时离曹操南下已经只有半年时间了。
当曹操南下后,那些表面上顺从孙权的江东豪族全部出来唱反调,劝孙权投降。估计孙权当时的内心都崩溃了。辛辛苦苦奋斗了七年,本以为江东大定,结果到头了还是一场梦。幸亏后来周瑜打赢了赤壁之战,否则孙权与刘琮的下场是一样的。
最后以时间线做一个总结:
公元200年
曹操、袁绍对峙于官渡;刘备先在河北,后到汝南;刘表本想出兵,但是后院起火;孙权临危受命,江东四郡谋反。
公元201年
袁绍败退河北,平息河北叛乱;曹操于河南按兵不动,观察袁绍,顺带赶走了刘备;刘备投靠表,寄身于新野;刘表忙于平叛;孙权也在平叛。
公元202年
袁绍病死,袁氏兄弟内讧;曹操决定起兵攻打河北;刘备乘机攻叶县,大破夏侯惇,但苦于兵少,最后退兵;刘表平息叛乱,但见刘备名声大噪,不再信任刘备;孙权继续在平叛。
公元203年
袁氏兄弟起兵互殴,曹操乘机出兵,攻陷了青州;刘备与刘表面和心不和;孙权继续在平定叛乱,但抽空发兵打了江夏郡。
公元204年
曹操攻破邺城,袁氏兄弟北逃;刘备感叹光阴似箭,自己一身志向无处施展;刘表写信给袁氏兄弟,但是没有鸟用;孙权结束平叛,但是孙权的弟弟丹杨太守翊被害,孙权开始对江东豪族动武。
公元205年
曹操基本平定河北,但是并州叛乱,曹操分兵平并州;袁氏兄弟逃亡乌桓,策动乌桓出兵攻曹。曹操发兵攻乌桓,取得大胜;刘备建议刘表在这个期间偷袭许昌,但被刘表否决。孙权继续对豪族与山越人动武。
公元206年
曹操平定并州;刘备、刘表混时间,孙权攻击山贼盘踞的麻屯和保屯,完全平定。
公元207年
袁尚、袁熙兄弟逃亡辽东,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杀死,公孙康将二袁的首级寄给曹操,河北大定;刘备前往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刘表混吃等死;孙权攻江夏郡。
公元208年
曹操兴兵南下,剑指荆州;刘备扶老携幼南逃襄阳,并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大事件;刘表于当年病死;孙权继续攻江夏,并杀死江夏太守黄祖。然而曹操南下,孙权只得捐弃前嫌,与刘备、刘琦合作,一起在赤壁大破曹操。
以上便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平定河北七年期间的所有大事件。从上叙述可以看出,曹操平定河北的过程很坎坷,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刘备空有抗曹志向,但是实力不足;刘表在前期遇到了内部叛乱的问题,在平叛之后,也曾经想过联袁抗曹,但是最后不了了之;孙权相对来说最累,在这七年间,他几乎都在平定江东的内乱。在稳定江东后,孙权开始对荆州用兵,但是此时,曹操也开始对荆州用兵。于是,三国的历史就进入了一个大转折——赤壁之战。
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但之前是别人的,你知道是谁的吗袁绍又是如何占据的
东汉末年的袁绍,虽说最终败于曹操之手,但之前也曾经是雄踞一方,威震华夏的霸主。当时,就是曹操也得让他几分。袁绍的真正雄起,始于他拥有冀州。
一、袁绍谋夺冀州。
1、早已垂涎。在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时,占据河内的袁绍及其他诸侯的粮草供应都很困难,有的甚至濒临崩溃。为此,当时的袁绍就琢磨着如何占据块富庶的好地盘,进而争夺天下。而且,在与曹操交流的过程中说,如果讨伐董卓不顺利了,就“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再拥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就可以南向争夺天下!
