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冈仁波齐》这部电影怎么样
- 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公认的神山,为何至今无人敢登顶
- 哪些电影的背景像《冈仁波齐》类似的蓝天白云,给人安静的感觉
- 去冈仁波齐徒步旅行,要注意什么事情
- 有九天的假期,想去西藏,目前想的是冈仁波齐转山走一走大概两天,其余的话怎么安排合理
- 看了《冈仁波齐》影片后的感受是什么
- 《冈仁波齐》,你们看过此片有啥感想
- 你怎么看待没特效,没明星,甚至没剧本的国产电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这部电影怎么样
《冈仁波齐》一部关于藏传佛教信仰的电影
一行十几人 有老人 小孩 青年 孕妇 途中还增添了一个小生命 途经一千二百余里 匍匐前行 几步一跪拜 即便自然的力量阻挠他们前行 即便伤病和意外屡屡缠身 他们却从未动摇过朝圣的信念 秉承着干净而纯粹的信念 在祈祷得到众神眷顾的同时 也不忘为众生求得一份安康祝福 屠夫为了得到救赎 放下了利刃戒掉了稞酒 偶然间看见眼前有一只昆虫爬过 宁愿趴在地上等上它几秒 然后再起身前行等等剧情让我为之动容 有朝一日 我希望可以深入藏族地区亲身体会一下他们的文化 聆听一次他们每天坐在一起诵念的经文...
假若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到来 唯一得到眷顾的人们也一定是你们 拥有世上最纯洁心灵的人们
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公认的神山,为何至今无人敢登顶
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公认的神山,为何至今无人敢登顶?因为这五点!
图/文 杨旭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纳木那尼峰为之付出终身的神山之王:冈仁波齐峰的故事。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圣地。
横亘在西藏中部的冈底斯山被称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 “冈”是藏语雪或者雪山的意思,“底斯”则是梵语清凉之义,合起来的名字就是“清凉的雪山”。它几乎就是一道手掌,与念青唐古拉山携手穿越过西藏高原的腹地,绵延一千四百多公里,是构成青藏高原地貌的骨架。
终年积雪封顶的冈仁波齐是冈底斯神山主峰,海拔6656米的它在西藏诸多七八千米高的山峰中并不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是在冈底斯山脉也只是第二高峰。但是,它的地位却是其他高山(甚至包括珠穆朗玛峰这些八千米俱乐部的雪山)无可比拟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冈仁波齐是西藏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神山,雪山的神山之王。 “仁波齐”是藏族人尊称“宝贝”的意思,再加上“冈”的雪山之意,冈仁波齐藏语意即为“宝贝雪山”,充分表现了藏人对它的敬仰之情。
冈仁波齐的“无可比拟”首先体现在它的山形上。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山”,我已经去过九座了,再加上信息时代的便捷,世界各大名山的照片,虽然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了,但是,光从外型上来说,我却不得不承认,冈仁波齐是一座很奇特的雪山。
其他的雪山之所以受人追捧,无外乎他们“尖、俊、雄”的外形,一如南迦巴瓦、鱼尾峰、央迈勇的直指云霄,一如卡瓦格博、珠穆朗玛、阿尔卑斯山的雄伟博大,再不就是夏诺多吉、鱼尾峰的俊俏。
但是,冈仁波齐却基本没有这三个特点:它的雪顶并不是高耸入云、锐不可当,而是一个圆锥形,艺术点可以说形如半颗橄榄状的水晶、如七彩圆冠……说句老百姓的话,其实就是个圆圆的馒头;你不能说它不雄伟,但是站在冈仁波齐面前,你却感受不到类似于珠穆朗玛、卡瓦格博雄伟气势所带来那种的压迫;至于俊俏,那就更谈不上了,它标准的圆锥体山头实在和“俏”字不太靠谱,更何况他的正面山体上还有深深的刻槽、深深的印记——又如何称得上“俊”字?!
