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三毛为何要自杀
1991年1月4日早上7点左右,在台湾省台北荣民医院,有一名护士跟往常一样开始例行检查。当她走到最后一间病房的时候,看到病床上没有病人,病人不知道去哪里了。
护士赶紧在病房里寻找,她推开病房浴室的玻璃门,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只见病人两眼紧闭,正坐在马桶上面,双手合十,像是在做祈祷。一条咖啡色的丝袜,勒在病人的脖子上人,她早已没有了呼吸。
这个病人的突然离开,不但成了当天台湾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还很快就传遍了大陆和港澳。这个病人就是台湾省著名的女作家三毛。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三毛是整个华人文学圈里面名气最大的作家之一,当年有这么一句话,“男看金庸女看琼瑶,看完两个人再看三毛”。三毛能跟金庸和琼瑶两位大作家相提并论,可见她的名气有多大。
三毛有不少名作,如《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等等。在那个时代,不少少女的床头都备有她的书籍。
三毛除了写小说和散文,她还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剧本歌词。比如《橄榄树》,其中“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句歌词人尽皆知,几乎听过这首歌的人都会唱出来。
三毛当年名气非常大,粉丝特别多,所以她离开才会轰动一时。震惊之余,粉丝觉得这似乎不太正常,当年三毛还不满48岁,大好前途,怎么突然就这样走了?
关于这个问题,新闻里是这么说的,发现三毛身亡之后,医院第一时间就报了警。刑警和法医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他们发现三毛当时是坐在浴室的马桶上,马桶上方的有一个专门给病人挂吊瓶的铁勾。
铁勾上一条丝袜,丝袜的另一头正缠在三毛的脖子上。她就是被这条丝袜给勒住脖子,而窒息身亡的。
警方还发现马桶边上就有两个扶手,三毛但凡有一点想求生的念头,只要稍微扶着扶手,就可以保住性命,不会被丝袜勒si的。但是她根本就没有这么做,由此,法医得出结论,这不是什么疑案,而是一起自杀事件。
三毛自杀的时间是在1月4日的凌晨两点,然而,警方公布她的si因报告后,立刻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因为报告的结论是说三毛因病厌世,自杀身亡。这句话让人不禁产生疑问。
第一、一个人因病厌世,肯定是得了什么无药可治的疑难绝症了。
但是,记者从三毛的主治医生那里了解到,她这次住院只不过是得了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病,子宫内膜肥厚。
1991年1月2日那天,医生才给三毛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再过一天,她就可以康复出院了,病都治好了还会厌世吗?况且如果三毛真的厌世,又何必去治病呢?
第二、记者还从警方那里得到消息,病房里没有任何遗书或者遗言之类的东西。一般人如果要自杀的话,大多会给家里人留有遗书的,三毛作为一个作家自杀之前怎么会不留下只言片语呢?这实在让人不解。
这个时候,有人怀疑三毛是他杀的,但这个可能性也不大。三毛大多数写的都是一些散文,抒发情感之类的作品,她平时不会得罪什么人的。
也有人说,三毛的si是跟某些人有关系,这由一部电影引起的。
1990年,有一部电影轰动台湾。这部电影就是由林青霞,秦汉主演的,以民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和胡兰成的传奇恋情为原型的,名叫《滚滚红尘》的电影。该电影一出,马上获得不少好评,还获得台湾金马奖。
《滚滚红尘》的剧本是三毛写的,它入围金马奖的众多奖项,里边有一项就是最佳原著剧本奖。
可出人意料的是,颁奖典礼上,别的奖都给了《滚滚红尘》,唯独之前呼声最高的最佳原著剧本奖颁给了别的电影。
当时就有传言,某些人不认可三毛写的剧本,暗中给评委施加了压力,找了黑幕,这才让三毛没有拿到这个奖。
三毛自杀,很多粉丝认为她是因为被黑掉了这个奖,又失望又气愤,才走上绝路的。
林青霞回忆说,那天晚上三毛喝醉了,向她诉苦自己心很痛,全身都痛,痛得不得了。
于是,人们就猜测三毛不是身体上的痛,而是内心的痛,这个痛与没获奖有关。
不过,作为一个大作家,前途无量,会因失去一个奖而想不开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没等台湾当局站出来辟谣,新闻界就已经有人爆料说,这个纯属瞎扯,三毛的si跟没获奖没关系,这是有根据的。
