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荆轲刺秦王》写的是史实吗,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合理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是历史上的大事件,可谓家喻户晓。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我们就不多讲了,可这件事真的发生过么?的确非常值得商榷。
首先,为什么太子丹会选择荆轲?
据记载,荆轲本是卫国人,其先人乃是齐国人,后来秦灭卫国,他逃亡到了燕国。在燕国,荆轲并未被重用,整日在市井放歌纵酒,酒醉之后与好友高渐离等人相对而泣,旁若无人。
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换言之,荆轲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非一介山野莽夫。但是,对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是杀手,历史上并未记载。
后来燕太子丹找人准备行刺嬴政,首先找的是田光。可田光因年老力衰,故而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荆轲起初推辞过,但太子尊他为上卿,给予极为优厚的礼遇,留住了他。荆轲本打算再等一个能助其一臂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但因太子丹催之甚急,只得带秦舞阳赴秦,慨然践诺。
荆轲起初推辞不成,后来等得力朋友相助也不成,这些都给此次刺杀行动的失败带来了隐患,但太子丹却完全无视。按常理来说哪怕很着急,也要把刺客人选物色妥当才行,否则这种刺杀行为多会以失败告终。
其次,刺杀计划实施于光天化日之下。
刺秦计划乃是燕国的超级机密,本应悄悄进行,可是太子丹在荆轲出发的时候,居然率领众人,皆白衣白帽,从京城蓟一直送到国境。太子丹甚至还在易水河畔,搞了一通热闹却又凄惨的送行仪式。此次刺秦行动,竟然如此张扬,生怕没人知晓,根本不合常情。更何况当时秦军已灭赵,前锋直抵易水河西岸。
荆轲本是打着促进秦燕友好关系的使者名号,应是喜庆之旅。可他们却在秦军的眼皮底下,穿丧服,涕泪交流,高唱诀别之辞,岂不是告诉别人,他们此行另有目的。整个送别过程,就像现代电影里催人泪下的感情戏场景。故而“易水送别”更可能是一种文学创作需要,历史上可能并非如此。
最后,离奇的刺杀过程。
司马迁绘声绘色讲述的刺杀过程,其实迷雾重重。
“图穷匕见”之际,荆轲与秦王已是近在咫尺,况且匕首沾了毒的,只要出其不意刺到赢政,便可大功告成。可荆轲竟然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莫名其妙地去抓赢政长长的衣袖,结果被赢政挣脱。
另一离奇的是,当秦王“绕柱而走”,荆轲紧追不舍之时,忽然冒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御医夏无且,以随身携带的药囊向荆轲抛去,稍稍延迟了一下荆轲的追击,从而让赢政在众臣的提醒下拔剑而出。
荆轲被砍断了腿,他才想起拿匕首当飞刀。在伸手都能抓到的地方(赢政能砍到荆轲距离不会太远)飞刀居然扔到柱子上去了。一场短兵相接、强弱悬殊的生死搏斗下来,手持“见血封喉”利刃有备而来、主动进攻的剑客竟被打得肢体残缺,最终窝囊而死。而毫无戒备、惊慌失措的秦王,及那些“徒手相搏”的大臣们,反倒个个毫发无损,这个结局实在太离奇了。
也许是司马迁为了记录故事生动性的需要,不惜夸大或虚构了情节,所以,司马迁在另外涉及同一事或人的篇章中,往往会加以修正。
关于“荆轲刺秦”,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秦王觉之,车裂荆。”短短十五个字,很值得玩味。
按《刺客列传》中“殿堂搏斗”之说,当荆轲行刺之际,嬴政的一只脚已踏进鬼门关,只是靠着一连串的偶然才侥幸逃生。况且荆轲中了秦王八剑之后,又被殿下一拥而上的武士们乱刀杀死,几乎被砍成肉酱,还有可能或必要“五马分尸”吗?这会不会是司马迁由“荆轲刺秦”的虚构性文学描写,向历史真实记录的合理性悄然回归呢?