但是,如果你对冈仁波齐的历史有所了解、对冈仁波齐之于宗教的意义有所了解的话,你就会明白,它所有的这些“缺憾”恰恰是它“无可比拟”的优势:
冈仁波齐不锐不利,更不直指云霄,恰恰符合处世之道提倡的 “厚德载物、包容内敛”的精髓;冈仁波齐看上去不那么雄伟壮丽、拒人千里之外,却更能体现“慈悲为怀”的宗教教义;至于“俊俏”此类的形容词还是留给“年轻人”吧,敦厚圆润的冈仁波齐更像一个久经沉淀的智者、更像一个处惊不乱的仁者;最令人惊奇的是,它那山壁上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深深的、十字型刻痕深深的烙印在冈仁波齐那高高扬起的头上,更像一个巨大的佛教“卐”符号,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成为冈仁波齐最经典的标识!
围绕着这“十”字型沟槽的古老传说是这样的:山腰间的那一圈沟槽是一条缠绕在印度教主神湿婆脖子上蛇留下的痕迹;而竖的沟痕则是佛教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弟子那若本琼为争夺神山斗法时留下的。当年,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师若本琼斗法,约定在十五月圆那天天亮前率先到达冈仁波齐峰顶者为优胜。太阳升起以前,那若本琼站在一面鼓上飞向顶峰,米拉日巴则选择御光而上。结果,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冈仁波齐峰上时,米拉日巴后来居上抢先到达峰顶,那若本琼惊得从半山顶上摔了下来,划过山壁留下了那道深深的沟壑。
然而,我更喜欢佛家的描述——这是一个完美的“卍”字。据《金刚经》中记载:凡能统治世界的转轮圣王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佛是法中之圣王,所以也具三十二种大人相,“卍”字就是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中的第十六种大人相。据《大般若经》第三百八十一卷、《十地经论》第十二卷、《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九卷等经书描述,释迦菩萨在未成佛时,胸臆间就有功德庄严金刚卍字相;印度教的主神,如毗湿笯及克利辛那胸前也有卍字相,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胸臆功德相。因此,“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无比被称为吉祥海云,又称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在近代,右旋或左旋,时有争论。而大多数都认为右旋是对的,左旋是错的。
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欧洲的希特勒也使用卐字相来作为他纳粹主义的标志。此后,即有更多的争论,有的说希特勒所用的是左旋,佛教所用的是右旋。其实在唐朝的则天武后时代,曾经创造了一个字──卍,念做“日”字,象征太阳的意思,就是左旋;至于印度教则以右旋表示男性的神,左旋表示女性的神,而西藏的喇嘛教用右旋,苯教则用左旋。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那就在于希特勒使用的是斜角形的卐,佛教则是正方形的卍。总之,在佛教不论右旋、左旋,卍字均系用来表征佛的智慧与慈悲无限。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西方无限地延伸、无尽地展现,无休无止地救济十方无量的众生,因此亦无须执著、揣摩卍字形相的表现是右旋或左旋了。
其次,冈仁波齐的“无可比拟”还体现在它和宗教的联系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句话用在冈仁波齐身上再恰当不过。冈仁波齐海拔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霸气十足,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圣地:
全世界的佛教信徒一致认为它是须弥山——世界的中心、众神佛下界的居所;
冈仁波齐峰梵语称之为“湿婆的天堂”,印度教认为它是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化身;
在古老的本土宗教——苯教的教义里,外形如水晶塔的冈仁波齐就像苯教圣物十字形金刚杵,它下伸到鲁界,其山峰直刺神界之域,是贯通宇宙三界的神山;