有记者找到了金马奖颁奖典礼之前几天,三毛写给自己的干爸爸,《三毛流浪记》的作者张乐平的一封信。
三毛在信里对干爸爸说,她不相信自己能获奖,她也不在乎这奖,说没什么意义。
既然,三毛早就知道自己得不到最佳原著剧本奖,肯定不会因为这个事而想不开的。
不过,有媒体又继续深挖三毛自杀的内幕。很快,又有新闻登出来了,说三毛因为情所困而想不开的,她被一个男人辜负了,这才选择走上绝路的。新闻里说,这个人就是王洛宾。
王洛宾是有着西部歌王之称的著名音乐家,他的得意名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跟这些作品同样出名的还有王洛宾传奇的人生经历,他出身京城的书香门第,音乐科班出身,历经磨难,一生为民间音乐而活。
也有媒体把王洛宾说成是导致三毛自杀的薄情郎。不过,这个消息一出来,就没有人相信。因为王洛宾快80岁了,比三毛父亲还要年长,而且她又远在大陆,根本不会跟三毛闹绯闻。但是,这个绯闻居然有人信。
三毛是经过一个朋友的引荐,而认识王洛宾的。这个人叫司马中原,是个作家。有一次,司马中原跟三毛说,自己在大陆,认识了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那个人走遍新疆的草原和戈壁,做了一辈子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歌也写的特别棒,有机会介绍他们互相认识一下。
三毛一听,觉得司马中原口中的那个人跟自己是一路人,有机会一定得认识一下。为此,三毛专程跑到新疆,找到了王洛宾,果然两个人一见如故,从音乐聊到文学,再聊到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几天下来,快80岁的王洛宾,居然开启了三毛尘封多年感情世界。
一回到台湾,三毛就给王洛宾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很出名,里边有这么一段。
“我亲爱的朋友,洛宾,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这份情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点上我是自由的……”
三毛和王洛宾都是性情中人,碰到知音,自身和外界的压力都阻挡不了他们要交往的心。
几个月之后,三毛再次来到了新疆。她听说王洛宾年轻的时候,深爱过一位叫做卓玛的藏族姑娘人。于是,三毛还特意穿了一套漂亮的藏族衣裙,以此拉近对方的心。
到了新疆,三毛还提出不住宾馆,就住王洛宾家里。一个是名扬天下的美女作家,一个是德高望重的西部歌王,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必然又是一段千古传颂的爱情佳话。
但是,三毛到新疆没待上几天就匆匆回台湾了,从此以后再也没跟王洛宾联系过。而王洛宾在公众场合,也从来不提三毛的名字。
就在三毛自杀之后的三个月,有记者把王洛宾跟三毛的si联系在一起。人人都想知道三毛自杀跟王洛宾到底有没有关系,但是他既不接受记者采访,又对所有的传闻充耳不闻。
很长一段时间,王洛宾都没出来澄清事实,也不做回应。直到他去世前,才告诉几个朋友。他说三毛的确对她表达过好感,但他没有接受那份感情,更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忘年之恋。
王洛宾还说,为了感谢三毛的好意,他专门编了一个故事。故事说萧伯纳先生有一把破雨伞,早就不能遮风挡雨了,可他还是每天带着它出门,他不靠它遮风挡雨,只是把它当成拐杖。最后,王洛宾说自己就像是萧伯纳的那把破雨伞。
编这么一个故事,王洛宾就是在说自己老了,不可能再给那个女人遮风挡雨,自然也不会跟谁谈情说爱了。
三毛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所以两个人之后才没有再联系。因此,三毛对王洛宾的感情充其量只能算是单恋,算不上恋爱,她根本不是像花边新闻里说的那样为情所困,为爱自杀。
总之,三毛的自杀与王洛宾也应该是没关系的。
三毛自杀似乎是个谜,人们都很关心三毛为何想不开。最后,三毛的一个朋友站了出来,告诉大家真相。
这个人就是三毛生前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台湾著名主持人,兼歌手眭澔平。三毛自杀之前联系的最后一个人,就是眭澔平。
