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家长会上的发言,你会提前准备发言稿吗
会的。我没有在家委会上发言过,但是我朋友她需要发言,那是一个学年的结束,她要代表家长上去发言,好像要讲上5分钟,她的稿子就是我帮她写的。然后她背下来,上去讲的。
我个人觉得准备发言稿会让人觉得很正式,让老师觉得家长很重视。所以还是准备一下比较好。
孩子班级选家委会,你会参选吗会对家委会有看法吗
家委会其实是“舶来品”,若真能发挥应有作用,确实很有意义。能参与学校管理监督,担当家校沟通的桥梁,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但在实践中,却往往跑偏。家委会要么沦为摆设,只是打印在文件中的一串名字,从未组织任何活动,更未履行任何职责;要么成了“二狗子”,充当学校乱收费的打手。
但家长对当选家委会成员倒是很有热情。去年有一则新闻,大意是上海一所高端小学某班要选两三名家委会代表,家长们纷纷在微信群自荐,争相表明身份。有的是外交部官员,有的是上市公司董事,有的是名校教授,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为什么要争这个代表名额?无非是有机会提升自家孩子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以获得更多关注。家长们的“竞选演讲”说得很清楚,如果自己当选了,就能为学校带来什么什么资源,提供什么什么帮助,很显然是在取悦学校和老师。
这些家长当了家委会代表之后,是不会代表全体家长的利益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一定会站在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的立场,不惜牺牲其他家长的利益。
很多学校成立家委会,目的就是为给一些没有取得上级批准,却又不得不收取的费用寻找一个理由。比如校服费,不允许强制摊派,不允许赚取差价,学校很不好操作。但如果由家委会出面与商家谈价格、签合同、付款,虽然实质仍是学校在操纵,却可以有效规避政治风险。像这样的家委会,不如改为“筹款委员会”更恰当。
不过,很多时候学校也是出于无奈。规定太死,如果不剑走偏锋,有些工作根本没办法开展。举个例子,义务教育学校不收学杂费,也不许给教师发加班补助。但如今学区范围大,学生住址离校远,只能在学校吃午餐,这午餐费怎么办?自然只能由家长交钱。交多少才合理,学校说了不算,但家委会说了算。老师们参与管理并辅导午自习,不能白干,只有家委会给他们发钱,才不会违规。
我认为,成立家委会是很有必要的,但家委会不能是个虚架子,要切实履行职责。首先在遴选代表阶段,就要做到公开公正,由全体家长投票决出,而不能由老师直接指派。
家委会可以代替学校收取一些必须收取,学校不方便出面的费用,但对于费用的支出,要做到有效监督。
家委会应建立陪餐制度,督导学校办好食堂。应成立学生惩戒委员会,协助老师处罚违纪学生。
家委会还可以利用家长个人资源,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实践活动,组织艺术类表演,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当家委会代表,初心应该是为大家服务,不掺杂个人私利。如果每个家委会代表都只想着当代表能有什么好处,那么这样的家委会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样的代表,不当也罢。