在藏传佛教里,岗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还有一种几乎与佛教同时发源的印度古老宗教耆那教教徒也来此朝圣。这仅仅是书中记载的,在转山途中,我还见到很多来自欧美的白种人,带着神秘不知的宗教信仰前来朝拜——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三,冈仁波齐的“无可比拟”体现在它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地处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巴嘎乡岗萨村的冈仁波齐绵延于中、印、尼三国边境地区。东边是万宝山,传说释迦牟尼脚踏过它;西边是度母山;南边是智慧女神峰;北边是护法神大山。它的积雪孕育了250多条冰川,与圣湖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令人称奇的是,发源于此四条以动物命名的河流同时出发,却朝着不同的方向流去,行程数万里后又走到同一个归宿地——印度洋。他们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狮泉河是印度河的上游;象泉河流入印度境内成为萨特累季河;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进入印度后成为布拉玛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境内与恒河相汇;孔雀河则是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
在人们的心中,这里成了万山之祖、众水之源,汇集一身神奇和宗教魅力,冈仁波齐当之无愧成为亚洲最为著名的宗教圣地。信徒最大的夙愿莫过于去冈底斯山朝圣,即使死于朝拜途中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每年,众多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的信徒不远千里,历尽艰苦来到这里,转山转湖朝圣祈福,了却夙愿。
第四,对于像我这样的外来者来说,冈仁波齐的“无可比拟”更来自于它地理位置的遥不可及。
冈仁波齐历史悠久,景色十分迷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致和散布其间的各种古址圣迹,加上宗教史上地位极高,既吸引着数不胜数的僧尼、信众,也招来各界人众到此朝拜和观光。但是,但真正能来到此地的人并不多,主要原因,我想还是来到这里的艰难。
它藏在阿里的深处,距离西藏最现代化的城市拉萨3000多里,一个来回就可以号称“八千里路云和月”了。乘汽车需要在茫茫无际的高原上行走两天,除了一条去年刚通车的柏油公路和一排排电线杆外,就是荒原和光秃秃的石山。即便从去年开始,阿里已经开通了前往成都、拉萨的航线,但所有现代的运输工具都要在高原的云团、气流、温度面前遭遇挑战。机场上空的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飞机就必须要减轻负载的重量。120人的飞机,经常只能坐1/3的乘客。
我的藏族朋友说,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从拉萨步行到阿里,历时46天;和我在山间住同一间旅舍的藏族人也告诉我,他的母亲和外婆,曾经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从那曲步行到这里转山,而之前五六年的劳作,就为这一次的行走。在那些发现西藏的探险系列里,尽是有关朔风、严寒、冰雹、神出鬼没的匪徒、突然破冰的河面以及牛马大批倒毙、朝圣者体弱冻死路旁。在早期,即使是最勇敢的探险家,能进入西部的也非常少。我们搜集了众多有关西藏的西学名著,仅看到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中简单记载了他来到此地。
第五,冈仁波齐的“无可比拟”还体现在那两个字上:“转山”。
不得不承认,要描述冈仁波齐的“无可比拟”,我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无论你是旅游者、探险家也好;登山者、摄影家也罢;无论你来自繁华热闹的大都市,还是地处偏远的大漠荒野;无论你是虔诚的信徒、或是坚定的GCZY战士,无论你是腰缠万贯的土豪,亦或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当你看到冈仁波齐的时候,你只会有一种想法:
世间,怎么会有
这样的
一座雪山?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N29度(HTIT-N29)
哪些电影的背景像《冈仁波齐》类似的蓝天白云,给人安静的感觉
首先先说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让人丝毫不觉得“闷”,最感动的是人简单和朴素,而且朴树看完电影也发微博说“自然温和扎实而且没觉得很闷。没有局也不自说自话,被感动到了好电影。朴素自然,心生敬意。”陆伟感叹说这部电影超乎所有人想象。这可能就是一帮人朝圣。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朝圣者他们的信仰。