三毛生前的一段录音是这样的,“眭澔平,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人呢?眭澔平,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这段电话录音是三毛在人间留下的最后声音,可惜的是那天晚上眭澔平不在家,并没有接到这个电话。因此,三毛临终前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想对眭澔平说什么,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
不过作为无话不谈的男闺蜜,眭澔平知道多年来有一种病一直在折磨三毛,而这种病并不是她自杀前住院治疗的所谓的妇科病。
眭澔平:20年都要过去了,那时候并不懂什么叫忧郁症,三毛在20年前,其实她已经深受忧郁症之苦了。
眭澔平所说到的抑郁症,这种精神疾是非常可怕的。轻度抑郁症会使人意志消沉,闷闷不乐;重度的则让人悲观厌世,乃至想不开。
而三毛就是一名重度的抑郁症患者,她患上这种可怕的心理疾病,可能与她的成长历程有关。
1943年,三毛出生于重庆,四岁的时候,他跟随父母一起到了台湾。随着三毛一天天长大,她的父母发现她跟别的孩子似乎有点不太一样。三毛很聪明,也很有个性。
三毛13岁那年上课的时候,被化学老师批评了几句,放学回家之后,她居然找把刀切腹自杀,幸亏家人发现的及时啊,这才把她救了回来。
一个13岁的小孩怎会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这实在让人想不通。三毛的父母被她的行为吓得不轻,从此之后他们不敢再送她去上学了,并给她办了退学手续。
三毛退学后,她父母在家里亲自教学,直到她21岁的时候,父母教不了了,才又把她送进了大学。可就因为三毛的脾气,她的大学又没能念完。
念大二的时候,三毛跟一位姓梁的学长谈起恋爱,这也是她的初恋。这位学长一毕业,三毛就向他求婚。学长被三毛的话吓了一跳,他才刚毕业,不想太早被婚姻束缚,拒绝了三毛的求婚。
被学长拒绝之后,性子刚烈的三毛十分不爽,立马跟学长分手,一气之下又退学了。
三毛的父亲有几个好朋友在西班牙过得不错,她决定离开台湾这个伤心地,到西班牙找个学校继续念书。
三毛在西班牙过得挺开心,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三毛生命中重要的人就是荷西,当时三毛24岁,荷西18岁,是个高中生。三毛在人海茫茫中遇上荷西,可以说有点神奇。
那年圣诞节,三毛和一帮朋友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她输了,受到惩罚,就是出门去拥抱自己遇到的第一个男人。
三毛刚出门就碰到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这个人就是荷西。三毛第一眼见到荷西,就被他帅气的外表迷住了,并沉迷不能自拔。而荷西也很崇拜这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姑娘,他不但隔三差五来找三毛,甚至还向三毛求婚了,定下了一个六年之约。
荷西对三毛说:你要再等我六年,我还有四年的大学要读,还有两年的兵役要服,等到这一切都过去的时候,我就娶你。
荷西要三毛等他六年,她不想等,有点生气。于是,三毛叫荷西离她远点,并且不要常见面。
然后,荷西走了。走的时候,他倒着跑,手里捏着那个从来不戴的法国帽子,倒着跑一遍,一面跑一面挥手,嘴里叫着“Echo,再见”。
之后的整整六年,三毛和荷西就按照这个约定,没联系过。后来,三毛又回到了台湾。作为一个把爱情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女人,三毛一直想找到一份纯真浪漫的爱情,可惜,总是事与愿违。
最开始,三毛谈了一个男朋友。后来,两个人都快领证的时候,三毛才发现对方竟然是一个有妇之夫。不用说,他们分手了。
之后,三毛又跟大学里一位40多岁的德国籍教授谈起了恋爱。眼看又准备结婚了,没想到他突然心脏病发作,走了。
接连遭受打击的三毛,离开了台湾那个伤心地。
有一天,三毛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他叫她赶紧去他家,具体是什么原因,他没说。
三毛心想朋友叫得这么急,还以为他家里出了事,于是立马就赶了过去。
三毛到了朋友家的时候,她站在门囗,然后房门开了,在她的身后,有一双很温柔的手臂,把她从背后环起来,再把她一抱,抱起来就打转。
三毛一看就是那个长的高大,留了满脸大胡子的,当年的一个小朋友——荷西。
“荷西,回来了”,三毛快乐得不得了,尖叫起来了,那个时候他长大了,恰好六年。
荷西把门一推开,三毛就发现满墙都是自己放大了的黑白照片,而她从来没有寄过照片给他。三毛看到那个照片之后,再看看眼前那个人,突然觉得她这一生有他就知足了。
三毛没有想到整整六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男孩依然在苦苦在等着自己,这不就是自己苦苦追求的纯真浪漫的爱情吗?
