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2003年的高考数学有多难
有幸2003年参加的高考,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先说结论,03年数学考题非常难。
本人在重点校重点班,但是数学天赋并不强,属于介于数学天才与普通学生之间的那种类型。
平时数学考试,除了最后两道大题以外,其他题基本都在掌握范围之内,一般拿下前面试题以后,富裕足够时间攻最后两道题。最后两题一般不能全会,但是其中前面几问的基础步骤分可以拿到。成绩一般130+,很偶尔可以上140。
2003高考拿到试题后明显和平时训练、往年考题不一样,从选择题开始就没有通过定理可以直接推导出答案的试题,也就是没有送分题。扫了一眼后面的大题,根本没有解题思路。
这种区分度大的考试,其实更考验学生基本功和心态。考场上经过两三道题的适应后,我就迅速调整思路,不死扣题,先拿能拿的分。把可以拿下选择、填空和大题步骤解决以后,再扣一扣难题。最终仍然有很多题就是不会,没有思路,盲选或者放弃。
最终成绩110+,不算突出也没有拖后腿,清北无望,去了其他重点校。
03年数学,90分算不错,100多算高分。北大在本省录取线才640分,往年基本是660以上,差值就在数学上。
同时,03数学给了很多学生很大心理阴影。很多平时对数学和理科自信的学生,突然感觉自己是数学废物,甚至不敢报考理科。
2003年非典的那年高考,还有谁记得
2003年的高考,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必将载入史册。这一年,高考首次在6月7,8,9三天举行。这一年,高考在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下举行。
虽然遭遇种种变故,但高考命题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准”。
关于这一年高考数学的种种吐槽,本文不再缀述,因为14年来,关于当年数学的恐怖描述,已汗牛充栋。
今天专门来谈一下并非在风口浪尖但同样给广大文科生带来巨大挑战的2003年历史单科卷。
选择题部分,出现了诸多冷僻考点,如: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与工农结合的标志性事件,宗教改革在英国的表现,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一些细节问题,对精确记忆的要求较高,考生失分较多。
问答题部分:
1.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其一些政略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亦有贡献,列举这些举措,并概述其影响。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历程。试从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科技、军事、教育等方面概述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1917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逐步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历程。
这三道题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当年使用历史单科卷的江苏历史均分仅为83.5分(满分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