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
- 贺知章《回乡偶书》之类的诗算故事吗
- 《回乡偶书二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 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篇《回乡偶书》
-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中,其第一句的“回”字,第二句的“衰”字,正确读音是什么
- 《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到底是读cui还是shuai
贺知章《回乡偶书》是古绝还是律绝
贺知章这老头,在大唐算一幸运之人:书读得好:中进士,当状元。官做得大(三品),且顺。寿延还长。当然诗也写得棒。其人还是发现天才李白,惊为“谪仙”的伯乐呢。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不知者很少吧?其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仄仄平平仄仄平)
乡音无改鬓毛衰。(平平平仄仄平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平平平仄仄平仄)
笑问客从何处来。(仄仄仄平平仄平)
这首传咏千年,几乎家喻户晓的唐诗,用几近白描的笔法,活泼诙谐地展现了一幅老翁归家图。
从韵律上讲:此为七言古绝,为仄起平收(首句押韵)式,非格律七绝。
主要是该诗用韵。回、来为平水韵上平十灰部。(律绝诗正格都押平声韵)但第二句末“衰”字,无论读摔或摧,仍属平水韵上平四支,亦为换韵,此算出韵,因律绝应押同部韵脚。(近体诗之律绝首句可借邻韵,称“孤雁出群格”除外)
从平仄上讲,倒符合律绝之粘、对要求。先说对:即除尾字外(平收式),从奇句到偶句,其逢双字处(单处一般平仄不论)平仄应相对立(反)。
此诗中:小对音、家对改、大对毛。余之如是。
次说粘:即从偶句到奇句,其逢双字处(单处平仄可不论)平仄应相粘住(同)。
本诗里:乡对童、改对见、毛对相。余之如是。
至于第三句之“不相见”,为仄平仄,(此在律绝转句中常见)正格为平平仄,但第四句之“何处来”为平仄平,正格当仄仄平。恰是这般小拗救亦合格律。
还有:绝句不强调对仗。即可对可不对;可对首联或尾联;还可全对仗。(如老杜之“两个黄鹂对一行白鹭”那首)
愚从用韵、平仄讲,贺知章之《回乡偶书二首.其一》,疑为最接近于近体诗格律的一首古绝,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律绝。个见,恐有误,请朋友赐教。
谢友邀.拙答。望方家指正!
贺知章《回乡偶书》之类的诗算故事吗
大家好,我是爱学习的雁知,我来回答。
关于作者
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
关于作品
《回乡偶书》是贺知章八十六岁辞官回到故乡浙江,距诗人离开故乡已经五十多年,其实是两节小诗,我们熟知的是第一节: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作品释义
从年少时离开家乡,到现在老了才回到故乡,口音倒还没有改变,但头发早已经是稀稀拉拉的了。看到了一群小孩,一个都不认识,孩子们天真的笑着问道:“你是哪家的客人?你从哪里来?”
离开家乡几十年年了,特别是回家后才觉得人和事都变化太多,只有门前的镜湖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泛起涟漪,只有这还是旧时模样。
我的理解,作品表达了什么?
一 这是一首回乡感慨的诗。诗人年少时离开家乡,风风雨雨五十年,经历了多少的坎坷,终于在年老时可以告老还乡,也可能是荣归故里,可是,故乡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孩子都不认识了,还问客人从哪里来。
我年轻的时候,会只说是作者表现的生动,诗句朗朗上口。现在读这首诗,却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有一种伤感在里面。
二 这首诗像一个小品,场面非常的生动,热闹,却让人久久的回味。诗人回乡是充满了喜悦之情的,回乡后却又感叹人间的世事沧桑,好在又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因而又觉得很幸福,所以感慨万千。
三 这首诗像一幅画。有风景,有人物,有故事,诗人和孩子的形象非常丰富,是一幅非常有趣的生活场景,又蕴含了深深的人生哲理。
这是作者最为成功的作品,诗人通过自然朴实的语言,将回乡的喜悦和对人事沧桑的感叹,非常好的融合到一起,情感自然真挚,是一首发自心底的感情流露,是一首千古传颂的不朽之作。
《回乡偶书二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在这里只谈谈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诗,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先把原诗写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贺知章这首诗是随意而写下的,在自己年青的时候就离开了家,到年老时才回到家乡,家乡的口音虽然没有多少改变,可自己的两鬓已经是斑白稀疏了,感悟中随自情而发。
当家乡的小孩子们看到自己时,都不认识,好奇中笑着问: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呀?”作者听后感怀,瞬间的变化思索,而成就了这首原诗。
这就是作者当时的感情流露,少小离家,年老归乡中的所悟,属于随笔吧。
就谈到这里,上述有诗书知识,也加了点自言,欢迎老师和网友们来讲讲,谢谢。
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篇《回乡偶书》
问题: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篇《回乡偶书》?
