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蕴含的哲理是什么?朱熹从没到过泗水,为何还能写出传颂千古的泗水春日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8 11:44:11 浏览7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此句脍炙人口的诗出自宋代大学问家朱熹的《春日》,谈到春人们自然会想到有关赞美春天的词语:春暖花开、春风和煦、春光明媚连珠一样涌出,然而朱熹不然,与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与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春》不同,荡开一笔,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哲理?我们共同来赏析方解其中味: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寻芳”交代了事件,“胜日”寻芳的时间,“泗水”寻芳的地点,言简意赅。重点在于“寻芳”一词的运用巧到极致。既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又起到了领起下文的作用,将诗由本句的叙述转为下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上。

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寻芳”的总体印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边”包罗之广,美好的景色尽收眼底。“一时新”从视觉到触觉,无处不是春的跳动。既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而春的勃勃生机又跃然纸上。

第三、四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中“等闲识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用笔之巧,点燃了人们对春的渴望,对春的向往之情。“东风面”这里是借代,指春天,泗水景物清新明丽,轻而易举的辨认出来。“识”

又回应了首句的“寻”前因后果,遥相呼应。“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万紫千红的景象皆因春光点染而成,这是对“等闲识得东风面”的完美诠释,具体的写出了春光之美,春日之新。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以知道这首诗所写的不是实事儿,而是一种虚拟。朱熹本人从未到过泗水之地(史上有据可查)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表面上描绘了春日的景致,实则寄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与情怀。

再看朱熹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这两首诗可谓异曲同工。

观 书 有 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的意思是:如同半亩大的池塘,水清澈得像镜子,犹如天光在清澈的水面来回移动。要问池塘怎会如此明净清澈?原来它的源头不断有有活水流进来。

首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诗人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二句“天光云影共徘徊”,这里更引起读者联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而知,那清澈的水面多么静谧可爱。

第三句:“问渠那得清如许”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呢?

第四句:“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人高兴的回答:因为源头总有活水注入。

这是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回看题目——《观书有感》不仅戛然而止,原来写的是观书有感,那半亩池塘只是虚托之物,顿时这美好的意境又升华而与读书融为一体,朱熹是在赞美读书时的有所领悟:心灵中的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有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注入。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历久弥新的。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净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弄懂问题,获得新知而豁然开朗颇为相似。

由此,我们便清楚了朱熹写诗的手法:即以理入诗,形象中寓深刻的哲理。

我们不仅收获了诗人的写诗手法,也从诗中领略了春的美。当韶光易逝时我们时常会叹惋,其实春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

谢谢邀请,不吝赐教。

2019年7月2日

朱熹从没到过泗水,为何还能写出传颂千古的泗水春日诗

朱熹是南宋程朱理学的创始人,集大成者。是著名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作者;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之一的先贤。 康熙称朱熹为“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的圣人,朱熹的官方评价始终都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自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朱熹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其诗作也蕴藏着深厚的哲理。其《春日》就是一首哲理诗。

春 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是一首仄起平收的七言绝句。该诗如果仅就游春写景的诗的角度看,算不得优秀。因为,该诗的意象,意境,主题都一般,其诗句也算不上新颖,出彩。但是,为什么如此出名呢?有两个原因:其一,该诗的作者出名,她出自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朱熹;其二,她是一首哲理诗。

朱熹写这首诗时,长江以北已经落入金人之手。朱熹也没有到过泗水。那么,他为何想象自己到泗水寻春?而不是江南?因为,他是借景抒发心中的意象,和期盼。诗中,他想象自己寻芳,来到孔子讲学的泗水之滨,无边的光景一时新,寓意儒学博大精深,顿时光彩照人。等闲识得春风面,在心静气闲的状态下,孔孟之道如春风扑面。他理解了,对于孔孟之道的诠释,如同百花齐放,有各种流派,但万紫千红总是春。

为什么,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万紫千红总是春。因为,朱熹在程朱理学的创始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著名的”千古一辩”。程朱理学代表朱熹与心学代表“东南三贤”的吕祖谦,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等人在鹅湖山上的鹅湖寺,激烈的辩论了三天。观摩者有一二百人。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会,也是我国学术史上最早的学术论辩之一。

正是朱熹的矢志不渝,才成就了他在儒学中的地位,也使得他的《春日》诗如偈诗般,迎来了儒教和程朱理学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