综合下来,荆轲刺秦王,历史上应该发生过,只是没有《史记》中所描写的那么精彩罢了。很有可能,荆轲出发的时候,秦始皇已经得到了密报,来行刺了。只是,嬴政还是假装不知,接见了荆轲,在荆轲献图的时候,命人直接拿下了荆轲,缴获了刺杀用的匕首,然后,车裂了荆轲,顺便也有了攻杀太子丹,灭了燕国的借口。
历史上荆轲刺秦,为何秦始皇绕柱而跑,就没有侍卫第一时间上前营救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了防止暗杀,秦始皇的大殿上是没有侍卫的。
带武器的侍卫都在大殿外。
当时秦国法律严格,如果侍卫没有经过秦始皇的命令,擅自携带武器到大殿,就是死罪。
而当时秦始皇被荆轲突袭,光顾着跑了,哪里还想到命令侍卫来救命。
荆轲这厮根本不是刺客,就是一个网红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萨沙早就说过了,荆轲这厮就是一个大骗子兼网红。这家伙欺骗了所有的人,直到今天都没有被戳穿。为什么这么说?听萨沙说一说吧!
荆轲不是刺客而是网红,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什么是刺客?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暗杀。历史上重要刺客,基本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
那么什么是网红?“网络红人”是指他们的走红皆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网络红人”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换句话说,刺客是受到严格训练、具备强悍技能的专业暗杀者。而网红刺客则是根本没真实本事,仅仅靠宣传、包装,迷惑了雇主而装作是刺客的家伙。
我们看看荆轲究竟是哪一种!
作为一个刺客,最基本的是要会一些武功,具备一定的暗杀技能吧。
这就像司机必须开车好,厨师必须会烧饭,就连搬砖的也要有把子力气。
遗憾的是,作为刺客,我们看不出荆轲会什么武功,更没有什么暗杀技能!
第一, 荆轲的反应很慢
图穷匕见以后,秦王大惊。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可以说,荆轲有备而来,秦王没有准备肯定慢了一拍。正常来说,荆轲只要反应稍快,肯定一刀刺中秦王。
但实际上呢?秦王的反应却快了荆轲一拍,他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挣断,转身就跑。
反应如此之慢,荆轲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二, 荆轲的奔跑速度很慢
只要有些武功的,甚至身体较好的,跑步速度肯定不会慢。
相比起来,秦王养尊处优,又惊慌过度,肯定跑不快。
正常来说,荆轲应该几步就追上秦王,一刀将他刺死。
但实际上呢?秦王跑的比荆轲还快!
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柱奔跑,荆轲竟然追不上。
这种奔跑速度,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三, 荆轲的躲避打击能力很差
受过格斗训练的人,不自觉的会观察周边,以应对各种攻击。
这属于格斗最基本的基本功,入门水平!如果没有这个本事,敌人一拳一刀打过来,你反应不及,肯定就受伤。
但实际上呢?荆轲毫无躲避打击的能力!
两人绕着柱子追逐的时候,侍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所捧的药袋投击荆轲,一击就打中了。
侍从医官不可能是什么投掷暗器的高手,也就是随手一扔。
荆轲连这都躲不过,这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四, 荆轲几乎没有格斗能力
作为一个刺客,用匕首去行刺,最起码应该练练匕首刺杀格斗术吧。
萨沙知道,全世界各地都有匕首格斗术,甚至巴西监狱都有一种实用格斗术,招招致命。
但实际上呢?荆轲显然没有任何格斗能力。
秦王慌忙抽剑,剑长,只是抓住剑鞘。一时惊慌急迫,剑又套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刻拔出。秦王围着柱子跑,仓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侍从们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才拔出宝剑攻击荆轲,一击砍断他的左腿。
显然秦王不是什么武功高手,现在一击居然把荆轲砍成重伤。自然,如果荆轲赤手空拳,被砍成这样也许还能理解。但荆轲现在手上还有一把匕首,却毫无格斗能力,这也算是一个刺客?
