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

李清照与苏东坡没有什么交集,为何会讨厌苏东坡呢?讲一个有关苏东坡的故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4 20:55:49 浏览6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李清照与苏东坡没有什么交集,为何会讨厌苏东坡呢

李清照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女词人,而她对于词的珍爱和认真,常人少及。故而以文学批判的方式写出了《词论》,论及前辈十余人,指摘其过,这是属于文学批判的理论作品,所以说讨厌两个字,还是太肤浅了。

在《词论》中,从柳永开始,逐一批判。而谈到苏轼的部分说道: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读不齐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邪?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什么意思呢?是说晏殊、欧阳修、苏轼三人,学问深厚如天人,按道理讲,写写小歌词,应该是像取大海之一滴这样简单的事,然而事实上他们的词大多只能算是句读不齐的诗而已。

并且这些人的词又往往不合音律,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诗的音节只分平仄,而歌词的音节分五音,又分五声,还分六律,还分轻重缓急清浊升降的节奏感。比如近世所流行的《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等词牌,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又比如《玉楼春》既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韵。如果本来押仄声韵的,再押上声韵则谐和,如果押入声韵,就没办法唱出来了。

从这里对于苏轼等人的批判,可以看出,首先李清照是尊重前辈们的文学修养的,否则不至于夸他们学际天人。但是她又有一股子认真和执着,认为术业有专攻,谈到词的专业程度,她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有词的雏形开始,一直论及宋朝前一百年的大家们,认为真正理解词与诗的边界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律诗只讲平仄韵,而词因为必须要唱出来,所以有更多的音律上的要求,还有去入韵,五音谐洽的多种声韵上的要求。

所以,这就好比李清照这个精通音律的人,以音乐的观念去对待歌词的时候,发现这些文学大咖写的词都不合音乐应有的原则,各有偏差,所以才提出批判,却被后世许多人讥讽为狂妄。但陆游却说,李清照批判前辈,多中其弊,她虽然是指摘前辈,但有理有据,并非妄议。

这实在是一种进步,是词趋于成熟时期的理论完善的表现。不能因为她批评的都是大文豪大作家,就忽略她的观点,而仅仅着眼于她批评前辈上面。她是个女词人,但对于词的热爱,可能常人无法理解,这并非所谓女人的小气,而是对待专业的认真态度。

我们如果去读苏轼等人的词,有许多确实只是长短不一的诗,只是从文字形式上接近词,但从声律角度,多有不协音声者。也就是只能读,没办法唱出来。但苏轼像李白一样,胜在意气风发,规矩往往圈不住他。

但其实早期的苏轼,写词也有许多毛病,比如好用典故,一首词里用好多处典故,而妨碍了词的意境,所以又被批判说“以学养而害性灵”。到了晚年,返璞归真,虽然也用典,但是不那么刻意造作伤害意境了。可见大文豪也是逐渐发展的,那么被人挑出问题来,也并非什么不可饶恕的事。

所以李清照对于苏轼的批判其实是积极的,而非纯粹的讽刺。这是一个词人为她所珍视的事划定标准,建立专业性的一种举措,正因为她爱词,所以才如此严格的要求,生怕词人都不知诗词的分别,而流于滥觞,以加速词的消亡。

有这样一位女性,在那样的时代敢于提出这样的见解,敢于挑战前辈的权威,无怪乎她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句子来了。我们实在应该觉得庆幸,她是文学领地几千年来少有的女性光辉,独立而熠熠。

所以要说她和苏轼没有交集,也是不尽然的,文学就是他们的交集,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集。至于说讨厌嘛,这完全是一种误会,要真是讨厌,那前辈应该被她讨厌个遍了。她是女中丈夫,还没那么小气。

讲一个有关苏东坡的故事

我是岁月如华,我来回答:讲一个有关苏东坡的故事。

关于苏东坡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苏东坡因才情出众,而得遇佳人喜结连理的故事”。

