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题材电影将开拍

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是什么?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5-20 20:58:54 浏览19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是什么

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是《“疫“战》、《逆行出征》、《白衣天使》。

抗疫题材影视三部曲:坚持执行中宣部提倡“小、正、大“原则,小投资、正能量、大情怀。世界上人类的战争、瘟疫、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命的三大死亡线,也是考验人性的炼石。生命只有一次,在死亡面前检验了人的本性。

网络电影《“疫“战》、《逆行出征》、《白衣天使》三部曲,将以武汉、绥芬河、舒兰城市抗疫为背景,讲好中国卫线战线上的抗疫故事。

《战“疫”》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该片全面反映中国卫生防疫抗疫历史,展现中国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瞩目成绩,深入体现中国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逆行出征》

为全面记录这段难忘的岁月,弘扬武清战“疫”精神,按照区委部署,区委宣传部组织拍摄制作了大型专题片——《战时机制顶格施策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武清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纪实》。

以纪实性表现方式,全景化展示手法,描绘了武清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绝对忠诚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书写战 “疫”凯歌的光荣历程;彰显了武清儿女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家国情怀。

《白衣天使》

上海市电影局主办的建党百年主题影展日前推出了“白衣天使”主题影展。影展聚焦医护行业,集中放映《武汉日夜》《护士日记》《枯木逢春》《面对生命》《白求恩大夫》《我是医生》等影片。昨天,纪录电影《武汉日夜》率先亮相。

2020抗疫三部曲电影

《“疫“战》、《最美逆行者》、《中国医生》。

1、《“疫“战》

《疫战》是由刘国权执导,章贺、刘筠燃、师小红、张海燕、傅亨、国歌、高毅领衔主演的“抗疫”题材网络电影。该剧主要讲述了在疫情发生时,普通百姓如何从自身出发,防疫、抗疫的故事。

2、《最美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郭靖宇、白一骢担任艺术总监,巨兴茂、殷飞、邹曦、张萌执导,陈数、王志飞、杨志刚、姜妍、萨日娜、李依晓、史可、徐娇、阚清子、成泰燊、牛骏峰、马天宇、韩雪、张铭恩、肖燕领衔主演的抗疫剧。

该剧根据2020年全民抗疫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改编,由《逆行》《别来,无恙》《婆媳战疫》《幸福社区》《一千公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七个单元故事组成,讲述了发生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故事。

3、《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是由博纳影业集团、珠江电影集团、湖北长江电影集团领衔出品,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的抗疫医疗片。

该片根据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这场浩大战役中纷纷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浴血奋战在武汉前线,不顾自身安危守护国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由《中国机长》原班人马打造的《中国医生》你看好吗

故事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暴风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展开,同时兼顾武汉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影片将展现抗击新冠肺炎一线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感人故事,
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充分诠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该片将在2021年上映,为建党百年献礼,为广大观众献上一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精品佳作!
《中国机长》原班人马筹拍《中国医生》
  2019年,一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中国机长》感动了无数观众。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抗击疫情的战疫打响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这些战疫故事,也将变成一部影片:《中国医生》
  博纳影业正在中宣部和国家电影局的安排部署下,广东省电影局及湖北省电影局的支持下,组织电影《中国机长》原班人马筹拍电影《中国医生》,
这是一部反映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影片。影片聚焦武汉抗疫一线,将以武汉医护人员及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背景,从人性的角度,运用独特的叙事,以及极具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全景展现抗疫一线充满奉献和牺牲精神的中国医护人员的感人故事。
  博纳影业希望能借由电影《中国医生》,向所有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防疫工作者致敬!
  说起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会想起钟南山,想起他率先公开指出病毒“人传人”的事实,想起那张他在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作为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杰出代表之一,钟南山却谦逊地表示,
希望即将开拍的电影更多关注他人,“希望你们不仅要走访一些出头露面比较多的专家,还要更多地采访在一线埋头苦干的医务人员,他们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