第五, 荆轲几乎没有暗器能力
作为一个刺客,基本的暗器还是要练练的。而且已经计划用匕首行刺,和匕首相关的格斗术(比如投掷匕首)肯定是要练习的。
如果匕首刺不中,还可以拼死一搏投掷出去。这把匕首是有毒的,只要投掷刺中一点就会让秦王送命,这是一个杀手锏!显然,任何刺客都应该想到这点。
但实际上呢?荆轲被秦王一击打成残废,就举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没有击中,却击中了铜柱。
两人近在咫尺,这么近的距离,荆轲投掷匕首都扔不中,可见他没有任何投掷暗器的能力,这也算是一个刺客?
如此种种,实在看不出荆轲是一个刺客。
他之前也从没有刺杀成功的经历,所谓的名声基本都是流传和别人的推荐。
荆轲的所作所为,到很像一个网红,都是靠宣传、推荐和包装。
书中写道:荆轲到燕国以后,和当地的狗屠夫及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结交,成为知己。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
显然,这种在街上表演,在今天就属于真人秀宣传,也是网红的常用手段。
书中还写道: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以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田光将他推荐给太子丹。
显然,荆轲结交田光也是攀附名士的宣传手段,田光则对荆轲进行了包装盒推荐。没有田光,荆轲一辈子也不可能遇到太子丹。
如此种种,大家觉得呢?荆轲究竟是不是网红?
荆轲刺秦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导语:
中原多豪杰之士,荆轲是卫国人,不是燕国人,但是他却为燕国卖了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荆轲选择走上这一条让人不解之路的呢?
有人生存为了利禄,有人生存为了名。荆轲之所以放弃生存的机会,选择去刺杀秦王,显然不是因为他对燕国的高官厚禄有什么想法,他是为了名扬天下。
01荆轲刺秦王纯粹就是一条不归路。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宏图大业已经开始了,赵国国都邯郸被王翦大军攻破,赵王也被俘虏。如此强盛的北方诸侯被灭以后,秦国和燕国便直接接壤了。
在这种情况下燕国太子丹再也按捺不住,他好吃好喝供着荆轲,可荆轲丝毫没有上路刺秦的意思,所以太子丹再次找到了荆轲。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原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原足下更虑之!”---《史记》
荆轲知道,这一次已经无法逃脱了。他此前的种种行径已经表明,他是一个为了活下去而活下去的人,并未有何大志。
可是自从遇到燕太子丹以后,他备受器重,所以荆轲于心不忍,他似乎觉得自己的一生,或许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
与世无争的荆轲,终于还是跨出了那一步。不过要刺秦需要有先决条件,那就是让荆轲走到秦王跟前的条件。
- 显然光靠燕国的地图是不够的,毕竟就算燕国不割地求和,秦国也会自己来取。所以荆轲必须要准备货真价实的物件才行。
- 荆轲向太子丹要了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觐见秦王的见面礼。这件事太子丹非常为难,如果他不答应,那么荆轲也就有了退隐的理由。
- 太子丹最终还是松口了,不过让他去杀樊於期是不可能的,毕竟人家是千里迢迢逃亡到了燕国寻求庇护。所以樊於期的人头还必须要荆轲自己去拿。
荆轲明白了太子丹的意思后,知道这些统治者都没什么良心,但是事已至此,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要做到,这似乎是荆轲的人生准则。
所以荆轲说服了樊於期,拿到了他的人头,并且许诺,一定会为被秦王杀光的樊於期全家报仇雪恨。
风萧萧兮易水寒,这一路走来,为刺秦所牺牲的人太多太多,荆轲的好友田光为此自杀保密,樊於期也为了一个承诺选择自尽。他们都是忠义之士,荆轲是背负着这么多人的期望而上路的,就算是死,他也觉得值得。
02荆轲是否怨恨燕太子丹?
