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 同是江南,端午节为什么一个纪念屈原,一个纪念伍子胥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史记》有屈原列传,他有什么贡献
-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节日快乐语言
- 历史上的皇帝都不曾有节日纪念,为什么人们会单独设立一个端午节纪念屈原
- 听说有专家研究结果,历史上屈原是个虚构的人物,那我们还要不要纪念屈原
端午节到底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肯定是纪念屈原的,屈原向楚王提出了改革强国建议,触犯了封建贵族的利益,受违攻排挤出朝庭,流放外地,屈原满怀悲愤在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而殉难。当地百姓闻之为保全屈的尸体不被水怪和鱼吃掉,就向江中投放大量糯米粽子给水怪和鱼吃。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包糯米粽子,南方多地还以赛龙舟来增加节日气氛。
同是江南,端午节为什么一个纪念屈原,一个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在诸多传说中,以纪念屈原和伍子胥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最为中国民间所认可。
一.纪念屈原
此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此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汪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纪念伍子胥(公元前770—前476年)的说法,在南方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因此自杀而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结语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和伍子胥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和伍子胥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为什么《史记》有屈原列传,他有什么贡献
端午节快到,传统习俗有吃棕子,骞龙舟等项目,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屈原的。西汉司马迁写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书中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事件,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章节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等內容。列传是记述古代重要历史人物言行事迹的内容。屈原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地位够做传。屈原怀才不遇投汨罗江自杀,是个悲情人物。司马迁与之惺惺相惜,所以为屈原做传寄托自己的哀思。
屈原(公元前340年一公元前278年)是楚国贵族出身,羋姓,屈氏,楚武王儿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博闻强志,志向高远,轻时受到楚怀王重用,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参与楚国大政方针,主张美政,举贤任能,变法图强,楚国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外交上主张联合齐国抗秦。后来秦国相国张仪游说楚怀王同齐国断交,同秦国联盟,并答应把商於地区五百里土地还给楚国,张仪诈楚使楚国在外交上陷入不幸地步。
屈原的政治主张同楚怀王产生予盾,加上楚国贵族诽谤,屈原政治上失意遭到流放
。楚怀王死在秦国后,屈原再度遭到流放。周郝王37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楚都郢城,火烧楚国王陵所在地夷陵(四百多年后,陆逊同样放把火。),楚国道都迁到寿春,屈原看到楚国复兴无望投汩罗江自杀。
屈原流放十几年写了许多多诗歌,《离骚》,《天问》,巜九歌》,《九章》等是代表作。屈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地位非常高,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独创“离骚“体,被称为中华诗祖。《离骚》和《诗经》并称“风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命的忧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作品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文坛上有一席之地,被联合国文化机构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不谨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节日快乐语言
变味的端午节
对“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节日快乐语言”的问题,端午节刚过两天,借用过节的现实情况来作答很有说服力。
端午节这天我们采来了艾蒿、菖蒲挂在门上,喝了雄黄酒(只一小口,不敢多喝雄黄含毒),并给小孩子抹了眉心:吃了买来的粽子,在电视上看了过端午节的报道,欣赏了龙舟竞赛,大江面北的过节风俗大同小异。
端午节的来历据查有几个说法:一是为纪念屈原,二是纪念伍子胥,三是纪念曹娥。但我们更愿意接受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因为屈原是伟大的爱国文人。因受冤屈投汩罗河。而为之出现的艾蒿雄黄酒避邪气护身,粽子撤江喂鱼虾,乘舟打捞遗体的传说,觉得非常合情合理、故事美丽动人。
既然端午节是以纪念屈原含冤自尽为主题,氛围无疑应该是悲凄、肃穆、沉痛的。但现实却让纪念日变了味道。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件事上见证一下:
一是艾蒿雄黄酒。若问端午节为什么家家都要挂端阳艾,喝雄黄酒?大多数人都会说是为了避邪而不会说与屈原有关。
二是吃粽子。粽子如今成了味道各异美食。恐怕没有人认为不应该吃,而是应当投江喂鱼纪念屈原。为之我曾写了两首顺口溜。
一
农家莫问过端阳,收种田禾事正忙。
留守村中皆妇老,雄黄美酒少人尝。
二,新韵
端午这天人赶早,割来香草挂门条。
莫言乡下风俗怪,不重离骚重艾蒿。
三是划龙舟。龙舟成了时下荣誉争夺的工具,赛事热火朝天。成千上万观众看的心花怒放,喜笑言开。无论是组织者的初衷,一乛民众的潜意识里,有多少人会记得划龙舟是为悼念屈原,里面又有多少哀思的成份呢?
现实证明,如今端午节实质上己经演化成了节日快乐的语言。
在节日当天,我也写下了如下的感慨:
端午节
端阳今过犹从简,门插香蒿品粽鲜。
天问九歌谁咏祭?文人笔下续长笺。
历史上的皇帝都不曾有节日纪念,为什么人们会单独设立一个端午节纪念屈原
1,皇帝太多了,不知该纪念哪一个才好。屈原只有一个!2 ,屈原是浪漫主义创始人之一,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无论是他在文学界的影响,还是爱国的情操,或是忧国忧民的思想都是首屈一指的!3,秦亡之后,刘邦建立大汉,刘邦是楚国人,当然楚国的老乡当政的也就多,楚国人民对屈原的情感相当深厚,而楚国的文人,有一大部分是屈原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他们纪念屈原,有了良好的纪念屈原的开始,我们便世代相传纪念屈原。4,粽子很好吃,赛龙舟也很好玩。
听说有专家研究结果,历史上屈原是个虚构的人物,那我们还要不要纪念屈原
专家?砖家!汉奸!我发现现在汉奸比日伪时期还要多。他们否定历史,否定爱国主义精神,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不知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但,很可耻。象屈原岳飞等爱国英雄早已深入民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我们应该纪念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没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何以立足天地?这些所谓的专家,却要去刻意抹黑,他们的言论会影响毒害青少年,大家应该象过街老鼠一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