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哪些心理学的好书
心理学,可以说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最广泛涉及的主题。
无论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还是工作中的为人处世,都与心理学息息相关,我们都需要心理学的知识和帮助。
阅读心理学的书籍,是我们获得心理学知识和寻求帮助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很多,但是符合要求的书籍并不多。
有的心理学书,泛泛而谈,与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很大距离,不实用。
有的心理学书,学术理论偏多,枯燥、晦涩,让人难以理解。
有的心理学书,内容较浅,过于着重科普,不够权威和系统。
在众多的心理学书籍中,要完全符合提问中“1、要具有权威性;2、要有一定的系统性;3、要能够通过了解心理学,对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帮助。”这三个要求的心理学书籍,我推荐下面这本优秀的经典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优秀而又经典的心理学书籍,完全满足提问中对于书的三个要求:一、有权威性;二、有系统性;三、通过学习和了解,对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一、权威性。
《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不仅在美国非常有名,并且在全世界的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堪称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
《心理学与生活》的英文书名为《psychology and life》,作者是美国的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
理查德.格里格,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专长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是美国心理学会实验心理学分会的会员,曾经获得Lex Hixon(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
理查德.格里格是从《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第14版修订的时候成为合著者的。目前,理查德.格里格教授是《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的第一作者。
另一位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
顺便说一下,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位居全美国心理学专业排名第一。
而斯坦福大学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是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现任主席。
因为出版了《心理学与生活》和《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等非常受欢迎的教材和多媒体材料,菲利普.津巴多教授被称为“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为表彰菲利普.津巴多教授40多年来,在心理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杰出贡献,美国心理学会特别向菲利普.津巴多教授颁发Hilgard普通心理学终生成就奖。
除了心理学方面的成就以外,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多次主动让贤。在《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修订时,推举理查德.格里格教授作为这本经典教科书的第一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所展露出的大师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能够有幸读到《心理学与生活》这本经典书的中译本,要感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18位教授的通力合作。
《心理学与生活》中译本,是北大心理学系的王垒、王甦(“甦”字读音“su”)教授等18位教授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
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由18位教授中的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自选取一部分翻译而成的。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王甦教授,在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仍然欣然动笔翻译本书的“前言”部分,从2003年2月完成第一部分“序言”的翻译以后,终因身体不适,于当年10月3日诀别,使得《心理学与生活》一书成为王甦教授的绝笔。
《心理学与生活》的中译本自出版以来,已经重印53次,销量超过350000册,荣获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设立的“2004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奖”。
二、系统性。
《心理学与生活》全书内容包括18章。
从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开始,分别用18个章节,非常系统地阐述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感觉”;“知觉”;“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学习与行为分析”;“记忆”;“认知过程”;“智力与智力测验”;“人的毕生发展”;“动机”;“情绪、压力和健康”;“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和关系”;“社会心理学、社会和文化”。
系统地阅读和使用《心理学与生活》来学习心理学的过程,被作者比喻为一次“智慧的旅行”。
有人曾经总结说,全世界有三大谜:
一是物质起源之谜;二是生命起源之谜;三是意识起源之谜。
而心理学就是探索和研究有关第三个谜“意识起源之谜”的科学。
而这第三个谜又在很大程度上和前面两个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心理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领域,但同时,心理学也是一个,可以使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的领域。
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经典心理学教科书,就可以帮助任何一个,对心理学领域内任何一个主题感兴趣的人,进行系统而又全面地学习和使用。
三、通过学习和了解,对工作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自出版后,多年以来一直就是美国斯坦福大学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推荐为GRE(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心理学专项考试的参考书,随后也成为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
虽然,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西方国家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有目共睹。但是,我国的心理学起步却并不算晚。
早在1900年,在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就已经有了《心理学概论》的课程。
1917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
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心理学发展一度停滞。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心理学开始复兴。特别是20世纪最后20年的努力,我国的心理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我国是在199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使用《心理学与生活》作为教材的。
虽然,《心理学与生活》是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教科书,但是这本经典心理学书籍,写作流畅,通俗易懂。
《心理学与生活》全书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学方法。
原版中的所有元素,比如由600多条词汇和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多条“参考文献”,和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内容,在中译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这对于无论是教学,是研究,还是学习,都是非常宝贵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相对其它的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与生活》更加地深入生活,全书把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练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心理学与生活》的作者说的那样:“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
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经典心理学教科书,因为其鲜明的“理论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风格,使得这本大学心理学专业教科书,在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同时,同样也成为了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非常好的读物,对我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幸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大学读完之后是什么样的感觉,真的有登天的感觉吗
读大学,在民间确实有鲤鱼跳龙门一说,但是看现状,教育和实际工作的衔接,还根本不是一回事,有的大学生考公务员,发挥不了学到的知识,有的跨学科就业,这个比例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我想,大学是大学,我们不仅学了学科,还应该学做人,学科可能一辈子用不到,但是做人是人生的基础,大学,学以致用为上,学以做人为中,学而不用为下,自己品吧。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医院做心理咨询医生的体验很尴尬,前来咨询的患者不是太多,因为现在一些中小城市老百姓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够,认为谈谈话,不用药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有点怀疑,不是太相信。
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医生看病开药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医院发现所需要的,而心理咨询有点不靠谱的感觉,这是认识误区,需要改变。
在医院从事心理咨询的医生,除了精神专科医院外,大多数是神经内科或其它内科的医生去坐诊的,他们的思路大多仍然沿用老的套路,仍然是以检查、开药为主,而真正能熟练使用心理咨询技术的并不多,所以这样不仅不利于心理咨询医生的职业发展,而且对患者来说也是不利的。
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有潜力,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没有药物的不良反应,效果比较肯定,不仅希望患者能够重视,也希望综合医院能够为心理咨询医生提供更多的便利,让他们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