荆轲此去秦国,必然是死路一条。他杀不了秦王,必然会被秦王给杀了。他杀了秦王,必然会被秦王的手下给杀了。左右都是个死,他难道就没有其他选择吗?
当然是有的,他可以选择逃避,甚至从此不在江湖上混。但是太多人用性命促成了这件事,这让荆轲有些于心不忍。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史记》
大家都是忠义之士,不管这件事出于何种目的,此刻荆轲也绝对不能退缩了。那么始作俑者的太子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他认为秦国灭亡六国的罪魁祸首,只有杀掉他,才能保住燕国。在太子丹的眼中,荆轲、田光包括樊於期的性命,都无法与燕国的江山社稷相提并论。
他是一位统治者,是王国未来的继承人,他当然要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毕竟国家的利益就是他个人的利益。其实荆轲早就看穿了这一点,那么他有没有怨恨太子丹呢?我想是没有的。
- 首先秦国对天下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燕国也是受害者之一。燕太子丹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国家的基业,本质上来说并没有错。
- 其次荆轲游离四方,早就看惯了天下统治者们的嘴脸,他知道战国七雄没有哪一位是真正代表所谓的正义的,燕太子丹也是如此。
- 再者荆轲这一次也是自己的选择占据主要作用,如果他在去秦国的路上背叛太子丹,或者说私下逃走,其实无可厚非,不过他没有这么做,说明他有自己的意图。
由此可见,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以后,荆轲已经选择认命。他不会抱怨燕太子丹的无情,也不会留恋这花花世界的引诱,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完成。
03刺秦成功会挽救燕国灭亡的局面?
当时战国七雄各国所有人,都将这次灾难怪罪于秦王。因为秦王个人的野心,所以造成了六国战事再起,所以各国都有派遣刺客的想法。
- 那么刺杀秦王对天下是不是有好处呢?很可惜的告诉你,根本没有任何好处。六国的统治者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保住自己家族的荣华富贵。
- 一旦秦王灭了六国,那么他们家族的一切财富和权力都将化为乌有。为什么太子丹如此努力地让荆轲去刺杀秦王呢?难道是为了避免战争,避免生灵涂炭吗?
- 当然不是,他的想法很简单,保住燕国王族们的统治地位,这是最重要的。其实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百姓该做些什么还是做些什么,只是统治者换了个人罢了。
所以说,即使秦始皇被刺杀了,战国七雄之间的斗争也绝对不会结束。因为他们要争夺地盘,抢掠百姓,这种事情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秦始皇只是这件事的终结者罢了。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史记》
为什么项羽灭了秦帝国以后,依旧搞分封制却还是天下大乱?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每个人都有称霸天下的机会,他们才不会让给别人。
所以刘邦一统天下以后,百姓才得到了真正的休养生息,而战乱时期,只是少数贵族得到了好处,却让天下百姓为此买单。
总结:荆轲有没有打算活下来?
从历史记载来说,这次刺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荆轲有另外一番打算。他认为这次杀不杀得了秦始皇,他的小命都要拜拜了。
所以他打算上演一出战国惊天绑架大案,现场活捉秦始皇。这是一次极大的冒险,按照最初的布局,图穷匕见以后,荆轲一刀就能宰了秦始皇,当时也没有金属探测器,所以这是可取的办法。
可是荆轲没有这么做,而是跟秦始皇斡旋了很久。这就给了秦始皇得以逃脱的机会。最后荆轲这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是想要活捉秦始皇,以此让他跟六国订立和平条约。
荆轲的确聪明,却低估了秦始皇的武力值。趁着秦始皇不注意杀了他比较容易,但是他想要活捉秦始皇其实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这件事在历史上有详细记载,真实性应该不容置疑。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