袁绍与曹操(剧照)
袁绍话语中所说的“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的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
2、借机谋划。当时,曾参与讨伐董卓的冀州牧韩馥,见袁绍兵多将广,是当时诸侯中的佼佼者。反观自己,兵微将寡,势小力弱,就想攀附袁绍做个膀臂,以为存身之计。于是,韩馥时常主动捐助些粮草给袁绍。
袁绍的谋士逢纪得知这一情况后,对袁绍说,大丈夫横行天下,怎能依赖别人存活? 冀州地大物博,我们占有了它,就不必有求于人了。
袁绍听了紧皱着眉头说,我早就想占为己有,只是还没有个好办法。
袁绍与逢纪谋夺冀州(剧照)
逢纪闻听袁绍此言,赶紧献计说:现今,冀州牧韩馥主动结好于我们,我们可趁机达到我们的目的。首先暗中派人到北平太守公孙瓒处,以和他均分冀州为条件,诱使他与我们共取冀州。公孙瓒见有好处可得,必定同意。
然后,我们再向韩馥通报公孙瓒即将征伐的讯息。韩馥是一个缺少谋略、性格懦弱的人,届时必会向我们求救。这样,我们就以帮助他抗击公孙瓒为名,理直气壮地出兵冀州,之后逐步掌控冀州的事务,最终占有它。
袁绍听了逢纪的一番谋划,又琢磨了一下,认为这个方案非常妥当,便马上喜笑颜开地安排落实起来。北平太守公孙瓒见袁绍约他一起攻取冀州,而且条件优厚,当然乐意照办,立即率军向冀州进发。
公孙瓒率军进发冀州(图景)
袁绍见公孙瓒已经行动,就立即派人去冀州向韩馥报信。
二、韩馥执迷不悟。
1、欲求袁绍。韩馥得到公孙瓒前来征伐的消息后,赶紧召集荀谌等谋士商议军情。大家认为,公孙瓒本就英勇过人,加上刘备率领关羽、张飞助阵,就更难抵挡。
韩馥与众人商议军情(图景)
这时,荀谌建议道,我们现在已经与袁绍结盟。此时遇难,可以请他前来帮办州中事务。韩馥听了,稍加思考,认为是个好办法,便打算派人去向袁绍求援。
2、不听忠言。韩馥的长史耿武闻讯后,极力阻止韩馥向袁绍求援。并对韩馥说,袁绍在缺少给养、状况不利时,可以“仰我鼻息”。但是,如果请他来帮办州中事务,那就是在引饿狼入羊群,我们将不会在拥有冀州!
耿武在劝告韩馥(像)
韩馥听后怒斥耿武,我原本是袁绍的部下,他的才能确实比我强多了。在这危难之际,让他来帮帮我们是很正常的事,你怎么能如此说?再说,这是我的地盘。他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可韩馥你这地头蛇顶多算条虫而已,那袁绍可是条异常强势的龙!耿武见韩馥是如此执迷不悟,绝望地说:“若如此,冀州休矣。”随之,官吏们见韩馥心意已决后,纷纷弃他而去了。
三、袁绍夺占冀州。
应韩馥之请的袁绍,迅速率军来到冀州。韩馥待袁绍如上宾,并主动委妥袁绍处理州中事务。袁绍毫不客气,顺势安置手下的谋臣田丰、沮涭、许攸、逢纪等位居一些要害部门,管理冀州的紧要事务。不久,整个冀州就都被袁绍掌握了。
袁绍见冀州的大局已定,便以冀州之主的身份封韩馥为奋威将军,公开夺了韩馥的冀州之权。
明白过了的韩馥(剧照)
至此,韩馥才明白了耿武的肺腑之言。但为时已晚,大势已去!韩馥怕袁绍加害自己,就舍弃了家小,着急忙慌地投陈留张邈去了。
自此以后,袁绍逐步发展成了诸侯之中兵精粮足的劲旅。
乐进一生未立寸功,远远不如文聘、田豫、满宠、牵招、臧霸等人,为什么能挤进五子良将
无论是史家、小说家,还是后世读者,都更喜欢翔实有趣的事迹和震撼人心的豪言壮语。
但对军人来说,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
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缺乏令人津津乐道的标志性战役,在《三国志》的传记中也是篇幅最短的一个。
可是,即便在这寥寥的记载中,依然能看出乐进特殊的贡献。
“五子良将”虽是后人称呼,但有来源
《三国志》中的《张乐于张徐传》,将五将合传,并说在给曹操打天下的良将中,“五子为先”。后人因此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子良将”。
有许多朋友说,这就是凑巧罢了。要是有篇幅,多几个人进来,“六子良将”、“七子良将”也不为怪。
史书并传还是很有讲究的。
在用人为贤的曹操阵营,官职基本能反应出将领在当时的贡献和地位。
公元209年,曹军将领中:前将军夏侯惇、左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
曹丕称帝后,前将军张辽、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后将军朱灵。
除了诸曹夏侯,“五子良将”的地位是最高的。
如果把官职作为对贡献的评价,“五子良将”也算实至名归了。
那么,乐进为何能列入其中呢?
