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对联是从何时兴起的呢
楹联的起源
楹联这一文体,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历史悠久,渊远流长。究其初始,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较为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是:先有了先秦时期的桃符,而后五代时从桃符演变成春联。并逐步发展至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于桃符,传说在东海度朔山上有裸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长达三千里,叉枝又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的山洞里住了很多的鬼怪,这些鬼怪归神荼和郁垒两兄弟管辖,他们专门抓那些出去害人的鬼怪喂老虎。从先秦起,每次到了年终,,百姓们就把两位神将的图像画在桃木版上,或在桃木版上题写他们的名字,并把桃木板悬挂于大门左右,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
五代时,神像在桃符上消失了,联语被题于桃木板上,据说此种现象是拜孟昶所赐。后蜀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后蜀主孟昶突发奇想,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挥毫,在“桃符板”上写出:
新年纳餘庆,
佳节号长春
从此,每逢过年,孟昶都要让臣子在桃符上书写联语,而后这一形式也慢慢传入民间。据《宋史•蜀世家》记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虽然这不一定是中国第一幅楹联,但一般学者都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換句话说,春联是楹联中出现最早的、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类型。
贴春联的习惯源于哪一年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现在,对联又称作楹联。但在古代两者是有区别的,楹联是特指刻挂在楹柱上的对联。此外对联还有堂联,门联等等。而春联则属于门联的一种。
春联的起源,可追朔到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人们认为桃木可以辟邪,便将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画像或名字,刻在长方形桃木上,分挂门的两旁,这又称为桃符。
汉.王充在《论衡·订鬼》上写过下面这段话:
“《山海经》又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但我在今版的《山海经》中并没有找到,反在很多其他的文书,如纬书《河图括地象》中有记录,内容差不多,都是说神荼、郁垒善治恶鬼。故民间将其奉为门神,应为驱鬼之意。
但是,这种刻有神荼、郁垒画像或名字的桃木,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只能说是一种春贴。
现在有很多介绍春联的文章,都认为最早的春联产生于五代十国时期,是由后蜀皇帝孟昶在桃符上写下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对联也被称为春联的始祖。
其实在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的莫高窟藏经洞,其出土的敦煌遗书记录中,便发现了十二副春联。这些春联,所写时间要比孟昶的早约240年。而在这十二副春联中,又因为唐.刘丘子于开元11年所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序号排前列,所以此联才是可考证的最早春联。
而春联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则是在明朝的事了。
对联的起源是什么,有哪些分类
追溯
谈起对联,可以上溯到上古时期,那时候的对联叫做“桃符”,也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取材桃木,用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多的桃木,在上面雕刻,写“神茶”、“郁垒”两个神名或驱邪降福之类的吉祥语,来驱鬼镇邪,称为“桃符”。
为什么要选择桃木呢,《山海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说的是在东海之中有一座神山“度朔山”,这度朔山上有一株特别大的桃树。这棵大桃树盘曲三千里,在枝干延伸出去的最东北处,有一座“鬼门”,那里是众鬼出入的门户。而把守着鬼门的两位神将,一位叫神荼,一位叫郁垒,防止害人的鬼进入人们的家中。
与此对应,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也提到:
《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讲述的也是这段度朔山桃树下两兄弟的传说,老百姓相信和神荼、郁垒两位神将能够驱除妖邪,于是把两人雕刻在桃木上,写上二人的名字,悬挂于家门口,这便是最最古老的对联了。
大家会不会注意到:桃符上的人和门神颇有相似,都袒胸露腹,虬髯虎须,头上长角,手执桃木剑,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对了你想的没错,桃符上雕刻的神荼、郁垒两位神将,也恰恰同是贴门神的起源了~
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代,除夕装饰桃人、在门户上挂桃板门神画、插桃符以驱鬼辟邪已经是一普遍的民间风俗。到了隋唐,民间普遍有挂桃符的习俗,桃木被视为能镇邪的仙木。
演变
那么桃符是在何时,又是为什么演变成春联呢?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新年到来之时,命学士们“题桃符”,他对学士们题的词语不满意,就自己在桃符上写了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句式工整、吉祥喜庆,它改变了以往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