我认为宫崎骏的《起风了》电影与之相似,首先这也是一部平淡无奇的电影,也会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感觉没有兴趣的电影,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也没有意外惊喜,这里有的是堀越二郎他对自己的专研骨子里的热爱,把自己的热情毫保留的倾尽在永远的热爱上,忘我的追逐,与朝圣者对圣山的热爱,无论怎么样他们对会一往向前。“一生只有一次,正如春天只有一个五月”这是《起风了》里的一句歌词,也是最打动我的一句。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去虚度,唯有想把所有的激情岁月都献给心中自己的热爱,并爱到极致。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少艰苦困难,甚至伤痕累累,我们都要坚持做自己热爱的。
一生一次,不再复有,兴许只是一片共想,但一生只有一次,过了就会错过。一生只有一次,正如春天只有一个五月,爱依然握住,仍未放手;梦依然继续,仍未放弃。蟹蟹
去冈仁波齐徒步旅行,要注意什么事情
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的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我国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冈仁波齐峰海拔6656米,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徒步冈仁波齐,可从大金出发,经曲古寺、哲热普寺、尊最普寺,最后回到起点。转山需要3天时间,最大的困难依然是高原气候,安全第一,住宿放心。
线路:从大金出发,途径曲古寺、哲热普寺、尊最普寺,最后回到起点。环绕冈仁波齐转山,需要三天时间,最大的困难依然是高原上的气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涌动的朝圣者。
有九天的假期,想去西藏,目前想的是冈仁波齐转山走一走大概两天,其余的话怎么安排合理
冈仁波齐山在雪域高原影响很大,被藏传佛教信众誉为世界级的神山,也是古耆那教信众眼中的世界中心。值得一看。
不知先生是从哪里出发?如果不是本地人,九天时间到冈仁有点紧。可先乘机到拉萨。再从租车前往。拉萨到冈仁有1100多公里,一天能赶到,但太辛苦,不建议。可从分两天完成。从拉萨经沪聂线到日喀则有两百多公里,中间可玩一下羊湖和孜江古城。第二天经叶孜公路到冈仁神山。转山一天。冈仁波齐海拔高度6656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这冰槽很奇特,像佛教的万字格。万字格是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是苯教的发源地。据悉,人们对于冈仁波齐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冈仁波齐峰经常是白云缭绕,当地人认为如果能看到峰顶是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如这样走,四天可完成朝拜。
返回时,可中途到日定远眺一下珠峰(近来不知大本营开放没?),然后日喀则再住一晚,玩一天,看看后藏圣地的各名胜,再回拉萨。
接下来,根据时间,可在拉萨选择性地看看: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等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哲蚌寺、色拉寺、小昭寺、宗角禄康、藏王陵、楚布寺、拉萨清真寺、曲贡遗址等旅游景点。也可去西藏博物馆或主要商业区八廓街、宇拓路步行街、拉萨百货大楼等地走走。
大美西藏,心灵之旅。祝旅途愉快!
(注:照片来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看了《冈仁波齐》影片后的感受是什么
《冈仁波齐》:你思想这么复杂为什么非要装纯真?
原创 乱而且乱弹 2017-07-08 09:49
看张杨的新片《冈仁波齐》,首先被一行前去朝圣的藏人磕长头的身姿吸住了眼球。
无论男女,随着雪白的护手板三声脆响,合十的双手依次掠过额头、面部和胸前,唰地一下身体如一道深色的闪电瞬间葡伏着蹿将出去,依旧是合十在额头的姿势,之后迅速跃起,豹子般灵魂敏捷。这样的身形衬以巍巍雪山弯弯山路烂漫原野,再有雨雪雾的渲染和日月灯光的烘托,好看!真的好看!
这才发觉原来大多数藏人的身姿是如此有内涵:颀长、刚健、充满力量,无论男女,腰部灵活有力,长腿长臂,寻常劈柴、拉车、烧火似乎都有舞蹈的韵味,一个驻足一个回首都是一个剪影一个雕塑。在他们裹得严严实实的长袍之内,有一条有力量会说话表现力极为丰富的躯体,尽管他们的表情都是那样单纯甚至漠然。
影片另一个亮眼之处是藏民之间天然的信任、友好和亲热。一样的服饰和语言,一样的信仰,一样的生活方式,“同胞”本身就是一张通行证。无须别的证明,就可以随时得到一个温暖的“过来喝茶”的招呼,“到我家去住”的邀请。前去朝圣的一行人一路之上也在随时帮助别人,给更遥远地方来的朝圣客送上自己的糌粑,帮老人犁地。朝圣的小姑娘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奶奶、妈妈、姐姐、哥哥,每个人都是同样的话:“我想你了。你想我了吗?”