“原始股东”
乐进可以算是曹操集团“原始股东”之一了。
在讨董战争中几乎打了个精光的曹操,为了重新振作,开始招募精兵。
曹操本人,亲自到丹阳招募“丹阳兵”。乐进则会到家乡阳平募兵。
汉末时期,募兵的私人属性非常强。基本上谁募的兵,就会一直跟着谁。
尽管乐进所募的不过千余人,但对创业期的曹操来说,也算是弥足珍贵了。曹操带着夏侯惇从扬州,也就只带回来4000多人。乐进的“股本”占到了1/5!
比起战功,军人在军队建设上的贡献常被忽视,但两者却同样重要!
从乐进长期的“陷阵先登”来看,他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弱于曹操亲自带来的丹阳精兵。
最关键战役中最关键的战功
对曹操来说,一生中最关键的战役,当然是官渡之战!官渡之战中的关键点,自然是奇袭乌巢!
当时曹操亲率5000精兵攻击万余人把守的乌巢大营,背后是袁绍赶来的援军,当时的情况,可谓十万火急!
正是乐进所部,攻破了淳于琼的司令部,俘虏淳于琼,才使得形势豁然开朗!
乐进擒获淳于琼,才使局势豁然开朗。
不过···乌巢之战,值得大书特书的主角当然是领导曹操,乐进的作为也就只能一笔带过了。
乏味却重要的“独当一面”
乐进真的无法独当一面吗?
曹操收服荆州后,亲率大军继续推进。
当时,曹操的布局是:自率大军及荆州降军进军赤壁;曹仁在江陵;于禁、张辽、张郃等七将在赵俨的节制下分布在汝、颍等地防御许都;而曹洪、乐进留在襄阳,徐晃在樊城,一起歼灭和收降尚未降服的刘表余部。
赤壁之战后,乐进坐镇襄阳,与关羽周旋。不过,这段周旋,是由一连串小规模战斗组成的。
这一段历史,史书一笔带过。
不过,至少在曹操看来,乐进不是一个不能独当一面的人。
相反,从曹操的安排中能看出:乐进当时担负的方面之任与曹仁、夏侯惇等曹家将领类似,可以担任重要的方面之任!
死得早了些
这段“无聊”的经历,或许反映出乐进名声稍小的一个原因:死得早了些。
乐进与关羽的角逐之所以记载不详,主要在规模不大。因为那段时间的荆州不是主战场。
曹公是个勤奋的领导,一般大的行动都自己撸起袖子上。
若非曹操做了魏王后亲征被劝阻,徐晃也没机会去和关羽叙旧了。
张郃,则更是在曹操死后,才迎来自己的代表作:街亭之战。
乐进活久一些,或许也有机会大打一盘!
但乐进有生之年,还真参加了一场大战,只是,风头被抢了!
合肥之战后封赏最多的人
合肥之战,张辽“威震逍遥津”,千古流传。而乐进、李典似乎只是配角。
事实上,合肥之战时,张辽、乐进、李典,彼此之间并无统属关系,他们由护军薛悌协调关系(护军,就是曹操委任协调各将关系的)。
尽管张辽在此战中吸粉最多,但在最后的封赏中,曹操却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战后,张辽官升一级,成征东将军,无增邑;乐进官升两级,为左将军,增邑五百户,儿子封侯;李典没有升职,增邑三百户。
其中,乐进的封赏最多!
究竟是曹丞相赏罚不公,还是合肥之战的功劳要重新审视呢?曹丞相是否赏罚不公,不知道。但是,此战中张辽的大出风头和乐进“默然无语”,道出乐进记载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狠话不多!