苏东坡是苏轼因东坡居士而得名,字子瞻,苏轼(苏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少年时的苏轼就已经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少年才俊。相传在四川岷江河畔,有一山名为中岩山,山中有一清泉,泉水清澈见底,清泉中有鱼,而鱼儿更具有灵性,只要在池边拍手,鱼儿就像听到召唤一般纷纷游过来,神奇的令人拍手叫绝。

当时北宋进士王方曾这里和好友相聚,畅谈诗文。忽然,心血来潮,想给这清泉池水取个名字。在大家都低头深思的时候,一个少年挥笔写下了“唤鱼池”三个大字,笔法刚劲有力。王方顿时对这个少年多了几分赏识。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这个少年就是苏东坡。

正是因为王方看准了苏东坡的才学,就把自己年仅16岁的爱女王弗,嫁给了苏东坡为妻。苏东坡因提名“唤鱼池”而成就了自己美好姻缘。婚后夫妻和睦,琴瑟和鸣。

当十一年后王弗病故,苏轼写给亡妻的《江城子》流传后世,被人们永久传颂。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故事到这里讲完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谢谢。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苏东坡的诗为什么能流传千古

问?有人感觉苏东坡的诗句很一般,为什么他的诗还能流芳千古!这是提问者拿出的苏东坡的这首为证: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在下今天就以这首诗为评,证明苏东坡的诗为何能流芳千古!请问说苏大才子的那位,能否回答一下,在下提出的问题吗?

人这一辈子,最怕是什么吗?

大家说说人这一生是不是最怕,无知呢!

在下可以明确的告知你!盲目的自大。才是人生最可怕事情!

请问一下读书是不是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呢?是不是为了增加脑海学识的容量,对事物问题反应有一个更好辨证能力和运用能力呢?在你投下这样的一颗重磅炸弹。请问目的何在?请问你是站在什么样的一个立场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呢?今天在这里你能否告知在下,作为站在一个诗人立场上,什么样的行为,能表达出一个诗人,该有的特性和风骨?

就以苏东坡这首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你能否告知在下,这首在什么样的一个场景下,让苏东坡提了这样的诗呢?诗中的大意是什么呢?它真实的含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就好好分析一下这首诗。

前从字面上去分解,是不是说,一个十八岁的青春少女嫁给一个八十岁的老头子。在新姻的那天晚上。做了所有礼仪上一切该有礼数。而那个八十岁的老头满头白发,在过程中一直面对一个满身红衣少女,而少女满面红光。应该是一位楚楚动人的美丽姑娘。仪式走完后他们进房里,做了男女该做的那些事?关键是诗里最后一句,把老头比做梨树,把老头白头发比成了梨花,压着美丽少女行房事!这就是整个的诗中故事情节吧!不知在下从字面作答是否正确。还望头条朋友们来评说是非屈直!要是复合情理,那么苏大才子,就算把他这首诗,放在当今这个高科时代,也算是精典之作吧,更何况是在那个封建社会主义里!更是珍上珍的文化之愧宝!诗句充分的体现着,一个诗人用常人正确目光上,来续写着出那个时代奇葩的婚姻。诗中确包含着一个诗人该有正确对待!那是一庄肮脏的交易。不平等的悲剧!这样的诗词就算放在当代也算的上,华夏文明文化之愧宝!在远古旧时代那就是珍上珍诗人该有的精神和风骨!以上就是本人所答,如有不详敬请谅解!欢迎头条网友们勇热参与这场讨论中来。给苏东坡一个公平而公正之定义!