那个时候,荷西已经是一个潜水工程师了,即将被派到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去工作。于是,三毛就跟着荷西去到了非洲,还在当地登记结婚了。虽然说沙漠里的条件很艰苦,可是因为有情饮水饱,两个人过的是神仙眷侣般的日子。
那时候,他们做饭的铁锅都是问邻居借的,烧柴时发出浓浓的烟,把三毛熏得眼泪都流出来。不过,她没把这些当做苦,反而觉得很神奇,把炒菜当成一种艺术。虽然在撒哈拉沙漠的条件很艰苦,但三毛还是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
三毛说一天一天过去了,她觉得她虽然住在沙漠里,但在她的身边,她看到的都是是繁花似锦。她的歌词里面就有这样的句子,“花又开了花开成海,海又升起让水淹没,”。
在条件恶劣的撒哈拉沙漠里,三毛还能看到蔚蓝的海水,五彩斑斓的花,她说是因为有荷西在她的身边。
艰苦而幸福的生活,给了三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三毛最出名的作品多半都是在那段时期写出来的,只可惜好景不长。
1976年,三毛的父母到西班牙看望女儿,女婿之后,三毛亲自送父母回台湾。结果刚到台湾,她就接到噩耗,荷西潜水的时候,因为设备故障不幸罹难。
当三毛赶回去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丈夫荷西冰冷的尸体。当时,三毛已经是半疯了,人家跟她说这是荷西,她还说不是,她不相信,她一定要看见荷西才相信。然后,那些人就叫她亲自去看,但是要勇敢。
到那个房间门口的时候,三毛把陪她去的朋友都挡在了门外。她说:“我们夫妻的最后一个晚上,我要跟他一起,你们不要进来,我一个人进来。”
亲戚走开的时候,三毛看到棺材里面躺着的人,就是她心爱的丈夫荷西。三毛没有哭,她就在旁边紧紧的握住他的手,就像他们平常生活的那样子。
那时候荷西已经过世两天了,不知道为什么,三毛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双眼流出了鲜血,他的鼻子和嘴也流出了鲜血。当时,三毛一边擦自己的眼泪,一边擦他的血。她觉得她好像是他唯一的女人,他也是她唯一的男人。
荷西走了,跟着他一起走的,还有三毛的灵魂。荷西走了之后,三毛就回到了台湾,可是,她的灵魂却再也无法安宁。原本就敏感、内向的三毛始终无法从痛苦当中挣脱出来,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抑郁症。
到后来,她要大把安眠药才能够入睡。可是安眠药的副作用,摧残着她那脆弱的神经。琼瑶回忆说,三毛曾经告诉她,有一天晚上,三毛吃了安眠药入睡,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居然坐在五楼的阳台上,而三毛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四楼卧室跑到五楼阳台上去的。
有医学专家说,三毛自杀很有可能就是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引起的一种意识错乱行为。
不管是意识错乱,还是有意自杀,这个才华横溢的台湾女作家,带着深深的痛苦,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了。
不过正如三毛在自己的文章里面所说所写的那样: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有过刻心铭心的真爱 ,并且把这份爱传递给了无数的读者,三毛的一生依旧圆满。
提一个冒昧的问题,三毛和张爱玲,哪个更优秀,更有才识一些
两位都是才女,都优秀,都喜欢。但最喜欢的还是张爱玲,天才作家!张爱玲一生孤独,孤独到了极致,无人能及,也无人想及!最喜欢她的:《半生缘》、《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魂》。
想读一下三毛的书,有没有推荐的
题主你好,本人是忠实的三毛粉,她的书陪我度过了漫长的青春岁月,三毛也一度是我的偶像和精神寄托,所以看到这个问题就情不自禁来回答了。
首先一点,还是要看你的阅读目的。是真正想深入她的世界,了解这个作家,还是只想找一部最经典的作品,浅尝辄止看一下,不至于对她一无所知?
