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文公伐原 孔子 诚信

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何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建都在哪里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1 03:48:09 浏览10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如何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巜论语.为政》,意思是:人如果连信用都不讲,也不知道他能干成什么事情了。

孔子还说了一句类似的话:“人无信不立”。意思是,人不讲信用,就不能立足于世。

可见信用对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对孩子从小要注重诚信品质的培养。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培养呢?孔子的弟子曾子就给我们做出了示范: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儿子哭着要去。妻子就哄儿说:“你在家等着,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妻子劝阻他说:“我说杀猪是哄孩子,怎么能真杀呢?“

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开这种玩笑的。因为小孩子不懂事,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这不是教育孩子做人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曾子杀猪不失信于孩子,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这就启示我们,学生诚信的培养关建是大人诚信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家长和老师一言一行都不可去哄骗孩子,要创设一个“言必信“的诚信教育环境,在这种教育生态下,才有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树立。

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建都在哪里

晋文公何时“再建晋国”了?晋国在晋献公之时便“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已经为晋国的称霸打下了相当的基础了。献公之后的惠公和怀公,也没怎么大折腾,可以说是无功,但亦无大过。晋文公上台后,接手的这个摊子,实在不能说太坏。当然,晋文公一代霸主,他推出的一些政策,也直接促成了晋国霸业的建立。那么他做了哪些事儿呢?《左传》里其实讲得很清楚,《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载: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徵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那么其实可以看出,文公的治国措施,其实都在于礼仪教化方面。第一是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内乱,以向人民显示“义”;第二是在攻打原这个地方的时候,晋文公本来命令军队准备三天的军粮,但三天过后仍未投降,于是晋文公为了遵守信约而退军,原也顺势投降晋国,向人民显示“信”。第三件事就是用大蒐礼来教民以“礼”。《史记·晋世家》里面也说的是文公修政,惠施百姓。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晋文公上台后所做的工作,大部分在于世道人心层面的教化,将晋国从献公之后的乱局中拯救出来,继续走上强势发展的正轨。其后与楚一战而确立霸主地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至于晋文公迁都,没有的事。。。

《资治通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资治通鉴》从周纪开篇,对“名”与“分”的解释是:“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分是君臣有别、也就是阶层,名是名位,名分是封建社会秩序的来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已经有了众多可供分配的财产,因此有了阶层,掌握了生产工具的人与没有掌握生产工具的人成为了两个阶层,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统治阶层认为自己天生就具备某种不凡的能力,是被上天所选中的人,当然,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国君并不比一个奴隶天生更聪明、更有才华,但是即使是孔子,仍然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通过种种方式将这种秩序规定下来作为封建社会统治的根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抛弃了血统论,因为随着对于基因的解读,基因在遗传中还存在着变异,并不是所有优秀的基因都能遗传下来。而优秀努力的人并不会被天然禁锢,名分固然重要,努力与坚持才是不可或缺。

晋文公封赏城濮之战的首功是

本期话题

晋文公返国之初,追随他多年的流亡功臣如狐偃、先轸、赵衰,在朝廷里都面临着留守大臣郄榖、栾枝等人的压制。因为家族势力拼不过留守大臣,流亡功臣们只能寄希望于通过主导朝政以夺取政治上的优势。而在文公执政第四年即到来的城濮之战就成了他们竞相上位的最好机会。

原本在城濮一战中战功最大的人乃是先轸,可战后晋文公却将首席功臣的位置留给了狐偃。这个安排背后,隐藏着两位功臣怎样的政治暗战,又透露出春秋政治的哪些玄机呢?

01

对于晋文公身边的流亡功臣们来说,被国内的留守大臣压制是他们在返国之初所遭遇的普遍困境。

在家族势力拼不过对方的情况下,流亡功臣要想成功逆袭,只能想方设法,力争主导晋国朝政的未来走势。

而历史在这里也的确给他们提供了机会:晋文公在执政的第二年抢先于秦国出兵,戡定叔带之乱,勤王立功;在执政的第五年又击败楚军于城濮,真正成为了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位春秋霸主。

晋文公的争霸事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为他运筹帷幄、建言献策的智囊们自当藉此东风,青云直上。而这其中蹿升最快、最先脱颖而出的流亡功臣便是先轸。

《左传》载: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传》

楚成王于公元前633年发兵围宋,乃是引爆晋、楚城濮大战的导火索。在讨论如何应对楚国的御前会议上,先轸第一个发言,力主对楚开战。鉴于楚国强大的军事能力,出兵之前,晋文公将晋军由上、下两军扩编为上、中、下三军。

原本先轸只是被任命作了下军副将,居于六卿之末的位置。可转年之后,他却骤然升官儿了:

(公元前632年)二月,晋郄縠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晋军南下攻楚,出师不利。军队刚刚跨出国门,中军元帅郄榖就去世了。可是担任中军副将的郄溱并没有依次递补,接过中军元帅的帅印。反倒是下军副将先轸越级超擢,火箭式地蹿升到了中军元帅的位置上。

六卿之中排名第六的先轸凭什么压倒排名第二的郄溱,接任中军元帅呢?《左传》的解释是“尚德”。

言下之意,如果论资排辈,绝轮不到先轸来坐这第一把交椅。那么先轸又有何德何能,使他越级晋升呢?

