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乡

知青下乡的往事,你知道多少?2022年新一轮“汽车下乡”将至,农民买车“有补贴”!你要买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2 19:42:56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知青下乡的往事,你知道多少

我们打井队里的三名天津知青

我是1971年7月去巴林右旗打井队上班的。当年巴林右旗隶属于辽宁省昭乌达盟(1969~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管辖)。1972年3月,打井队又招收一批新的打井工人。其中有三名天津知青,他们都是天津市红桥区人,1969年11月到我们巴林右旗下乡插队落户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樊玉田、邓金铭和翟金柱。他们都是非常能干的小伙子,下乡期间表现好,在农村只呆了两年多一点被就招工了。然而身世相近,命运迥异。

樊玉田,1951年生人,到打井队只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于1973年5月3日下午5时40分,在大板镇给驻军1308部队的教导队院内打井施工中,被大回转钻井机升降绞磨缠住衣袖当场绞死,年仅23岁(已经过了22周岁生日)。定为因工殉职,收录到《巴林右旗水利志》因工殉职人员名单中。

邓金铭,到打井队,先在机组工作两三年,结婚之后,领导们考虑打井队员长期下乡,决定让邓金铭担任了打井队的仓库保管员,这样就不用下乡了。他们夫妻也就不再两地分居了。他的爱人也是他们一起下乡的天津知青,在商业局下属的五金公司当售货员,小两口婚后日子过得很好。1979年知青大返城回了天津。

翟金柱,在打井队工作了五年,结婚后,经本人申请,单位给他上报劳动部门,于1977年从打井队调入百货公司,因为他爱人也是天津知青,后来招工到百货公司。这样两口子调到一个单位。知青大返城,人家小两口没有回天津,继续留在草原小城。

翟金柱很有能力,调到百货公司后,首先是从卖棉布这块做起,两三年后,被提升为百货公司副经理。又过了三年,经理调走,翟金柱荣升经理。在任经理期间工作较为出色,企业转制的前一两年,翟经理调入商业局任副局长,转成公务员。九十年代初期,企业转制,翟金柱爱人下岗后,自己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很好,持续很多年。夫妻俩就一个儿子,据

说是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市就业。九十年代末期,翟金柱升任巴林右旗政协副主席,在此岗位上工作到退休。听说是退休后两口子也回了天津养老。

这就是我知道的三名天津知青的经历。

2022年新一轮“汽车下乡”将至,农民买车“有补贴”!你要买吗

我一直不主张农民买汽车,不是买不起也不是不会开,而是真的养不起。

简单的算一笔账,买8万块钱规划的一辆小汽车,这属于中低端的,然后车号,8年之后基本上也差不多快报废了,也就是说一年要耗去1万元的成本。

再从加油油价上涨,然后结合养车,过路费,洗车保养停车费停车位等一些必备的投资费用,包括每年接近1万元的交强险等保险费用。每年出行一辆车,费用合计1万元左右,8年再花8万元。

也就是说8年的时间我们耗去了16万元净利润。这16万元8年时间看起来不多,也许有的人一年就赚回16万元,但是对于工薪阶层和农民来说,确实养车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我们周围很多人下班时间业余时间又去跑滴滴还是为了挣邮费,为了在法定节假日收费站免费而抢着在法定节假日出行,所以由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很多人还是在乎我这一笔不小的花费的。

16万元8年时间,我们如果用在养老投资,子女教育投资自己的养生投资旅游,或者是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吃穿日用,住行孝敬父母以及读书文化类投资,我觉得提高的思想和眼界足以让我们可能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回报。

受新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和补贴力度加大,农民应该买车吗?

这个还真的没有100%的统一标准的答案,只能说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是否是刚需等综合研判,毕竟有车一族很方便,前提是要安全驾驶。寻能源汽车必定是发展方向但是低速电动三轮和四轮在城区,很多地方限流限制,所以在买车之前必须要做好细致的规划,在农村地区必须要爬坡力度强的,这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来说是一个挑战。你愿意用8年时间花费16万来养一辆小汽车吗?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如何保证调查问卷的质量

我们团队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与困惑,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原因如下:

在问卷设计阶段,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提高目标群体的问卷填写质量问题,因此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表述清晰、重点分明、注意排版,使得问卷填写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弄懂问卷的设计意图与具体填写方式。

在投放问卷时,有在线投放与实地发放两种方式,这两种发放方式各有利弊:在线投放可以节省成本、精力,后期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也更加便利,但难以对问卷填写质量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实地发放问卷较为繁琐,但发放者可以亲自与问卷填写者进行必要的交流,还可以得到反馈,以便及时对问卷进行修改。当然还有些团队选择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发放问卷。

我们团队本次实践过程中是全部实地发放问卷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实地发放时也很难避免问卷填写者对问题的误解,不过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问卷设计较仓促,设计完成后未进行试调查与反复修改就大规模发放,导致有些表述不易理解;发放者未及时检验问卷填写质量,未对填写者做必要的解释说明等等。

