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 今年夏天还要热多久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有道理吗
- 大暑天,哪些摄影图片可以表现清凉感
- 农村老话“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 马上小暑了,农村俗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今年大暑热吗
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大暑是夏天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气,到了大暑,夏天也就进入巅峰了,此时,温度上升,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
明日就是大暑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想要身体安康少生病,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大暑,吃三食
一吃:绿豆芽
进入”三伏”天后,人们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睡眠不足等多种“上火”症状。而绿豆芽具有清热滋阴、润肠排毒的功效,是公认的消暑佳品。
推荐吃法:豆芽猪血汤
材料:绿豆芽300克,猪血250克,姜片、葱末、蒜末、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绿豆芽洗净,沥干水分;猪血洗净后切块。油锅烧热,将姜片、葱末和大蒜末加入油锅中爆香,再注入足量清汤,用大火煮沸,下入猪血块煮沸,加盐、味精调味,最后下入绿豆芽,稍稍焖煮3分钟,淋入香油即成。
二吃:西瓜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能祛暑热、止渴、利尿,是盛夏佳果。
推荐吃法:凉拌西瓜皮
材料:西瓜皮适量。
调料:白糖、醋、香油、盐各适量。
做法: 西瓜皮洗净,去掉最外层绿色的皮,余下的切丝,入沸水中氽烫片刻,捞出过凉,然后加白糖、醋、香油、盐,拌匀即成。
三吃:苦瓜
民间常有“苦味食物度苦夏”的说法。苦瓜就是“苦味”食物的代表,大暑节气适量食用,能预防中暑、消除心火。
推荐吃法:清炒苦瓜
材料:苦瓜一根,蒜3瓣,豆豉10粒,糖,盐
做法:苦瓜去内瓤后,切薄片,用2小匙盐腌10分钟后,用手把苦瓜水挤干。大蒜切片,豆豉用刀稍微剁下。锅中入油,6成热后下蒜片和豆豉,炒香后倒入苦瓜爆炒2分钟,调入糖和盐炒匀即可。
大暑,忌三事
一忌: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夜。
如果整夜开空调,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二忌:口渴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因为每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三忌:烈日下赤膊
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大暑,防三病
一防:肝脏病
酷暑时节,人们最爱在傍晚吃点烧烤,喝点啤酒,可这也是最伤肝脏的。酒精本身就是伤肝的,烧烤更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两者同时伤肝,可诱发肝癌。
怎么防?
——喝二水
1、古古丁茶水
古古丁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被称为“八大金刚”之一,主要指的是古古丁的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可清肝火、排肝毒、消肝炎等。
现代西医研究中发现,古古丁含有蛋黄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其中的蛋黄素含量丰富,具有预防肝硬化、肝炎、增强肝胆功能的作用。
2、蓝菊叶茶水
研究表明,蓝菊叶提取物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明显,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此外,蓝菊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将其泡水代茶饮,可起到很好的保肝脏,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二防:心梗
高温下,心脏承受着很大的考验,每年夏天,都是心梗高发的季节,心梗有时会在一瞬间发生,连救治的机会都不留,所以,日常养护心脏健康很重要。
怎么防?
——吃二红
1、樱桃
樱桃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水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有效的为身体补充气血,滋养心脏。
同时,樱桃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钾元素可增加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维持心脏的功能。
经常吃樱桃,可促进血液的循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病,冠心病等异常的症状。
2、番茄
红色食物本身就可有效的提升心脏的功能,并且研究发现,番茄中含有称为P3的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血管堵塞,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番茄也可有助于心脏病人的康复作用。
三防:中风
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天气热,人却贪凉,一冷一热的刺激,很容易让脑血管堵塞或破裂,从而出现脑中风。
怎么防?
——补二物
1、补充α-亚麻酸
增加α-亚麻酸的补充,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类以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等溶解,并通过新陈代谢,代谢到体外,平衡体内脂肪酸,防止过多的脂类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达到清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紫苏仁油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66.7%左右,每天食用一点,对预防中风有益,还能预防和缓解老年痴呆。
2、补充维生素E
维生素E能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增长,维持心肌和外周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并可使动脉脂类过氧化物减少,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柑橘皮等。
果蔬包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
大暑,遵三多
1、多睡觉
大暑的时候,已经进入三伏天了,此时天气十分的炎热,睡眠不足的话整天都是恹恹的,所以,晚上的时候少熬夜,多睡觉,在保证足够睡眠的前提下,一整天精神都会很好。
2、多锻炼
大暑的时候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应该要有的身体锻炼还是不应该落下,大暑的时候早晚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凉快的。
所以,早晚不妨出去锻炼锻炼,时间长了不仅有好的身体素质,也能完美塑性。
3、多喝水
到了大暑节气,天气十分的炎热,此时需要大量的为身体补充水分,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引起身体缺水等不适症状。
而且,夏天喝水的时候可以在水里放一些清热的食物,帮助身体降火,例如绿豆、薄荷等。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今年夏天还要热多久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有道理吗
文 | 读书君
一提起大暑,心中就像着了火。大部分人对大暑的感受,是用毛孔去感知的,空气中无时无刻在提醒我们,现在是“蒸桑拿”的时期,人挤人,就像铁板烧上的咸鱼一样。水泥地面、板油路上腾腾升起的热气,无时不在告诉我们:高温,红色预警!