《左传》载:

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在郄榖去世的前一个月,晋军打响了城濮之战的前哨战,首战的目标是要攻占亲楚的诸侯国卫国的黄河渡口五鹿,以便打通与东邻齐国的联系。这个作战计划是谁制定的?《国语》载:

取五鹿,先轸之谋也。

——《国语·晋语四》

这就是说,先轸不但是第一个表态要伐楚定霸的晋国大臣,而且他还为此制定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成功付诸实施。晋军南下攻楚既是按照先轸的作战方案在行动,中军元帅郄榖猝然辞世,临危受命、主持大局的人选还谁能比先轸更合适呢?

主导了城濮的作战行动,就等于主导了晋军的指挥权,先轸正是凭借这一点,压倒郄溱等留守大臣,一跃成了晋国的首席执政卿。

02

不过,先轸可能没有料到,他虽然成功地上位中军元帅并在城濮一战扬名,但战后论功行赏,头功却让另一位流亡大臣狐偃给拿了去。《史记》载:

晋侯度河北归国。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柰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史记·晋世家》

狐偃凭什么压过先轸,夺得城濮之战的头功呢?与先轸在军事上的天纵英才不同,狐偃是一位思想深邃、高瞻远瞩的政治家。

城濮之战,晋军的确是按照先轸的战役部署和作战计划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这场胜利只是晋国争霸的总体战略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已。为晋国设计出这一整套争霸战略的人正是狐偃。

《左传》载: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搜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传》

对争霸问鼎这件事儿,晋文公的愿望极其迫切。毕竟六十即位,时不我待。在执政的第二年,他就打算有所行动。但遗憾的是,文公本人没能将争霸的迫切愿望转化为周详缜密、可以付诸实施的行动计划,而这一点恰恰是狐偃帮助他完成的。

狐偃告诉晋文公,要想实现称霸的终极目标,必须逐步在晋国国民中建立起三个毫不动摇的信念:

头一个信念是“义”古人说,行而宜之之谓义。换作今天的白话说,义要解决的是我们要往哪个方向去的问题,建立起奋斗的目标和方向来。

自齐桓公以降,诸侯争霸都在尊王攘夷的政治逻辑下运行,所以要让全民了解晋国尊王的政治意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出兵勤王,助周襄王戡定叔带之乱。

建立起奋斗目标之后,第二个要贯彻的信念是“信”,也就是政策的执行力和权威性的问题。

要让晋国朝野相信,国君法令如山,言出必践。公元前635年攻击原城,晋文公下令所有士兵只带三天口粮。如果原城能抗住这三天的进攻,咱们就撤退。三天之后,原城还死挺着。文公下令撤军。部下劝阻他说,再等上一两天,原城就快挺不住了。

但晋文公不同意——拿下一个小小的原城却让晋国的国际信誉受损,以后谁还听我招呼?撤!结果晋军北返,还没翻过太行山,原城倒主动来投降了。

原城投降,国民知信。信、义立起来了以后,狐偃对文公说,你要建立的第三个政治信念是“礼”。

换言之,就是完善组织制度,让国家的行政机构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这样国君才能如臂使指,通过上下官吏的逐级执行而将政令一贯到底。为了实现这一点,晋文公举行被庐阅兵,建立起了后世一直沿用的三军六卿制度。

03

狐偃不但通过倡议“三个信念”为晋国的争霸事业做好了前期的政治准备、组织准备,而且到了城濮战场上,他的政治眼光和思想还继续影响着晋军的作战行动。《左传》载: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雠,我曲楚直,其众素饱,不可谓老。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矣。”退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

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可是从《左传》的上述记载来看,退避三舍的决定主要不是基于军事而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

在晋文公下令退军的时候,有军官反对说,楚军师老兵疲,我们以逸待劳,凭什么要退?而且君上亲临战阵,望见楚将子玉的旗帜居然要退却回避,晋国的脸面和体统又放在哪里?

面对着这些军事头脑的质疑,狐偃反驳说,战争不仅是打消耗,打补给,更是打道义。道义让我们占住了,胜算才能攥在我们手里。退避三舍,君上报了楚成王当年的一饭之恩。子玉要是胆敢追击君上,以臣犯君,以卑凌尊,他在道义上就会输个干干净净。

从今天的战争逻辑来看,或许有人会觉得狐偃在战场上讲道义、论尊卑是迂腐的书生之见。

但我要在此特别说明的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那是战国以后才兴起的战争逻辑。至于春秋,战争还是在礼法观念的约束下进行的,政治意义往往大过军事意义。

就以城濮之战为例,楚军虽然是在城濮遭遇了失利,但在战场上损失掉的仅仅是右翼的陈、蔡盟军和左翼的申、息县师,至于战斗力最强悍的中军即若敖六卒几乎完好无损。

更别提此战楚军根本就没有派遣全部主力部队参战,早在决战打响前,楚成王就率领他的直属部队退回申县去了。所以城濮战后,楚国并不是因为军力遭到重创,而是因为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的下降才被晋国夺走霸主之位的。

政战为上,兵战为下。正是因为春秋战争的这一特点,战后论功行赏,晋文公才会说先轸劝我“以军事获胜为先”只不过成一时之功,狐偃的政战伐谋才是万世长策。

参考文献:

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李孟存、李尚师《晋国史》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徐元诰《国语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