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现在多数人不喜欢去读和感悟中国的书籍《道德经》、《论语》等,一说到推荐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 《道德经》这部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 各位对背诵《道德经》全文有什么深刻感悟
- 感悟老子的智慧、如何学会低调处世
- 墙上挂着“上善若水”的朋友,能否分享下悟道的感悟
为什么现在多数人不喜欢去读和感悟中国的书籍《道德经》、《论语》等,一说到推荐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术”和“道”的概念。“术”,简单来讲,就是做事的方法或技巧;而“道”就是事物运行的规律或道理。
在了解了这两个概念,再看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读《道德经》《论语》这类书籍?因为这类书籍是讲“道”的,而“道”又有些虚无缥缈,知易行难,这也是不少人道理懂很多,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的原因。
为何他们推荐的书籍是国外的呢?因为这些推荐的国外书籍很多是讲“术”的,简单来讲,就是教人怎么做事的。因为方法是现成的,人们按照书上的步骤做,就能做成要做的事,不需要人领悟多深的道理。
事实上,两种书都可以看,不过随着认知层次的提高,人们还是更偏爱讲“道”的书。因为“道”是相对不变的,而“术”是千变万化的。这也是《道德经》《论语》这类书可以传承千年,而国外的那些书籍流行一时就销声匿迹的原因。
《道德经》这部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巜道德经》给我人生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四句话:
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众所周知,“道”是老子极致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意思是:人世间能口述的道理不是永恒的真理”。就是说:不要拘泥于对一事一物一时的看法,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譬如生活中,一个家庭的道是什么,就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公职人员的道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句话:“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意思是:能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就是说:做一个明智的人,既要察人,更要察己。知人更要知己方可收获智慧人生。
第三句话:“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里,宠辱若惊的“宠辱”,大家都知道,荣耀和耻辱。就是告诉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得失观,要时刻自查自省,慎独慎微,尽力做到宠辱不惊的人生境界。
第四句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里的甚爱,就是过分喜爱,“大费”就是巨大的耗费。“多藏”,就是大量地聚敛财物。“厚亡”,就是沉重的损失。意思就是你的追求过甚,损毁或消耗的就比较多;你的财物过多,就会遭受大的损失。所以,对老子的名利观,我的感悟是:知足方可常乐,才能获得完美人生。
总的来说,这四句话告诉我们,努力做一个豁达的、明智的、自省的、知足的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离毛主席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更靠进了一步。
各位对背诵《道德经》全文有什么深刻感悟
读经百遍,其义自见。
如果有这个发心,我建议就背吧,百利无一害。
《道德经》作为天书,是提升人们意识层次的经典之作。
读懂道德经,可以解决绝大部分的心理问题。
因为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误解了人生的意义。
而人生的意义,就隐藏在《道德经》里。
如果自己想成为一名提升意识层次的先行者,或者作为心理疏导去帮助他人,成人达己,我强烈建议背诵并且领悟《道德经》。
熟读道德经的人有:尹喜、庄子、列子、帝王、孔明、王阳明、曾国藩、南怀瑾、曾仕强、雪漠老师、……都是高人啊!
感悟老子的智慧、如何学会低调处世
人性中确实有一种想被人认可与崇拜的心理欲望;人性中也有一种要超于常人而树帜的虚荣禀性;人性中更有一种悸觑眼前山峰的跃跃欲试;人性中也有一朝登顶一览群小的妄想。您有吗?或者都曾经有过。
为什么老子的《道德经》里,要将上善者比若水,就因为水属五行之一,虽然相克相生,但水是五行之中最利于人地万物而又不争的大自然产物,水能洗涤万物,滋润万物,免除瘟疫,消灭火灾,且又处于最不起眼的低洼之处,这足以证明水有低调的高尚品质。
在自然昆虫界,蜜蜂成天低调采蜜忙,人人都夸赞;蝉什么事都不会做,还成天唱高调,众人都嫌烦。所以,那些经常唱高调的人,你别以为是你的财富和你的出类拔萃把大家都比下去,其实你已经成为了众人羡慕嫉妒恨或者讨厌的对象,可是你却浑然不知,或许你根本不在乎。有一句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推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心非之。”这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所以,低调是为人处事的哲学,是进可轻取,退可稳守的谋略。作为的胜算,需要有十分准备,九分的进取,外加一分的侥幸。处事低调,为人真诚;心静如水,少求稳争。如此甚好。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墙上挂着“上善若水”的朋友,能否分享下悟道的感悟
人心如水。人之所以有能力悬殊、善恶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
冰与水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
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
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
冰块搬出来后,智者吩咐:“用力砍开它!”
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击,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
商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一会儿,对着掉落的冰屑,他气喘吁吁地摇头:“这冰实在太硬了!”
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
智者问:“你从中有所领悟没有?”
商人说:“有些领悟了。我对付冰块的方式不对,不该用斧头劈,得用火烧。”
智者摇头。
商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上善若水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我所让你看到的,是人生的七种境界。
01.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2.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3.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4.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5.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6.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下。
7.雾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
人之所以有能力悬殊、善恶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这意味着,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
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
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也许要给我们的人生一个转折。
2、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绝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
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合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情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
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4、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这是如此简单。当生命中有些事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
这是为什么,要完整享受已然发生的事,最好是放下并持续前进。
(转发于我们小区业主群之微信,非原创,供友友们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