前言:
《回乡偶书》共二首,两首连起来欣赏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
原文:
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赏析:
本诗是诗人年老(八十六岁)还乡后所作,从反面写久客伤老之情。
一、 一个多年客居他乡的游子回到了故乡,离家时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归来已变成华发稀疏的耄耋老人。几十年的岁月就在“少小”与“老大”之间倏忽而过,真是分分秒秒催人老。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不由得让人伤感唏嘘。离家多年却“乡音未改”,暗寓故土难忘,而久别的故乡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吗?我的故乡还记得我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容颜上写满沧桑的老人感慨万千地走在回家之路上。
下面的时间,诗人并没有写感慨的具体内容,而是将笔开,撷取了非常平常的一个生活片断——儿童看见陌生的面孔,好奇地问:“客人,你从哪里来?”儿童的提问出乎自然,合情合理,诗人听来却颇为诧异,这是我的故乡呵!我怎么成了我的故乡的客人了?诧异中有可笑,可笑中有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无奈。诗歌在此处戛然而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率真的童趣,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一生多少起伏曲折,多少世事沧桑,都付与小孩子天真烂漫的一问中,含义深长。
二、 第一首诗给人妙手天成之感。生动逼真的生活场景,朴实无华的文字,自然流淌的感情,浑然一体。诗人对岁月的流逝,伤感却不消沉,无奈中有诙谐,表现出一种人生的睿智。第二首诗是第一首诗的续篇。两首诗意境和背景相同。
在诗人回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和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旧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感伤。“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不厌其烦地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这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而引起,所以顺势转出下一句有关人事的议论。亲朋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认识的旧友玩伴某人某人都去世了,某人某人也沉沦了,因而诗人发出了“近来人事半消磨”的沧桑之叹。用语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触动心灵的相关事件。
接下来宕开笔墨,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镜湖,没有改变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水波。这实际是次句的岁月沧桑之叹,因为除了“湖波”未变之外,昔日的人和事都几乎变化净尽了。“物是人非”的感触极其深沉。
三、第二首诗由直抒胸臆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不经意道来,不着边际,实则是妙用反衬,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发的感情。还要重点领会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贯流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苦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归故乡见到儿童时曾感受过一些“置身亲人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的沧桑人事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伤感异常了。
结语: 这两首诗展现的是一片化境。作者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便被引入了诗的意境。像这种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难能可贵的。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中,其第一句的“回”字,第二句的“衰”字,正确读音是什么
以前上学的时候学习这首诗,老师教的是,回读回家的回这个音,衰读催这个字的音,我们就这么背了,当时小,老师怎么教就怎么读,没什么其他的想法,后来到高中后,对中国的诗词很感兴趣,就专门阅读了一些诗词创作,平仄韵律的书,发现在古代回字一般读作徊,虽然现在人背的时候照回读,但是就会经常发现不押韵,贺知章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不会不按照平仄韵律来写诗的,所以可以肯定在文人墨客那里回就是读huai,压ai这个韵,这样的话衰也就读shuai了,最后一句的来也是压上ai的韵脚了,完全符合七言绝句一二四句压韵的规则了!
《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到底是读cui还是shuai
都不对。正确的读音,应该是suī,不过这个读音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经取消了。
读shuāi和cuī都是错误的,否则字意不通。
首先得知道,什么叫“鬓毛衰”?释义为鬓毛减少、变白的,都是不学无术者的结论,根本就不懂古汉语。告诉你什么叫“衰”——其实就是染头发。
现在的语文老师和一些所谓专家,他们根本就不懂古汉语。
其实,这个“衰”字应写作“縗”或许更准确。
有一个说法叫“縗墨”,说的是将丧服染成黑色。
《回乡偶书》说的“鬓毛衰”,实际上是指染头发。古代染头发染胡子很流行,与今天相比也不遑多让。贺知章所处的唐中后期,人们就很喜欢染发。如果你不清楚,可以去查查资料,古人在西周时就开始染发了。
贺知章写《回乡偶书》时80岁了,当时的风气就是流行染发,他要是不染发,那在当时反而是个异类。
贺知章写“鬓毛衰”用的是代指法,表面意思是说,我这个头发是染黑了的,代指的就是我年龄大了。
所以从释义上来讲,这个衰就与读shuāi、读cuī没有半毛钱关系。
凡是把衰字解读错误的,那都是不懂古汉语。
当然也是因为这的确有点特殊,因为贺知章在这里用的是当时一个口语化的俗语。
因为唐代的书面用语里并无“衰发”“縗发”一说,这是唐代古吴语里的口语。
你可以读一读钱乃荣的《当代吴语研究》;蒋冰冰的《吴语宣州片方言音韵研究》;赵日新、王正刚、秋谷裕幸、太田斋的《吴语兰溪东阳方言调查报告》;曹志耘的《吴语处衢方言研究》、中岛干起的《吳語の研究─上海語を中心にして─》等等。
那么在唐中后期,吴语管染头发,就叫“衰”(“縗”)。四明狂客,操着一口古吴语,而且是染发爱好者。
而这个读音,就是《唐韵》里记载的“所危切”。
所危切,只能读出suī来。如果读cuī的话,那应该是“仓回切”。
而且这个suī的读音,在今天的方言口语里也有保留。当然,意思有所变动。
比如闽南话,suī,也是这个“衰”字,它表示的就是“倒霉、运气不好”,比如“白衰”,“衰啊衰,种葫芦收菜瓜”等等,在俗语里还很常见。
我一向认为,你要真想学习古汉语解读,你最起码要懂一些方言。对方言没有研究还想解读古汉语?你太小瞧古汉语了。尤其是那种拿着现代汉语普通话去解读古汉语的,那都是在路边捡了毒蘑菇吃了。
《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被错误解读也实在是个悲剧,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废物实在太多了,如此的老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可想而知。
由于现在的老师水平太低,你只能将错就错。不然你在卷子上写正确答案反而拿不到分。“不求文章中天下,只求文章中试官”嘛。
所以“乡音无改鬓毛衰suī”,知道正确读音其实也没啥用。
你就记住,跟老师说话的时候,他让你怎么读你就怎么读,离开学校之后,分数不受他控制了,你再翻回头来指着他鼻子说他误人子弟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