到了北宋,对联便主要采取这两种形式,一是在桃符上书写神荼、郁垒,另一则是书写其他的祝福语,明代,桃木板被红纸代替,成为“春贴”,以及有点贴近我们现在所用的春联了。
不过真正使对联发展鼎盛,并成为百姓家家户户传承的文化形式,则要说到明太祖朱元璋了。在他定都金陵之后,在除夕前颁布圣旨,要求公卿士庶家门口必须贴春联,而且皇帝本人回亲自微服出巡,观赏取乐。由于政府的强力提倡,对联普及至全国,文人雅士也纷纷挂桃符,题联贺年迎春。
不过明代常用的说法也大抵是“桃符”,到清代,「春联」才基本代替了「桃符」的说法,春联的发展和民俗活动更达到了高峰。
如清代民俗名著《燕京岁时记》曾描述:“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或用朱笺,或用红纸。”那时候,贴对联已经深入千家万户,成为百姓迎新辞旧不可或缺的民俗了。中国人最早从什么时代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呢有何依据
中国人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贴对联?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 。相传桃木可以辟邪,起初,插桃木于门户。到了战国时,人们在桃木上画上神荼.郁垒俩位捉鬼大神的图像或名字,悬挂于大门的左右,用于驱邪避鬼。桃符逐渐演变,一是继续以画像为门神,如‘秦琼,‘敬德’、等,驱鬼辟邪的含义并没有改变;二是开始用红纸书写除祸祈福的吉祥话。到了五代,这种吉祥语已经逐渐演变成俩句相互对偶的联语。五代后主孟昶在桃符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成为我国最早的用于欢庆新春的对联。到了宋朝,对联的应用范围已从恭贺新春扩展到了文坛以及装饰、交际活动之中了。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取代桃符书写迎新春的对联。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各户须在除夕当天,在家门口张贴对联,从此,对联作为一种庆贺年节的独立文化形式,被正式肯定和推广。到了清朝,对联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实用的文学体裁。
春联的起源是什么
对联是我国文苑中一种独有独立风格的艺术形式,什么是对联的起源,众说纷纭,目前尚未定论,比较能为人们接受的观点是,最初是先有春联,然后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才相继出现了其它对联形式。
对联是写在纸上,张贴在门上,也叫春联,春联是由桃符,又称桃梗,发展而来。
桃符是一种旧社会封建思想,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缺乏科学认识。年认为是一种怪物,农历十二月三十,认为诸神退位,鬼域放肆的一天,所以用桃木画符压邪。求助神荼,郁垒显灵保佑,驱魔避邪。据历史记载,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每逢新年人们就两块桃木,分别画上神荼,郁垒,挂在大门两侧,求得来年平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桃符不再画神荼和郁垒了,用书写二神之名来代替,形成了二言对子,是对联的雏形。
人们通过用书写的方法来代替一些吉利话,所就慢慢引起了墨客的雅兴,都用各人智慧随着题上两句诗,产生现在所谓的楹帖。成为了言志,抒情,写景,祈福,志庆,的艺术形式,“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翰林学士最早流传下来的春联了。
对联的出现以来,给对联的形式的产生打好了基础。对联的形式各有不同,突颖而出,扩大了对联的应用范围,从神堂到茶楼,从书房到卧室,从商场到民舍到处可见。从各种形式以诗,词互相往来,以联会友,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得到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对联从我们古老的土地上生存了一千多年。
从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它产生一直至今,从风格上是上下对联,字数要相等,各伺独成一句或数句,上下联位置相对的词,要求词类相同,但意思不雷同和近似。在词性相对中,切忌犯合掌的毛病,上下两联,平仄要交错,对仗,音韵才和谐,使它的句子精悍,适用性强,其有独特的魅力,对联的的起源和它的根深叶茂,不但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而在异国他乡,世界各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联始于哪个朝代开始的
谢邀。
对联始于西周,而对联演化过程应追溯至《诗经》,《楚辞》中的对偶句。汉魏六朝对偶句更多,而唐朝格律诗中颔联和颈联必对仗。唐诗是一座高峰,而对偶,对仗诗人写得各有特色,这就是为对联发展成熟而具备的基本条件。
真正贴于门框门柱而独立的对联应首创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对联。到宋朝对联渐成世风,王安石有诗为证:《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此而见,宋朝贴对联,过年贴春联就很普遍了。
明清对联盛行,丰富多彩,大量的长联出现。成都望江楼由清代名人顾复初所选写对联:“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苍,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现在对联丰富多彩,层出不穷。如: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横批财到福到。如: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现在国家已把楹联习俗,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