下乡回收旧纸币有前途吗

相比十年二十年前这行业难做多了

首先做这个的人,需要有这方面丰富鉴赏知识,不然收到假货只能认栽。乡下埋地雷的也很多,假货放家里等人收购,眼力差的就上当了,还要有一颗八面玲珑的心态,不要总是想着检大漏,古董生意人好歹也算是一个文化人,虽然能看出某些东西值多少钱而故意压低成交价,

其次现在一些农村人手中还有一些老物件儿算是古董,但是不要以为农村人就不识货。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绝大部分人通过手机、电视等了解到古董的价值。 但是,许多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只是知道一些粗浅知识,当古董商人去收购时,他们的防范心理很大,比如一个东西本来按照市面上的价格就值几十块几百块的,当商人说愿意花几十块几百元收购时,往往会招致一顿臭骂,说这是他们家的传家宝,至少值几千几万,几百就想买走,骗子滚远点,价格低了,他们就说是不是看不起农村人,专门欺负他们骗钱来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还能怎样,要么涨价,要么走人,毕竟是他们的地盘。所以想抱着捡漏的心态去农村收购老古董的人,“有苦难言”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好了,不必非变卖家里留下来的老物件。再加上网络使用的普及,谁都会上网查一查价格。不管东西值钱不值钱,网上的部分骗子动辄开价几百万,导致人们把手里的古玩意都当成价值连城的宝贝。别说捡漏,正价收购都是困难!










我30岁,已经副科级几年了还有必要下乡锻炼吗

我在乡镇工作过11年,在县直部门干过1年,当过乡镇党委委员和党政办主任,熟悉了解县乡干部提拔晋升路子,可以与题主一同交流。题主30岁已是县直机关副科,并且已经干了干几年的副科。可以判断,题主能力很强,素质全面,非常有潜力,可能是县里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题主这么年轻,前途可不估量,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下到乡镇锻炼,补齐完善履历经历,进一步提升乡镇工作和基层治理能力。

题主目前是县直机关副科级,极有可能是副局长。副局长想要继续留在县城提拔为局长,可能性比较小。以我们县为例,除了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比如统计局长、审计局长、法院院长、检查院检察长等,其他局长一般都是从下面的乡镇副镇长、副书记、镇长、书记交流上来,很少有县直副局长直接提拔为局长的!

至于你说的那些家庭困难,我觉得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完全可以想办法解决。担心孩子没人照顾,可以把父母接过来;担心小孩学习,现在实行双减政策了,作业比较少,加之你老婆也可以辅导孩子。

题主这么年轻,发展潜力巨大,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小困难、小问题所羁绊和困扰。有困难,可以想办法解决。况且体制内提拔晋升,也是奉行一分辛勤一分根芸,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提拔。题主既想留在县城不离开家庭过上其乐融融幸福生活,又想得到提拔晋升,这怎么可能呢?

以我这个过来人的身份,建议题主赶紧去乡镇任职,早一步任职,早一步占据身位优势。不要怕辛苦繁忙,不要怕五加二白加黑,不要怕长时间见不到妻儿子女。这些困难都是暂时,彩虹总在风雨后。

祝福年轻有潜力的你!

为什么古代中国政权不下乡

大家都知道一个词——七品芝麻官。那是说一个人官职很小的意思。“七品芝麻官”有多大呢?知县,县太爷,也就是现在的县长。说到县委书记县长,大家都知道,那可不是一个小官,在一个县里有巨大的权力。而古代却认为这是“芝麻官”,所以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

(七品芝麻官)

根本原因,是对古代的基层政治不太了解。古代的官员,最基层的,最小的,还就是县长。县府里面,当然还有其他公务人员,但他们只能叫吏,不能叫官。官和吏的区别在于,官是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分封的。吏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只是到官府里面去寻饭吃的。而且在整个县府里,人数不会很多,也不像现在那样,有庞大的部门机构。县以下,就再也没有正式的机构了。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县就是最小的政府机构,县长就是最小的官呢?

首先,古代用不了那么多公务人员。古代社会是农业社会,从事的是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上,可以说,政府公务人员基本上帮不了什么忙。唯一能帮忙的,可能就是组织进行水利设施建设。但这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搞的。政府对老百姓,更多的是劳役,是收税。而这个,其实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少作为,反而对农民有好处。文景之治,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盛世?就是政府什么也不做,少折腾,所以老百姓反而富足安定了。

(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

其次,古代养不起那么多公务人员。古代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出产不丰富,公务人员多了,就没钱拿来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古代农民的负担其实很重的。因为除了需要养官员外,还要养贵族。天下的土地,很多都是被赐封给了贵族的。还有,古代的打仗任务重。在冷兵器时代,拼的就是人数。而中国古代边境形势又非常复杂,打仗非常多。所以农民还需要承担粮草的重任。除此外,农民还经常被派去给皇帝,给王公大臣修房子,修娱乐设施,供他们吃喝玩乐。

农民既然有这么重的负担,官员如果再多,农民就简直没办法再活下去了。

既然古代的官员只到县一级,而乡下却总会有很多扯皮纠纷,这些扯皮纠纷,怎么解决呢?