都说寒冬腊月容易“熬走”老人,其实炎热的夏天,也容易送“走”人,天气热过头了,扛不住了,人也就“凉凉”了。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暑,炎热的意思,大暑,即炎热到了极致。大暑,持续高温,这是一年当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此时“湿热交蒸”达到了最高峰值,人在室外多待一会,不仅可能会中暑,甚至会危及生命。
近些年来,气温似乎在不断攀升,且过于异常,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万物被太阳炙烤得火辣。此时,不知道后羿在干什么,那张弓还在吗?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农历六月二十三,大暑刚过,高温炎热依旧,热到你我和烤肉之间就只差撒把孜然了。为此大家不禁想问:今年夏天还要热多久?俗语“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又是什么意思?
01 大暑之热也分“三候”
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的程度来说,还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的气温最高,在南方一些地区,气温可能能飙升到四十多度,此时北方的雨水也特别多,所以俗语有曰:“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①“一候”:腐草为萤
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原来,大暑的时候,萤火虫通常在夏季的水边的草根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到了第二年春天就会破土而出,变成虫。
由于古代生产条件和认知水平有限,古人误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繁衍出来的,所以就得出“腐草为萤”的说法。
当然,抛开认知错误不说,这里也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当夏季傍晚看到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游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此时已经基本上已经进入到炎热的时节了。
②“二候”:土润溽暑
“溽暑”的意思是暑湿之气,指盛夏。这时候,温度高,空气闷热、湿度大,土壤也比较浸润。
众所周知,炎热夏季,天气说变就变,高温潮湿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溽暑至,大雨时行,寒热互至。”
“二候”到了,正是暑气之时,这时候的闷热、潮湿,容易让人心生困倦、烦意,但是此时却是农作物生长的最好时节。
③“三候”:大雨时行
《逸周书》中说:“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也就是说,大暑时节,雨水非常多。
“三候”之时,是雨水最频繁,大雨天气横行的季节。不过,大雨降至,可以使暑气有所减弱,人会感觉到凉快一些。
总言之,大暑的到来,正是最热“三伏天”的时候,也就是全年中最热的那几十天。老话说得好“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02 今年夏天还要热多久?
俗语说:“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大暑来了,预示着离秋天也不远了。但是,别高兴太早,这并不意味着炎热天气的结束。三伏天过后,立秋之时,仍有“秋老虎”的可能,即高温依旧持续。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也有长有短,一般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
“白天热晚上蒸,全天候闷热不下线”,这可以说是对目前炎热天气的最好总结。
根据过往的气候总结经验,从7月16起开始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可长达40天,所以炎热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正如俗语说“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炎热可能将会持续到入秋之后。
当下,大暑刚过,正处于大暑与立秋节气之间,全国各地普遍30多度高温天气,一些地方气温更是高达40度之上。
当下的天气已经算非常炎热了,这种天气可以持续到立秋之后,甚至可能立秋之后更热,很多人可能不太能理解。
今年的入伏从7月16日开始,末伏从8月15日至8月24日。整个三伏天时间长达约40天。而今年的立秋时间为8月7日,也就是立秋开始,三伏天才进入末伏阶段。
按往常的规律,若没有什么差错,这个时候就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了,“秋老虎”才刚刚到,炎热的天气绝不会那么快就马上结束。所以老话说“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加上,近些年来,全球变暖,夏季高温频发,现在很多地方每年都在经历高温天气,这是一个难熬的季节。这样的高温天气,很容易让人感到闷热窒息。
03 写到最后
在古代,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古人们去暑降温的方式也有很多。
比如汉代时,皇宫就设有了冬夏两用的“空调房”,这属于最高的掌权者皇帝才能够享用的。
从《汉书》记载来看,这“空调房”的修建,主要以石头为床,用玉晶盘装冰块,还有人站在一旁对着扇扇子。
如此重重降温设计,最大程度上达到了降温驱热的目的。
暑气时节,民间有各种习俗讲究,比如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长在田地泥土湿润的地方,夏季刚好是其最滋补、最味美的时候。暑气时节吃鳝鱼,可以起到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的作用。
而夏天吃绿豆芽,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功效作用,被人们称为是夏季降暑去热的佳品。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的功效。
