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7月23日大暑,俗话说“大暑晒一宝,平安无烦恼”,是晒什么
- 明天大暑,农村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大暑凉快好不好
- 今天是大暑,农村老人说“大暑宜雨不宜晴”,这句话有道理吗
- 关于描写大暑的诗句与谚语有什么
- 怎么样才能用“大暑”写一首情景交融的诗
7月23日大暑,俗话说“大暑晒一宝,平安无烦恼”,是晒什么
7月23日大暑,俗话说“大暑晒一宝,平安无烦恼”,是晒什么?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时间过得好快,一转眼就到了大暑节气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十分炎热。不过,大暑节气,河北、河南等华北地区也迎来了雨季,农民朋友要注意防旱涝?
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大暑的交节时间是公历7月23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具体时间是2022年7月23日4点6分49秒星期六。此时,太阳黄经正好达到120度,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按古人“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的说法,如果大暑没有达到最热,那么最热的时段就要往后推移了,因为总得有最热的时候,推到立秋节气之后,就是我们说的“秋老虎”了!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大暑也是要看小暑脸色的。如果,小暑不太热,到了大暑就会很热,但是如果小暑就很炎热了,那么到了大暑可能就没那么热了,农谚“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而今年的大暑在“三伏”中的“中伏”之前,农谚有“大暑无汗,收成减半”,“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该热的时候就得热,该冷的时候就得冷,这样才能对庄稼生长有利,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只要能够获得丰收,农民既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怕天气不好影响收成。但是,在农作物生长非常快的这段时间,南方梅雨结束进入伏旱期,北方像河南、河北以及黄河流域进入多雨季节,既要防旱又要防涝,田间管理还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把一个节气分为三候,用细微的观察,总结出物候特征。大暑也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意思是说,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在大暑时节,萤火虫卵化而出,而古人看到这种现象,误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另外,天气高温潮湿,非常适合水稻等喜水作物生长。而到了大暑节气的最后一个五天,时常会有大的雷雨出现,常常会出现“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的情况。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节气有哪些习俗?
浙江有大暑送“大暑船”活动;莆田人家有“过大暑”的习俗,这天会吃荔枝、羊肉和米糟;台湾大暑会吃凤梨,因为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山东大暑喝“暑羊”;广东吃“仙草”。另外,大暑不只咱们国家有很多习俗,就连邻国日本这天也有活动。他们大暑这天会在社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
老话说“大暑晒一宝,平安无烦恼”,您知道晒的是什么吗?
其实,晒的是伏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吃姜正当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到了三伏天都有吃姜的习俗。例如,浙江人三伏天要吃姜汁调蛋;像河北、河南等一些中原地区要吃“伏姜”。当然,进入伏天也有不吃姜的,像江西头伏要吃鸡,二伏要吃鸭。而北方一些地区还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大暑节气天气潮湿闷热,而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帮助我们驱除潮气。大暑晒生姜被称为晒伏姜,这个习惯已经相传很久了。另外,大暑避暑气还可以喝绿豆水、糖盐水、茶水等。还可以吃冬瓜、黄瓜、苦瓜、苦菜、苦荞麦、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以避暑气。
为什么在大暑节气晒生姜呢?
