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技术含量有多高
近期,一则00后大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的视频火了。据悉,刘上也就是火箭的制作者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由于疫情原因在家闲着没事,就琢磨制作火箭,从火箭的设计、仿真、制作、测试、组装以及回收都是其亲自完成的,可见其知识含量是多么的高。并且这是其第一次制作火箭且成功发射,可见技术含量有多高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成长为国家不可多得的人才。
一、自身实力较强
刘也自小就对火箭的制造十分感兴趣,其次,能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证明其自身实力也不俗。在制作这个火箭的过程中,所有的步骤都是自己完成的,证明其能将理论结合实际来进行践行。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进行实用,不断去践行,这是一个优秀的表率。这也证明了一个人在拥有梦想的同时,要一直坚持下去,不断努力,终有实现的一天。
二、学校实力不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理工类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之一。我国的多项第一的成果都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对于我国的国防科技领域方面也有重要的参与。在国民经济领域方面,也做到了一定的支撑性作用。
三、兴趣与实力相配合
在兴趣的促使下,会不断去努力学习,学习未知知识,在知识与兴趣相结合的情况下,不断探索、践行,就会看到成功的曙光。兴趣和实力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兴趣没有实力或者只有实力没有兴趣,都是不长远的。
有哪些没上大学但是人生依旧成功的例子
1、吴晓飞
吴晓飞,90后,没上过大学,但从16岁起,就开始用业余时间研究火箭发动机。最初,家人、朋友都不能理解他这个奢侈的爱好。
他没上过大学,却造出了火箭,从火箭发动机的业余爱好者,到民用航空产品研发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专业设计师,浩瀚星空下,吴晓飞的航天梦与中国航天梦一起前行。
2、周科明
2018年51岁的周科明是这次受表彰的“十行状元”中年龄最大的,他是砌筑工类竞赛第一名。“他砌的不是墙,而是在完成一个作品。”有人这么评价周科明的手艺。
周科明出身于砌匠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宁乡南田坪乡出名的砌匠。小时候,父亲被请去给人家砌房子,他常跟着在一旁玩。
19岁时,周科明高考失利,父亲希望他继续读书,但他觉得和父亲一样做个砌匠没什么不妥。于是,那年夏天,周科明跟着父亲去工地上当起小工,拎泥桶、拌沙浆……他白天跟着父亲学实操,晚上就看从书店买的《瓦工》。
“父亲对我的要求比对其他徒弟更严格,连一条小灰缝不到位都会要求我返工。”周科明回忆,父亲的严厉让他从一开始就养成了细致的好习惯。一年后,他就从父亲手下“出师”了。
2003年,和父亲一样“单打独斗”多年的周科明决定加入湖南华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入公司后,他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和考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11年,公司承接了一个工程,开发商要求用空心楼盖施工工艺进行车库顶板施工。
当时担任主施工员的周科明主动请缨,带领几名施工员前往广东取经。最终,他和团队顺利完成了这次挑战。2015年起,周科明开始担任公司项目技术总工,并在各类砌筑类竞赛中先后荣获“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2016年百优工匠(砌筑工)”等称号。
3、大卫·默多克
美国都乐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大卫·默多克(David Murdock)。大卫·默多克,现年87岁,2018年才取得高中文凭。9年级以后离开学校,默多克便来到加油站工作,并于1943年参军。后来进军房地产行业,在购买并重建Castle &Cooke后发了财。他的身家估值为25亿美元。
读不读大学的差距
如果有可能还是要读大学的。
历年来有很多研究算出,中国城市教育回报率大多在6-10%,意思是多一年教育,收入就增加6-10%,而农村的教育回报率则在4%左右。这就意味着,高中毕业后有没有再读至少四年的大学,将会造成两种学历的巨大收入差异。
美国联邦储蓄银行经济学家们,将人们读大学的成本,与大学毕业后直到65岁退休的收入进行了核算,得出本科学历的平均回报率在14-15%,比一般银行储蓄率的6%还要高出一倍多。
相信有过投资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何种水平的回报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卫·默多克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长沙市表彰10名“十行状元” 一半没读过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央视网-没上过大学却能造火箭的90后:我是航天追梦人!
一部电影 外国的 说的是几个少年自己造火箭 最后引起火灾 好像叫什么少年
十月的天空 October Sky
美国五六十年代的一个小镇。霍默是镇上矿井负责人的儿子,他对太空充满着无限向往,业余时间在一个矿工的帮助下和高中的三个同伴一起研制微型火箭。经过无数次失败的试验,他们的火箭终于飞上了天空。报社记者采访了霍默,他中意的姑娘拿着报纸让他签名,就在火箭小子们意气风发的时候,警察来到了小镇。一处山林发生了火灾,警察在现场发现了一枚火箭,他们四个难逃其咎,被铐上手铐带走。保释出来后,他们再也不能试飞火箭了,在发射场伤心地烧掉了观测用的小木屋。没过多久矿井出事了,霍默的父亲挽救了许多矿工的生命,自己却受了重伤。为了更好的康复必须把父亲送到县里的医院,但是矿上不承担全部费用,为此霍默和哥哥必须有一个要到矿上去工作。哥哥由于球打得好得到了大学的奖学金,霍默为了哥哥能上大学而决定自己去。一直鼓励他们进行实验的莱丽老师对霍默非常失望,她不希望看到孩子们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做矿工,每天吸进大量的煤灰。矿工也不是霍默的追求,尽管大家都称赞他干得和他父亲一样出色。不甘现状的霍默想起了莱丽老师送给他的数学方面的书籍。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学习的他终于算出了火箭下落的半径,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枚引起火灾的火箭并不是他们的。他去找一个同伴,和他一起算出了他们火箭坠落的地点,并真的找到了它。他们和校长一起来到警察局去辨认那枚肇事火箭,发现那只是一枚航空信号弹。事情澄清了,一直不赞成他们制造火箭的校长也支持他们去参加县里的科技博览会;但出院后的父亲不同意霍默离开矿井,他为霍默在矿井的出色表现感到骄傲,并希望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为此霍默和父亲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并声称离开家再也不回来了。霍默代表大家去参加博览会,但是展品却意外失窃了。霍默打电话回去求助。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终于答应让工友连夜赶工做了一个新的寄过去。火箭小子们获得了博览会最高荣誉奖,四个人都获得了大学的奖学金。戴着奖牌回来的霍默在矿井前和父亲进行了一次谈话,邀请他来观看他们在小镇的最后一次火箭发射。一次都没来看过他们试验的父亲终于出现在了发射场。霍默把发射器递给了父亲。倒数声之后,火箭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烟雾,飞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