此外,伏天还有吃面的习俗,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说得正是如此。
总言之,即便大暑节气过了,但是这种炎热天气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处暑时节,做好各种防暑降温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愉快度过炎热的夏日~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大暑天,哪些摄影图片可以表现清凉感
这些都是本人用 OPPO 拍的 2018年12月30 日长沙市美丽的雪景大图,希望在这个热浪滚滚的三伏天能给朋友们带来一丝清凉。谢谢。
农村老话“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俗话说:大暑天一到,稻在田里笑,人在屋里跳。今年的7月23日就是大暑了,如果按照三伏天的时间来算,23日时中伏的第二天,难怪老人都说大暑过后是真正的炎热到来了,而这句“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似乎有违常理。但不能否认过去农村流传下来的俗话大多是经验得来,并非空穴来风,所以一定有它的道理,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大暑节气太阳到达了黄经120°,此时是一年中最热的开始,地里的农作物生长也是最旺盛的时期,这其中包括了北方的旱灾、南方的洪涝、风灾等越发的频繁。因此,每年这个时期的光、热、雨三者都是最多的时期,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农作物最好的生长条件,所以这个时期的农民任务繁重,不仅要抗旱,又要排涝,还要预防台风的侵袭。
转而看今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今年的北方异常的干旱,三伏气温却始终热不起来,直至22日中伏的开始晚上睡觉还要盖一层被子,要在往年我们北方早已经热的铺凉席了,而据南方朋友说也是这个感觉,而且南方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大雨小雨,甚至洪涝灾害。那么这种大暑节气热不起来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常年种地农民都知道俗语“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萝”,所以这个时期是早稻抢日,晚稻播种抢时的时期,不仅可以让早稻避免大暑过后天气灾害,而且还能早早的栽插双晚稻。但大暑原本就该高温,这对地里的水稻十分有利于作物扬花灌浆,然而如果像今年这样后期气温一直热不起来,就会影响水稻等作物的杨花,结实率明显下降,出现水稻空秕率增多,造成稻粒青米较多,千粒重显著下降,不仅减产严重,而且出现只长茎不长粒的情况。剩下的茎叶自然会在后期存储晒干以作牛羊的饲料。
那么“立冬笑死牛”自然就是说大暑凉飕飕导致的农作物空秕率增多,产量下降,自然茎叶增多,家牛过冬可以吃的饲料就多了,牛当然要笑开了花。所以这句俗语你懂了吗?这可都是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经验。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谢谢!
马上小暑了,农村俗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今年大暑热吗
夏至过后,不知不觉小暑已经慢慢的临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也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季节,这几天很多地区气温已经爬升到相当高的温度,夏季的酷热也已经正式开启了大门,夏季除了要多饮水之外,还要注意饮食,以及休息规律,尽量别熬夜过久,夏季本身睡眠质量就不好,没有充足的休息是很难有饱满的状态工作。
农村俗语说的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意思很明显指的是,小暑期间的温度如果很高,已经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峰值,那么在大暑期间的天气,就会慢慢的变得凉爽,这句俗话老话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冬季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数九歌,也是指九九八十一天的冷天气,在各个阶段期间的展现,其实夏季也是有数九歌的,只不过夏季的数九歌跟冬季正好相反,说的是关于热的阶段描述,冬季的数九歌是从冬至开始,夏季的数九歌自然要从夏至开启: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如甜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梢轻风舞;期间是这段时间最热,在往后就是凉爽的天气,按照数九歌计算,最热的莫过于是四九期间,那么四九是在什么时候呢?
今年的夏季四九是在7月19号至于7月27日,这个时间段是四九天气,而在四九期间也是处在小暑期间,还横跨了大暑节气的头几天,在四九期间天气是最炎热的说法是很靠谱的,这个期间也正值入伏之后的头伏天气,今年7月12号开始头伏,头伏是在7月12号至7月21日,入伏之后的天气也是最热的天气,在此期间也正值四九天,这段时间最热,也是小暑节气期间,所以按照农村的老话来说,等到大暑节气过后,天气就会变得凉快一些,而大暑期间也正值数九歌的五九四十五,树梢轻风舞,天气开始变得不是那么的烦闷,空气也开始了流通。
对于炎热的夏季,跟节气的变换确实存在着关系,像我们熟知的农村老话:三伏不进秋来到,每年的中伏期间,立秋节气就会准时的来到,虽然还是处在三伏期间,但这种热度早已经跟刚开始的火辣,变的温和了许多,炎热的天气,也到了强弓之末,而立秋之后,虽然白天还是那么的炎热,但在早晨和晚上,风儿已经开始吹起,一丝丝凉意开始蔓延,也宣告着酷暑已经慢慢的离我们越来越远。
农村的关于天气的俗语老话,都是多年的经验积累,由于是对于节气的谚语,很多时候还是很靠谱的,今年最热的天气应该也是在小暑和大暑期间,但对于现在的天气,只有更热,而且是一年比一年热,这点是真的让我们对于夏季,要怎么熬过苦夏,才是应该去面对的,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