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论战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的曹刿,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懂不懂兵法?曹刿论战是怎么打的,感觉好假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7 19:46:54 浏览5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曹刿论战》的曹刿,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懂不懂兵法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谋丶勇双全的军事家,也是军事理论家,他懂兵法是毫无疑问的。

从“长勺之战”看曹刿的“谋”

曹刿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中末期,当时齐强鲁弱,齐国早在齐僖公到齐襄公期间,就曾三次攻打鲁国,鲁国屡屡战败,失去了很多国土。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位之后的第二年,即684年,齐桓公又派大军伐鲁。鲁庄公早被齐国打怕了。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这时,曹刿说服庄公,主动请缨,与庄公同乘一辆兵车抗敌,在长勺与齐军展开战斗,庄公准备击鼓冲锋,曹刿不允,而是等到齐军三次击鼓后才发起冲锋。齐军被打的撤退之后,庄公打算追击逃跑的齐军,曹刿又不允,而是查看齐军的战车车轮痕迹后才下会追击齐军。结果鲁军以弱胜强,打败了齐军。

长勺之战鲁军的胜利从兵法的角度说,第一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可以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少了一些,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殆尽了。这样,齐军的士气消耗殆尽了,而鲁军的士气刚刚振奋,所以战胜了齐军。兵法上说“以实击虚”,“兵不厌诈“,曹刿细看齐军的车辙已经乱了,所以才下令追逐,目的是怕其中有诈。这说明曹刿是很懂兵法的。

从“柯地会盟”看曹刿的“勇”

公元前681年,齐丶鲁在柯地会盟,结果在盟会上,曹沫(即曹刿)用匕首相挟,让齐桓公归还以前齐侵占的鲁国土地,齐桓公不但答应了曹刿的要求,并信守了承诺。一个堂堂霸主却在曹刿面前表现的如此软弱,从兵法上说,这是曹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结果。因为当时齐桓公处在创霸初期,正需要取得诸侯们的信任,也正想让大家知道他桓公是说话算数的,是值得信任的一个人。曹刿敢在一个不知强大鲁国多少倍的齐国霸主面前以刀相胁,他的“勇”来自知己知彼,对齐桓公想什么都了如指掌的。可以看出曹刿对兵法运用己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曹刿论战是怎么打的,感觉好假

【任微言卿观点】曹刿论战是春秋时期交战双方恪守“战争礼”的产物,擂起战鼓再打仗在当时再正常不过了。要理解曹刿论战,就要理解春秋时代战争的基本形式。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竞技,有着严谨的规则和次序。

一、曹刿论战的经过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敢于进谏,用富有远见卓识的说辞说服了鲁庄公。鲁庄公和曹刿乘坐同一辆战车,前往在长勺指挥鲁国军队和齐军作战。随后,就发生了“曹刿论战”。

《左传》记载:(鲁)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二、曹刿论战何以给人“假”的感觉

春秋,是礼制文化鼎盛的黄金时代,只有春秋时代,才能造就“郁郁乎文哉”的文雅战争场面。

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黄仁宇

齐国人擂了三次鼓,因为鲁国人无动于衷,齐国人也乖乖退回去等着没有进攻。

这是一个让我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情况。搁在后世,敌军攻过来了,你不动试试?你不动正好,敌人砍瓜切菜轻轻松松就斩获一大堆人头。

其实,并非鲁国人和齐国人愿意折腾,而是春秋时代的战争礼仪要求“不鼓不战”。

当时,诸侯之间打仗,必须提前通知对方,下好战书,约定交战时间和地点。等到打仗那一天,双方各自列好队形,各自听到鼓声发起进攻,不许搞欺诈诡计。直到分出胜负,鸣金收兵。

可见,当时的战争就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比拼的是台面上的实力,双方力求在平等的情况下进行较量。“出奇制胜”、“兵不厌诈”,在当时是“非礼”的表现,是被交战双方所唾弃的行为。

假若孙膑、白起、李牧再世,即使智谋超群,在春秋时代也很可能不受待见。

三、春秋战争礼的起源和基本形式

周代兴起,周公定“礼乐”、制“周礼”,上自军国大政,下至仪表装饰等等,乃至战争交兵,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战争礼的出现,受到三方面影响:

  • 1.战争礼直接源于社会上浓厚的尊崇“周礼”的社会氛围。大家打来打去,只是尚武的一种表现,两军对垒更多的是以一种雍容、平和的姿态去搏杀。
  • 2.当时的战争,参战人员大多都是贵族。他们自幼受到周礼的培养和熏陶,战争本身贯彻周礼也就为必然。
  • 3.列国贵族互通婚姻,彼此之间不是远亲、就是姻亲,血缘亲属关系势必对战争多少起到一些调节和缓和矛盾冲突的作用,让战争呈现出彬彬有礼的风度。

交战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战争礼”,是春秋时期人们的常识。“战争礼”有很多,基本的有:

  • ——不鼓不战。“(双方)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欺诈。”“以鼓战,以金止,不鼓不战,不战未列阵之师。”听到鼓声再打仗,谁也不许先动手;鼓声再响就收兵,谁也不许再动手。
  • ——不伤及无辜。交战双方打仗归打仗,“见其老幼,奉归勿伤。”就是绝不能伤害随军的老幼。“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 ——不伐有丧之国。如《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楚国讨伐陈国,因为陈国国君突然死了,楚国撤军。《左传·襄公十九年》记载,晋国讨伐齐国,齐国国君死了,晋国也撤兵了。
  • ——交战双方要有“绅士风度”。鄢陵之战时,晋国军队将领郤至三次在战场中碰到楚共王,总要跳下战车,退出战斗,向楚王行礼。宋国公子城与华豹对战,华豹先射一箭未中,准备再次搭箭上弦。公子城说该轮到他射一箭,华豹听到后放下弓站着不动,结果被公子城一箭射死。可见,即使在作战时,双方对于风度、举止和礼节也十分讲究。

这些战争礼,反映了春秋时代的战争并不以杀戮为主要目的,而是点到为止、谦恭有礼。交战人员对于风度、举止和礼节十分讲究,堪称是中国人自己的“骑士精神”。

曹刿论战所反映的“不鼓不战”因为名气大、流传广,所以长期被看作是春秋战争礼的典范。

【结语】直到春秋后期,随着土地兼并、称王称霸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诸侯们开始运用各种兵法、谋略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礼受到破坏。

战国兴起,战争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战争礼”淡出历史舞台,曹刿论战时那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争场景,也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