人狠话不多
在汉末三国的众多名将中,关于乐进的记载是最“无聊”的。
从攻某某,先登;攻某某,克;官至某某···
通篇都是平铺直叙的“流水帐”,没有故事。乐进说过什么话,怎么办的事,通通没有!
相比之下,其他良将的记载中,陈寿们多少会拿出一两件事迹来绘声绘色的描写。他们的将才韬略,性格特质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对此,陈寿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乐进的事情,真没听说更多的了。也许他的故事有些被遗漏了,所以没有张辽、徐晃那么详细”。
鉴于乐进的后人并没有出现什么政治事故(乐进的儿子还算为国捐躯),因此,乐进的故事流传少,应该不是出于政治原因。
乐进就是一个人狠话不多的人。他就冲上去打,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什么动人故事。所以,实在没有留下什么“佳话”吧。对宣传部门和史家来说,动人的故事和启发性的言语,或许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
对一个将军来说,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
乐进,当然配得上良将之名!
郭靖追黄蓉究竟花了多少钱
大家可还记得郭靖第一次见到黄蓉时点的什么菜吗?
“玫瑰金橘、香药葡萄、糖霜桃条、梨肉好郎君”,别看这些才都是水果的名字,但各个都是五星级酒店的标准。
那这顿饭花了多少钱?
结完账后,一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
这里要先换算一下南宋时的一十九两七钱四份折合多少软妹币。
《红楼梦》里贾府一顿螃蟹为24两银子,刘姥姥感叹说就这顿螃蟹花的银子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明史》中记载,七品知县一年的俸禄也才45两银子,也就是说郭靖请黄蓉吃顿饭几乎花掉了明朝七品知县半年的工资,这就完全暴露了郭靖土豪的本质。
当然,上面举例的是明朝,那么我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的,宋代一两金子约为37.7克,按1两金子换12两银子来计算,19.74两银子折合为1.645两黄金,折合61.3585克,现在挂牌金价我只按234块算,那么得出结论就是:这顿饭一共花了14357元软妹币。
但,南宋的白银存量比较少,银价一直在上涨,所以这顿饭的价格只高不低,最少一万五,多则两三万软妹币。
可问题是,土豪郭靖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买单了,这也难怪黄蓉会被感动到,换做一般姑娘早就投怀送抱了。别说姑娘,就算换成是我,如果有个男人花这么多钱请我吃饭,当天晚上我应该也会。。。。
当然,黄蓉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一顿饭想征服她的心是不可能的,但接下来的操作才真正让黄蓉神魂颠倒,郭靖也尽显土豪本质。
在两人从五星级酒店吃完饭出来后,外面有点冷,于是郭靖开始送温暖。原文是这样写的:
出得店来,朔风扑面。那少年(黄蓉)似觉寒冷,缩了缩头颈,说到:“叨扰了,再见罢。”郭靖见他衣衫单薄,心下不忍,脱下貂裘,披在他身上,说到:“兄弟,你我一见如故,请把这件衣服穿了去。”这里可要注意下这件貂裘,它可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拖雷送郭靖的,这件貂裘“通体漆黑,更无一根杂毛”,并且还是从王汗的宝库中多来的。
很多人对貂裘不怎么懂,我也不多解释,就这么说吧,这件貂裘绝对是塞外正版手工定制真皮大意,价格随便开到几十万,绝对不是LV、PRADA什么限量版可以比的。
黄蓉穿上这样的大衣,心里能不温暖吗?
吃了饭,送了大衣后,郭靖开始了金钱攻势。
吃饭送衣服,这只是前提,土豪的世界我们永远不懂。当时郭靖身上带有八锭黄金,然后直接塞给四锭黄蓉袋子里面。
这一锭黄金多少钱?