苏东坡一生生活的幸福吗

苏东坡的诗词豪迈、奔放,他的性格乐观、豁达,但他们个人生活确实是很不幸的,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县,他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他和弟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把《汉书》从头到尾熟练地背诵下来。

公元1056年,宋仁宗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一起到京城参加考试,大文学家欧阳修担任主考官,他发现有一份试卷考得非常好,而且还吧这个试卷拿给别的官员看,都说很好,建议把这个试卷评为第一名。

但是欧阳修担心这份试卷是他的学生曾巩作的,评为第一怕别人说闲话,结果批了第二名。仁宗亲自在宫殿上考试,苏东坡和弟弟苏辙都中了进士。

本来兄弟二人都可以出去做官,但不幸的是他的母亲突然病死在眉山老家,他们父子三人急忙赶回去奔丧,按照当时的习俗,兄弟二人便在家守孝三年,然后才去京城接受官职。

苏东坡在凤翔府做太守助手。仁宗死后英宗即位,苏东坡回到京城,得到能在皇帝身边工作的职位。

可是没有两年,他的妻子王弗也因病去世,他的心里很难过,在山东诸城做官的时候,几次在梦中与妻子相会,他凄然泪下,写下一首词,诉说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出那种哀痛欲绝的忧伤心情,催人泪下,肝肠寸断。你说苏东坡的生活幸福吗?

苏东坡的妻子死后没过一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又病死在京城,苏东坡又经历了一次沉重打击。

当时在京城他有一次在皇帝召见的时候说:“皇上,任命他的文武官员,不怕他们不聪明、不勤奋、不果断,而是怕他们处理公事太急躁,听取太多的劝告,用人太激动。希望他们能镇静下来,自然轻松处理政事。”

实际苏轼说这些是指王安石变法说的,他觉得改革改的太快了,他认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

就在这一年七月,苏东坡离开了京城,到杭州做通判,帮助杭州长官处理事物。

后来有一次苏东坡在答谢表里说了一些反对新法的话,遭到变法派个一些仇人的弹劾,神宗下令把苏东坡抓到京城关起来。

仁宗活着的时候曾说过:“我今天得到苏轼和苏辙两个文人,可惜我已经用不上他们了,那么我把他们留给我后代,不是很好的事吗?”因此神宗决定免去苏东坡死罪,把他贬到黄州。

在黄州苏东坡一家生活非常清苦,靠种一个朋友给他的几十亩地养活一家老小。他把这块地取名“东坡”,自己取名“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名字的由来。

苏东坡一生受到打击挫折太多,但他生来就是乐观风趣的人,他的诗词雄浑、豪迈、奔放,很有男子汉的气概。

苏东坡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幸的,父母的不幸离世,妻子又英年早逝,事业上的重重打击,都使她的生活失去常人的乐趣,但是他仍然坚强地快乐着。

人生因何不快乐,只是未学苏东坡。从苏东坡的《定风波》的词里就能看到他的乐观、豁达、坚毅、顽强的精神风貌。

李白和苏轼谁是诗词界第一人

生活要有情趣,闲来无事吹吹牛皮。

前不久,苏轼邀笔者吟诗作赋,共饮一曲,笔者问还有谁?苏轼告知还邀了李白。笔者思来想去,两个大男人,小女子作甚,于是推托有事回绝了。

过没几天,苏轼再致电于笔者,说那天他亲手炖了一大锅“东坡肉”与备了两大坛好酒,与李白相谈甚欢。笔者心想,这是好事。后苏轼哭着说,李白半场就将他放倒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李白应苏轼之邀,二人确实相谈甚欢,酒过三巡苏轼一直让李白赋诗,自己又不赋,还挑李白诗病,于是李白出了一招,酒一人一坛,谁先喝完谁不倒,谁就是诗界第一人。苏轼听完随口就答应了,二人真的碗改为坛,“咕咚咕咚”……苏轼喝了半坛就趴了。

第二天,苏轼酒醒,发现两坛酒一滴不剩,一锅东坡肉也见了底,桌上李白留了一纸,纸上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东坡肉虽绝,难敌醉诗仙。

此后,苏轼不再心高气傲,在水调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借用了李白的诗句,成了一绝。

水调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宋朝,苏东坡的名气怎样

谢邀,苏轼为我们留下了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以及卷帙繁华富的散文作品,其数量之巨,为北宋著名作家之冠,其质量之优,则为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所以说苏轼的名气很大。

为何很多外国人也喜欢苏东坡

这个正常,苏东坡有很多不朽的作品,让人喜欢。也留下许多故事让人回味,如东坡肘子,加上人为宣传也让许多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也喜欢。就像中国人喜欢外国的明星,球星,科学家,只要是人家宣传的多,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你觉得苏轼的哪首诗词最美为什么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常羡……。东坡菜是道道精品,款款经典,难分一,二。仅呈一款,诸友赏。谢谢!

