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蝌蚪 儿歌 妈妈 鲁兵 琐园村蝌蚪 琐园村 小蝌蚪找妈妈

从《小蝌蚪找妈妈》到《365夜儿歌》,在琐园村读懂鲁兵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8-02 05:09:15 浏览9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央广网金华5月29日消息(记者尚天宇)40年前的一天,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文艺室内,社内编辑郑春华向鲁兵先生送审了新一版的刊发文稿。

“儿童文学的受众是儿童,儿童文学创作不是对着眼睛写,而是对着耳朵写。”面对鲁兵先生的教诲,夹杂着上海口音的郑春华向鲁兵先生一句一句地讲述着作家们创作的新故事。

鲁兵著;陈秋草绘《小蝌蚪找妈妈》(央广网发金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如今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看来,鲁兵先生当初对她可以说是起到了向导的作用,郑春华回忆到,鲁兵先生一直向外人夸赞她是一个“好苗子”,自己创作的故事也经常被鲁兵先生拿去给同行分享,但什么是好的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作品,郑春华说不上来。

郑春华告诉央广网记者,鲁兵先生对于儿童文学有一种偏执的爱,鲁兵先生对儿童的爱,对文学的爱,其广度、深度都对郑春华影响深远。在郑春华看来,鲁兵新生更像一个“老小孩”,很多次文学创作时,鲁兵先生都会惊喜地拿着文稿给文艺室的人看,有时他自己读着读着都会笑出声来,创作儿童文学时的鲁兵先生,天马行空,思路奇特。

为什么是鲁兵?为什么是儿童文学?

鲁兵先生,原名严光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首届韬奋奖获得者。

展开全文

鲁兵先生创作和编辑的儿童文学作品(央广网发金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他创作和编辑的儿童文学作品广为人知,如《小猪奴尼》《小蝌蚪找妈妈》《老虎外婆》《365夜儿歌》等作品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影响了几代读者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李建军看来,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都是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感和素质,而文学则更注重培养人的情感,能够影响人的人格,提升“爱”的能力。

鲁兵(左一)与友人合影(央广网发金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鲁兵先生的作品成就能够起到召唤作用,可以从教育阅读的角度提供直接的帮助,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建军告诉记者,儿童文学创作富有神圣感和影响力,能够极大地影响儿童的模仿能力,而在信息纷杂的世界,儿童文学作家能够将一部好的作品送给孩子,本身就是守护孩子的阅读安全。

读鲁兵,不能只读鲁兵

儿童文学,是温暖的文学、纯粹的文学,是时代文字里“向未来”的重要承载,是传递生命智慧的文学、播洒文明种子的文学,是吹向未来的风、通向明天的云彩。

1924年,鲁兵先生出生在琐园村,这里是他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的地方。这里开启了“小蝌蚪”的成长,鲜活着田野里的童年;这里生长出“神笔马良”的奇幻,构筑了梦想的城堡。

金华市金东区琐园村(央广网记者尚天宇摄)

通过这样温暖的笔触和奇幻的思想,鲁兵先生的文字飞跃天际,连接着数以千万计的孩童们的心。

郑春华回忆到,鲁兵先生曾说过,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星球,而他则用自己的文字,化作连接这一颗颗小星球的纽带。

如今,儿童文学创作依旧处于蓬勃的黄金时代。如何接过儿童文学创作的火种,继续守护灿灿发光的星辰之海?

鲁兵儿童文学馆开馆(央广网发金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5月29日,鲁兵儿童文学馆开馆,这一开馆意义何在?传承鲁兵精神,繁荣儿童文学,近年来,金华金东持续擦亮鲁兵儿童文学品牌。

作家室、文创展厅、儿童文学活动中心、儿童文学展示厅,鲁兵儿童文学馆突出儿童表达方式,编织了一张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作品地图。

《小蝌蚪找妈妈》儿童表演(央广网记者尚天宇摄)

守护儿童文学这片纯净乐土,接力文学火种,传承文学基因,激发儿童文学创作,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儿童文学作家不仅承载“儿童文学”与生俱来的价值嘱托,更引领儿童聆听自然万物和文明世界。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