一锭黄金重2斤,1斤16两,刚才说了1两约为37.3克,黄金挂牌价为234RMB,粗略算一下,四锭黄金折合软妹币是110万。
个人觉得,别说一般女子,换个男人也得以身相许吧,黄蓉虽然是见过世面的,但老爹在厉害也不过是桃花岛的村长,再牛也不会随身带个几百万吧。
但黄蓉毕竟是黄蓉,人家外表天真无邪,心里虽然对郭靖有好感,但也防着这个土豪少年。
土豪开始放大招了
书中说“那少年也不道谢,披了貂裘,飘然而去”,郭靖见自己都这么有诚意了,你竟然还要离去,这次下血本了,送宝马。
郭靖的宝马可是纯种的汗血宝马,当时的汗血宝马可不是现在满大街飘的BMW,南宋时期产马量稀少,好马都在蒙古草原。
但汗血宝马对蒙古人来说也是极为珍贵,蒙古皇帝蒙哥坐骑飞云锥可谓天下无二,而如此珍贵良驹与汗血宝马相比也是不想上下,这就可以明白汗血宝马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这匹宝马如果放现在也绝对是全球限量版布加迪之类顶级超跑,而能跟飞云锥相比的汗血宝马绝对是美国总统陆军一号级别的。
那玩意儿多少钱?600万美金,问题是你就算有钱还买不到,郭靖亮的这手顿时让黄蓉的防线崩溃,从此后郭靖走哪她走哪。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也明白了,郭靖请黄蓉吃饭花的钱跟后来送的东西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而两人的感情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土财主的白富美女儿,跟老爹生气后离家出走,但忘记带钱、带卡,实在饿的不行的时候,碰到了一个随身带着几百万现金、身披貂裘大衣、开着全球限量版布加迪超跑,且为人忠厚老实出手又大方的土豪哥哥,然后他们快乐在一起了。
然后我们在重新回顾下郭靖的背景,原来如此强大。
首先,郭靖到中原前的身份已经是蒙古国的金刀驸马,拖雷汗的拜把子兄弟,在花剌子模的时候封大将军。其师傅七位名震江南,郭靖也被马钰教授过武功,郭靖在中原这块可以说黑白两道都有人照顾。
所以,郭靖的背景相当于美国总统的女婿,下届总统的拜把子兄弟,美国陆军上将,天朝江南江南黑势力背景,另有宗教领袖领头人的关系。
拥有这么强悍背景的一个大哥哥,花万把块请一个村土财主的闺女吃顿饭,这算啥钱?
曹操枭雄,刘备德高,孙权谦和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他们谁呢
曹操枭雄,刘备德高,孙权谦和,我们该选择谁呢?展开滚滚三国画卷……
- 来自网络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转瞬即逝,慷慨悲壮,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我愿做曹孟德去感受那气势磅礴的三国画面!
●曹操戎马一生,壮怀激烈
曹操(155年-220年 ),字孟德,又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网络剧照
▪灭黄巾崭露头角,战官渡统一北方
公元184年,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改变历史命运的年份,为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黄巾之乱的时候,张让举荐曹操出任骑都尉,后因平乱黄巾战功升济南相,任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及黄巾之功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 网络剧照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曹操陈留起兵,“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攻克徐州十余城。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都。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灭乌恒。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虽然取得胜利,但曹操最器重的谋士郭嘉病世。曹操无比悲痛。
《曹瞒传》记载:“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战赤壁败走华容,行西征平定凉州
·网络剧照
十三年(208年),曹操出兵攻打东吴,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广收有才能到人。建安十六年(211年),发动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拜丞相剑履上殿,拒废立壮士暮年
·网络剧照
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名义汉臣,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二十五年(220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文韬武略,实属一代帝王
▪“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雄东汉末年
曹操用他敏锐的眼光和政治军事高度,发现了当时(汉献帝时)整个中国的局面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尸骨遍野,民不聊生。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面的积极作用。所以曹操不是汉贼。曹操是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三国鼎立的缔造者之一,更是为西晋统一打下来坚实的政治基础的人物。
·网络剧照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志向远大
曹操青年时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东临碣石有遗篇,气势磅礴观沧海
网络剧照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曹操不光政治上统一北方,开创三国局面,在国家治理上重视人才,发展经济,改善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民不聊生,经济破败的局面。并为西晋的统一打下牢固的基础。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有了不起的成就。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自辟新蹊,不受束缚,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为我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来自网络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由曹操一生做为,若能选择的话,舍我曹操其谁。相信现代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墨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