流浪文学代表作:《撒哈拉的故事》
如果说最有名的作品,那当然是《撒哈拉的故事》,这是她的成名作,也是流浪文学的经典。当初,三毛不过是在杂志上看到了几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便感应到有一种强烈的乡愁,仿佛是前世的故乡在召唤着她。于是,她决定到撒哈拉住一阵。
没想到,荷西先她一步,到沙漠里找好了工作和住处,然后邀请她去“结婚”。两人的婚礼很简单,穿着便装走着路到法院去做公证——连观众穿得都比他们正式。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里面收录了她十几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记录了她与荷西妙趣横生的婚后生活,美丽神秘的大漠风光,以及当地撒哈拉威人的异国文化。
她的文字简单、朴素,真诚又富有韵味,这本书整体上基调也是轻松欢快的,其实大漠生活是枯燥而艰辛的,但是三毛很懂得苦中作乐,把日子过成诗。
所以说,三毛最大的魅力,其实不在于她在文学上的成就,而在于她的生活方式。
如果只想读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的话,读这本就可以了。
唯一一部剧本:《滚滚红尘》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
匆匆不语的胶着
罗大佑和陈淑桦的这首歌应该都是很熟悉的了,这首歌便是电影《滚滚红尘》的主题曲。
如果比较喜欢读小说、看电影,那可以看看三毛这本《滚滚红尘》。三毛说,她写自己的故事都还写不完,哪有精力去写别人的故事呢?
所以这是三毛写的唯一一部剧本,也是她的最后之作,据说是以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故事为原型的。
这本书被拍成了电影,林青霞、张曼玉和秦汉主演的。书可以和同名电影对比着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动和收获。
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雨季不再来》
从名字可以看出,这本书记录的是她的青春岁月。大概是17-22岁之间,刚刚展露文学上的才华时,发表的那些文字。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
如果了解了过去的她,你就会知道,三毛何以成为三毛。
她从小就不是个一般的孩子,性格极其敏感,一度自闭、叛逆。她偏科严重,和很多作家一样,语文成绩很好,数学上却是一窍不通,因此被老师在脸上画鸭蛋羞辱过。
那时起,她宁愿到坟地里看课外书也不愿意去学校,后来就辍学了。
辍学过后就是大量地读书,她最爱名著、小说,其他也都有涉猎。学过一阵画画,后来就开始发表文章了。
她自己坦言,其实不是觉得这些文章写的好才出书,只是怕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拿去乱用,她还拿不到版权。
另一方面就是,那时的二毛虽然是个怪小孩,但她从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热忱,那是她人生的一部分,没有曾经那个青涩敏感的她,就没有后来通达洒脱的她。
我很喜欢这本书前言中的一段话: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 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丧夫之痛:《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荷西过世后的生活,也见证了三毛文风的转变。
这本书的同名散文,是我看过三毛的第一篇文章。当时真的是一下就爱上了。这么多年,这篇散文看一次泪湿一次。她的文字太真挚,痛苦自然也是让人刻骨铭心。
不过这时的她,虽然经历了痛彻心扉的死别,对生活仍是很坚定的,说要做一只“不死鸟”。
如果不喜欢悲伤的文风,这本就不要看了吧。
读完以上几本书,基本就可以对三毛有七八分的了解了。因为都是一篇篇的散文,其实也不必纠结是否完整看完整本书,挑自己感兴趣的看就可以了。
以上。
三毛的作品风格怎么样你喜欢三毛吗
三毛,原名陈懋平,台湾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品有《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等。
我本人最喜欢《撒哈拉的故事》,“我的世界观就是我的爱情观“,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自,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三毛的这段话和三毛的死让我印象深刻,并改变了我对死亡的态度。
三毛的作品取材广泛,有不少的作品充满异国情调,三毛的文笔朴素浪漫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毛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有时贯穿着健康,明朗,晓畅,诙谐,有时又有一种寂寥,落寞,婉丽和淒凉的调子。荷西死后,三毛“文字里再也没有了笑容“,此后的风格是低落和悲伤。
三毛从不刻意炫耀文字技巧,追求平实与自然,然而在她的信笔挥洒之中,却又蕴含着无限的空灵,这也许是一种更高的技巧和风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