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演 反复上演 反复 狼来了

当“狼来了”反复上演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8-02 06:55:34 浏览1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网络热点事件大多都有这样的特点:事件屡屡反转,真相如“薛定谔的猫”,甚至部分事件以天、以小时为单位发生着颠覆式的反转,有的直至时间将热度带走,我们或许都难以知晓真正的事件全貌。

究竟是谁充当着真相背后的“操盘手”,又是谁用“蒙太奇”手法导演着一场场流量的狂欢?

当“狼来了”的故事反复上演,事件真相的还原、信任危机的消除、网络文明的维护,变得格外迫切。

01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里是“剪接”的意思,本义为电影领域的镜头组合理论,通俗讲就是通过剪辑、组合等技法,将原有的素材重构为新的整体,以更好地传达某种思想、意图或是引导。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领域是艺术,但用在网络信息层面就成了分割重构时空的“潘多拉魔盒”。

我们都知道,部分真相并不是真相,被拼接的真相也不是真相。但在“流量至上”的传播浪潮下,“蒙太奇式作品”大行其道,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速度必须争分夺秒,哪怕并未求证。完整的真相是需要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和官方定论的,这也意味着大量时间、人力、物力的投入。显然,这与追求速度的舆论传播特点相悖,当传播者争相追求首曝,真相就被割裂成了“连续剧”,从“‘寻亲小伙’刘学州跳海”到“被碾压致死孩子妈妈跳楼”,当事人和事件的反转连续上演,但令人悲痛的是,当真相到来时后果已难以挽回。

二是内容必须抓人眼球,哪怕并非真实。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下,虽然人人都恨标题党,但也总会被更抓人眼球的标题和内容所吸引,而对立、矛盾、热度往往是其中的“关键要素”,“平平无奇”的真相也因此被加工、拼接甚至关联其他热点,失去了本来面貌。最为普遍的,便是将“视频铁证”根据需要进行截取,以混淆起因、经过和结果,“高铁被掌掴女孩拒绝和解”等事件便是代表。

三是热度必须牢牢把握,哪怕并无立场。今年2月,有官媒曾发声提醒广大网民“警惕谣言背后的流量生意”,批判不良媒体“蹭热度挑起对立,借舆论贩卖焦虑,‘营销号’敢编,‘媒体号’敢用,先造谣再辟谣,流量热度吃到饱,伤害的却是包括广大青少年在内的公众情感,败坏的是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但部分媒体仿佛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跟着事件发展摇摆立场,将热度最大化“变现”为关注量、传播量,却忽略了正能量声音的重要意义。

展开全文

02

在“蒙太奇式”谎言与真相的争夺中,我们或许就是其中的当事人、围观者、传播者。作为“局中人”的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作为当事人,需要冷静的头脑和专业的应对,以及一些勇敢。近日,“女生被造‘黄谣’,她的一系列操作堪称‘教科书式’维权”在各大平台转发热议。当事人被造“黄谣”后,第一时间寻求警方、律师帮助,主动取证并通过“区块链证据保全”等技术留存证据,面对“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困境,当事人勇敢发声、沉着应对,得到了网友的鼓励、支持,也为深处舆论漩涡、网络暴力中的人们树立了榜样。

其次,作为围观者,需要正向的立场和清晰的判断,以及一些耐心。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舆论场如何演变,真相的到来都需要时间,我们需要理性地探讨。情绪化评论和片面发声只会阻挠真相的发现。“3岁女童疑遭猥亵”事件中,从开始时女孩母亲公开控诉嫌疑人的“猥亵行径”,引爆“声讨公道、惩治坏人”的舆论,到官方在深度查证基础上认定当事人并无违法犯罪嫌疑,真相虽然最终大白,舆论场也“撤销”了当事人的“罪名”,但却撤销不了已经造成的伤害。面对突飞而来的信息,冷静一些、再冷静一些,“让子弹多飞一会儿”,看清楚了再“张嘴”。

再者,作为传播者,需要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以及一些立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十年后,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变革中留下并为人们肯定的,是与时代同频者、与群众共振者,是聚焦群众需求者、致力于真相探寻者。在传播形式愈发多元的浪潮中,公正、客观、真实的内容以及真诚的态度、端正的立场,依然是吸引读者、留住受众的“必杀技”。

03

当我们从宏观的角度重新审视,便会发现“蒙太奇式”谎言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交织的社会关注、受众心理、行业管理、网络治理等诸多要素,皆归属于网络文明的范畴。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伴随互联网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明作为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正深刻影响着你我。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维护网络文明,并不是“谁”的责任,而是“我们”的责任。

对于政府而言,法治是基础。面对当今的网络乱象,特别是网络暴力、网络谣言、恶意炒作等恶劣行径,法治依然是最有力有效的解决举措。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100余部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相继出台,为我们上网用网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需要我们知法守法,共同杜绝恶行的发生。

对于主体而言,内容是根本。从毕业季校长们的“最后一课”、招生季的“招生减章”与“招生加章”、“村超”与“村BA”火爆出圈不难看出,受众偏爱的依然是有深度、有内涵的正能量作品,无论是何种传播形式,我们都期待能从中得到知识、视野或是情绪上的收获与提升,当“传统文化”“国潮”“青春”“奋斗”等关键词屡屡刷屏,我们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化与文明的力量。

对于社会而言,人人都参与。网络文明的维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建共享,需要网络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诚信理念传播等多元领域的共同参与。试想,如果每次打开社交媒体,看到的都是“互怼”争执、扭曲事实、苛责否定,我们的心态是否会受影响而“阴天下雨”?但如果看到的是鼓励互助、理性讨论、客观评价,我们是否因得到正向的情绪价值而变得更乐观向上?

刚刚结束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以“网聚文明力量 奋进伟大征程”为主题,围绕互联网与文明创建、网络内容建设、网络生态建设、网络文明社会共建等网络文明热点话题广泛研讨,就是在响应亿万网民期待,为破解“狼来了”传播、擘画网络文明发展蓝图支招。

无论何时何地,有价值认同、有人文关怀、有情感归属的网络空间,都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终有一天,我们会通过努力,到达文明、尊重、真诚、开放的彼岸。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