因为大暑节气的太阳更为毒辣,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此时晒的生姜更能释放出好的效果。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古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代代相传,用于指导农事。虽然,有的已经过时不那么准确了,但是,这些俗语农谚是古人经过常年验证和修改总结出来的,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像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提醒人们大豆开花时是需水的临界点,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还有,“大暑一声雷,有女早嫁人”,“大暑闻雷有秋旱”,“雷击大暑头,秋吊到白露”,“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有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吃水愁”,“大暑一场雨,秋后连天阴”,“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北风吹,半夜寻棉被”,“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六月南风干河坝”,“大暑刮南风,干死老虾公”,“六月不起空北风”,“大暑盖棉被,有女早嫁人”,“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等一些说法。
写到最后:
大暑不仅炎热而且美丽,有诗句称“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此时,荷叶田田,荷花袅娜,也是我们欣赏自然美景的时候,但也要注意防暑。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明天大暑,农村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大暑凉快好不好
明天是大暑节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时,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度,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大暑节气一般会在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一伏,所以大暑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炎热的一个节气。大暑之后,除了阳光会变得更猛烈以外,降雨天气也会增多,所以大暑节气之后的天气特点便是湿热难耐。大暑虽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但是并不是在所有的年份中,大暑之后的天气都特别的炎热,在民间有“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的说法,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那么大暑之后天气变得凉爽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在民间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意思是在小暑节气时,虽然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炎热,但是和大暑天气的炎热相比,小暑的天气并不算什么,因为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所以大暑之后的天气才会最为炎热。按常理来说,大暑的天气才最为炎热,但是为何会出现“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的情况呢?这句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的字面意思是,如果在大暑节气之后天气很凉爽的话,那么到了立冬节气时,家里的耕牛会很开心。
上面说到,大暑通常会在中伏前后出现,这是因为在民间有“夏至三庚入头伏”的说法,意思是三伏天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的时间是10天,虽然庚日出现的时间不固定,但是按照“夏至三庚入头伏”的计算三伏天的方法,通常入伏会在夏至后的第30天到40天之间出现。大暑是夏至后的第2个节气,每个节气之间相差15天-16天之间,因此大暑一般会在中伏前后出现。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在夏季到来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等大气环流的控制之下,我国东部的雨带会从华南、江南等一带向江淮地区移动,所以从小暑节气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会陆续进入到雨季。大暑节气是一年之中太阳最猛烈的时候,此时又遇到雨季,所以湿热难耐就是大暑后的天气特点。
虽然大暑节气之后的天气特点本应该是湿热难耐,但是在一些反常的年景里,大暑之后的天气不仅不会变得炎热,反而会变得愈加凉爽起来。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因为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较低造成,由于冷空气的势力较强,所以在大暑之后天气反而会变得凉爽起来。在知道了大暑之后天气会凉爽的原因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何“立冬笑死牛”。
大暑节气的天气特点是暑热难耐,所以这种天气特点,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夏季种植的农作物,往往会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大暑之后,太阳毒辣和降雨增多,会使农作物进入到快速的生长阶段,农作物的长势迅速,产量自然也会大大提高,所以大暑之后的天气越是炎热多雨,农作物的长势就越好,产量也会越高。如果在大暑之后天气主要以阴雨天气为主,气温较低,那么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除了会影响到农作物的长势以外,也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在我们这里,夏季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玉米,在过去农民会将成熟的玉米棒撇下来,再将玉米秸秆晒干后喂家里的耕牛。当玉米长势欠佳时,因为很多玉米棒的籽粒很不饱满,所以农民就会将带有玉米棒的玉米秸秆一同喂牛,有了玉米棒的玉米秸秆,营养会更全面,因此耕牛也会因为草料更有营养而高兴。
其实这句俗语“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的意思,可以更直接说因为大暑之后的天气很凉快,农作物的收成会很差。其实在民间和“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的意思大致相同的俗语还有很多,比如“大暑不暑,五谷不起”“该热不热,不成年景”“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等等,在你们那里有这样的说法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今天是大暑,农村老人说“大暑宜雨不宜晴”,这句话有道理吗
农村老人常说:“大暑宜雨不宜晴”,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也许城里人有的不明白,但是,对于生活在农村里的种地人来说,这个道理差不多都懂得。
首先,大暑时节是一年里天气最为炎热的时段,又正逢三伏天气,自然气温也是居高不下。在我们潍坊地区,日平均气温都在32℃左右,这个时长可持续一月有余。如此炎热的天气,地表温度有时可达40℃,各种庄稼也会消耗蒸发掉大量的水份;同时,也需要吸收充足的水量,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所需。这就是庄稼人所说的:“三天不雨一小旱,五天不雨一大旱”。所以,大暑期间下雨,是庄稼人的最爱。
其次,大暑适逢下雨天,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里,降雨会时常有之,不会出现大旱的可能性。这样的天气,对秋季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只有风调雨顺,才会迎来五谷丰登。
所以,“大暑宜雨不宜晴”这话是有道理的。昨天,我们这里一直下雨,直到午后才停了下来,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的好年景。
关于描写大暑的诗句与谚语有什么
唐杜甫的: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王维的:大暑三秋近,林中九夏移。(大暑过后即将立秋,林中的萤火虫还在飞舞)
白君易的: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这些都是描写暑热的情形。
怎么样才能用“大暑”写一首情景交融的诗
原创一首特色新诗
七律《大暑》
二零二二年七月二十三日
大暑烟浓暴雨频,
憋闷雾露静心巡。
莲红圣艳蜓蝶舞,
竹翠廉洁雀燕云。
薄叶芳香闻沁肺,
瓜果色丽望消魂。
塘间蛙律吟诗止,
树上蝉歌韵赋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