其实靠的不是别的,而是乡村士绅。

乡村士绅就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长辈,有一定知识文化的知识分子,或者是退休在家的官员。是他们承担着地方调解,和地方治理的作用。

(乡村士绅们)

那么,乡村士绅是依靠什么来调解呢?

一是威望。威望来源于他们是长辈,还来源于他们办事公道,更来源于,他们掌握知识文化。古代的人,受教育很少,有知识文化的人,他们说的话总是被大家膜拜,所以由他们来调解,大家都会执行。

二是礼制。中国古代,从西周开始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礼教。汉代礼教在独尊儒术的情况下,更是完全成型。这是深入到老百姓心中的。所以这个礼制,也就相当于乡村的法律。大家都会按照这个行事。

古代的这种乡村礼制,包括人治方式,有禁锢人权的地方,但其实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我们现在弘扬传统文化,重要的就应该把这样的东西挖掘出来,形成一套更好的社会规范,实现社会和谐。

为什么把去村里工作叫下乡

谢邀。下乡,百度词条释义指到乡下去,去偏远的乡间。毛泽东1968年12月以最新最高指示的形式发出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那时中国农村落后,农业落后,极需要建设和发展。中国的问题,最终是农民问题。没有农村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发展,最终就没有中国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中国的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头脑中的封建意识比较浓厚。发展农村,离不开现代知识的力量。所以,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来想,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就是去用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发展农村,建设农村,这是为民族建工立业的伟大事情。

在三下乡的过程中,你和队友们是如何保障安全的

针对性:支教志愿者本人安全问题及支教期间学生的安全问题;

一)支教出发期间安全保障预案

1)订购人身保险:到当地保险公司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意外医疗保险,并且保险有效期应能满足支教时间的要求;

2)志愿者须统一出发,统一乘坐大巴,乘坐大巴途中紧寄安全带;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和陌生人交流时,注意防范自身安全,不允许单独脱离队伍,有事必须征求带队负责人同意;通讯工具应该有充足的话费及保持好通讯24小时畅通无阻;

3)培训期间,志愿者保持好通讯24小时通畅,在此期间,不允许志愿者进入一些人群嘈杂地方及单独外出行动,晚上禁止外出;若有必要时,及时征求带队负责人后,方可外出;外出乘车须做那些正规公交或出租车(乘坐出租车应该记住该车的牌号);在晚上睡觉时,女志愿者房间隔壁有男志愿者守护.

二)正式支教期间安全保障预案

一、人身安全

1、活动前准备:负责人事先跟校长沟通,了解各种安全隐患;支教期间由于当地环境问题,支教志愿者应尽量多准备一些常用药品及防蚊工具。如:风油精、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外伤药、消暑药、防蚊药水等。

2、女生安全:在活动期间,一般情况下女生不可一人单独外出,在男生的陪同下外出活动。

3、支教队在出发前各级领导在学校开展关于珍爱生命、自我保护的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4、举行大型集体活动,事先与学生主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共同研究并落实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华南师范大学「青·乐」普宁实践队队员赵敏源

从鸡犬相闻体会到了什么

从鸡犬相闻,就想到小时候老家的样子。

那时候村子里的人家,都住的比较分散。房前屋后空地也多。大部分人家里,都有养鸡养猪的习惯。独家独户的,为了防盗还要养上一只狗。早晨四五点钟,鸡叫头遍,到天亮要叫三遍才完。这中间,鸡叫声会此起彼伏。有时狗也会凑热闹,一只狗一叫,村里的狗都会跟着叫起来。

可能那时候的人起得早,也习惯了这些噪音。要是放在现在,不知有多少人得失眠。

其实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恬静悠闲,穷苦,但不失安逸的日子,还真的让人怀念。

#图片来自网络有究必删!


下乡实践过程中,自己在村中的住处是如何相比之前的生活又有何感想

农村生活毕竟不象城市,不象城市郊区农村,更不象沿海发达地区。现在到农村吃住不愁,而且吃的是山珍海味,到处山青水秀,新鲜空气,到农村去探亲,旅游,或短时下乡工作会给人一种新鲜感。触入大自然的感觉。但是,一旦时间一长人就感觉生活太单调了。农村的交通,环境卫生,热闹程度还是不如城市。多数村落在山上或半山区,有时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山区的上学,就医都很不方便。可想而知在农村长期工作是什么情况。所以我认为还是城市好。不相信的话你到山区半山区的农村去体验一下生活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