诗人苏东坡有哪些代表作

谢谢邀请。我谈点看法。

一.如何界定“代表作”

我以为首先应界定:什么是某位作家的“代表作”。我以为所谓某一位作家的代表作,应该是:“全面代表这位作家的最高成就的作品。”

二.词、赋是苏轼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如果数上十来个算得上顶级的大作家,苏东坡当在前几位。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能够像苏轼这样全才的的人并不多见。他不仅在文学上造诣很高。他在他在绘画,教育,美食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

我以为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文学作品上。而在文学作品上其中“词作”具有前无古人的“开疆辟土”

的贡献。他破除了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把词与诗相提并论,认为二者是具有同等功用的文体,大大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与艺术价值。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提到苏轼的代表作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的词作。

他的词作最能代表他的最高艺术造诣,并且代表了他一生主要思想的境界(世界观)的词当是”乌台诗案”被贬后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还有一首词作虽然是“乌台诗案”之前的作品。我以为也应定为苏轼的最具代表性的词作。那就是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

提到苏轼的代表作我以为有两篇赋不能不提,那就是:《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轼对人生命运有着理性思考,增强了词赋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词赋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在这篇赋里: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你看,他在困境中依然有着豁达的心态来自我勉励。抱着积极乐观的心境。

三.代表作要求“全面”。

我给所谓“代表作”的内涵定为“全面代表这位作家的最高成就的作品。”

我要诠释一下:“最高成就”包括两方面:

1.作品的艺术造诣最高,代表他的创作风格。

2.作品反映作者一生的主要思想倾向(即作者成熟的世界观)

我上面所说的苏轼的词与赋都体现了这两点。

3.要“全面”

尤其是像苏轼这样在文学领域各种文体都涉猎并均有较高造诣的作家。要把他的“代表作”说“全面”。

我说的“全面”,不是把他的所有作品详细无漏缺地列出来。那样就不是“代表作”了。

我认为应该找出每种文体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即可。并且找出来的这几篇作品,还应尽量符合3条当中的前2条。

到了宋朝,诗歌已经不可能与唐诗相比。清代吴乔说:“宋诗主以议论”又说:“宋人的诗集甚多,不耐读,又不得不读,实为苦事。”

这种空发议论的诗风连苏轼和陆游都被感染上了。但是苏轼的一些诗还是可以的,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那首千古的西湖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其诗歌的代表作。

苏轼的散文其成就很高。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这篇仅有八十多字的短文我以为可以作为他散文的代表作。还有《石钟山记》等

苏轼还有些议论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等可作为他议论文方面的代表作。

总之,我以为提到某个作家的代表作应以:

“全面代表这位作家的最高成就的作品。”为准。

我要诠释一下:“最高成就”包括两方面:

1.作品的艺术造诣最高,代表他的创作风格。

2.作品反映作者一生的主要思想倾向(即作者成熟的世界观)

3.要“全面”。包括他的作品的主要文体。

以上所言仅是我的一孔之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我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苏轼有哪些经典诗词名句

苏轼诗词五十名句如下:

1.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和董传留别》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

10.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1.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

1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15.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过七里濑》

1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赠刘景文》

1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和子由渑池怀旧》

18.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19.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20.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春景》

22.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2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4.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南歌子·寓意》

25.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27.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28.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29.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0.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31.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

3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3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

3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36.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海棠》

3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

38.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39.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0.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1.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4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3.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44.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花影》

45.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7.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8.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9.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50.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