影片一定拍得很艰苦、可想而知。感谢张杨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了解藏民以神圣为日常的生命常态。然而看到网上因此片扑面而来的信仰鸡汤,乱弹君不由得想说:有这个必要吗?既然你思想这样复杂,就没有必要假装纯真。
以我们开放的世界、多元的思想、每天不期而遇的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我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你觉得你还可以回到那种单纯信仰的活法中去吗?说实话,看到影片中虔诚的男女一步也不能少、一步也不能错的虔诚地朝圣山进发,乱弹君内心由衷地羡慕和长叹:有信仰的人是有福的,哪怕是跋山涉水、爬冰卧雪,但身累心不累,他不用忧虑房子票子孩子,不用忧虑市场行情的好坏和复杂的人事关系,他把一切都交给了神,自己只要磕好头就够了——但这样的幸福,平凡如你我者只能望洋兴叹了!而且,除了他们单纯愉快的心境和生龙活虎的身体,乱弹君没有看出其他愿意用现在的生活去交换的东西——我还是更中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更中意比较复杂的思想和比较独立自由的灵魂。
而且不要迷信信仰,信仰能带来和平和善良,但同样也能带来战争和拉仇恨。
《冈仁波齐》,你们看过此片有啥感想
如果你带着看故事的心情去欣赏《冈仁波齐》这部电影肯定会觉得比较难懂,因为它基本没有情节本片是人们以“磕长头”的方式,从家出发,前往冈仁波齐“转山”。看似平淡无奇却让人观后莫名感受到他们对生死的,不卑不亢,无喜无悲。试问有多少人能达到这种境界?
这一路看似辛苦异常,对于普通人来讲可以说是心理和生理的极度考验。但是对藏族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倾诉的方式,心中有信仰,一路仰望,可以得到回归心灵的慰藉。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为“神灵之山”,是西藏境内一座雪峰的名字它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中国西藏雍仲苯教、印度教、藏传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冈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夺人眼目。
据说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也就是指冈仁波齐。这对藏族人有着非凡的意义,神山朝冈仁波齐,冈底斯山主峰,通称雪灵山,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通称雪灵山。在普兰县圣湖玛旁雍错以北,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懂得这些背景带着虔诚的心再去观影相信你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
你怎么看待没特效,没明星,甚至没剧本的国产电影《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生命是一次匍匐前进的轮回。
很久没有看见信阳有这样纯净的天空了,就像很久没有看过这种以本色出演的电影一样。《冈仁波齐》这部小众电影,就像我们芸芸众生中每一个不起眼的人一样,匍匐而来,消亡轮回。
电影如其说没有演员,不如说是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没有情节,而每一步都是一条生不再来的路。生老病死,曲折迂回。相逢离别,相濡以沫。今生的路,或许就是前世的再见。来世的路,或许就是今生的遗留。
冈仁波齐山,是不允许攀登的。就像生命里有些东西是不能亵渎或者逾越的。比喻尊严,比喻善良。不是每个人都能一步一叩首的穿越一千七百五十公里,匍匐在朝圣的路上。也不是每个人在冈仁波齐山外围都能磕两万个头,绕三十圈,才能在小圈再绕十圈二十圈,才能功德圆满。也许,这就是信仰。也许,这就是虔诚。
整部电影都是记录了一个匍匐前进,跪拜朝圣的过程。当手板搽地的时候,仿佛感到自己内心深处被一穿而过疼痛。当木板三声敲击的那一刻,仿佛听见生命中最真切的呼喊。逢山过山,逢水过水……这恰恰就是一个一个生命匍匐前进的轮回。
有人后来发现我的电影票的售卖日期是错的,说我穿越了,我会心的笑了。如果我能穿越多好,就不会在奔波中迷失自我,就不会匆忙中忘记很多,就不会站着走,跪着活……
冈仁波齐,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大美和纯净。也许我,包括别人一辈子也去不了。有人问我信仰是什么?修行是什么?我说信仰就是有目的的活着。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我们看电影里,那些草草犁完地的年轻人,那些一闪而过的轿车,那些慌不择路的路人,那些匆匆飞驰的货车,那些推脱不能转山的妇人……
当电影里这十一个人,带着为众生保平安,求万物有福报,继续前行的时候。活着,也许就是最好的修行吧,在匍匐前进的路上,找自己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